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這是一家文房四寶的老字號,與乾隆淵源頗深,他還親筆題寫過匾額

作者:由 北晚線上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4-06

翰林編修館開業了嗎

清秘閣位於琉璃廠西街,是一家出售“文房四寶”和字畫的老字號,創辦於清乾隆年間,歷來為書畫界人士往來雲集的場所。

戶力平

這是一家文房四寶的老字號,與乾隆淵源頗深,他還親筆題寫過匾額

魯迅致母親的手札,用的是清秘閣製作的信箋。圖為溥心畬的《夏圭秋江意》。

據傳,清秘閣最初是清代乾隆皇帝賜給奶孃周嬤嬤之子的一家南紙店。但這“清秘閣”之名非乾隆的“原創”,而是宋末元初著名書畫家倪瓚藏書閣之名(清閟閣,閟,古通秘)。清,純也,秘,稀也,其意為純正稀少的書畫寶物置於此閣之中。乾隆還親筆題寫了“清秘閣”匾額,懸掛於店門簷上,只是沒有“乾隆御筆之寶”的落款。

清秘閣剛一開業,便引得議論紛紛。當此大清之朝,何人敢以“清”字為店鋪之名?想必此店大有來頭。不久,乾隆御賜“清秘閣”之事便在朝中傳開了。可乾隆所題之匾額掛了不到一年,便被取了下來。原來朝中對乾隆為奶孃之子御賜“清秘閣”之事頗有微詞。乾隆自感此事辦得不夠妥當,故令人摘下御題的匾額,然後請翰林院的一位編修另為“清秘閣”題寫了一塊匾額。

轉眼到了同治年間,因年過百年,“清秘閣”之匾額已十分破舊,掌櫃便請書法家阿克敦布重新題寫了匾額。阿克敦布,號介石, 滿洲鑲藍旗人,曾在道光至同治年間任國史館總纂、湖廣道監察御史、大理寺卿、崇文門正監督等職,擅長書法,偶爾也作畫。據《春明古蹟小識·卷四》載:“清秘閣為阿克敦布所寫,神氣十足,結構精密似脫胎於九成宮,然運筆瀟灑過之。”

百餘年間,清秘閣雖數易其主,但店名一直未變。但因年代久遠,懸掛於門前的金字大匾不幸失存了。清末時,清秘閣掌櫃子便想請一位書法名家重題匾額。在眾多書法名家中,他最喜歡吳昌碩的字,但惜於吳昌碩長居上海,難以溝通聯絡。

1910年,年已67歲的吳昌碩從上海來到北京,為在京以畫謀生的愛徒陳半丁作“引路人”,並親自為其訂立“畫潤”(書畫價格),從而使陳半丁在京城聲名鵲起。在京期間,吳昌碩多次光顧琉璃廠,而清秘閣掌櫃自然不會錯過這個絕佳機會,趕緊託請書畫界的朋友為其題寫匾額。沒想到,吳昌碩竟欣然應允了請求,幾日後便為清秘閣題寫了匾額。但見“清秘閣”三個大字凝鍊遒勁,貌拙氣酣,極富金石氣息,掌櫃是愛不釋手。為略表謝意,他特意在京城“八大樓”之首的“東興樓”宴請吳昌碩等書畫界的朋友。

魯迅先生在北京居住期間,亦常光顧清秘閣,在其日記中多有記錄。例如,1912年11月9日的日記中便有:“九日,晴,晨得二弟信,又復阮立夫函。下午往西生平園浴。赴琉璃廠買紙,並託清秘閣買林琴南畫冊一葉,付銀四元四角,約半月後取。”

齊白石與清秘閣也有淵源。1903年他來到京城後,多次光顧清秘閣。《癸卯日記》記錄了齊白石農曆四月廿五日到清秘閣的情景:“午刻復去琉璃廠肆,於清秘閣購詩箋二十匣。又詩筒十五匣,皆貴極。”雖“貴極”,但讓一貫節儉的齊白石肯掏130錢買如此多的詩箋和詩筒,由此可見清秘閣制箋水平之不凡。1919年的《己未日記》中也多次記錄了齊白石與清秘閣的來往。三月十一日載:“送楊重子之書聯去清秘閣,值王旭東已歸家去矣,其聊等交孟紫松代收。”六月一日錄:“又刊二石五字清秘閣,皆未來潤金者。”八月十七日記:“廬江呂大贈餘高麗陳年紙,裁下破爛六小條,燈下一揮成六屏。令廠肆清秘閣主人代為裱褙。”

此外,著名書畫家陳半丁、溥心畲、王雪濤、吳冠中、白雪石、黃胄、董壽平、黃永玉、何海霞等都曾不吝佳作,為清秘閣題詞或作畫。而清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黃易為清秘閣所撰“倪迂清秘雲林閣,米老英光寶晉齋”之聯及清光緒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書畫名家沈衛為“清秘閣”所寫“高躅舊推清秘閣,風懷新詠曝書亭”之聯,在書畫界廣為流傳。

(原標題:高躅舊推清秘閣 風懷新詠墨客多)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