首頁 > 收藏

一戰之後,數萬中國勞工用生命帶給了中國什麼?顧維鈞:民族血氣

作者:由 點墨歷史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12-04

三奶夫人是誰

1918年11月11日,隨著德國代表團同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那曾在西線戰場響了四年的槍聲也逐漸歸於平靜,原本歸屬不同陣營的雙方士兵也終於在這一刻爬出了塹壕和掩體。他們以祈禱、擁抱表達著自己的喜悅。

隨著停戰協約的簽訂,戰後重建問題自然而然地被勝利國推上了日程。於是在1919年1月,戰勝國的代表們決議在巴黎召開集會。

一戰之後,數萬中國勞工用生命帶給了中國什麼?顧維鈞:民族血氣

之所以會有這場會議,最主要的還是因為

1918年與德國簽訂的只是停戰協定,並不能算是徹底地結束了戰爭

這兩者之間的核心區別就是,

停戰協議只是代表了普通人不用再流血

,而召開集會

簽訂條約則是代表了秩序的重組、地盤的劃分

,這些都是需要在條約義務的基礎上,來進行明碼標價的再分配,是一種戰勝國的紅利,同時也是戰敗國恥辱和責任。

一戰之後,數萬中國勞工用生命帶給了中國什麼?顧維鈞:民族血氣

戰勝國的心機

作為戰勝國,巴黎和會一共有32個國家,1000多名代表作為戰勝國出席。當時的中國北洋政府派出了外交總長陸徵祥5人出席,這其中還包括了南方G命政府的代表王正廷。

按照當時的開會規則,戰敗國是沒有資格落座參與會談的,因此戰敗國代表只能在門外以遞紙條的方式向內傳遞訊息,可即便如此,會議進展的依舊不夠順利。

導致這一情況的出現,根源還是在於對戰敗國的處置問題上爆發的,當時法國的態度最為強硬,因為他們想借此機會洗刷1871年普法戰爭中,

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

帶給法國的恥辱。

一戰之後,數萬中國勞工用生命帶給了中國什麼?顧維鈞:民族血氣

因此法國代表藉以永久保證安全為藉口,不僅提出了要德國人交出鉅額戰爭賠款,還要求德國必須大幅削減軍備,甚至提出要在法國與德國的交界處,設立一箇中立區,而在他的南部成立一個巴伐利亞共和國,以此達到一勞永逸,肢解德國的目的。

法國人的這一提議背後所暗藏的小心思,自然逃不過英國代表的眼睛,雖然當時的英國也希望透過削減德國來維護自己的海上霸權、也希望透過戰爭賠款來恢復自己的經濟,但他絕不願意透過過度削減德國,而讓法國獨霸歐洲大陸。

所以在這種你來我往的暗地交鋒中,英法兩國的分歧一直難以調和。至於美國方面,它雖然對戰爭賠款不感興趣,但它想要的卻更多,它不僅希望透過裁減軍備來削弱他的英法競爭對手,還希望德國能保留部分實力,以確保它美國在世界上的一個主導地位。

一戰之後,數萬中國勞工用生命帶給了中國什麼?顧維鈞:民族血氣

於是在這種都包藏私心的角力中,

凡爾賽條約一直到1919年6月才簽訂成功,而合約的誕生總共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國際聯盟盟約;一部分是對德合約

合約的簽訂,標誌著德國將要失去了它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意味著德國將失去13%的領土、10%的人口,此外德國還不得不向協約國繳納鉅額的戰爭賠款。

此舉雖遭到德國國內主流輿論的反對,聲討這一異常苛刻的求和條件,但在事實和實力的雙重壓制下,當時的德國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

1919年6月28日,各國代表聚集在凡爾賽的鏡宮,簽署了和平條約,但是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卻並沒有出席6月28日的會議且拒絕在合約上簽字。

一戰之後,數萬中國勞工用生命帶給了中國什麼?顧維鈞:民族血氣

中國的付出

同屬戰勝國,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有20餘萬勞工,遠渡重洋參與了歐洲前線的戰事,他們同樣為了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也是中國能獲得戰勝國身份的根源。

追溯到正式宣戰前期,中國曾先後有14萬年齡在20~35歲,主要是農民和城市失業者的中國男性與英法政府簽署了一份五年勞工合同,而同屬協約的俄國也曾在華北地區招募了約9萬勞工。

一戰之後,數萬中國勞工用生命帶給了中國什麼?顧維鈞:民族血氣

1917年8月,中國北洋政府正式對德宣戰,這些中國勞工也被大批送往前線,從事修築戰壕的工作,其中還有部分華工是直接參與了戰鬥。

因此當協約國勝利的訊息傳到中國時,蔡元培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振臂高呼:勞工神聖、勞工萬歲!而北洋政府也為此勝利在紫禁城組辦了盛大的閱兵儀式來慶祝這份勝利。

只不過在當時的中國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國勞工為了給中國徵得戰勝國這一身份,是以兩萬多人再也無法迴歸故土為代價掙來的。但令中國人憤怒的是中國勞工的犧牲和戰勝國的地位,並沒有使中國在巴黎和會中獲得應得的尊重和權利。

一戰之後,數萬中國勞工用生命帶給了中國什麼?顧維鈞:民族血氣

用生命帶來的啟示

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他們在巴黎和會上提出廢棄勢力範圍,撤退外國軍隊等7項條件,之後又提出要求收回大戰時,被日本乘機奪取的德國在山東的權利。

1月28日,年輕的中國代表顧維軍在巴黎和會上就山東問題代表中國發言。他首先提出要求中國政府完全收回中國海關;實行中國郵政無線電的完全獨立。中國政府作為戰勝國,是有理由收回德國在中國膠東半島租界地的,這是一個合法、合理的要求。

當時顧維鈞提出這一要求,除了希望能收回本屬於中國的土地外,同時也是希望能夠以此作為基礎,進一步收回西方列強在華租界的基本權益。他的這一系列要求代表了當時的中國已經覺悟:中國在西方列強面前,應當爭取國權、爭取主權的一種豪邁,一種屬於中國人的民族血氣

一戰之後,數萬中國勞工用生命帶給了中國什麼?顧維鈞:民族血氣

但出乎人們意料的是,中國這些原本很合理的要求卻被拒絕了,反而在合約裡將戰前德國侵佔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轉歸日本所有。至於21條巴黎和會則是藉口不在會議的討論範圍之內而置之不理。

面對這種情況,當時的北洋政府由於英、法,尤其是日方所施加的壓力,已經準備妥協,而為了讓北洋政府妥協,英、法政府甚至對當時的北洋政府做出口頭承諾。

大意是:

假使不籤合約,它日遭受日方侵略時,英法會做壁上觀;如果簽了合約,它日北洋政府在遭受日方過分要求時,英、法政府會為北洋政府站臺、撐腰

。也正是這一無憑無據的口頭承諾,北洋政府當時已經準備接受合約內容了。

幸得國內報紙5月3日報道了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這才有了之後的五四運動。也正是這場運動,迫使北洋政府不得不轉變態度。

一戰之後,數萬中國勞工用生命帶給了中國什麼?顧維鈞:民族血氣

1919年6月21日清晨,在巴黎的華工和中國留學生同樣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6月28日,以陸徵祥為首,包括代表顧維君、王正廷、施肇基、魏袁組的中國代表團,沒有出席和會並拒絕在合約上簽字,且通電各參戰國家說明拒絕簽約的理由。

這一事件的意義在於:中國戰勝國的身份,同樣是中國人用生命換來的,不是偷來的、搶來的,所以歸屬中國的利益理應歸還。

而這一事件背後所代表的則是:一個飽受西方列強侵略和奴役的中國,開始在世界政治舞臺上覺醒,開始真正明白獨立主權意識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作為戰勝國,雖然當時的中國還很虛弱,面對列強還沒有辦法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去獲得自身合理要求的伸張,但透過數萬勞工的犧牲,卻使當時的中國已經意識到:

我們有權按照我們中國人所應有的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來做出符合我們本國的外交選擇

因此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團於協約簽訂當日拒絕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