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唐朝軍民經過八年奮戰,雖平定安史之亂,可還是留下“後遺症”

作者:由 阡陌文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8-11

溫什麼如玉的成語

燦爛的開元盛世給中華民族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但是,事物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開元繁華的背後,已經隱藏著種種危機。危機由三方面構成:一是節度使制度本身帶來的將領專兵的問題;二是玄宗在天寶年間沉湎於享受;三是唐宰相專權固寵造成了朝政腐敗。

開元初年勵精圖治的唐玄宗,到了開元末年逐漸失去了過去的銳氣。尤其是開元二十五年,玄宗寵愛的惠妃死後,玄宗感到非常孤寂失落,此時楊玉環出現在了玄宗面前,玄宗為之動心,不顧這是自己的兒媳,決定將其納為妃子。為避人耳目,開元二十八年,先讓楊玉環進入道觀成為女道士,道號太真,然後再回到皇宮。天寶四載,

唐玄宗正式納楊玉環為妃。

玄宗寵愛楊貴妃,貴妃愛吃荔枝,玄宗便每年命人從嶺南沿驛道快馬加鞭地送至長安。玄宗愛屋及烏,將貴妃的三個姐姐都封了國夫人之號,每年賜這三夫人大量脂粉錢。楊貴妃通曉音律、能歌善舞,給晚年的玄宗帶來了很多歡樂。雖說有兩次她因頂撞玄宗而被送出皇宮,但玄宗卻因此而寢食難安,最後又將她接入宮中,寵愛更甚。此時期,

沉湎於奢侈享受的唐玄宗已經無心朝政。

唐朝軍民經過八年奮戰,雖平定安史之亂,可還是留下“後遺症”

開元后期,

唐玄宗將政權交給宰相李林甫掌管

。李林甫是一個頗有才幹的人,他注重制度建設,領導了《唐六典》的編修工作,這是一部系統的行政法典,明確了政府各部門的職能、責任。他也能嚴格執行自己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為相期間,國家政治系統執行井然有序。他還主持了大規模的法律條文修訂工作,工作完成後,為便於檢視,又編成《格式律令事類》四十卷,使法制得以健全。

但是,李林甫又有

“口蜜腹劍”的名聲。他表面看起來性情溫和,實際上卻

非常狡詐,

工於心計,對人的嫉恨從不形於顏色,而是深藏於心;

對權位高於自己者,他必欲除之而後快

當時他和張九齡都是宰相,但張九齡耿直,常向玄宗進諫,李林甫則表現得善於體察皇帝的心思,玄宗逐漸疏遠了張九齡,最終將其外貶,

李林甫獨攬大權。

玄宗想廣求賢才,李林甫唯恐有人中選,故意讓考官將題出得極難,然後哄騙玄宗說人才都已經被選入朝中了。為了打擊政敵,他製造了許多冤假錯案,阻斷諫諍之路,使得綱紀紊亂,朝政敗壞。因此

宋代司馬光認為,唐代禍亂起於李林甫時期。

唐朝軍民經過八年奮戰,雖平定安史之亂,可還是留下“後遺症”

天寶年間,李林甫的競爭對手楊國忠進入了權力中樞。玄宗寵愛楊貴妃,楊國忠仗著與貴妃的堂兄妹關係和善於斂財的能力受到玄宗青睞,與李林甫分庭抗禮,最終佔據上風。李林甫失勢後,落寞離世,

楊國忠從此大權獨攬

。他比李林甫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但專權獨斷,而且貪汙腐敗。

唐朝政治在李、楊二人執政時期走向了混亂

楊國忠使出渾身本領專權固寵,卻遇到了一個強大的對手

——

安祿山

。安祿山是營州柳城的胡人,懂六番語言,驍勇善戰,狡黠多謀,被范陽節度使張守珪收為養子。他重金賄賂玄宗派出的使臣和朝中權貴,

漸得玄宗青睞

,至天寶十載已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身為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是玄宗倚重的地方實權人物,自然也深受玄宗恩寵。

安祿山畏懼陰險的李林甫卻瞧不起靠裙帶關係起家的楊國忠,這引起了楊國忠的憤恨,於是楊國忠屢次在玄宗面前狀告安祿山有謀反之心,玄宗始終不信。安祿山專制三鎮,力量強大,是有謀反之心,但又感念玄宗的恩寵與信任,並未下定決心行動。此時屢遭楊國忠讒言加害,於是在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

安祿山假稱玄宗派自己入朝討伐楊國忠,在范陽發動了叛亂,

兵鋒直指京師長安,因為先後領導叛軍的主帥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兩人,所以

稱為安史之亂。

唐朝軍民經過八年奮戰,雖平定安史之亂,可還是留下“後遺症”

如果說楊國忠與安祿山的矛盾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則是府兵制的衰落。

府兵制下,大量的折衝府設在關中,形成了內重外輕的戰略佈局。戰爭時,皇帝臨時派將出徵,將不專兵。高宗、武后以來,土地兼併加劇,均田制遭到破壞,府兵制難以維繫。開元后期,開始招募丁壯充當邊兵,邊將可以長期統兵;天寶初年,為應對不斷出現的邊境問題,玄宗在邊境設立十道節度使,共領鎮兵約四十九萬,為宿衛關中兵力的

4倍多,外強內弱的軍事佈局開始出現。

安史之亂爆發後,只有范陽等六郡跟從安祿山叛亂,河北地區的廣大唐朝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牽制了安祿山進軍關中的步伐。安史之亂初起,

平原太守顏真卿就迅速起兵,其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也起兵抗敵

,河北共十七郡紛紛響應,合兵二十多萬。叛軍抓獲了顏杲卿之子,想逼迫杲卿投降,但他大罵叛軍,拒不合作。在兒子被殺後,常山城破,杲卿被押送洛陽,大罵安祿山後英勇就義,顏真卿因此寫下了著名的《祭侄文稿》。

由於內地正規部隊數量有限,防守空虛,有備而來的安史叛軍攻勢迅猛,唐廷上下陷於慌亂之中,倉促之下,唐玄宗急忙調集河西隴右與西域的軍隊入關,但又在倉促之間

聽信宦官監軍與楊國忠等人的誤導,錯誤地干預軍事指揮

,先後殺掉封常清、高仙芝等名將,使哥舒翰被俘。在洛陽失守後,潼關也淪入敵手,長安門戶洞開。

唐朝軍民經過八年奮戰,雖平定安史之亂,可還是留下“後遺症”

在楊國忠的建議下,天寶十五載六月,玄宗率貼身宦官高力士及楊氏兄妹等人倉皇出逃,前往楊國忠經營多年的劍南地區避難。走至興平馬嵬驛,士兵譁變,殺掉楊國忠,玄宗無奈,令楊貴妃自盡。此時的

太子提出留在中原抗敵,進而在靈武登基,即肅宗

,他尊入蜀的玄宗為太上皇,改年號為至德。安史叛軍長驅進入長安,數百名群龍無首的唐朝官員在宰相陳希烈帶領下投降了安祿山。

但是,暫時佔領長安並不等於能夠永久坐穩江山,唐朝軍民的抵抗運動

如火如荼

地展開,最著名的當屬

張巡、許遠抗擊叛軍的英勇壯舉。

唐肅宗至德二載正月,張巡、許遠

以六千兵力迎戰十三萬叛軍

,內無糧草,外無援軍,

堅守孤城長達9個多月,

與敵人血戰睢陽,作戰數百次,殲敵十餘萬,最後矢盡糧絕,被俘後英勇殉國。

睢陽是唐代通往江淮的交通要道,張巡、許遠領導的抵抗阻擋了叛軍南下,使江南財賦能夠源源不斷地運抵中原,支援了唐政府的有效運轉,為平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頑強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唐朝軍民計程車氣。

唐朝軍民經過八年奮戰,雖平定安史之亂,可還是留下“後遺症”

此時的

安史叛軍集團內部也出現了分裂。

安祿山起兵後,遭遇了唐朝軍民連綿不斷的抵抗,軍事行動屢屢受挫,致使他急火攻心,原有的眼疾加重到了雙目失明的地步,他又有疽病,脾氣暴躁,對手下動輒打罵,以致群情不安。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

“大燕皇帝”,但卻不想立長子安慶緒為“太子”,而想立幼子,

安慶緒遂聽從“宰相”嚴莊的建議,在至德二載正月殺掉了安祿山。

但安慶緒昏庸無能,留守范陽的史思明決定取而代之,乾元二年三月,

史思明殺掉安慶緒,稱“大燕皇帝”

。但他同樣性格乖張暴戾,殺人如麻,很不得人心。他和安祿山一樣,也想廢長立幼,結果上元二年三月,

其長子史朝義先下手將他殺掉了

。經過這幾次內訌,叛軍實力大減,再也無力向唐朝發動進攻了。寶應二年初,史朝義敗逃河北,被唐軍追擊不捨,只好自殺,安史之亂最終失敗。

總之,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必然中的偶然,戰爭的程序長達八年,敵我雙方力量互有消長,唐勝在了人心所向,敵敗在了內爭不斷。唐藉助回紇之力,雖然最終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戰亂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

首先,它削弱了唐王朝的統治力量,導致唐王朝由盛轉衰。安史之亂平定後,藩鎮割據長期存在,統一的帝國開始走向分裂。其次,唐朝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戰後,北方黃河流域許多原本繁榮富庶的地區殘破凋敝,唐政府的賦稅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區,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轉向南方。唐王朝揹負著這些重擔,一步步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