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五胡之亂,後趙石勒的漢化之路,離不開幕後張賓的推動

作者:由 臥牛說歷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7-17

張賓和石勒誰厲害

自古皆貴中華, 賤夷狄,朕獨之愛如一, 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這是李世民在總結“

朕所以成今日之功

”時所說,可見李世民十分重視民族關係。

十六國時期僅有兩國曾一統北方—後趙、前秦。而這兩個國家的共同點便是:實行漢化政策。

漢化是兩國取得北方統治的根本原因。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十六國中第一個奉行漢化政策的後趙。

說到石勒的漢化政策,不得不提石勒的謀主張賓。張賓對石勒的漢化政策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甚至說:石勒的漢化政策,就是在以張賓為首的漢族官員推動下完成的。

固然,石勒採取漢化政策離不開自身因素,但若沒有張賓的暗中推動、潛移默化,石勒不會如此輕易便奉行漢化。

五胡之亂,後趙石勒的漢化之路,離不開幕後張賓的推動

首先便需要介紹下張賓。

張賓其人

一、出身

張賓大機率出身庶族,有兩點作證:

《晉書》中沒有為張賓單獨立傳,只在《石勒載記》後添加了一段傳記。

《晉書》中只有張賓父親,“

父瑤,中山太守

”沒有其他親屬的記載,可見張賓祖上沒什麼大人物。

這兩點可以看出張賓家世不顯,但其父在本地能當上太守,可見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晉書·石勒載記附張賓傳》智算鑑識不後子房,但不遇高祖耳。

張賓以張良自比,對於八王之亂後的晉朝亂世感到憂心,希望能遇到一位像高祖劉邦的英雄人物,能夠平定天下,結束這亂世。

這時,石勒奉劉淵命令來到河北。張賓認可了石勒,對親友說;“

吾歷觀諸將多矣,獨胡將軍可與共成大事。

”於是張賓便直接上門自薦,希望輔佐石勒。

二、功績

張賓對石勒的主要功績有三:

1。吞併王彌

王彌想要佔據青州的時候,這對石勒的後方造成威脅(石勒主要活動於冀州、豫州)。但是石勒不認為王彌是自己的威脅,直到張賓勸說石勒,“

王彌人傑,將為我害

。”石勒才決定消滅王彌。

張賓定計消滅王彌,石勒“

並其眾

”,增強了自身的力量,又剪除了後方的威脅。

2。經營河北奪取天下

石勒在葛陂進退兩難之際,張賓提出佔據鄴城,以河北為基業平定天下。

鄴有三臺之固, 西接平陽,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勢,宜北徙據之。伐叛懷服,河朔既定,莫有處將軍之右者

石勒正是聽從了張賓的建議,才決定尋求建立一塊可以依靠的根據地,以此圖謀天下。而正是奉行經營河北的戰略,石勒才最終得以建立趙國。

3。平定北方,建立後趙基地

石勒之所以能消滅幽州王浚、幷州劉琨,就是採用張賓“

邯鄲、襄國,趙之舊都,依山憑險,形勝之國,可擇此二邑而都之

”的定都戰略,以“

命將四出,授以奇略,推亡固存,兼弱攻昧

”為總體作戰方針,最後方能“

群兇可除,王業可圖

。”

從石勒的軍事行動中可以看出,張賓是石勒軍事戰略的制定者,這也無怪乎《晉書》評價張賓“

成勒之基業,皆賓之勳也

。”

五胡之亂,後趙石勒的漢化之路,離不開幕後張賓的推動

張賓等漢族對石勒漢化的影響

一、降低石勒對士族的偏見

石勒出身羯族,更曾被“

兩胡一枷

”販賣。因此石勒心裡十分痛恨晉朝統治階級。前期與晉朝作戰的時候,石勒更是“

得二千萬石官長皆殺之

”,不留活口。

張賓投靠後,憑藉“

機不虛發,算無遺策

”逐漸獲得了石勒的信任。石勒對張賓委以重任。而張賓的才能也使得石勒對士族有所改觀。

張賓為了提高自身對石勒的影響力,自然也會大力改變石勒的偏見,將石勒往漢化方面引導。

這就有了石勒 “

其衣冠人物集為君子營。

”君子營是石勒改變偏見的第一步,公元311年,在石勒覆滅司馬越十萬精兵,抓助襄陽王司馬範之後,石勒居然想要放了司馬範。這足以說明張賓等漢人對石勒的影響之大。

《資治通鑑》吾行天下多矣,未嘗見此輩人(司馬範),當可存乎?

石勒之所以如此變化,便是張賓對石勒提出的“

奉宣仁澤,奮揚威武

”。石勒在以後的戰爭中,便對“

老弱安堵如故

”。石勒對這一政策的堅持,在建立趙國後,攻打襄陽一戰中可以看出。

敬入襄陽,軍無私掠,百姓安之

”。敬指的是石勒的荊州監軍郭敬。

這一例既體現了石勒軍隊的素養,也凸顯了張賓的“

奉宣仁澤

”對石勒的影響。

張賓被石勒重用,“

任遇優顯,寵冠當時

”,但張賓並不專權跋扈,以“

謙虛敬慎,開襟下士,士無賢愚,造之者莫不得盡其情焉

”為名,使得漢家士族紛紛聚集到張賓身邊,使得漢族對石勒的影響逐步加深。

五胡之亂,後趙石勒的漢化之路,離不開幕後張賓的推動

二。、勸課農桑

石勒前期作戰,為了獲得補給,往往是“

分遣諸將, 收掠野谷

”,並不注重農業生產。

建立趙國後,石勒任命張賓為“

大執法,專總朝政,位冠僚首

”之後。便“

以右常侍霍皓為勸課大夫,與典農使者硃表、典勸都尉陸充等循行州郡,核定戶籍,勸課農桑

”。

石勒不僅設立專員來引導百姓生產農事,還以法律規定“

有田疇不闢、桑業不修者,貶其守宰而還

”。

由於石勒對農事的重視,以至於到了石虎當權的時候,倉庫中的糧食已經放不下,得另外找地方安置。

《晉書·石虎載記》以租入殷廣,轉輸勞煩,令中倉歲入百萬斛,餘皆儲之水次。

張賓為大執法,總覽朝政,石勒勸課農桑的政策自然出自張賓之手。

五胡之亂,後趙石勒的漢化之路,離不開幕後張賓的推動

三、引導石勒重視漢文化

重視漢文化也是石勒漢化的表現,其中主要有三點:

1。建立太學

建立趙國之前,石勒便“

立太學,簡明經善書吏署為文學掾,選將佐子弟三百人教之

”。不久後,又“

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訓十餘小學於襄國四門,簡將佐豪右子弟百餘人以教之

”。

雖然石勒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才,鞏固自己的統治。但也間接擴大了漢學的影響。

2。重視漢禮

石勒建趙國後,便“

制軒懸之樂,八佾之舞,為金根大輅,黃屋左纛,天子車旗,禮樂備矣

”。石勒文化不高,之所以如此做便是受到張賓等漢族官員的影響。

禮儀代表者民族的獨立性。當一個人願意學習他族禮儀的時候,往往便是打自內心認同對方。而禮儀也是消除民族異見的有力武器。

試想,坐在一個屋子裡的人穿同樣的衣服,說同樣的話,遵循同樣的禮儀,那麼雙方出身何族也就不重要了,不是嗎?

3。重訂九品中正制

勒清定五品,以張賓領選。復續定九品

張賓制定的九品制與魏晉時期的不同:它沒有大小中正。張賓出身庶族,對世家大族把持官場肯定深有體會。於是他取消了中正,這就大大削弱了世家對人才的把控。

石勒制定九品制同樣是為了吸引士族為自己效力,張賓如此推動便是為了擴大士族在後趙爭權中的影響,提升漢族地位。

五胡之亂,後趙石勒的漢化之路,離不開幕後張賓的推動

石勒大力重用漢族,是其能夠奪取北方天下的保證,也是使得後趙政權穩定的根本。但是其繼承者石虎卻無法沿用石勒的政策,大肆壓榨漢族,導致冉閔起身反抗,最終覆滅了後趙。

後趙的成功與失敗,均為其他胡族的國都提供了前車之鑑。張賓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卻是不能被抹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