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秦始皇聰明又多疑,怎麼會相信長生不老?

作者:由 香茗史館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9-25

秦始皇真的想長生不老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秦國統一天下之後,推行“秦國特色的法制社會”,吸收各種學派學說,其中便有黃老道家、陰陽家等流派。二是東巡時遇到海市蜃樓景象,無法用科學解釋的情況下,徐福一頓忽悠,導致秦始皇信了鬼神之說。三是秦始皇並非醉心長生,更多是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

秦國特色的商鞅變法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由於六國的被滅,原本各國的各種學派和人才紛紛湧入咸陽為秦國服務。與商鞅變法後秦國獨尊法家不同,秦始皇此時開始推行“秦國特色的法制社會”。

秦始皇聰明又多疑,怎麼會相信長生不老?

為了帝國的穩固,秦始皇雖然在治國方面仍然推行法制,但對各學派卻並不排斥,反而積極吸收容納,意圖促進秦文化和東方各國文化的融合,而這其中就有黃老道家和陰陽家等學派,以及方士這樣的人才。

秦始皇聰明又多疑,怎麼會相信長生不老?

秦始皇對山東六國文化的包容,體現在各個方面,例如設立博士制度,使六國各學派人才參與政治;例如接納齊魯文化,進行泰山封禪;例如接納黃老道家、陰陽家學說,尊重“五德始終說”;例如尊重“法天象地”的思想,使咸陽形成“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的宏偉壯觀局面(《三輔黃圖·咸陽故城》)。

秦始皇對六國文化和各學派的這種包容態度,使得各種思想和人才在咸陽生根發芽,但這其中有利有弊,其中一個弊端便是長生之術和方士開始進入宮廷。

無法解釋的異象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巡遊,在泰山封禪之後,他來到了渤海,登上了芝罘島,只見大海之上雲霧繚繞,遙遙望去,似乎有山川人物時隱時現,蔚為壯觀,不禁讓秦始皇大感驚奇,連連感嘆。

秦始皇聰明又多疑,怎麼會相信長生不老?

其實這只是“海市蜃樓”,可是以當時的科學水平是根本無法解釋這一現象的,自然讓人感覺震撼。而秦始皇身後侍立的人群中,幾名方士卻“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史記·秦始皇本紀》)。徐福同樣上前說道,“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

大致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況,徐福等人言之鑿鑿之下,再加上眼前難以解釋的現象,始皇帝肯定有些動搖,於是便派徐福前去求取仙藥。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再次來到琅琊,對於徐福多年出海求取仙藥均無功而返的事情極為惱怒,於是派人找到徐福,徐福卻說“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原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

秦始皇聰明又多疑,怎麼會相信長生不老?

這原本只是推脫之詞,於是秦始皇便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船隊出海再低到達芝罘島附近,“見巨魚,射殺一魚”,竟然真的見到了巨魚。

又一次巧合嗎?還是說徐福真的命不該絕,既然親眼所見印證了徐福的話,也就由不得秦始皇不信了,再射殺巨魚之後他便再次讓徐福出海,然而徐福這次出海後便再也沒有回來。

寧可信其有的心態

其實要說秦始皇真的相信長生不老,也不盡然,與後世那些醉心於長生不老,將皇宮搞的烏煙瘴氣的皇帝比起來,秦始皇顯然“中毒不深”。或許,由於身體每況日下的原因,秦始皇只是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罷了。

秦始皇聰明又多疑,怎麼會相信長生不老?

秦始皇去世的雖然突然,但想必身體情況早就出了問題,病痛折磨之下,就如溺水之人一般,哪怕伸出的只是虛無縹緲的稻草,他也會拼命抓住,秦始皇對於長生不老,或許便是抱著這種心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