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中華第一醫聖:張仲景

作者:由 永生小強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1-12-08

被後世尊稱為醫聖的人是誰

中華第一醫聖:張仲景

本名:張仲景 代表作品:《傷寒雜病論》 尊稱:醫聖

人物生平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他熱愛醫藥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被後人尊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

張仲景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張仲景10歲左右時拜同郡名醫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張仲景跟他學醫非常用心,無論是外出診病、抄方抓藥,還是上山採藥、回家炮製,從不怕苦怕累。

張仲景成名後,繼承老師“勤求古訓”的精神,仔細研讀《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而且還“博採眾方”,廣泛蒐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藥,甚至民間驗方也盡力蒐集。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包括他個人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寫成而“大行於世”。宋代才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金匱要略》就是該書的雜病部分。

中華第一醫聖:張仲景

醫聖祠的由來

張仲景晚年時,從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風水寶地,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裡安身。訊息傳出後,河南南陽人不幹了,派人來勸說張仲景不要去長沙。為此,南陽人與長沙人爭執起來。張仲景說:“我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這樣吧,我死以後,你們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麼地方斷,就把我埋葬在那裡好了。”

張仲景駕鶴西去那天正好是冬至。當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時,棺繩斷了。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託,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高高的,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這座廟就是現在河南南陽的醫聖祠。

中華第一醫聖: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

據史書記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當時,南陽地區接連發生瘟疫大流行,許多人因此喪生。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痛。他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一定要制服傷寒症這個瘟神。建安年間,張仲景目睹了各種疫病流行對百姓造成的嚴重後果,也藉此將自己多年對傷寒症的研究成果付諸實踐,進一步豐富了自己治病的經驗,充實和提高了理性認識。

張仲景於建安十年(205)開始著手撰寫《傷寒雜病論》。到建安十五年(210),他終於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後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鉅著。

《傷寒雜病論》的貢獻,首先在於發展並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張仲景把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症狀,根據病邪入侵經絡臟腑的深淺程度、患者體質的強弱、正氣的盛衰以及病勢的進退緩急和有無宿疾(其他舊病)等情況,加以分析綜合,尋找發病的規律,以便確定不同情況下的治療原則。

他創造性地把外感熱性病的所有症狀歸納為六個症候群(即六個層次)和八個辨證綱領,以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分析歸納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的演變和轉歸,以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辨別疾病的屬性、病位、邪正消長和病態表現。

中華第一醫聖:張仲景

本文選自大象出版社《中華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