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作者:由 陪寶寶讀書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3-21

瑗怎麼讀音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有一類電視劇就是拍給媽媽們看的,比如我最近追追停停的

《我們的婚姻》。

名牌大學金融系畢業的搖滾少女沈彗星,做了六年全職媽媽。老公的事業風生水起,全家搬入上城豪宅。她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得不到尊重,起了重回職場的念頭。

申彗星的對照系,同小區的全職太太蔣靜,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

把老公當成老闆伺候,這樣就能彌補放棄事業的巨大落差

(她可是上了N年班轉回頭去做全職太太的)。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身邊的朋友們和群裡的媽媽,這陣子有一半人都在追這部劇,討論起劇情大家都會提到兩個字:

“懸浮”,

劇裡的一些情節,看似跟我們的生活有些類似,一下子就能觸動你,但是發展起來卻又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比如申彗星重回職場那場戲,是不是有點過於順利了?再比如那個相夫教子的全職太太蔣靜,遭遇是不是有點刻意悲慘了?就差把“賢妻良母有罪”打在公屏上了。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重回職場or全職媽媽當代女性的兩難選擇

前兩天看到一個段子,有人說,

對於中年媽媽來說,最懂你的人絕對不是你老公,而是另一個當了媽媽的中年婦女

有一期《人民日報》刊載職場媽媽和全職媽媽給對方寫的信,看完簡直全程淚目,也可以

看作是當代女性在“媽媽”和“職場人”兩個角色之間的反覆拉扯

:無論是在生育後重回職場,還是選擇放棄個人發展,專注於親子陪伴,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兩難的選擇。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職場媽媽分身乏術,還要面對“母職懲罰”

母職懲罰(motherhood penalty),是指生育導致的職業中斷,或者工作時間減少,降低了母親的收入,這是一種全球現象,OECD基於22個國家的研究發現,母職懲罰的原因來自家務分工的性別化、傳統意識和父權制文化。

在電視劇中,白百何飾演的沈彗星

全職

六年後重回職場,雖然拿著名牌大學的學歷,卻被面試官屢屢“歧視”,原因無外乎

“你有個這麼小的孩子,如何把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你可能適應不了出差!”

等等。在現實生活中,情況只能更糟。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如下圖所顯示的,某網站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有

高達53%的職場媽媽認為:帶娃會分散精力,導致工作效率下降,職場競爭力下降等問題

有位朋友告訴我,剛剛休完產假後的那一年,自己幾乎無法投入工作哪怕一個小時,總是會被關於孩子的各種事情打斷,甚至會因為想念孩子而默默流淚;

然而當下班回家,迴歸到媽媽的身份時,我們才會更清楚地感覺到兩種角色之間難以平衡的境遇。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群裡有位媽媽說,雖然極力剋制,但自己

依然難免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中

,對待孩子的態度上,遠沒有那些全職帶娃的媽媽平和。漸漸地在孩子心目中,自己

就是一個“嚴母”的形象

跟孩子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隨著孩子學業需求逐漸提高,她一直在考慮放棄工作。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全職媽媽“安全感”“價值感”成大問題

#蔣靜開啟新生活#

職場媽媽如此艱難,又難免會遭遇到各種困境,再加上近一段時間的育兒界不斷強調的

“早期陪伴”

論調。讓一些媽媽覺得:在雙方收入懸殊的情況下,迴歸家庭,把丈夫當做“老闆”不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嗎?

全職媽媽的工作看起來似乎很輕鬆,時間自由,經濟寬裕,還能享受陪伴孩子的時光。

然而,正如作家茨威格

:命運的饋贈,早就在暗中標好了價碼。在劇中,作為“對照組”,蔣靜的一席話可能讓很多當過全職媽媽的人感同身受。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自己沒收入,只能伸手要錢。”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我們都是受過教育的女性,一方面,

女人該獨立的意識深深植入思想

,而另一方面,卻又不得不因為現實的“母職”回到傳統女性的境遇去伸手要錢,這種割裂帶來了深刻的心理影響。

一是“安全感”的匱乏

全職媽媽因為沒有收入,因為和社會脫節,而被老公嫌棄,夫妻感情出現危機,一方出軌,甚至在離婚案件中也因沒有收入,無法爭奪孩子撫養權的情節,在影視劇中比比皆是。進一步加劇了這種

不安

二是“價值感”的缺失

在全職媽媽生活中,最痛苦的部分其實是“個人價值缺失”,過去的文章中,我寫過一個全職媽媽的一天,時間被割裂成無數的小塊,你所做的只是在不斷地重複,除了看著孩子緩慢的長大,

這個過程幾乎沒有任何成就感,也沒有職業經驗的積累。

這種狀況也導致了媽媽和孩子的捆綁,媽媽認為孩子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所以干涉太多,手伸得太長,反而不利於孩子和自我的成長。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兼職媽媽”是不是一種可能?

說完了困境,我們來開啟腦洞想想解題思路,時代和科技的發展會不會給我們這些媽媽提供另外一種可能?是不是能夠在育兒、自我和工作中取得平衡?

阿里研究院與中國就業形態研究中心課題組聯合釋出《數字經濟與中國婦女就業創業研究報告》指出,在數字貿易、電商、直播等領域,數字經濟已為5700萬女性創造就業機會。

在成為鏘寶媽媽的日子裡,自媒體寫作給了我這樣一個可能。在過去,我們很難想象,一位熱愛寫作的全職媽媽,在帶娃的過程中,寫下自己的心得,記錄孩子的成長,同時幫助更多的媽媽走出焦慮和困境的過程,能夠帶來經濟收益,並且幫她重新建立的了社交圈。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即便現在已經迴歸職場運營自己的小工作室,

我們的團隊中,依然有相當比例的“兼職媽媽”:

忙時帶娃,閒時寫作和剪片,不廢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能渡過“蠟燭兩頭燒”的艱難時光,而產生額收入也能讓她們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

這次兩會上提到的

“靈活就業”

對於想要兼顧孩子和事業的媽媽來說,或許也是一種新的機會。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重新發現自己先化解“母職焦慮”

我們這代人幾乎都是被職場媽媽帶大的,但是對於沒有陪我長大這件事兒,我媽卻一點都不“愧疚”,她通常會說:那個年代大家都是這樣的。

這讓我意識到,無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解決我們的困境,不但需要社會支援系統、丈夫的角色轉變、家人的幫忙,

更需要我們自己從意識中化解“母職焦慮”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

“三歲前孩子需安全感,需要媽媽的陪伴!”

“誰也無法代替媽媽!”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這句話是不是聽著很耳熟,正是這些觀點,讓我在成為媽媽的最初幾年裡,

一直都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

,生怕自己的一些疏忽,造成孩子一生無法彌補的心理缺陷。

這正是社會學者莎倫·海斯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概念“母職焦慮”,用來描述一種在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觀念,媽媽是孩子首要照顧者,應該投入時間、精力、情感和勞動在一段時間內集中撫養孩子。

身為媽媽,我們太容易自我犧牲和自我感動,但如果想要找回自我價值,無論你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扭轉自己的“母職焦慮”都是第一步。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1、對於孩子我們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與其說是孩子離不開我們,還不如說是媽媽離不開孩子。因為自我價值缺失,所以跟孩子的成長深度繫結

。就好像我剛剛回歸工作的時候,經常忍不住去看幼兒園的監控,不知道離開我他會不會哭,會不會找媽媽。但一年過去了,他已經有了

自己

朋友圈,甚至有時候我去找他玩,他也會說“媽媽我很忙,一會兒再說。”

2、“母職”焦慮導致家庭摩擦

當孩子成了你的第一要務時,跟家人的摩擦也會指數級增長,經常會為了一點點小事兒固執己見,

甚至將親子關係放在夫妻親密關係之前

。這樣一來又導致了其他家庭成員“想幫卻不敢幫”的情況,進一步讓自己孤立無援。

《我們的婚姻》中的困境怎麼破?實現自我要化解“母職焦慮”

3、過多的照顧會壓縮孩子的成長空間

最重要的是,對於不斷成長的孩子而言,媽媽的照顧越周全,他自己的成長空間就會越少。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地犯錯,不斷地糾錯,在磕磕絆絆中學習,但是如果媽媽的干預過多,或沒耐心等孩子的改進,孩子就會喪失自我探索的機會和能力。

Ps:在深度繫結的關係中,孩子負擔過多媽媽的期望和個人價值,也會變得壓力過大,甚至無法過上自主獨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