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清朝沒有祺祥皇帝 為何清銅錢卻有“祺祥通寶”

作者:由 奧森網路建彰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1-05-14

祺祥通寶價值多少

通寶錢,是我國古代銅錢的一種。從唐朝開始,唐高祖廢除了隋朝的貨幣,創制了歷史上的第一個通寶錢——“開元通寶”。這種方孔錢被後世沿用了下來,一般用年號來進行命名。

清朝立國之後,按照一代君主一個年號的慣例,每次新君即位,就會鑄造新的通寶錢,如古錢幣市場上比較容易看到的“康熙通寶”、“乾隆通寶”等。

其中,清朝有一種比較稀有的錢幣,叫做“祺祥通寶”。可是清朝立國三百年,並沒有出過一位“祺祥皇帝”,為什麼卻有“祺祥通寶”這種銅錢呢?

實際上,在這枚小小的錢幣背後,曾有著一個刀光劍影的宮廷鬥爭故事。

清朝沒有祺祥皇帝 為何清銅錢卻有“祺祥通寶”

雖然清朝並沒有出過一位“祺祥皇帝”,但“祺祥”這一個年號,在歷史上曾經被短暫地使用過。

話說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兵在八里橋大敗於英法聯軍,導致北京失守,咸豐皇帝逃往熱河。在熱河承德避暑山莊中,咸豐又患上重病,不久就因病而亡,時年三十一歲。咸豐死後,只留下了一個六歲的兒子,即懿貴妃所誕下的皇子載淳。

為了讓載淳順利繼承大統,在他成年親政以前,咸豐留下了八位顧命大臣進行輔弼。在咸豐駕崩後,顧命八大臣便商量新帝登基後的改元之事,根據《宋史·樂志》當中,“不涸不童,誕降祺祥”這句話,定載淳的年號為“祺祥”。

清朝沒有祺祥皇帝 為何清銅錢卻有“祺祥通寶”

確定年號之後,顧命八大臣便馬上下令讓工部和戶部鑄造新錢,包括“祺祥重寶”和“祺祥通寶”兩種面值,分別為“當十”和“小平”,即十文錢和一文錢。

後來我們知道,由於咸豐在臨終顧命時,將弟弟恭親王奕訢排除在了顧命大臣之外。這導致後來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和恭親王內外勾結,用計除掉了顧命八大臣,自己奪取了權柄,史稱“辛酉政變”。

在辛酉政變之後,咸豐臨終指定的顧命八大臣就成了叛逆,因此他們所選的年號“祺祥”,也就不能繼續用下去了。在眾人的商量之下,決定廢除“祺祥”年號,而改用“同治”,載淳即登基成為後來的同治皇帝。

“祺祥”年號從開始使用到廢除,僅僅經歷了六十多天。而剛剛鑄造的“祺祥重寶”和“祺祥通寶”也被清廷回收,印發改元后的新錢。因此帶“祺祥”字樣的銅錢傳世極少,也非常珍貴。

清朝沒有祺祥皇帝 為何清銅錢卻有“祺祥通寶”

原本按照清朝祖制,新帝必須在紫禁城的太和殿即位,即位後方能更定年號,印製新錢。而“祺祥通寶”發行之時,載淳身在承德避暑山莊,按理來說,“祺祥通寶”本來就不應該在那個時候鑄造。

而顧命八大臣之所以敢在咸豐梓宮迴鑾之前,就趕製新錢,一種說法是他們意識到了兩宮太后和恭親王的異動,因此想趕快變更年號,鑄造新錢,造成既成事實,防止他們奪權。

但更可靠的說法是,當時京師被英法聯軍佔領,又傳聞遠在熱河避難的皇帝病重,一時弄得人心惶惶。京城的奸商趁機與貪官勾結,濫發銀票,造成北京物價飛漲,民眾叫苦連天。顧命大臣等人因此急著趕製新錢,是為了儘快廢除濫發的銀票,以足兩的“祺祥通寶”代替,以平抑物價。所以,當時才會在新帝未登基的情況下就發行新錢,也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部分的“祺祥通寶”流傳至今。

收藏價值:

祺祥重寶存世罕見,多為母錢、樣錢性質,寶泉當十為大珍品,國內無上拍記錄,寶源當十參考價格在80萬左右,另有母錢,參考價300萬元以上,寶雲局可能也有當十錢,未見拓片或實物。

清朝沒有祺祥皇帝 為何清銅錢卻有“祺祥通寶”

祺祥通寶闊緣無鏽,銅質細膩,色澤金黃,面文“祺祥重寶”四字端莊嚴整,內廓穿口具清錢特徵;其銅質精黃,鑄工精湛。正面文字挺拔,背面左邊為滿文“寶”,右邊為滿文“源”。“寶”有寶貨的含義,“源”指當時清朝工部所屬寶源鑄錢局的簡稱。幣背上下穿為漢文計值“當十”二字,左右鑄滿文錢局。祺祥通寶直徑越在2-4釐米間。

清朝沒有祺祥皇帝 為何清銅錢卻有“祺祥通寶”

祺祥通寶因為歷史原因,是清朝為一沒有大量鑄造流通幣的年號,祺祥在使用幾十天之後因東西宮太后改革變新將年號改為同治,祺祥和同治實質是同一個皇帝,所以傳世只有雕母,母錢,部頒樣錢及開爐鑄造鎮庫錢試鑄錢之外,沒有大量鑄造流通幣即改元同治,如果你的是真品要好好收藏,因為物以稀為貴其市場價值極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