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沙坡尾,漁歌又響

作者:由 人民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6-22

女孩叫張若曦好聽嗎

核心閱讀

廈門沙坡尾依海而生,因海而興。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城市發展與漁業轉型,這裡一度被人們遺忘。如何改造?沙坡尾的變身不是簡單以新代舊,而是既挖掘本土資源,保留原生態的漁港和騎樓文化,又匯入創意產業,將閩南特色與現代藝術相結合。保護與開發並舉,古味與新潮兼具,漁歌唱響,漁港新生。

沙坡尾,作為福建廈門開洋通商的重要港口,400年前就蜚聲世界。然而,隨著社會發展,曾是廈門經濟中心的沙坡尾日漸衰落,舊城改造迫在眉睫。

匯入創意產業、融入文化內涵、挖掘本土特色,如今的沙坡尾,成為一座傳統與現代融合、兼具漁港文化韻味和多元建築風格的“活態博物館”。

往日繁忙的漁港日漸衰落,改造迫在眉睫

漫步沙坡尾,昔日停滿船舶的避風塢綠水平靜,不遠處,廈門最高建築——世茂海峽大廈的雙子塔,俯瞰著這個既古老又年輕的社群。

對於王耀南來說,沙坡尾是一段曲折起伏的故事。他是地道的沙坡尾人,一直生活在這裡,見證了沙坡尾逆襲新生的過程。

這裡,依海而生。“沙坡尾是廈門港的起源地,從清代起就作為避風港。”王耀南說,因地處廈門島南部沙灘的最末端,各處沙子匯流於此聚整合一段沙坡,因此得名沙坡尾。

這裡,因海而興。沙坡尾是廈門起源和漁港文化的見證。沿岸的漁船早出晚歸,每到傍晚,便是南北採捕、魚貫而回的熱鬧場面,街巷中飄蕩著滿滿海味。

然而,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城市發展與漁業轉型,沙坡尾的本地漁船大都不再捕撈,這裡也隨之日漸衰落。“那時的沙坡尾,狹窄小路縱橫,漁船雜亂地擠在碼頭,到處都是淤泥,還有四處亂飛的蒼蠅,空氣中瀰漫著難聞的魚腥味。”王耀南迴憶。

改造迫在眉睫,但如何改,成為一道難題。“在過去幾十年快速發展的城市建設中,沙坡尾一度被人們遺忘,避風功能日趨衰減,但難得的是,這裡保留了船塢、錨地、岸線、騎樓等廈門代表性的漁港特徵,它們都是最直接、最真實的城市記憶。”曾負責提升改造工作的張世標表示。

2015年6月10日,沙坡尾正式開始封閉整治。“改造工作充分挖掘沙坡尾作為一座複合型都市漁港文化遺產的獨特資源,儘可能保留原生態的漁港和閩南特色騎樓文化,走上一條保護性開發的道路。”張世標說。一方面,透過整治塢內水域、保護舊建築風貌和開發工業產房,全面復原沙坡尾舊貌,傳承古風古味的昔年漁港;一方面,引進全新業態,將傳統閩南特色與現代藝術感相結合,打造廈門多樣文化的地標。

傳統與創意相融、保護與開發並舉,沙坡尾迎來新生。坐在裝修別緻的咖啡館裡,細細品味一杯;逛逛“發呆雜貨鋪”,跟隨風車、斗笠、瓷杯等老物件來一場時光穿越;走在避風塢的石板路上,看黃藍相間的漁船緩緩搖晃……如今,古味與新潮兼具的沙坡尾,成為遊客心中必“打卡”的“網紅地”。

為歷史遺存注入文化創意,提升藝術魅力

2017年6月18日,廈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教師張若曦多了一個新身份——沙坡尾的首位“一日館長”。站在沙坡尾大學路112號的一棟特別建築前,她向大家娓娓道來:“每一層樓有著不同的建築風格,都打上了時代的印記。”一樓的花崗岩條石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建築特色,二樓的水刷石則是上世紀80年代的風格,三樓的紅磚就更加現代了,“這種拼貼型的建築,看似凌亂,但卻代表著沙坡尾發展的脈絡。”

“以前到沙坡尾,都是走馬觀花,但今天收穫很大,我對沙坡尾的歷史、文化更加感興趣了。”廈門女孩趙雅婧說,她看到了一個不曾留意的沙坡尾。

“建築是‘死’的,但背後蘊藏的文化是‘活’的。”張若曦這樣解釋自己的初衷。讓一棟棟建築“開口說話”,張若曦的想法,恰與活動主辦方——廈門市思明區廈港街道不謀而合。

“這項活動是我們挖掘沙坡尾藝術內涵、提升沙坡尾文化魅力的一次嘗試。”廈港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所謂“一日館長”,就是每期設定一個主題,邀請熟悉沙坡尾的社會學者、業內專家等,帶領參觀者零距離感受沙坡尾這座多種文化融合的“活態博物館”。自2017年至今,涉及民俗、書香、音樂、畫意等多個主題,已成為沙坡尾的品牌活動。

點亮文化之燈的不僅僅是“一日館長”們。曾經的廈門水產品加工廠,如今有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藝術西區。作為“沙坡尾海洋文化創意港”專案的第一個改造示範單元,佔地面積近萬平方米的裝置房與倉庫,化身廈門首個年輕文化藝術區。每週都有免費的藝術工作室活動,每月都會舉辦大型主題活動。以藝術西區為代表,古老沙坡尾成為年輕人的文藝地標。

近年來,沙坡尾正式確定了“文化 旅遊 影視”的產業定位,致力打造沙坡尾影視基地,僅2018年就吸引近20部影視劇在此拍攝。

復甦記憶和文獻中的本土味,連線當下生活

“曾記得,囝仔時,媽媽定定,帶我去菜市,買著我愛吃的魚……”在悠揚的閩南語歌曲《魚歌》中,沙坡尾活態展示館開館。在這裡,不但可以領略沙坡尾的“前世今生”,今後還將連線廈港片區內的文化資源,成為廈港片區文化集散地。

作為沙坡尾文化的會客廳,展示館一層為沙坡紀事,將整個沙坡尾的發展歷程以時間順序梳理,讓遊客領略沙坡尾從唐宋至今跨越千年的文化歷史;二層為漁人故事,主要講述漁人們在歲月的磨鍊中形成的特有的漁業技藝、生活習俗。“沙坡尾作為開放式的街區,一直都缺乏一個綜合展示文化的視窗。我們希望運用活態展示的方式,讓留存在記憶和文獻中的廈門港場景復甦,並透過跟當下生活的銜接,產生新的生活美感。”廈港街道黨工委書記王一青介紹。

從硬體設施升級到文化精神塑造,沙坡尾的改造絕非簡單的以新代舊。“沙坡尾獨特的避風塢、漁船等漁港印記,漁業文化、造船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是沙坡尾最寶貴的財富與最大魅力。”廈門漁業史專家陳復授說。展現在地文化,突出海洋特色,沙坡尾的改造提升中,對本土味的重視始終如一。

由78歲技藝傳承人鍾慶豐、55歲的彩繪師陳水浪、88歲的縫紉師傅阮含笑等聯手打造,僅木工和雕刻就耗時兩個月,這艘長達10。58米的閩南地區最大觀賞王船,成為沙坡尾避風塢的重要一景,以實物展現閩南沿海漁民獨特的習俗。

曾因改造工程而禁止漁船停靠的沙坡尾避風塢,今年迎來了8艘木質漁船的迴歸。船身底部裝上了玻璃鋼,船上懸掛了彩旗,如今的漁船變為景觀船,成為遊客鏡頭中的焦點。“這些船是沙坡尾的點睛之筆。”老船長餘龍發說,“將來我們或許還能提供傳統的釣艚船模型、延繩釣技法展示,讓傳統捕魚場景再現。”

漁歌唱響,漁港新生。再次走在沙坡尾街頭,老廈門人王耀南感覺陌生又熟悉——精緻、文藝、時尚的主基調讓曾經沒落的舊碼頭生機勃勃、煥然一新,而細細品味,本土文化又蘊藏於城市肌理中,沙坡尾依舊散發著讓王耀南倍感親切的海味。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18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