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為何溥儒被稱為一代帖學大師?看看他的書法藝術就知道了

作者:由 回鋒收筆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7-31

夔夔字怎麼寫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回鋒收筆

溥儒以畫名於世,學者研究其畫之人較多,而研究其書法之人甚少,溥儒很少宣揚自己,加之晚年南渡臺灣,多數人對其書藝研究甚少。事實上溥儒的書法在其繪畫之上,其自己認為論成就依序應為經、史、詩、書、畫,書藝排畫藝之上。啟功先生也曾說道他書法憑藉人力多,繪畫得自天分多。然溥儒 1958 年泰國歸臺,自認為書法是有自己風貌。1958 年是其晚年居臺灣之時,可謂人書俱老,逐步在形成自己之風格。

為何溥儒被稱為一代帖學大師?看看他的書法藝術就知道了

溥儒一生都在堅持臨帖、追尋傳統,從他留下來的大量的存世作品有很多是臨帖之作,在其南渡臺灣之後亦是堅持在臨帖。從其自述中亦可看出其所臨之帖甚多,在篆、隸、行、楷、草方面均有涉獵,直至晚年才敢稱書已有自己東西,亦是學習傳統的一深刻總結。觀其一生一直未放棄臨帖,直至晚年都在臨帖,幾十年的臨帖功夫使其書法已深深地打進傳統之中去,而其又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理解十分深刻。

為何溥儒被稱為一代帖學大師?看看他的書法藝術就知道了

幾十年的臨書,使其書法中在字裡行間都能看出歷代前賢書家的影子,傳統味道十足。且自幼生活在恭王府,見到了大量的存世真跡,這為後世書家無法比擬,而直觀真跡,更好的學習了古人,開拓了其視野,提高了其欣賞層次,從藝常講“眼高手低”欣賞水平的高低往往決定了其藝術的高低。溥儒從小就接受著傳統的教育,其對傳統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對於傳統之藝更是理解深刻。

為何溥儒被稱為一代帖學大師?看看他的書法藝術就知道了

溥儒走的是一條純帖學之路,書藝生涯並未對碑學進行深入研究。其帖學之路從其取法來看,先是學習王羲之、《淳化閣帖》,之後又深入學習米芾,最後迴歸魏晉、唐人,以唐人之法揣測魏晉之韻,最終形成個人風格。在其書藝學習期間又博採眾家,其家藏陸機《平復帖》、對孫過庭《書譜》、趙孟、文徵明、康裡夔夔,皆有過深入之學習,而這些人亦是學習“二王”高手均在“二王”法帖基礎上,走出了自己的風格。

為何溥儒被稱為一代帖學大師?看看他的書法藝術就知道了

溥儒從這些書家從中體悟這些書家學習取法“二王”方式,從中體悟魏晉風韻。在諸多學“二王”經典的書家中,溥儒尤注重對米芾的學習,對米芾有二十年的臨寫,其留下來的作品有很多是米意極濃的作品,溥儒臨米芾的作品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畫商常把其臨寫之作做舊,當成米芾之字進行變賣,足見其學米之深。

為何溥儒被稱為一代帖學大師?看看他的書法藝術就知道了

溥儒在其晚年之後書學理念轉變,認為學米只是多曠野,而少秀逸,於是上溯魏晉、唐人虞褚,揣測魏晉風骨。總的來說溥儒書藝為追求空靈、氣骨。其學習唐人得其骨氣,學習歐、柳、裴休《圭峰碑》,這些書風都是骨力十足。晚年又學習大令、虞褚,欲得空靈秀逸之意,而觀溥儒的帖學書法是追求氣骨與空靈。總體觀溥儒的帖學之路,是首先學王羲之、以及學那些學王的元、宋書家尤其是米芾,之後迴歸魏晉、唐人。最終形成自己空靈與氣骨並存之風格。溥儒書藝生涯所走的這條帖學之路,亦是給後人學書之路一種借鑑。

為何溥儒被稱為一代帖學大師?看看他的書法藝術就知道了

溥儒一生尤重字外之功,其言“士先器識然後文藝”又稱“文學是本,書畫是末,”在其的大部分時間裡把學力放在了詩文、書法上,詩文與書法成熟繪畫自然而成,溥儒在周興嗣先生舊千字文基礎上,完成了一篇新千字文,在其渡臺之後分別又以楷、行、草寫了十餘件傳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楷書千字文三卷、草書千字文三卷。書家必須要重視字外之功,否則容易成為字匠,而溥儒其帖學之路亦是離不開其深厚的字外功,對於國學的學習、久居戒臺寺亦受佛家啟示,從中不難看出溥儒是以文字、文化、藝術並進的書家。

為何溥儒被稱為一代帖學大師?看看他的書法藝術就知道了

在溥儒的書藝生涯之中,尤為重視臨帖,一生均未放棄臨帖。在其渡臺之後,亦是進行了大量的臨帖。其留下來的作品大多為臨帖、臨創、個人風格之作,一生都在學習古人,直至晚年才逐漸形成自己風格。臨摹為學習書法不二法門,而其認為臨帖易得古人之意,而摹帖易得古人位置,且摹帖易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溥儒的大量臨帖作品,且大多為實臨與原帖基本一致,而溥儒意臨之作品較為少之。

為何溥儒被稱為一代帖學大師?看看他的書法藝術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