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明清黃釉瓷器鑑賞

作者:由 周源集古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1-11-17

黃釉描金碗圖片為什麼掉金

我國古代的顏色釉瓷器以其迷人多變的色彩,豐富的象徵意義而給人們留下品味不盡的韻致,黃釉瓷器正是這其中最具貴族氣質的一朵奇葩。在古代社會中,黃色具有極為特殊的象徵意義,尤其是明清兩代對黃色的使用則有更為嚴格的限制,不僅衣服不許用黃顏色,就是黃色的瓷器也是絕對不許民間私自生產的。嘉德特邀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呂成龍老師,為大家講解明清黃釉瓷器。

主題:明清黃釉瓷器鑑賞

第三部分:清代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澆黃釉瓷器

第二個我再介紹一下清代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低溫鐵黃釉和銻黃釉瓷器,清代增加了一個銻黃釉瓷器。清代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低溫黃釉瓷器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傳統的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嬌黃釉瓷器;第二種就是以氧化銻為著色劑的淡黃釉瓷器。

第一個,嬌黃釉也是低溫鐵黃釉瓷器,前面已經談到嬌黃釉瓷器創燒於明代洪武年間景德鎮御窯廠(御器廠)。我們一般地把明代的景德鎮的窯廠叫御器廠,清代一般叫御窯廠,洪武以後直到萬曆,歷朝都有燒造,清代嬌黃釉瓷器作為景德鎮御窯廠歲歷燒造的,就是每年都要燒造的顏色釉瓷器品種之一,從順治朝開始一直到宣統朝歷朝都有燒造,從未間斷。其中以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嬌黃釉瓷器的產量最大,質量也最高。

十三年督陶官唐英寫了一個《陶城紀事》,當時總結了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瓷器的花色品種,一共有57種。其中有一種是仿嬌黃器皿,有素地、錐花兩種,有的是光素的,有的還有錐拱的紋飾。

清代嬌黃釉瓷器的產量遠遠大於明代,同樣的器物動輒燒造幾十、幾百、上千件。這在故宮博物院現存的清代嬌黃釉瓷器就可以反映這個問題,流傳到現在量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說上萬件,清代的嬌黃釉瓷器,外邊要是偶然出現一件都了不得了,清代的嬌黃釉瓷器在故宮的量是非常大的,但是這一類東西一般出版好多都是一樣的,出版也很少。

舉個例來說,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為例,康熙嬌黃釉蓋罐一套有68件,還帶著蓋,這次展覽的嬌黃釉的罐,故宮博物院還帶著蓋一套就是68件,嬌黃釉的盤有時候一套90件都一樣的,嬌黃釉錐拱雲龍鳳紋的盤帶紋飾的一套120件,嬌黃釉古陶瓷纏枝蓮紋的碗口徑11。6釐米的一套135件,嬌黃釉錐拱雲龍壽字菊瓣盤一套139件,嬌黃釉錐拱雲龍紋盤有時候183件,嬌黃釉碗有的一套就是306件,嬌黃釉錐拱雲龍紋的盤一套426件,還有裡白釉外嬌黃釉的錐拱雲龍紋的碗,口徑15-16釐米的一套902件,還有裡白釉外嬌黃釉錐拱雲龍紋的碗口徑12釐米的一套1413件,這個量,我僅舉幾個例子。

這類瓷器我們一般都是要桶瓷,故宮博物院都把這種瓷器裝在箱子裡,拿出一套來作為展覽使用,其他的全部都裝在箱子裡封存起來。這個量都是很大的,都一樣的,這一套就135件,都在庫房裡封存起來。

口徑12釐米的還有錐拱雲龍紋,裡白黃、外黃釉的,外邊錐拱雲龍紋的一套1413件,一樣的。口徑15-16釐米一套就是902件,裡白黃、外黃釉。大小都不一樣,各種型號的,康熙大碗有40多釐米大的也有。大清年制款的也是康熙的,它屬的是大清年制款,這一套就是1219件。嬌黃釉瓷器同樣器物動輒燒造幾十、幾百、上千的仍然很多,就是歷朝。我再舉一個例子,故宮博物院藏道光的嬌黃釉碗,一共1298件。

現在嬌黃釉瓷器一般都是在色胎上施釉、澆釉。有內外施黃釉的,也有外施黃釉、內施白釉的,釉色普遍比明代的嬌黃釉深,有的是呈薑黃色,除了光素的以外,還有錐拱、雲龍、雲鳳、八吉祥這些紋飾。

透過釉層紋飾清晰可見,清代嬌黃釉瓷器造型遠比明代豐富,有各種罐、瓶、壺、尊、簋、釜、形、鬥、山、盒,還有畫的卷軸的軸頭、提樑壺、盤、碗、高足碗、高足杯、碟等,造型比明代豐富多了。

事實上這種簋、釜形一類的東西,明代基本上不見。這類東西為什麼明代不見呢?燒造難度比較大,都是仿青銅禮器的造型祭祀用的,燒成難度非常大,因為燒不出來,在明代就基本上不燒了,全部都用盤碗代替。

明清黃釉瓷器鑑賞

清康熙澆黃釉蓋罐

這是康熙的嬌黃釉帶蓋的罐,這次展覽可惜是沒有帶蓋的罐。因為這個器物瓷器這種罐瓶帶蓋的,這個蓋很難儲存,往往會流傳過程中就遺失了或者打掉了,一個傘形蓋,大清康熙年制款。

這個罐在故宮博物院一套就68件,而且都有蓋。康熙的。這個就是簋,這個就是祭祀用的禮器,仿青銅的,這個燒造難度比較大,因為它結構太複雜了,一燒就容易開裂、變形。

清代因為燒成技術提高了,所以才燒一些這些東西,明代燒成技術還達不到。這東西叫形,也是仿青銅的,祭祀用的。這是鬥,這也是祭祀用的,乾隆的。

下面紋飾也是仿古銅紋。這是軸頭,這是康熙時期的畫軸軸頭。瓷器這個畫的軸頭也有做青花的,也比較多見,這是嬌黃釉的,而且有錐拱的紋飾。這是提樑壺,康熙的嬌黃釉的,外底沒有釉,這是它的螭龍形柄的放大。

除了個別器物外底或圈足內色胎無釉,不屬款識以外,絕大多數器物圈足內施白釉。外底屬當朝年款,比如康熙時候就屬康熙年制,雍正時候大清雍正年制等等,或者是仿寫明代,注意清代有一些嬌黃釉瓷器,尤其是康熙時期,仿寫明代宣德、弘治、成化、正德、嘉靖、崇禎時候的年款,這個我們一定要注意,現在有一些博物館出版的書把這些都當真的了,實際上它是康熙時候的仿款,都當成宣德的,當成正德的,當成成化的,書上都那麼標的,實際上是錯的,注意,康熙時候有一部分嬌黃釉瓷器是仿寫明代款。

明清黃釉瓷器鑑賞

清康熙黃釉凸雕夔龍紋雙耳杯

這個小杯子很小,跟我們現在展覽的那種小杯子大小差不多,釉色也很淡雅,康熙時期,非常漂亮,一邊一個持耳,這個持耳很嬌氣,稍微一碰就會碰掉,當時這是幹什麼用的?喝茶是喝酒用的?這是酒杯,跟它配套有的有一個杯託,有方的,有長方形的,那個杯託有的雕刻海水龍什麼的雕得非常漂亮,這屬於御用的酒杯,這是它的底款,康熙年制。

下面先談一下順治,順治朝嬌黃釉瓷器的造型我們見有筒式瓶、盤、碗等,它的款識見有青花楷體“大清順治年制”六字雙行,外圍青花雙圈,或是青花楷體“玉堂佳器”,玉堂佳器是順治時期比較常用的一個款識,四字雙行,外圍青花雙圈,還有刻劃的“崇禎年制”四字雙行,外圍雙圈這一類的。

筒式瓶就是咱們這次展覽的,比較少見,這個東西崇禎、順治時期最流行,到康熙也還有,有大有小,大一點就是40釐米比較標準的那種。一般都沒有釉。

這個是屬於錐拱雲龍紋的順治的撇口盤,不多見,底下有“大清順治年制”款,這個字就比較粗筆畫,比較大。故宮藏的有錐拱的雲龍紋。不多見。這個筆畫都比較粗。

剛才碰到曲永建先生我還跟他說我感覺這個東西應該是屬於順治的。現在收藏很多北京地區出土的瓷片標本很多,量很大,它裡邊有一些標本完整器當中也不見了,好像這些都屬於很珍貴的。這裡邊刻著有茶花,非常清楚。它的外底有“崇禎年制”四個字,外邊刻一個雙圈。應該屬於順治時期的仿款。

康熙朝嬌黃釉瓷器的款識,見有青花楷體的“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外邊加雙圈,還有寫“大清康熙年制”,外邊沒有邊攔的,也有六字雙行,還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外邊圍雙圈的,還有青花楷體的“大清年制”,沒有“康熙”倆字,這是剛才我提到故宮博物院一千多件那種。

還有這一類,也有屬青花或者是錐拱的楷體的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弘治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仿款的,這一點大家要注意,不要把它當成是真的明代的。

康熙時期不光黃釉瓷器,其他瓷器上也流行在上邊寫明代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萬曆款,所以當時寫成化款是最多的,因為到了清代,成化瓷器價格在明代各朝當中是最高的,這樣,景德鎮人們有一種崇古的心態,大量仿成化款,除此之外,剛才講還仿宣德、弘治、正德等等,都仿。

在康熙時期,地方官曾經給康熙皇帝說過奏摺請求皇上下命令禁止在瓷器上書寫年號,還有古代的聖賢字跡,因為他們認為瓷器這個東西是易碎的,打碎了以後就當垃圾扔了,扔在垃圾裡邊,跟汙穢的東西在一起,地方官認為這是對皇上的不敬,對古代聖人的不敬,所以說當時是禁止寫的,當時一些民窯就偷著寫,這是下過禁令的,所以康熙時候特別流行寫明代的各朝年款。

明清黃釉瓷器鑑賞

清康熙澆黃釉盤

這是康熙的嬌黃釉盤,這是故宮藏的,這種盤一套就是201件,窩盤。這個款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加雙圈,這是康熙仿弘治款的嬌黃釉的碗。“大明弘治年制”這個款識寫的跟弘治的款風格也不一樣,大家可以一眼看出來。這個還寫成這個四橫年,弘治款一般不寫四橫年,這個弘字寫的也稍微太往下了一點,這個款摹的還是不像。

這是真的弘治的嬌黃釉的碗,這是康熙剛才這個仿品,造型上也不對,再對比一下看看它的款,這是真的弘治,這是康熙仿的,行距也太小了,兩行字之間太窄了。

康熙仿嘉靖款的嬌黃釉的簋式爐,仿的是嘉靖款,還是相當不錯的,就是這邊這個“立”字太往下了,總體來講還是有點兒意思,對比著一塊看,這是真的嘉靖款,這是康熙時期仿的,這個立字是不是更往上一點,看到了吧,這個就太往下了,行距也是窄了一點。但這個還有點兒意思仿的。

康熙仿嘉靖款的錐拱折枝花果的盤,故宮博物院藏的,這個圖案就清晰一些了,這是一個錐拱,這裡邊也有圖案,盤的內底、內壁都有圖案,折枝花果,這個款大家看看,這不是青花款,這是錐拱的暗刻款,外邊是一個雙圈。

雍正朝嬌黃釉瓷器所使的年款或者是青花楷體的“大清雍正年制”款,六字雙行,外邊加雙圈,或者是也有加雙方框,或者是青花篆體本朝六字三行“大清雍正年制”,篆體也有。沒有邊攔,高足碗一般在足的內邊內沿繞著足從右向左順時針方向屬青花楷體的本朝六字款“大清雍正年制”。

明清黃釉瓷器鑑賞

清雍正澆黃釉錐拱海水江崖雲鶴紋碗

雍正瓷器在清代來講做的最精細,受到評價也是最高的,不管是什麼瓷器做的都好看,這個碗也是宮碗,外邊是雲鶴,下邊是海水江崖。

這個款是六字雙行,加上雙圈青花款。高足碗,這錐拱的是八吉祥。款是屬的外底,因為這個足不是很高,屬的外底“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字款。

乾隆朝的嬌黃釉瓷器,它的年款大多為青花或者是錐拱的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或者是“乾隆年制四”字雙行款。

嘉慶道光嬌黃釉瓷器它的年款分別為青花篆體“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款,和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注意!六字年款方面,乾隆、嘉慶、道光這三朝以六字三行篆字款最流行,這是硬性的東西。

康熙、雍正時期還是以楷書款最流行,雍正已經出現了六字三行的篆字款,但不多。道光朝還要注意有一些嬌黃釉瓷器還有屬其他款的,比如說“湛靜齋制”、“慎德堂制”也是相當漂亮,這是乾隆的嬌黃釉的錐拱雲龍紋的碗,裡邊白黃、外邊黃釉。

乾隆時候燒的嬌黃釉犀耳尊,這個尊就是從弘治那兒來的。這底下是低溫顏色釉的款,“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字。

明清黃釉瓷器鑑賞

清乾隆澆黃釉爵杯

這是爵杯,乾隆的,也是仿的正德時期的,也有一個鋪首,這個款是“乾隆年制”四字錐拱的篆字款。

嘉慶的嬌黃釉錐拱雲龍紋的碗,也是故宮博物院藏的。這個碗一般叫墩式碗,這不叫宮碗。它的款“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體。

這是道光的,這種盤子一樣的一套就是821件。六字三行篆字款“大清道光年制”,也是篆字。

這個是故宮博物院藏的道光的“湛靜齋制”,也有錐拱的雲龍,底下是海水江崖。礬紅彩楷書,款相當漂亮。

這是渣鬥道光的慎德堂,慎德堂的東西也跟官窯是一樣的,因為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在圓明園住的殿的名字,“慎德堂制”,這個字一定要寫得非常的工整漂亮,礬紅彩款。這種渣鬥故宮一套就23件,但外邊很少見。

明清黃釉瓷器鑑賞

清咸豐澆黃釉錐拱雲龍紋碗

咸豐、同治、光緒、宣統這四朝,嬌黃釉瓷器的年款又開始回到了楷書,六字雙行楷書款。這是咸豐的錐拱雲龍紋的碗,這件是拍賣過,“大清咸豐年制”,字寫的非常漂亮。

明代年款最清秀的是弘治,清代年款各朝當中字最清秀的是咸豐,寫的最漂亮;同治的嬌黃釉雲龍紋碗錐拱的,同治也是回到楷書了,這個款看著是黑的,這是青花款,青花料寫完以後,在嬌黃釉的掩蓋下它就是黑色的,在透明白釉的掩蓋下就是藍色的,不要以為說這是黑彩,不是黑彩,就是青花。

這是光緒的,做的也挺漂亮的,錐拱的雲龍紋,紋飾非常清晰。這種東西都是我剛才講的歲例供御的,景德鎮御窯廠每年都要燒的,這是常吏的,基本上也是一樣的,上邊是雲龍,下邊是海水,靠近足這個地方是海水江崖。

這是宣統的嬌黃釉的宮碗,最後一個王朝,“大清宣統年制”,也是六字雙行楷字款,沒有邊攔。

明清黃釉瓷器鑑賞

清宣統澆黃釉“坤寧宮祭器”蓋罐

這個就是肩部書有“坤寧宮祭器”的,坤寧宮是清代薩滿教祭祀的場所,有大鍋還有煮肉,肉吃的時候還不能蘸鹽,就這樣吃,薩滿教專門祭祀用的,這個款也是青花款,看著發黑,它是因為在黃釉的掩蓋下。坤寧祭器,這種罐青花的也有,在這兒寫著“坤寧宮祭器”。

檢索《清代宮廷檔案》可以發現有關清代各朝皇帝命景德鎮御窯廠燒造黃釉瓷器方面的記載屢見不鮮,尤以雍正、乾隆兩朝為甚。比如說雍正七年內務府造辦處各作呈作活記清當記實錄當中記載說,“四月二十七日,郎中海旺奉旨:爾將各樣款式水盛,或腰圓形、半璧形、雞缸形,或扁圓形酌量做木樣幾件,不必呈覽,交年希堯,或黃鼬,或霽紅釉,或脫胎,或冬青釉,務要精細,每樣燒幾件,欽此。”於五月十九日作得,就是燒好的,做得了木樣水盛的木樣一件,清代瓷器要造辦處要做好木樣,再發到景德鎮照著作,半璧形水盛木樣一件、雞缸形水盛木樣一件,扁圓形有缺口水盛木樣一件,交年希堯家人鄭旺前去。交到年希堯景德鎮交到御窯廠照著做,因為當時年希堯是內務府總管負責御窯廠的燒造,他住在淮安,淮安官的總管。

還有雍正十年內務府造辦處這個活計檔上也記載說“二月二十日內大臣海旺奉上諭:可將霽紅、霽青、黃色、白色高足靶碗每樣燒造些。厚些的亦燒造些,以備用賞蒙古王用。”用來賞賜蒙古王用,其中包括黃色的、黃釉的。

二十一年活計檔上記載說“十二月十二日,茶房筆貼式常寧送來散秩大臣,飯房茶飯房總管馬哈達等諮稱,本房奏茶飯房奏稱,飯房茶房黃瓷碗、黃瓷盅現不足用,飯房欲添二等黃瓷碗三十件、三等黃瓷碗二十件,黃瓷盅二十件,茶房欠添黃瓷盅二十件,共添一百件。”他不夠用,一共要添一百件東西,“請交海旺行與該處燒造等語,於雍正十一年十二月交太監王常貴等卷奏,奉旨,雍正皇帝指令交該管處取用,欽此。”

“五月十三日茶房筆貼式金大鵬送來黃瓷碗樣二件,黃瓷盅樣一件,呈內大臣海望看過,著將原黃瓷碗中樣交內務府總管年希堯家人鄭天賜轉發江西燒造瓷器處,照樣燒造一百件,先一百日內送來,即此。黃瓷兩件,黃瓷盅一件,司庫、佛寶等交內務府總管年希堯家人鄭天賜領去。”

十三年唐英寫的《陶城紀事》當中明確記載以仿澆黃釉與素地錐花兩種。清代宮廷對黃釉瓷器的燒造控制非常嚴格,為了防止燒造技術外傳,以免破壞定製連殘次品也要送往京城處理。他分成一等二等三等,根據它的好壞分成等。

乾隆二十一年唐英檔案記載“乾隆二十一年七月七日,唐英將次色黃器一萬一千七十九件及次色祭器一百六十四件開造清冊呈交廣儲司按冊查收。”就是落選的次色的東西。

這個東西從景德鎮御窯廠運到京城來要花費很多銀兩的,所以早在乾隆七年為了節省開支,乾隆皇帝就曾經指定唐英御窯廠燒造之“及腳貨”就是落選的東西不必送京,即本處變價處理。讓唐英在那邊就整個定價把它賣掉。原來就是要運到京城來的,但唐英認為此舉不妥。

第二年他就上奏《請定次色瓷器變價之別,以杜民窯冒濫折》,當中就說“唯是國家分別等威,服務採章,俱有定製。至於黃器及五爪龍等件,尤為無可假借之器,似未便以次色變價,致本處窯戶偽造僭越,以文定製。”就是有人擾亂這個。中華民族一向是崇拜黃色,黃色被認為是至尊的顏色,所以明清時期屬於帝王專用色。

清代對嬌黃釉瓷器的使用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除了皇帝可以享用以外,據國朝公使記載“裡外黃釉器專供皇貴妃使用,尊卑有別不得僭越。”

明清黃釉瓷器鑑賞

清乾隆澆黃釉犧耳尊(外底)

除了日常使用以外,與明代一樣,清代單色釉的中的霽紅、霽藍、薑黃、甜白瓷等也被分別派出祭祀日壇、天壇、地壇、月壇用。比如說清代皇朝禮器圖式卷一祭祀條記載說“欽定祭器地壇正為用黃色瓷”。而且書中所附的犀耳尊之圖與弘治嬌黃釉描金犀耳尊造型一樣的。

從傳世乾隆朝嬌黃釉描金犀耳尊來看,這種皇家祭器它是按照清代皇朝禮器圖式書中所附的圖燒造而成的,屬於皇家祭祀方丘就是地壇的用器,就是這種東西,乾隆以後可能歷朝都在燒,我們這回展覽的是光緒的。

這個有大清乾隆年制款暗刻。根據清代《景德鎮陶錄》記載,清代景德鎮嬌黃釉的配料記載是用牙硝赭石來合成的,嬌黃釉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