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拿破崙之後再無拿破崙?偉大人物為何不再降臨法國,反而辱法橫行

作者:由 阿斗不傻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5-18

拿破崙死後誰當國王

引言:英雄末路,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1815年10月,遭遇滑鐵盧慘敗的法國大帝拿破崙,在經過一輪輪清算後,終於迎來流放。

那一天的他帶著不多的隨從,狼狽地前往大西洋小島聖赫勒拿島。

經過十多天航行,抵達聖赫勒拿島後,拿破崙先是寄居在英國商人巴爾科姆家中,後又遷居到了龍塢德莊園。

輪番折騰讓這個法國巨人身心俱疲。

為了充實流放時光,不甘寂寞的他開始潛心編撰自己的回憶錄。

島嶼上嚴密的監視舉措,還有英國人的時刻不忘,讓意氣風發的拿破崙漸漸消解了雄心。

拿破崙之後再無拿破崙?偉大人物為何不再降臨法國,反而辱法橫行

(拿破崙大帝)

一:英雄去勢,法國人情何以堪。

曾經獨霸天下的法國英雄,在島上孤寂地

度過了

人生最後六年歲月。

1821年5月5日,悲慼的拿破崙病逝聖赫勒拿島,5月8日,這位以炮兵之神聞名的戰神,在禮炮聲中被安葬在了託貝特山泉旁。

他的死因眾說紛紜引發無數人遐想,莫衷一是間不知真相到底如何。

更讓法國雄主難堪的是,他的小牛牛在死後居然也被人從拿破崙遺體上非法摘除,甚至在世界各地巡迴展覽。

英雄被去勢,貼切地詮釋了一個成語

“大勢已去”

拿破崙去世19年後的1840年,他靈柩終於在無數法國人努力下,回到巴黎,回到榮耀之地。

靈柩迴歸那一天,美麗的塞納河畔佇立了無數的皇帝故人。

皇帝曾經的跟隨者們,紛紛用軍禮致敬曾經的帝王,皇帝曾經庇護的國民們,紛紛用眼光目送帝王歸來,無數孩子在父母們的訴說中,明白了這個人之

於法國

的意義!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英魂不滅,只待歸去。

巴黎榮軍院成了拿破崙最後的安息之地,直到今日,拿破崙靈柩每日依舊緬懷者無數,人生如此,亦復何言?唯一遺憾的是,一代偉人離去,帶走了法國精氣神,也讓法國從人見人怕,變成後來的辱法梗橫行。

英雄之於國家,最大的影響就在於此。

屬於拿破崙的大勢已去是歷史過往,可拿破崙去世後的法國,為何也大勢已去,再也難以找到一個能承接拿破崙榮耀,讓法國走上歐洲之巔,甚至世界之巔的人,就值得人尋思了。

拿破崙之後再無拿破崙?偉大人物為何不再降臨法國,反而辱法橫行

(拿破崙帝國版圖)

二:法國撐不起新拿破崙。

公元1635年,法國在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領導下,參與了已經打了十多年,依舊未見勝負的三十年戰爭。

這是一場改變歐洲格局的戰爭,也是一場奠定法國歐陸霸主地位的戰爭。

法國參戰之後,30年戰爭依舊持續了十多年。

在紅衣主教黎塞留外交手腕和法國軍隊奮勇奮戰努力下,1648年戰爭結束的時候,法國順理成章成了這場全歐大戰中最大的受益者。

經過多年烽火歲月,曾經強勢的西班牙帝國徹底衰弱,作為主戰場的中歐神羅版圖,備受戰火侵襲變得徹底碎片化,無數邦國林立的神羅失去了威脅法國的能力。

那時候的歐陸,法國是最大明星,人口最多,地盤最大,成了能用一己之力敵全歐的存在。

這個大背景,就是法國接連出現雄主的根源。

閃耀歐陸數十年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因此應運而生,大革命後引領歐洲的法國,又迎來了屬於拿破崙的高光時刻。

拿破崙之後再無拿破崙?偉大人物為何不再降臨法國,反而辱法橫行

(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

從1648年到1815年,是法國在歐洲橫著走的時代,這個螃蟹時代的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就是拿破崙時代。

法國為何能有如此巨大的優勢?有三大必要條件!

首先:當然是自身強悍的實力和不小的國土,還有健全的中央集權制度。

法國一直是歐洲大國,平坦的地勢,繁多的人口,讓法國工農業、商業在歐洲都很發達。這一切給了法國制霸歐洲的經濟保障。除此之外,法國還是歐洲最早強化中央集權,建立近現代化國家組成的國家,路易十四用集中所有貴族地主到巴黎的舉措,讓中世紀舊有的封建制幾乎不在影響法國,致力於重商主義的政策更是讓法國發展如虎添翼。

其次:是對手沒有出現。

法國要稱霸,最關鍵的就是歐洲其他區域沒有強敵,三十年戰爭讓龐大的哈布斯堡王朝衰弱,被戰火侵襲的中歐也四分五裂,鬆散的中歐受到法國

影響

成了法國權利投射的區域,南歐的義大利半島,也深受法國勢力影響。

簡言之,巔峰期法國是一個輻射中歐南歐,還在海上跟英國爭奪殖民地的歐陸霸權國,他的影響力不限於法國本土。除了討人厭的英國之外,法國幾乎不慫任何對手,對英國,那是隔海相望力有不逮。

最後:法國是歐洲最早覺醒民族意識的國家。

這點上法國要感謝聖女貞德的貢獻,持續百年的英法戰爭中,一個弱女子用自己的傳奇和犧牲讓無數法國人明白民族的可貴。一個如此完美的聖女形象,在戰後被無數法國君王不斷歌頌,成了法蘭西民族凝聚力的最早源頭,隨後到大革命烽煙,更是讓這民族意識越演越烈。

國家勢力強悍,外部沒有強敵,民族凝聚力首屈一指,這就是法國底氣的由來。

在這三重因果加持下,才有帶領法國制霸歐洲的路易十四和拿破崙橫空出世。

他們是革命的英雄,也是國家的天驕,更是時代的產物。

但,這這一切終究會變化。

拿破崙之後再無拿破崙?偉大人物為何不再降臨法國,反而辱法橫行

(大革命時代的法國)

三:激烈變動的時代讓法國衰弱。

工業革命前的世界,決定國家勢力的指標其實相對簡單,無非三點,

人口、面積和組織度。

這三點上,法國在板塊化嚴重的歐洲,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但18年後期一場由英國引領的工業革命,讓英國生產力大發展,進而確定了世界海上霸權。

法國雖然緊跟英國進行了工業革命,可曾經讓法國佔據優勢的人口、面積和組織度優勢,在對手的不斷進步下,都漸漸變的不

再明顯

孤懸海外的英國,透過工業革命獲得了大量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場,實力今非昔比。

遠在東方的俄國,透過吞併東歐無數國家,跟奧斯曼帝國不斷征戰,還有彼得大帝的改革,也奮起直追。

近在咫尺的中歐,普魯士也在暗地裡興起,奧地利也依舊是一個頭鐵的存在。

後進國家的崛起,讓曾經擁有先發優勢的法國,優勢不在!

曾經的準霸權,因為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的勢力壯大,變得岌岌可危。

反觀法國,自身卻問題重重,這問題中最至關重要的就是人口增長的緩慢。

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在全歐洲因為生產力發展,人口爆發的時候,法國卻陷入了人口增長緩慢的怪圈。這可能和法國人的浪漫性格,文藝氛圍,還有追求自由有關吧?

法國人就是不願多生,

這不

願意多生,就讓法國面對敵手的時候,陷入了無窮的被動之中。

曾經基於面積和人口的優勢,被其他國家漸漸追上,讓法國的軍隊數量不在佔據絕對優勢。

反觀中歐,這個法國曾經權力投射的地方。

強勢崛起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透過不斷的戰爭和外交舉措,慢慢整合中歐的版圖,成了法國最大的威脅。

拿破崙之後再無拿破崙?偉大人物為何不再降臨法國,反而辱法橫行

(中歐的崛起)

四:屬於拿破崙的歷史契機。

實事求是地說,法國在拿破崙時期,就沒有了制霸歐洲的絕對優勢!

如果不是拿破崙的個人天才,還有法國當時因為民族主義情緒沸騰引申出的超然動員力,拿破崙也無法成為大帝。

在拿破崙主政之下,法國的實力被超常發揮!

一場兵役制改革,讓法國用有限的人口組織起了一支英勇善戰的軍隊,這

支軍隊

和歐洲其他國家軍隊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不是基於王朝戰爭而招募的軍隊,而是適應新時代應運而生的國家民族軍隊。

戰爭不再是為了封建帝王和封建領主進行的,反而是為了法國為了法蘭西民族而進行的。

目的不同,訴求不同,信仰不同,戰力當然也不同。

法國大革命的精神,配合拿破崙的改革,充分激發了法國戰爭潛力,由此才有了拿破崙時代無數豐功偉績的出現。

可惜的是,天才的拿破崙一樣犯了錯誤。

盲目擴張,四面出擊,不顧一切打壓英國,法國的一連串外交失誤最終讓這代人野望落空。

戰爭潛力發揮到極致,軍事天才運用到極致的拿破崙,依舊無法抵擋整個歐洲的敵對。

這是屬於拿破崙的歷史契機,如果他關鍵時刻穩一點,法國結局或許會好很多,但他沒穩住,沒忍住,也沒成功。

持續20年,接連七次的反法同盟,無數歐洲國家用腳投票,將這個能把國王拉上斷頭臺的異類國度徹底打敗。

激進的大革命,配合拿破崙的狂飆突進成就了法國最後榮光。

路易十六的橫死,或許就是這不依不饒的根源,當年太過先進到領先這個時代的制度,迎來的就是不理解和敵視。

拿破崙之後再無拿破崙?偉大人物為何不再降臨法國,反而辱法橫行

(路易十六的斷頭臺)

五:法國斜陽,夕陽無限好!

拿破崙時代之後的法國依舊是歐陸大國,依舊是那個能左右世界格局的強國,但再也出不了如拿破崙這樣的人物了。

原因也很簡單,經濟實力不足傳遞到軍事上就是軍力相對孱弱。

第一次工業革命法國跟上了,成了殖民大國,但殖民地的財富,讓法國人對於苦逼的實業不再眷顧,反而走偏道路,進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落伍了。

致力於金融放貸業務的法國,成了著名的高利貸帝國主義國家。讓弄做金融的,和乾製造的打,打不過啊?

法國的經濟實力,工業實力接連被美國、德國甚至是俄國超越。

無數國家都有了比他強悍的實力,還有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軍隊,這裡我又要吐槽了,法國又不是領土小,又不是農業不發達,為啥就是生育率那麼底。

更可怕的是,中歐迎來了一個統一的帝國,這就是脫胎於普魯士的德意志帝國。

當德意志帝國誕生的時候,法國這個歐洲貴婦,就必將迎來臣服於歐洲莽夫的日子。

拿破崙之後再無拿破崙?偉大人物為何不再降臨法國,反而辱法橫行

(德國誕生)

德國的強勢崛起,還有那無盡的工業實力和多過法國太多的人口,讓天平傾斜了。

龐大的殖民地,讓法國慢慢衰弱,普法戰爭,讓法國認識到了普魯士的強勢,但法國完全沒辦法迴應普魯士和新生德國的強勢,他們選擇避其鋒芒繼續搞殖民地,順帶弄了不少盟友給自己壯膽,可惜這一切貌似不夠!

一戰的時候,法國頑強抵抗,借力盟友僥倖取勝,但僥倖依舊是僥倖,一戰對德國的清算,沒有如法國意,反而埋下了下一次大戰的隱憂。

英國的制衡策略,美國的干涉和幫扶,讓德國重新崛起,讓法國又一次遭殃。

數次失敗之後,一戰時的法國損失了整整一代人。

本就人口不多的法國人當然更加惜命,隨後二戰開啟就創造了聞名今日的辱法梗。

靜坐戰爭,不動如山,遭遇閃擊,立馬跪趴。

一戰車廂,場景復現,維希法國,白旗飄飄。

白髮蒼蒼的貝當,這個曾經拿破崙的仰慕者,用一種另類的方式,成了知名人物。

拿破崙之後再無拿破崙?偉大人物為何不再降臨法國,反而辱法橫行

(凱旋門看到的只有被征服)

尾聲:

尾聲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但不說點什麼又覺得對不起這篇文章。

就用《雙城記》中的經典話語結尾吧。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本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撰寫的作品,時代背景就是法國大革命。

所謂的雙城,就是倫敦和巴黎,大革命時代的英法兩國都處於最好的時代。

那個時候的英國,海上霸權穩固,是超然世外的歐陸調停者,也是左右勝負的歐洲爭霸者。

那個時候的法國,跟英國也一樣,大革命中應運而生的民族底氣,配合天降猛男拿破崙,成就了法國最閃耀的時代。

是英雄造就了時代也是時代成全了英雄!

可歷史程序是不斷漸進的,當時代從最好的時代,變成了最壞的時代,英雄也左右不了時代的格局,甚至根本沒了出現的可能。

文末回到現在,對於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而言,最壞的時代已然過去,最好的時代正在到來!

英雄主義並不適用於我們,只有所有人都是英雄,才能成就最好的時代。

共勉加油吧!

拿破崙之後再無拿破崙?偉大人物為何不再降臨法國,反而辱法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