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作者:由 楓糖媽媽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5-31

祖姥爺和太姥爺有區別嗎

前不久,朋友婆家的姐姐帶著孩子回家串門,她婆婆特別高興。

每次都抱著孫子和外孫親又親,對兩個孩子都親暱的不得了,可是有次她上班回來後,卻看見兒子撅著小嘴,一點也不開心。朋友趕緊跑過去問兒子怎麼了?孩子說:“奶奶偏心,給哥哥幾塊錢的零花錢,沒給他。。。”

朋友瞬間就明白了,對於婆婆的行為又好氣又好笑。

吃飯的時候看婆婆當著自己的面又平等對待兩個孩子,也沒戳破什麼,只是趁著休息日,收拾東西帶孩子回了孃家,眼不見心不煩。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01。隔輩親,到底誰和孩子最親?

在生活中,很多大人都喜歡逗小孩:你更喜歡去奶奶家還是姥姥家啊?

有些孩子喜歡和爺爺奶奶相處,有些孩子卻更喜歡姥爺姥姥,這並不是十分絕對的事情,誰對孩子更好,孩子就會更喜歡誰。但刨除這些因素,實際上孩子和誰最親,科學上是有研究的,並且透過實驗和資料證實了這個理論!

這項研究開始於1980年,兩位來自於加拿大地區的研究者對許多喪子的家庭就進行過一項資料調查:

這項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當孩子不幸去世時,隔輩中的傷心程度:姥姥>奶奶>外公>爺爺。也就是說,隔輩中最心疼孩子的是女性角色,然後才是男性角色,而女性角色中,姥姥的心疼程度是大於奶奶的。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2011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一位研究者坦斯卡倫也對這個問題進行過調查:

他在實驗中一共選取了四千多名青少年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隔輩中,對孩子無論是在經濟還是看顧時間上,姥姥的票數都是最高的,而其次依舊是奶奶,外公和爺爺。

不僅如此,就連進化學家也從科學的角度上印證了這個結論:

隔輩中之所以姥姥會更加疼愛孩子,是和父母身份確定性的差異分不開的。簡單理解,當孩子出生後,我們可以100%的肯定女方是孩子的母親,但只有50%的機率確定男方是孩子的父親。在這種父母身份確定的差異性下,外婆在潛意識中是能夠肯定孩子100%是女兒所生,所以對於外孫自然也是格外疼惜。

而在家庭生活中,女性有著天然的母性光輝,相比男性而言更具柔和與親和力,所以家庭中的孩子們會與女性角色更加親近。

所以從實驗資料和進化學的角度上而言,與孩子親暱程度的排序上,姥姥排在首位,而緊隨其後的就是奶奶。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02。寵娃“狂魔”那些事

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網路中,隨手一搜隔輩親,就會看到大把大把的新聞:

姥姥寵娃;奶奶慣娃,隔輩親那才是真的親等等,而在這些寵娃事件中,我們就不難感受到,為啥姥姥和奶奶能佔據寵娃的前兩名。

案例一:

前陣子,北京衛視的《老師請回答》中,有這樣一則案例:

媽媽在臺上無奈講述,寵娃“狂魔”的姥姥能將孩子寵到什麼地步!

家裡的萌娃考試成績不太理想,爸爸在去給娃開家長會的途中一直訓斥孩子,說到氣處還踢了孩子兩腳,沒想到回來一說這個事,姥姥又心疼又生氣,竟然為了這件事把爸爸給打了!

這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從小到大沒動作自己一根手指的父母,就因為孩子降生,打罵也跟著來了。。。

由此可見,在隔輩親中,姥姥有多護著自己的外孫。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案例二:

在現實生活中,給子女帶娃,耗費的遠不止時間,還有金錢。

在《媽媽是超人》節目中,黃聖依婆婆寵孫子的片段就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奶奶在節目中說:

冬天孫子想要玩滑雪,我就為孩子修建一個滑雪場;他愛玩什麼遊樂裝置,我可以給安迪建造一個遊樂場,總之孩子要什麼我就給什麼。雖是豪門大戶,但這樣肯為孫子付出一切的奶奶還是讓人感嘆不已,若說寵娃狂魔,真是當屬隔輩。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03。孩子到底該奶奶帶還是姥姥帶?

在隔輩親中,姥姥和奶奶排在了第一位和第二位,也是家長們上班後帶娃的主力軍。

但在帶娃問題上,婆婆帶和媽媽帶在很多寶媽們的眼中,是有絕對區別的。而大資料顯示,近些年姥姥幫助夫妻帶娃的趨勢明顯要高於奶奶,究其原因,除了姥姥和娃更親外,兩者在帶娃目的和育兒的影響上也會有一些區別。

隔輩帶娃的利:

其實孩子無論是奶奶帶還是姥姥帶,對於父母和孩子而言,都是非常好的依託人選。

因為老人有很多的空餘時間,可以全心全意的照顧孩子,這不僅解決了爸爸媽媽的燃眉之急,也是值得孩子信賴的最好人選。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兩者帶娃的區別:

很多寶媽們切身體會過,當奶奶帶娃與姥姥帶娃時,兩者確實是有很大區別的。

第一:當孩子出現生病,哭鬧等情況時,有些婆婆會下意識的埋怨兒媳沒有照顧好孩子和家庭,而媽媽則更多的是會兼顧到女兒的情緒和孩子的身體問題,當孩子的身體出現問題時,媽媽不僅心疼孩子,也會心疼自己的閨女,而婆婆則更傾向於無原則的寵溺孫子,埋怨父母。

第二:孩子教育問題上:很多婆媳矛盾的根源都在於“誰”是管教孩子的權威,所以一旦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媽媽如果想要去糾正管教,婆婆會覺得自己教育孩子的權威上受到了挑戰,於是一場單純的育兒很容易轉換成家庭大戰,一觸即發。

而姥姥帶娃則會很好的避免這個問題,一旦女兒提出孩子的問題,無論是出於對女兒的妥協還是對孩子的擔心,姥姥都是更容易接受寶媽意見的。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04。隔輩教育,兩代人需做到這些:

其實育兒永遠不是一個絕對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都需育之有度,將隔輩愛化為力量,而非利器。

而在這個過程中,兩代人之間如何相處與溝通也會直接影響到育兒效果,所以為了共同喜愛的孩子,父母與子女之間還需做到一些小事,來維護育兒時,彼此之間的親情和信任。

兩代人之間,用愛架橋

無論是婆媳還是母女,兩代人之間彼此有愛,真心實意的對待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在育兒問題上,父母首先要做到感恩老人,不要總是心帶埋怨,認為老人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到位,比起這些情緒,多和老人說句辛苦,然後為長輩買一些禮物,讓他們能感受到這份愛,而非單純幫助兒女帶娃的工具,這樣無論是婆媳還是母女之間,關係會得到極大的緩和,也會讓帶娃的辛苦透過理解轉化為一種樂趣。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尊重父母的教育方式:

在隔輩教育中,最容易讓兩代人產生矛盾衝突的問題就是教育理念的差異。

而在這個過程中,老人需要尊重父母的教育理念,尤其是當孩子犯錯時,不要干預父母親適當的懲罰和教育。否則孩子不僅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會將老人當成護身符,肆無忌憚的犯錯在尋求庇護,久而久之那些壞行為就會養成習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有很大的危害。

理解老人的辛苦:

在電視劇或是生活中,許多家庭都存在這樣一幕:

“媽,你怎麼喂孩子吃這個?”

“媽這個不能給孩子玩!”

“媽,不能在慣著他了,你知道他都被你慣成什麼樣了嗎?”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選擇去責怪老人,但殊不知老人帶娃一天也是非常辛苦和疲憊的,如果得不到一句辛苦和理解,反而是一堆埋怨和指責,那麼對於老人而言,是會感到非常傷心的。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所以,比起指責埋怨,父母更應該多多理解老人,在理解其辛苦的基礎上,彼此共情,在慢慢去溝通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

其實在孩子的眼中,世界不僅簡單,還非常真實。我們總說,誰對孩子好,他就會和誰特別親。所以無論隔輩親的排名如何,只要是真心愛護孩子,一定會收到孩子最真摯的回報!

你認為隔輩親中,誰和孩子最親呢?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