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東晉又一個“岳飛”,渴望北伐誰承想皇帝不讓,還不給派兵!

作者:由 娛樂界的新秀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1-12-20

東晉北伐誰的成就最大

元康二年,東海王司馬越攜晉惠帝北伐成都王司馬穎,祖逖于軍中相隨,大軍於蕩陰山大敗,退守洛陽。

其實現在的東海王司馬越和三國時期的曹操沒什麼區別,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退守長安時司馬越以晉惠帝的名義召集關東、洛陽等諸侯前來覲見,可惜並不管用。畢竟大家都知道是司馬越假借晉惠帝的名義在發號施令,西晉末年大家連皇帝的話都不聽,更何況司馬越只是假借皇帝的名義發出號令。

在我看來,西晉後期比三國還亂各方勢力盤踞即使西晉內部也是混亂不堪。

從惠帝北伐,王師敗績於蕩陰,遂退還洛。大駕西幸長安,關東諸侯范陽王虓、高密王略、平昌公模等競召之,皆不就。——《晉書》

東晉又一個“岳飛”,渴望北伐誰承想皇帝不讓,還不給派兵!

司馬越感覺即使是自己發號施令各路諸侯也應該遵從,自己畢竟是當下權勢最大的幾路王侯之一,我只是叫你們過來看看,連這一點小事都不遵從,這不是不給面子嗎?

不給面子就別怪我不客氣了,就封祖逖為典兵參軍、濟陰太守去給他們點教訓,沒想到祖逖因母親去世辭官了,古代父母去世都是需要辭官守孝的。

東海王越以逖為典兵參軍、濟陰太守,母喪不之官。——《晉書》

東晉又一個“岳飛”,渴望北伐誰承想皇帝不讓,還不給派兵!

祖逖這個人很上進,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成語“聞雞起舞”就是講祖逖和劉琨的。

祖逖和劉琨是同窗好友,二人曾一同在司州任主薄同吃同住,一日夜裡祖逖被雞叫聲吵醒,就用腳踢了踢劉琨將他叫醒說:“你聽啊!外面的雞叫聲是在催著我們奮進呢!”於是兩個志同道合的青年就拿起武器,走出房門藉著月光操練。二人都很有志向,在聊及天下事時說:“如今天下四處群雄並起,我和你一定要為國家做一番事業來,就讓收復中原失地成為我們的目標吧!”

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晉書》

從這個典故中我們不僅能看得出祖逖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年紀輕輕就將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目標,而且能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日後成就必定不凡。

東晉又一個“岳飛”,渴望北伐誰承想皇帝不讓,還不給派兵!

永嘉五年,後漢劉聰派兵攻陷了西晉都城洛陽,中原已經徹底淪為少數民族的地盤了,西晉北方的貴族、官宦、百姓都相繼南遷,祖逖也帶著家鄉數百戶人家開始南遷。在南遷的路上祖逖將自己的馬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堅持步行,將自己所帶的糧食和物品分給大家一同享用,由於祖逖當過官有一定組織能力而且處處為鄉親著想,大家就推舉祖逖首領。戰亂之時大多人都希望又一個有能力的人能擔起責任照顧大家,這種心理在亂世之中很常見。

及京師大亂,逖率親黨數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車馬載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藥物衣糧與眾共之,又多權略,是以少長鹹宗之,推逖為行主。——《晉書》

這時祖逖已經南下,親身經歷了國家一步步走向滅亡胸有報國之志,而無處抒發正巧來到泗口時被琅琊王司馬睿任命為徐州刺史,沒多久就被任命為祭酒,也算時來運轉了。

其實在當年服喪期過後不跟著東海王司馬越,而在後來選擇跟著藉藉無名的琅琊王司馬睿,其實當時司馬越比司馬睿強太多了,雖說正巧東海王司馬越於今年逝世,但也不一定非要選擇司馬睿,我在前兩篇中分析過司馬睿並不像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而是善於偽裝,正巧於此時碰到司馬睿,而司馬睿此時正缺人手,祖逖於司馬睿也算是不謀而和了。

東晉又一個“岳飛”,渴望北伐誰承想皇帝不讓,還不給派兵!

司馬睿此人一心想著的都是皇位。說來也巧,司馬睿是東晉的建立者,又有大將祖逖自願收兵北伐;南宋的建立者宋高宗趙構也是一心想著皇位,又有大將岳飛自願收兵北伐。

我認為司馬睿在建立東晉後就沒有了原先的衝勁,原本還會在意失地,可坐上皇位後就只知道安逸了,不願在北伐。祖逖一生的夢想就是出兵北伐,可是攤上了這麼一個皇帝,祖逖也無奈。

其實祖逖為了收復失地,可以算是無所不用了,自己門下的賓客、義士大多是暴脾氣之輩,有時候經常行竊甚至劫掠富貴人家。經常這麼幹,官府就算在無能也會抓住幾個人,而無論如何祖逖都會將他們撈出來。

逖以社稷傾覆,常懷振復之志。賓客義徒皆暴傑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時揚土大飢,此輩多為盜竊,攻剽富室,逖撫慰問之曰:“比復南塘一出不?”或為吏所繩,逖輒擁護救解之。——《晉書》

從這段史料可以看得出,祖逖對於收復中原失地很是在意,即使犯了罪只要對北伐有利,祖逖已經全然不在意了。準確的說祖逖已經將北伐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了。

東晉又一個“岳飛”,渴望北伐誰承想皇帝不讓,還不給派兵!

可最大的問題是祖逖只是一位武將,只能奉命討伐,這就和後世的岳飛一樣,宋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就不得不收兵回京,可見一位武將有心光復舊地,當權者沒有這個意思,事情終究 還是辦不成的。

我的觀點是司馬睿是真的有才,但是司馬睿一直是把自己的利益擺在第一位。

司馬睿自在琅琊時追隨東海王司馬越時這一點就盡顯:在司馬睿兵敗之時司馬睿被俘虜至建鄴,逃出後依舊參加了司馬越第二次組織討伐司馬穎的大軍,其中就是看出司馬穎必敗。

在建立東晉時只要沒人來入侵或者侵犯造成的影響並不大,司馬睿基本上是不會管的。

司馬睿真正做大是在聽王導建議南下時,他根本就沒有心思北伐,只想坐穩帝位。而祖逖一心北伐上書言:“晉朝之所以混亂是因為皇室爭權,自相殘殺,正是因為這樣胡人才能作亂中原。今日,天下百姓深受戰亂之苦,現在百姓們都有北伐之鬥志。如果大王下令出兵北伐,任命和我一樣立志北伐收復失地的人擔任統帥,各處豪傑也會出來響應,我大晉王朝的恥辱就會被洗清,中原失地一定會被收復。”司馬睿呢?剛剛在江南站穩腳跟,才沒心思北伐,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象徵性的撥給了祖逖一千人馬的口糧和三千匹麻布,而沒有給一兵一卒,只讓他自己招募士兵。

東晉又一個“岳飛”,渴望北伐誰承想皇帝不讓,還不給派兵!

在我看來司馬睿此舉有以下幾層意思:

其一是司馬睿此時只想安於現狀,偏安一隅以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其二是司馬睿主要注重南方,南方算是司馬睿的根基,一切以南方為重,此時祖逖要出兵北伐,是真的無兵可調無將可用。

時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進說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遺黎既被殘酷,人有奮擊之志。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帝乃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稟,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招募仍將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江。——《晉書》

東晉又一個“岳飛”,渴望北伐誰承想皇帝不讓,還不給派兵!

就局勢來看東晉此時也並不適合北伐,各路英豪四起不止東晉一家,光與東晉直接接壤的就有成漢、後秦、前燕,而祖逖的主要與後趙的石勒作戰,如果只顧一方司馬睿或許還會出兵,但是畢竟不止這兩家,萬一兩軍開戰另有一家趁火打劫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說司馬睿的考慮也不無道理。

可是不管怎麼說祖逖北伐,在司馬睿這裡就過不去。不過司馬睿能建立東晉王朝,也是有著他的處事之道和趙構不能相提並論。祖逖一心北伐誰想最大的阻礙不是敵軍,而是自己的上司司馬睿。

而祖逖剩下的只有滿腔熱血和處處受制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