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帝王更迭混亂 權力爭奪激烈 數說蒙元帝王世系傳承之亂(上)

作者:由 史說新傳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7-28

為什麼要簽訂宋夏議和條約

前言

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的邊患主要來自於周圍的遊牧民族,自先秦至兩漢,歷經魏晉南北朝,直至隋朝才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但中原王朝的邊患並沒有解除,各種少數民族政權始終在周邊環伺,至唐末兩宋時期,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契丹、女真不斷殘食中原疆土。及至蒙古部落崛起,開始平定金夏、滅亡南宋,作為少數民族第一次在我國曆史上建立了疆域空前遼闊的大一統王朝。

蒙古的崛起是一個不斷兼併各部,按遊牧民族傳統建立起來的政權。

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在孛兒只斤氏的貴族鐵木真領導下,統一了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國”,並推舉鐵木真為全蒙古大汗,尊號“成吉思汗”。

帝王更迭混亂 權力爭奪激烈 數說蒙元帝王世系傳承之亂(上)

成吉思汗像

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即位,他將蒙古帝國的政治中心南移至漠南,以開平為上都,燕京為中都。及至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升中都為大都,成為元朝的皇帝,也是名義上的蒙古大汗。因此說,不能簡單地將蒙古帝國與元朝割裂開來。

在忽必烈以前,有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太宗窩闊臺、元定宗貴由、元憲宗蒙哥四大汗,史家稱之為“前四汗時期”,其政治中心在蒙古本土。自忽必烈改國號“大元”開始,以大都為政治中心。

帝王更迭混亂 權力爭奪激烈 數說蒙元帝王世系傳承之亂(上)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統一

這是一個重要的時期,蒙古統治者在不斷擴張領土的過程中,內部汗位爭奪亦是加劇,忽必烈在擊敗阿里不哥後坐穩汗位成為共主,但大蒙古國內部各派系開始貌合神離,演變成四大汗國,形成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忽必烈對上述汗國是名義上的管轄,元朝直接管轄之地只有中書省和嶺北、遼陽、河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湖廣、江浙、江西十行省, 以及吐蕃三道(算一個行省),這就是元朝的疆域。

1276年,元朝攻佔南宋都城臨安,1279年的崖山海戰中,南宋幼主趙昺隨陸秀夫及皇族八百餘人跳海自盡,趙宋統治徹底終結,元朝完成全面統一。

對於元朝的起始年代,學界是有爭議的。有以1206年成吉思汗稱帝建國算起(以《元史》為代表),有以1271年忽必烈建“大元”國號算起的,有以南宋滅亡次年(1280年)為起始年的。這其中,又以1271年作為元朝的起始年代的觀點更為普遍。

此後,歷經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泰定帝、天順帝、元文宗、元明宗、元寧宗、元順帝十一帝。到1368年,元大都被明軍攻陷,元順帝逃回到草原繼續經營,後來史稱“北元”。這樣包含“前四汗時期”追封的四位皇帝在內,至明朝建立,元朝退出中原,共有十五位皇帝。

另外,還有元睿宗拖雷(曾經監國,後期追封)、阿里不哥(自立為汗)、元裕宗真金(未實際執政,後期追封)、元順宗答剌麻八剌(未實際執政,後期追封)、元顯宗甘麻剌(未實際執政,後期追封)五位統治者,中間還有兩位攝政的皇太后,分別是脫列哥那(乃馬真後)、海迷失後。

下圖是蒙古-元朝十五帝王世系表,可以看出帝國權力的承繼是盤根錯節,雜亂無章,並非像前朝帝王世系那般明晰,足見其內部政局之動盪,權力交割之頻繁。

帝王更迭混亂 權力爭奪激烈 數說蒙元帝王世系傳承之亂(上)

蒙古-元朝十五帝王世系表

短命的王朝 短命的帝王

與中原王朝相比,蒙元時期的汗位更迭、皇位爭奪是亂得一塌糊塗的。

為什麼這樣說?這是因為自蒙古帝國時期開始,本來是“幼子掌家灶”的傳統,但是從鐵木真開始,這種制度就變了樣,一會兒是兒子即位,一會兒是兄弟出頭,再加上後黨影響、權臣勢力交織,使得武力奪取皇位成為後來世襲的主要方式了。

先來分析一下,這十五位實際執政的皇帝以及監國拖雷和自立為汗的阿里不哥年齡分佈情況。

帝王更迭混亂 權力爭奪激烈 數說蒙元帝王世系傳承之亂(上)

通過蒙元十七位參與實際執政的男性年齡分析得出:

年齡在60歲以上的有2位

,分別是蒙古帝國的開國者鐵木真(66歲)和大元的建立者忽必烈(80歲),佔比11。76%。

年齡在50-59歲之間的有3位

,分別是元太宗窩闊臺(56歲)、元憲宗蒙哥(52歲)、元順帝(51歲),佔比17。65%。

年齡在40-49歲之間的有3位

,分別是元定宗貴由(43歲)、自立為汗的阿里不哥(48歲)和元成宗鐵穆耳(42歲),佔比17。65%。

年齡在30-39歲之間的有5位

,分別是曾經監國的拖雷(39歲)、元武宗海山(31歲)、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36歲)、泰定帝也孫鐵木兒(36歲)、元明宗和世(30歲),佔比29。41%。

年齡在19-29歲之間的有2位

,分別是元英宗碩德八剌(21歲)和元文宗圖帖睦爾(29歲),佔比11。76%。

年齡在18歲以下的有2位

,分別是天順帝阿速吉八(9歲)和元寧宗懿磷質班(7歲),佔比11。77%。

這裡面年齡最大的是元世祖忽必烈(80歲),年齡最小的是元寧宗懿磷質班(7歲),平均年齡39。76歲。這一數值在中國曆代帝王壽命中並不高,遠低於唐宋兩朝的帝王平均年齡。這也正好說明了蒙元時期汗位更迭的頻繁與激烈,由於內部最高權力傳承機制的問題,導致帝王非正常退位或崩逝的現象很容易出現。

透過下面的《蒙元十七位參與實際執政的男性年齡曲線圖》也能發現,在“前四汗”時期一直到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期,蒙古大汗的壽命還是比較長的,除了監國的拖雷以外,其餘4位年齡都遠高於平均值。但是自元世祖忽必烈去世以後,後來的繼任者生命力變得極為脆弱,壽命明顯呈現出一個下滑趨勢,自元成宗鐵穆耳開始,後面連續九任君主都沒能活過50歲,這九任算下來平均年齡僅有26。7歲,最小的年僅7歲就夭折了。

帝王更迭混亂 權力爭奪激烈 數說蒙元帝王世系傳承之亂(上)

另一方面短命皇帝的增多,意味著統治者即位、退位頻率的加快,在位時長的縮短。這期間,再加上皇后垂簾聽政、權臣爭鬥現象的頻發,也會影響帝位的正常更迭。

統計顯示,自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及至1368年元順帝退出大都,前後162年,共有十九位實際參與執政者,除了十五位皇帝以外,還有四位執政者,分別是負責監國的拖雷、攝政的乃馬真後、攝政的海迷失後以及自立為汗的阿里不哥。

透過下面的在位時長分析可以看出,蒙元時期的這些統治者在位時長明顯偏短。

從1206年成吉思汗時算起,至1368年元順帝退出大都,前後共計162年,如果加上另外四位實際參與執政者計算,平均8。5年換一個統治者;從忽必烈1271年改國號大元時算起,至1368年元順帝退出大都,前後共計98年,平均8。9年換一個皇帝,足見這一政權權力更迭之頻繁。

帝王更迭混亂 權力爭奪激烈 數說蒙元帝王世系傳承之亂(上)

在位時長5年以內的佔比63.16%,有12人之多

,分別是監國的元睿宗拖雷(2年)、乃馬真後(5年)、元定宗貴由(2年)、海迷失後(3年)、阿里不哥(4年)、元武宗海山(4年)、元英宗碩德八剌(4年)、泰定帝也孫鐵木兒(5年)、天順帝阿速吉八(42天)、元文宗圖帖睦爾(4年)、元明宗和世(184天)、元寧宗懿磷質班(53天)。

在位6-10年的佔比10.53%,有2位

,分別是元憲宗蒙哥(8年2個月)、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 (9年)。

在位11-20年的佔比10.52%,有2位

,分別是元太宗窩闊臺(13年)和元成宗鐵穆耳(13年)。

在位21年以上的佔比15.79%,有3位

,分別是元太祖鐵木真(22年)、元世祖忽必烈(35年)和元順帝妥歡帖睦爾(36年)。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這十九位執政者中在位時間較長的三位反而是政權的開國者和亡國者,也就是說鐵木真開創了基業,忽必烈又建立了大元,中間的子孫之間歷經重重權力爭鬥,延續至妥歡帖睦爾時期敗北,又退回了草原。長期執政的三位統治者首尾相接,不能不說是巧合。

縱觀整個世系,孛

兒只斤

氏的子孫似乎並不墨守陳規,宗法制度屢屢被打破。這種情況從開國者鐵木真開始就沒按套路走,他在逝世前,並非沒有表明接班人,指定由第三子窩闊臺來繼承汗位。而按照蒙古宗法傳統,鐵木真應該把汗位傳於幼子拖雷,是斡赤斤,即祖業的繼承人,是傳統法理意義上的儲君。

不過,受蒙古忽裡勒臺製度的影響,窩闊臺並沒有立即繼承汗位,還需要等待庫裡勒臺的最終決定。這樣在汗位空缺期間,由本該得到汗位傳承的拖雷負責監國。兩年後,窩闊臺才名正言順地接替了汗位。

但正是這次壞了“規矩”的汗位繼承,讓兄弟兩個的後代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帝王更迭混亂 權力爭奪激烈 數說蒙元帝王世系傳承之亂(上)

元太宗窩闊臺

權力誘惑 幹就完了

前面說過,鐵木真雖然一手締造了空前龐大的帝國,但並沒解決這個政權所潛藏的權力世襲問題。

鐵木真死後,窩闊臺和拖雷的後人因爭奪權力中樞一直是恩怨未了。

拖雷系的後人一直對沒有得到汗位耿耿於懷,這種情況到了1251年7月1日才得以改變,拖雷和唆魯禾帖尼的長子蒙哥得以登上大汗之位,這也正式宣告了窩闊臺系諸對蒙古統治的結束,暫時平息了宮廷內部的長期鬥爭。但到了1259年,蒙哥在進攻四川時意外死去,這使得各方開始不安分起來,後來的爭位戰爭促使了大蒙古國分裂及元朝建立。

當時,蒙哥諸子年幼,無力服眾。因此,汗位繼承再次發生危機,覬覦汗位者主要是蒙哥的長弟忽必烈和幼弟阿里不哥,雙方各有一批支持者。

對於二人稱汗時間,《史集》中記載阿里不哥早於忽必烈登上汗位,過了一個月後,忽必烈在開平府登上帝位。而《元史》中記載,忽必烈是在中統元年(1260年)三月二十四日在開平即位的,阿里不哥是四月在和林被擁立為大汗的,這裡的記載,阿里不哥比忽必烈晚一個月登上汗位。

對於二人的即位時間,並非本文討論重點,但從蒙古忽裡勒臺製度上來說,阿里不哥是在“蒙古本地”和林透過忽裡勒臺大會被推舉上位的,而忽必烈在部分宗親、大臣支援下於開平舉辦忽裡勒臺大會即位,違背了傳統的忽裡勒臺製度。後來,忽必烈以大都為中心,施行漢法,這也脫離了蒙古傳統制度。

這也說明了忽裡勒臺製度並不是決定帝位繼承的實權議事會了,之後的元朝皇帝繼承過程中,屢有後黨、權臣操縱汗位,破壞正常世襲的現象不在少數,逐漸讓一制度成為了“過去時”。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爭,讓蒙古帝國出現了兩汗並立的局面,雙方內戰至至元元年(1264年)七月二十八日,阿里不哥戰敗歸降,至元八年(1271年)時,忽必烈又將國號改為“大元”。

帝王更迭混亂 權力爭奪激烈 數說蒙元帝王世系傳承之亂(上)

元世祖忽必烈

開篇我們說過,忽必烈改國號大元,成為元朝開國皇帝,也是名義上的蒙古帝國大汗。也就是說這場兄弟紛爭雖以忽必烈勝出,但付出的代價也很大,汗國之間的分裂難以避免,逐漸形成了與元朝相伯仲的四大汗國。對於忽必烈來說,中原漢地已成為他新的經營重心那麼建立元朝無疑是他必然的選擇。

雖然自己的一母之弟阿里不哥投降,但忽必烈的汗位仍不是四平八穩的,仍有幾股勢力和他爭奪汗位,有昔裡吉、乃顏、海都等人,尤其是一直沒有解決的窩闊臺系和拖雷系的矛盾。

這其中,海都帶來的影響比較大,他是窩闊臺汗之孫,合失之子,作為窩闊臺家族的佼佼者,他是窩闊臺汗國的奠基者。在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後,海都一直圖謀與忽必烈爭奪大汗之位,並在至元五年(1268年)發動叛亂,舉兵東犯。此後,忽必烈與這些分割勢力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一度親征海都。海都在大德五年(1301年)戰敗死後,其餘黨影響一直到大德十年(1306年)才最終結束。

這並不意味著政權的全面穩定,忽必烈死後,皇位之爭立即表面化,並且愈演愈烈,後黨、權臣開始頻繁左右皇權,造成了政局的動盪不安,削弱了元朝的統治,也加速了元朝的滅亡。

(原創作者:史說新傳,本文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