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作者:由 最華人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5-19

什麼叫書香世家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2016年2月23日,18歲的高三學生林嘉文從樓頂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咚”的一聲巨響打破了夜的寧靜,“嘉文、嘉文……”一陣陣聲嘶力竭的哭喊聲,驚醒了不少仍在睡夢中的居民。

人們不敢相信,這個剛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著作,還一度被媒體譽為百年難遇的史學奇才,為何會在高考前幾個月選擇輕生?他又到底遭遇了什麼?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林嘉文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1998年,林嘉文出生在陝西省西安市的一戶書香世家,母親是小學老師,父親在法律院校工作,外公外婆也都在中學教書。

在這樣良好的家庭氛圍下,林嘉文從小就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尤其對歷史中的人物和典故很是感興趣。

21世紀初,《百家講壇》在全國風靡開來,易中天、于丹等學者登上電視熒幕,將一段段中國歷史描述得風趣又生動,備受林嘉文一家的喜愛。

在節目的影響下,林嘉文對歷史的熱愛到了極度瘋狂的地步,當同齡人還在看小說漫畫的時候,他已經沉迷於《資治通鑑》《春秋》等作品當中不能自拔。

上了初中之後,他開始翻閱大量宋史、民族史的相關文學著作和文獻資料,並開始鑽研一些學術問題。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據初中同學回憶,林嘉文的歷史知識儲備甚至比歷史老師還要多,每次歷史課上遇到複雜的知識點,老師還要請林嘉文幫忙為全班同學答疑解惑。

不過,如此淵博的學識也給他帶來了一些麻煩。

“有這樣的學生很有壓力,有時候我講到宋史的時候,都會偷偷觀察他的反應,驗證自己是不是哪裡出錯了。”

林嘉文的歷史老師坦言,林嘉文是自己遇到的最具歷史天賦的學生,卻不知道如何教他。

“他總是和老師討論一些其他人聽不懂

很深奧的話,除了老師,沒有人明白他在說什麼。”

有同學說,林嘉文有時候很難溝通。

不過,對於旁人如何評價自己,林嘉文根本不在乎。平日空閒的時候,他就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一邊閱讀一邊把自己的觀點和結論記錄下來。隨著學識的增長,他的觀點也越來越犀利,筆記本換了一本又一本。

或許,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隨手記錄的讀後感,竟會讓人生因此而改變。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有一次,林嘉文為嶽麓書社編輯胡寶亮的著作發表了一篇書評,胡寶亮感覺遇到了知音,主動找上林嘉文交流心得。

此外,林嘉文還從網站裡結識了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兩人相談甚歡,經常半夜三更還在探討學術問題。不過這兩位學術大家都沒想到,與自己侃侃而談的網友竟然只是個十幾歲的初中生。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李裕民教授

2014年,林嘉文將自己積攢了30多萬字的讀後感整理成冊,寫下了自己第一本歷史學著作——《當道家統治中國》。

當林嘉文將這本書的初稿發給胡寶亮,想要尋求一些修改意見時,胡寶亮才發現這個被他預設為是有豐富閱歷的成年人,居然只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

在看完了初稿之後,胡寶亮震驚不已,認為這是難得的好作品,當下決定要幫林嘉文出版這本史學鉅作。

“我當時唯一的要求就是出版社能夠隱瞞我的年齡,因為我不想因為年紀被人家議論。”

彼時的林嘉文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意識到年少成名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可隱瞞年齡這件事根本沒那麼容易。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2014年6月,林嘉文《當道教統治中國》正式出版,果不其然,受到了學術界的一眾好評,人們將他定義為史學天才,而這一年,他只有16歲。

這本書以通俗的寫法,從道家政治的角度重新解讀了文景之治,論述了道教對兩漢政權的影響和作用,從另一個角度解構了龐大的西漢帝國,其中引用的註釋就多達6萬多字。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全國的報紙與雜誌上都刊登著天才少年的故事,很多歷史學教授都無法相信,這樣解析嚴謹、觀點犀利的作品居然出自於一箇中學生之手。

2015年年底,高二在讀的林嘉文出版了另一本著作《憂樂為天下: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再次轟動了史學界。

李裕民教授在序言中寫道:林嘉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見過的最有才氣的少年學者。

媒體也嗅到了林嘉文的流量,開始埋伏在林嘉文的家門口,只為發表一篇關於“年少成名”的頭條文章,故事真不真實不重要,只要夠顛覆就行。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論壇裡關於林嘉文的帖子越來越多,有人曝光了他的住址和學校,也有人說他的書都是父母幫他代筆,根本不是他的真才實學……

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林嘉文生活在一個被他人打造的、名叫“天才”的透明小屋裡,別人只看到他的光鮮,可沒人知道這個“小屋”一度讓他透不過氣。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在一次新聞釋出會上,林嘉文透露自己無法招架成名後的輿論攻勢。

“好像連我的父母,都覺得我是媒體塑造的那個林嘉文。”

他既不想受到惡意的抨擊,又擔心讀者會發現自己並不如媒體吹噓的那樣完美。所以林嘉文這個名字越被人熟知,他越是忐忑不安。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林嘉文與語言文字學家李範文教授

當大家紛紛斷定林嘉文會為中國歷史研究做出貢獻時,只有林嘉文自己知道,他已經無法對歷史產生熱情,甚至

無法再

動筆寫下自己的觀點,內心湧出了一股莫名的恐懼感。

“媒體的炒作和懷疑,剝奪了我許多應該享有的生活和娛樂的權利”。

林嘉文喜歡歷史,但不想因為喜歡歷史被人過度關注。

“未來對我太沒有吸引力了。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得到的一切,也早早認清了我永遠不能超越的界限。”

2016年2月23日,剛剛過完元宵節的林嘉文,留下了3000字的遺言,從高空中一躍而下,把自己永遠地留在了18歲。

悲劇發生後,關於他的各種報道再次蜂擁而起,媒體都鉚足了勁要榨乾他最後一絲價值,想盡辦法揭秘他自殺的真相。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後來,他的遺書被曝光在網路上,人們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林嘉文因為巨大的壓力而患上了抑鬱症,並對未來非常迷茫:“一切還都沒來得及做,就被禁錮在了無法超越的界限裡。”

在遺書中,他希望爸爸更愛媽媽,希望媽媽失去兒子之後,能夠走出悲傷。他希望爸爸能改掉一意孤行的壞脾氣。

最後,他還因為自身無法融入這個世界,向所有支援他的人道歉。

他原本可以像其他少年一樣,充滿朝氣、敏感細膩,繼續琢磨著他熱愛的歷史文學,但偏偏被推至風口浪尖,如同活靶一樣接受著別人的質疑和輿論。

還記得那個被冠之“神童”稱號的魏永康嗎?13歲上大學,17歲考入中科院,卻因母親強勢的教育方式導致生活無法自理被勸退,最後年紀輕輕因病去世。

他是罕見的“天才”,16歲寫下史學鉅著,為何在18歲走上絕路?

魏永康

還有曾經的

天才少年謝彥

波,因為過高的關注度導致他發展為不成熟的人格,接著演變到固執己見聽不進任何不同的聲音,直到變成威脅導師的“瘋子”……

其實,像他們一樣被冠以“天才”“神童”名號的孩子們還有很多,而他們也都早已成為了時代的產物。

這幾天,處於風口浪尖的北大韋東奕,不得不出面闢謠了關於“哈佛破格錄取”和“幫6人博士團隊解決4個多月未解難題”的故事。

一條條假新聞頻上熱搜,韋東奕感到很無奈。對於他而言,他需要的是良好的學術環境,而不是被輿論推上神壇、在聚光燈下生活。

一位天才的隕落,從來都不是突如其來的悲劇,而是有據可循的因果。

所有人都只忙著追捧他們的“年少有為”,又在他們喘不過氣時寫下“傷仲永”,沒人在乎他們到底想要什麼。

在這個動動手指就能掀起輿論風暴的年代,我們每個人都不該不負責任地人云亦云、盲目跟從,成為別人身上的一把枷鎖。

在“天才”之前,別忘了他們首先是個人,也享有普通人的權利。

讓“天才”成為“普通人”,還他們一片淨土。文/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