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學業是在哪裡完成的

作者:由 欣欣解說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8-11

傅巽哪裡人

導讀: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學業是在哪裡完成的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學業是在哪裡完成的?是出於家教還是在劉表開辦的官學裡就讀?這個沒有記載。我的答案是諸葛亮一定曾經在官學中就讀。先說說東漢末年荊州官學的盛況。前文屢次提到,劉表依靠地方豪族建立“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的地方政權後,割據江漢,“從容自保”,使荊州成為東漢末年相對繁華和安定的安居樂土,並保持近二十年的穩定。中原地帶因為董卓之後的戰亂和軍閥割據,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詩)的淒涼景象。為此,北方大批百姓包括豪門士族都千里迢迢來荊州避難,其中僅來自北方計程車人就有幾千人,“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諸葛亮的家族也算其中之一。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學業是在哪裡完成的

相對來說,諸葛亮家族在避難的中原士族中甚至不是一流的名門。結果是,一時間襄陽城裡,名士雲集,豪門薈萃。劉表本身曾在太學讀書,身份就是儒生。有這麼多士族到荊州來,很多都是劉表故人。劉表在經濟上接濟,政治上給予一定待遇,使之成為他治理荊州制衡當地豪族的外來力量。但是,荊州畢竟是荊州人的荊州,劉表的發跡也來自於荊州豪族的支援。為了避免外來士族和當地士族的政治矛盾,劉表必須有一個解決措施,既要考慮外來士族的養家餬口,又不能使他們威脅到當地豪族的政治權力。對於荊州豪族,劉表顯然不想過河拆橋,他最後確實也沒有這麼做。蒯、蔡兩家一直到最後,仍然是荊州官場的實力派。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學業是在哪裡完成的

劉表採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開辦官學漢代官學分中央和地方兩種。中央官學為太學,設五經博士為教官,分經講授。漢平帝年間頒佈地方官學學制,要求各級政府普遍設學,但此制度並未切實貫徹。東漢末年,由於戰亂頻起,朝綱紊亂,太學及地方官學更是名存實亡。湧進襄陽城計程車族當中,不少人都是飽學大儒,這為開辦官學提供了客觀條件。劉表透過辦官學把他們組織起來,加強儒家教化,穩定人心。並且,透過開辦官學可以安排一部分閒職,他們不能介入荊州的權力,但是可以堂皇地領工資,這些工資可以成為他們在異鄉養家餬口的經濟來源。據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在《荊州文學記官志》記載,官學規模宏大,講授的儒士有三百餘人。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學業是在哪裡完成的

領工資的教授有三百多人!而據《劉鎮南碑》記載,“吏子弟受祿之徒,蓋以千計。洪生巨儒,朝夕講誨,誾誾如也,雖洙泗之間,學者所集,方之蔑如也在官學裡拿工資的,數量以千來計算。大量的學者,一本正經地從早上講到晚上,相比之下,就是孔子家鄉那種學者薈萃的地方,也沒什麼了不起(方之蔑如),荊州官學簡直就是東漢末年一場“新文化運動”。荊州官學的設立,無疑培養了大批經世致用的人才。因為這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化運動,當地任何一個士族子弟都不能置身度外。諸葛亮自然也不能。所以諸葛亮一定曾經在荊州的官學裡就讀過。不過,因為那時候沒有科舉制度,這種讀書不需要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驗,因此並不是有學籍的,是純粹的、自由的免費教育。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學業是在哪裡完成的

這麼多儒生,這麼多教授,不可能挨著聽個遍。所以,就產生了遊學。每個學子都有選擇老師的權利,所有的課程都是選修課。什麼龐統、諸葛亮、馬良、向朗、尹默、徐庶、孟公威等這些青年學子,他們三五成群,到各個教授的課堂裡聽課,聽著好就聽,聽著不好就走人。這是一個百家爭鳴的小天地,而百家爭鳴也是最容易出人才的。用州學派的很多成員後成為曹魏、蜀漢、孫吳三國政權中的骨千,如曹魏政權中的劉廙、傅巽、徐庶、王粲等;蜀漢政權中的龐統、諸葛亮、尹默等;孫權政權中的潘浚等。他們走上三國政治舞臺開始了精彩的表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言學中的幾個主要老師有宋忠、司馬徽、基毋闓,可能還有龐德公黃承彥,歷史沒有明確記載。宋忠、綦毋閶傾向於做學問,循章解句,司馬徽傾向於經世致用的學問。諸葛亮顯然成為司馬徽的忠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