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古人的智慧,知足常樂!

作者:由 文苑視界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2-03

知足常樂的樂是什麼意思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知足常樂”。其大意是說,滿足於現在自己擁有的一切而隨時都感到快樂開心。一個人對自己獲得的東西感到滿足,其實並不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頹喪和無奈的表現,而是一種平和的生活態度,只有懷著一顆平靜的心、熱愛生活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這一切。知足常樂是一種看待事物發展的美好心境,並不是安於現狀的驕傲自滿的追求態度。《大學》曰“止於至善”,是說人應該懂得如何努力而達到最理想的境地,懂得自己處於什麼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樂,知前樂後,也是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鬆自我。這樣才不至於好高騖遠,迷失方向,碌碌無為,心有餘力而不足,搞得心力交瘁。

古人的智慧,知足常樂!

有一句俗語叫“心寬體胖”。心寬的前提是知足,因知足而放棄重負,因放棄重負而快樂,這樣體胖是必然的。有一個對自己現狀感到比較滿意的人,睡得香吃得甜,長得肚大腰圓,乍一看像是一個大款。其實周圍的人都知道,他根本不是什麼大款,就是一個餓不著撐不著的工薪人士。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處處對自己現狀不滿意、憤憤不平的憤青,總說自己掙錢太少了,以後孩子上學有可能也上不起。因而整天悶悶不樂,失眠是常有的事,吃嘛嘛不香,落得個面黃肌瘦、形容憔悴。事實上,這兩個人的工資差不了多少,只因一個知足而心寬,一個不知足而憂愁,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結局。

曾經有一位農夫,每天早出晚歸耕種一塊貧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入寥寥。一位天使可憐農夫的境遇,就對他說,只要你不停的跑圈,你跑過的地方就全歸你所有。農夫聽了就奮力向前跑去。累了,歇一會兒,考慮到老婆孩子需要更多的土地來生活,就又拼命的往前跑……。有人告訴他,你該往回跑了,不然會累死的。農夫聽不進去,只想到更多的土地、金錢和享受。最終因跑路太多,心衰力竭,倒地而亡。

古人的智慧,知足常樂!

事實說明,知足之樂是本身遏制慾望的定力換來的,不是一個簡單事。有位縣官死後留下一個小木箱,後人開啟一看,是滿箱子血跡斑斑的草紙以及一封信件。原來這位縣官生前面對賄銀,心裡也曾一次次發癢。為戒貪拒賄,防止自己犯錯誤,他以錐刺股,以紙拭血,久而久之,集滿木箱。信尾,他以蘇軾的名言告誡後人:“忍痛易,忍癢難!”

極少數位高權重的“聰明人”,讀書比別人多,見識比別人高,可總認為忠言逆耳,忘記前車之鑑,見利便如蟻撓心。一些幾十年一塵不染的幹部,最終經不住誘惑,伸手就被捉,成為階下囚。

知足是一種極高的境界。知足的人能夠微笑面對眼前的生活,在知足的人眼裡,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趟不過去的河,沒有跨不過去的坎,他們會為自己找一個合適的臺階。知足的人是快樂輕鬆的人。

知足是一種大度。大“肚”能容天下紛繁的事,在知足者眼裡,一切過分的紛爭和索取都是多餘的。正因為這樣,他們的生活才過得灑灑脫脫,輕鬆愉快,絲毫沒有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