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楊先讓:藝為情所繫,民間藝人是我師

作者:由 文旅中國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12-07

黃均是哪裡人物

他在各個美術領域辛勤耕耘,他讓民間美術登堂入室。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2021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專案:藝苑相索——楊先讓藝術捐贈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出楊先讓藝術作品160餘件,包括版畫、彩繪、綜合、民間藝術等。

楊先讓是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的創始人之一,1987年到1989年,他率領考察隊歷盡曲折,出入黃河流域14次,潛心考察民間藝術,足跡踏至沿岸8個省100多個縣鎮,出版了考察成果《黃河十四走》。楊先讓說:“民間藝人是我們的老師。‘黃河十四走’走出了民間美術系堅實的研究基礎。”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說:“楊先讓先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美術學院為國家培養的第一批美術家。他的藝術人生和新中國的發展緊密相連,從人民美術出版社的美術編輯到中央美術學院的版畫系教授,再到首創中央美院民間美術系,幾十年來,楊先讓緊密圍繞‘藝術為人民’的藝術理念在版畫、年畫、彩繪以及民間美術領域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創作了大量時代佳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中華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偶然”走上版畫路

1930年,楊先讓出生於山東牟平養馬島,幼時父親收藏了許多美術作品,每年秋天都要掛出來晾一晾,這大概是他最初的藝術啟蒙。1948年楊先讓考入國立北平藝專,師從徐悲鴻、孫宗慰、馮法祀、李瑞年、蔣兆和等,4年的專業訓練為他打下了紮實的寫實造型基礎。

楊先讓說自己投身版畫出於偶然:“本來我要去南京投考國立劇專,身上還揣著一封給歐陽予倩校長的介紹信。到北京遇到老同學王家樹,他拉著我考上國立藝專美術系了。第一學期,圖案作業還獲了獎。就這樣學了下去,還以優異成績畢了業。”

楊先讓:藝為情所繫,民間藝人是我師

▲ 出圈(版畫) 22。5×34。5釐米 1955年 楊先讓 中國美術館藏

1952年從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畢業後,楊先讓被分配到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他出色的造型能力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發揮。很快,他所創作的宣傳畫、年畫就被作為獨幅畫印刷發表。楊先讓對來自延安的革命版畫傳統充滿了崇敬之情,在來自延安的古元等藝術家的影響下開始轉向版畫創作,1955年他創作的第一幅套色木刻《出圈》就被出版印刷,而且還在1957年全國青年美展上獲獎。作為一個年輕的美術工作者創作的作品能夠頻頻被出版發表,這在當時美術界是不多見的。楊先讓逐漸成為50年代版畫創作隊伍中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並於1960年底調回母校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任教。

楊先讓回憶創作包括劉胡蘭在內的7位烈士形象作品《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時說:“1963年,我參加第一期農村文化工作隊,去了山西文水縣半年有餘。未料那是劉胡蘭烈士的家鄉,她的紀念館就在雲周西村大廟裡也就是她犧牲的地方。我訪問了當事人的親屬——劉胡蘭的父親、繼母胡文秀及當時的黨員等。由於當時沒有照片,就根據每位烈士的年歲、形象描述反覆畫,並請家屬看。最讓我難忘而感動不已的,就是請大家對我的定稿提意見,當我將畫稿開啟時,哭聲一片。劉胡蘭的老父親蹲在那裡哭泣……”

而《會師大慶》則以大尺幅充分展現了那個大建設年代的火熱激情。“1975年,大慶油田辦展覽需要美工,人家來中央美院交涉請派畫家前往支援,院裡決定調八位教師前往。由侯一民帶隊,梁樹年和張立簡、黃均、李樺、樑棟、楊先讓、羅爾純參加。侯一民創作《鐵人學毛選》,李樺、樑棟合作一幅《運輸隊》,《會師大慶》分給我了。那也是我所求的,那是人拉肩扛、千軍萬馬的全國石油戰線上的人馬集合的大場面。任務緊,半月之內要完成,最終只能選一張五合板,作為木刻不能再大了。我充滿了感情,廢寢忘食,日夜趕製,初稿審查我的首先被肯定。趴在板子上畫,坐在板子上刻,我還要水印套色,記得我最後一刀完工時,心裡尚不過癮。”楊先讓說。

寓深情探索彩繪創新

楊先讓:藝為情所繫,民間藝人是我師

▲ 晚歸(彩墨) 71×96。5釐米 1993年 楊先讓 中國美術館藏

彩繪是楊先讓藝術創作的另一個重要領域,他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基礎上,將油畫的寫實技巧、套色版畫的形式語言以及民間壁畫的斑駁肌理融為一體,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彩繪樣式。他的彩繪在題材上以風景為主,那些司空見慣的鐘樓古牆、城鎮街道、衚衕小巷、層層深院,以及民宅建築之中木格門窗、石階瓦頂、石榴鳳仙,還有陽光明媚的北方鄉鎮、細雨朦朧的南方水鄉,無不是畫家筆下素材的來源。楊先讓的彩繪作品充滿了對於中華大地故土家園的熱愛,尤其是他在美國寓居期間創作大批彩繪作品,以此傳達對祖國真摯而深沉的情感。

關於彩繪藝術,楊先讓說:“也是自然而然走到這一步的。下鄉收集素材,揹著沉重的大油畫箱,畫了些小油畫寫生,釘在招待所牆上晾乾,回來一看全沒有了,說是被開會的農村幹部取走了……後來乾脆下鄉帶水墨工具,又輕便又省事。幾十年練就了在宣紙、皮紙上畫與寫的能耐,同時也練出了畫傳統山水花卉、寫書法的本領,又便於應酬,方便。再說,總不能拿著木板刻刀下鄉寫生吧,能畫最重要。畫畫總要有點自己的特點,與別人拉開點距離。用中國傳統的筆墨,畫西方光色寫實的物像,再加點版畫線條黑白的效果,四不像,就稱它為‘彩繪’了。這次中國美術館為我辦展,不知北京同行和觀眾對我的彩繪有何反應,我期待著。”

為民間美術傾情吶喊

上世紀80年代,楊先讓出國探親期間,參觀訪問了諸多學校、博物館,發現原生態藝術在當代學術研究與展示中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它們的價值被重新評價和吸收,這啟發了他對於中華文明豐富而多彩的本土文化的探尋與重新審視。在他的積極努力下,中央美術學院開設了民間美術系,他將中國民間美術和民間藝人請入美術學院課堂,積極傳播中國民間美術,探究中華文化之源。在這期間,為了弄懂弄清中國的民間藝術,他帶著團隊選擇去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黃河流域進行民間美術考察,他們足跡踏至黃河沿岸8個省100多個縣鎮,最終向世人呈現出3卷本《黃河十四走》皇皇鉅著,這是迄今為止關於黃河流域民間美術最為重要的考察實錄成果。

楊先讓說:“我自己都未曾想過,會走向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而吶喊之路,在新舊交替的年代裡,眼見傳統民藝將由於民俗的改變而走向消失所產生的責任感,看準了方向,竟在中央美術學院首創了民間美術系。都是我的感情所為,我無怨無悔。”

黃永玉在《比我老的老頭》一書中回憶了他與楊先讓在“文革”期間結下的寶貴友誼。“文革”後,他們分別了十多年,再見面時,楊先讓把《黃河十四走》的書稿帶給黃永玉。“一翻開,這內容把我震傻了!”黃永玉感嘆,《黃河十四走》這一走,就好像當年梁思成、林徽因為了傳統建築的那一走,羅振玉為甲骨文的那一走,葉恭綽為龍門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當一條新的脈絡,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無可估量。湮沒的文化有待發掘,沉睡的文化有待喚醒。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說:“楊先讓先生的思想和情懷體現了老一輩中國美術家可貴的品質。在改革開放、美術界處於中外藝術碰撞的情形下,如何尋找中國藝術發展之路成為新的課題。楊先讓先生堅持立足中國大地,一頭扎向本土,在當年艱苦的條件下,沿著黃河多次行旅,作田野調查和文化溯源,考察和發掘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瑰寶,在收集大量資料基礎上出版的《黃河十四走》,引起了學術界對黃河流域民間美術的關注。他的綜合學養、藝術情懷和充沛的創造力構成了他豐滿的藝術世界,讓我們深受感動。”

2021年10月31日《中國文化報》

第2版刊發特別報道

《楊先讓:藝為情所繫》

↓ ↓ ↓ ↓ ↓ ↓ ↓ ↓

楊先讓:藝為情所繫,民間藝人是我師

責編:

陳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