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上世紀偶然出土的金代銅龍,外形霸氣遇風自鳴,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作者:由 趣觀歷史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1-07-03

銅龍擺件放在哪裡最好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這段時間曾陸續為大家介紹了許多國寶重器的傳奇故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黑龍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金代銅坐龍。

上世紀偶然出土的金代銅龍,外形霸氣遇風自鳴,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上世紀東北農村

上世紀五十年代,哈爾濱市阿城區南城村,一位老漢在挖掘自家菜窖時,意外挖出了個銅疙瘩,經過清洗,才發現是一尊高19。6釐米、重約2。1公斤的銅坐龍。一開始,老漢並沒有將銅坐龍立即上交給文物部門,而是私藏在家中。過了一個多月,老漢覺得事情已經平息,才把銅坐龍拿出來放在窗臺。誰知銅坐龍重見天日後,竟發出了“嗚嗚”鳴啼之聲,嚇得老漢趕緊將它給收了起來。然而只要一把銅坐龍拿到窗臺上,它就會發出鳴叫聲。老漢心裡越想越怕,擔心這是龍神顯靈,於是最終將銅坐龍上交至當地文管所。

上世紀偶然出土的金代銅龍,外形霸氣遇風自鳴,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阿城出土的金代銅坐龍

文管所得到銅坐龍後,專家們如獲至寶。經過仔細鑑定,這尊銅坐龍以青銅鑄造而成,全身呈現弓身踞坐樣式,龍尾上翹,龍雲紋捲成旋狀分佈。銅龍右爪著地,左爪抬至一塊祥雲之上,並與後爪相連。整條銅坐龍,龍身整體造型流暢,做工極為精美考究,龍鼻更是為人鼻狀,鼻孔朝上,顯得極為霸氣。專家從銅坐龍的樣式,推斷其不屬於漢族傳統四大龍型,倒是與女真後裔所建的清宮屋簷上的鎮邪神獸、宮門華表上的龍形神獸極為相似。再加上南城村又臨近金朝上京會寧府遺址,因而最終確定其為金代文物。

上世紀偶然出土的金代銅龍,外形霸氣遇風自鳴,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金上京會寧府故城遺址

至於其鳴叫原因,其實也並沒有那麼神秘,金朝工匠在製作這尊銅坐龍時,利用機括與響銅,在龍背雕有縫隙,每當微風拂過龍背時,銅坐龍就可以發出鳴聲。專家經過研究發現,金朝工匠在製作銅坐龍頭部時,刻意將其微向上抬,並一反常態地將鷹態龍嘴大膽拉直,使其成為三角形樣式,而不是平常的彎鉤狀。至於女真人為何要用鷹嘴替代龍嘴,這其實是女真人對海東青(神鷹)崇拜的一種反映。在女真人看來,海東青是其英勇頑強與智慧的象徵,是其民族精神的體現。

上世紀偶然出土的金代銅龍,外形霸氣遇風自鳴,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元朝脫脫所撰《金史》

銅坐龍的眼睛,則受唐代龍型影響,呈鳳眼微笑狀,古人常用鳳眼來體現統治者仁慈華貴,並祈願金朝國運昌盛。至於銅坐龍口中上下兩對如同猛虎一般的牙齒,則寓意神龍威猛兇悍,象徵女真人不可侵犯。據專家考證,銅坐龍在使用時,口內還應叼有一個銅珠,可惜的是,老漢發掘之時並未隨之出土。據《金史》載,金世宗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十二月,金帝下旨將金輅(lù)“軾上坐龍改為鳳”。由此反映出,銅坐龍乃是用於皇帝御輦的飾物,放置在車頂輪部以示皇威,至於使用年代,應處於金熙宗至金世宗時期。

上世紀偶然出土的金代銅龍,外形霸氣遇風自鳴,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金代中都遺址出土的銅坐龍

無獨有偶,在1990年,北京金代中都遺址宮殿內也曾出土了一尊金代銅坐龍,為金代貞元元年左右文物,明顯晚於阿城區出土的銅坐龍,而且與阿城銅坐龍相比,這尊銅坐龍似乎缺乏了一種發自靈魂的勇猛與威力。也就在這一年,阿城銅坐龍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由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後來更是成為黑博的標誌與象徵,江湖人稱“龍哥”。

參考資料:

《金史》《金代“銅坐龍“與歷代龍形紋飾比較性研究》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