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青史斑斑丨滄浪亭中仰名賢

作者:由 四川大小事兒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0-04

文震孟是誰的兒子

【來源:眉山市紀委_清風文苑】

宋代造園 清代立祠

一生摯愛園林的古建築學家陳從周先生曾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在蘇州留存至今的園林中,滄浪亭是時代最早的一座。蘇州園林各有妙處,藝圃曾歸明朝文震孟、文震亨兄弟所有,這對兄弟是蘇州鼎鼎有名的才子文徵明的後人,文震亨更是以《長物志》一書著稱後世,為傳統文人精雅生活留下極富詩意的記載,前往藝圃的路曲曲折折,待入門後,豁然開朗,原來這座園林就隱藏在城市民居中,大有“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探索滄浪亭的感覺迥然不同,滄浪亭是一座從門外就能窺見門內景象的園林,沒有高牆深鎖,滄浪亭是一座面水園林,它邀請門前的葑溪為園林景觀增光添彩,此謂“借景”。陳從周先生對滄浪亭的景觀設計有精妙見解,滄浪亭“園周以復廊,廊間以花牆,兩面可行。園外景色,自漏窗中投入,最逗遊人。園內園外,似隔非隔,山崖水際,欲斷還連。此滄浪亭構思之著眼處。若無一水縈帶,則園中一丘一壑,平淡原無足觀,不能與他園爭勝”。一溪清水,激活了園林景緻,而最早佈置出這景緻的是北宋蘇舜欽。

蘇舜欽出身名門,愛好讀書,詩文俱佳。據說蘇舜欽十分喜歡《漢書》,把《漢書》當成下酒菜,如此入迷實不多見。北宋慶曆年間,范仲淹主持新政,蘇舜欽支援范仲淹而遭人排擠,離開都城,流落蘇州,尋到一塊“草樹鬱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的地方,便在這裡建造了滄浪亭。對於蘇舜欽來說,滄浪亭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安寧,在《滄浪亭記》中,他如此描寫他的生活:“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蘇舜欽相信自己已經找到人間之真趣,對於過往的遭遇,逐漸釋懷。

滄浪亭在蘇舜欽在世時就有一定的知名度,後世名氣就更大了。滄浪亭中,亭臺樓閣頗多,其中有一座“五百名賢祠”。清朝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滄浪亭時建立“五百名賢祠”。今天在五百名賢祠中可見的名賢石刻畫像共有594幅,已近六百。滄浪亭與五百名賢祠在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過,因此594位名賢上起春秋,下至清朝同治年間,他們或出生於蘇州,或在蘇州生活過,有許多我們熟悉的人物。五百名賢祠賦予滄浪亭新的氣質,它不再僅僅是一座文人遊憩的園林,也成為具有紀念意義和教化功能的場所。

置身於五百名賢祠中,遊客也許為接踵而至的名賢形象所吸引,無暇詳考他們的道德文章,但能明顯感受到中華歷史文脈的完整傳承,發出名賢輩出的讚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一篇文章無法講清楚五百名賢的故事,我們只講其中四位名賢的故事。

季札:掛劍示誠 樂因和美

五百名賢的第一位是季札,吳王壽夢之子,他生活在春秋時代,大概比孔子年長二十來歲,孔子十分敬重這位來自南方的君子。季札在許多方面都值得他人敬重,他留給後人一個“季札掛劍”的典故,展現了君子是怎樣講誠信的。

季札常作為吳國使者出使他國,有一回他在出使途中經過徐國,與徐國國君見面,徐君對季札的寶劍流露出喜愛的神色,但在與季札的談話中絲毫沒有提到寶劍。季札看出徐君喜愛自己的寶劍,想要將寶劍獻給徐君,但此刻他有使命在身,佩劍是使者的基本禮儀,他不能立刻進獻寶劍。完成使命後,季札回程又經過了徐國,可他卻再也無法面見徐君,因為徐君已經逝世,季札來到徐君墓前,將寶劍從身上解下,掛在墓前一棵樹上。隨行的人不理解季札的做法,認為徐君已逝,這寶劍送給誰呢?季札道出自己的心跡:“吾始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在季札心中,他當初已決定將寶劍獻給徐君,豈能因為徐君逝世而背叛自己的心呢?

古人判斷一個人的品德,常有“論心”與“論跡”之爭,內在動機與外在表現並不總能一致,但心跡合一是古人倡導的高境界。季札的誠信發自肺腑,成為後人尊崇的榜樣。季札對音樂有著高超的見解,他曾經出使魯國,魯國傳承著周王室的禮樂,魯國樂工為季札演奏來自不同地域的音樂,季札能夠從中聽到各地民風的差異,作出精到的評論。季札認為最好的音樂“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這一系列的評論意在表達最美的音樂是最和諧的音樂。季札論樂,其實也是在論政風民風。

陸績:廉石壓艙 傳承後世

五百名賢的石刻畫像上,均有十六字的評價,這些讚語表明了他們被選入名賢的理由。三國時代從蘇州走出了一位賢明太守,他的名字叫陸績,其讚語為“鬱林賢守,吳邦所瞻。懷橘知孝,載石表廉。”懷橘知孝講的是陸績童年時的故事,載石表廉講的是陸績成年後為官的故事。

《三國志》記載,陸績六歲的時候,隨家長到九江拜訪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眾人,陸績拿了三顆橘子放到自己的衣袖中,古人衣袖寬大,放得下三顆橘子。拜別之際,三顆橘子從陸績的衣袖中滾出,袁術見狀不悅,覺得陸績不知禮數,便故意問他:“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陸績答道:“欲歸遺母。”陸績懷橘是想讓母親也品嚐到自己曾品嚐的食物,陸績小小年紀即知孝道令眾人感到驚異。也許,更加讓人感到驚異的是他對時局的評點。三國時代,兵戈擾攘,孫策據有江東之地,曾與人共論時事,眾人皆贊同“四海未泰,須當用武治而平之”,獨有陸績並不完全贊同,他引孔子“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名言,認為武力之外當講文治,雙管齊下才有效。

陸績曾為鬱林太守,在任上清廉自守,為民稱道。他來時行囊蕭瑟,去時也是行囊蕭瑟,船伕擔心船輕,恐怕經不起一路上的風浪,陸績請人搬來一塊大石頭放到船上,這便是“廉石”的由來。這則故事見於《新唐書》,是由陸績的後人陸龜蒙所講的,可以想見他說這則故事時的得意之情,這塊廉石在陸龜蒙的時代擺在陸家門口,這是無聲的家訓,後來移入蘇州文廟,直到今天還能看到,廉石故事之所以能傳播千年,正在於它蘊含的唯有清廉才能致遠的道理。

白居易:修築山塘 養竹修身

唐代蘇州,人口繁盛、經濟富庶,在安史之亂後,隨著中國經濟重心向南向東移動,蘇州在全國的地位更加亮眼。唐代蘇州曾迎來三位“詩太守”,他們既是官員,又是詩人,分別是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其中最為蘇州人懷念的是白居易。五百名賢祠中,三位詩太守的石刻畫像均在列,白居易的讚語為“白傅忠讜,施於有政。百首新詩,袖中吳郡。”

白居易在十四五歲的時候,便有“異日蘇杭,苟獲一郡足矣”的夢想,他實在幸運,日後蘇杭兩地都做過官。白居易在蘇州任上的時間不長,唐朝寶曆元年(825年)五月,白居易到任蘇州,第二年八月因病離任。白居易晚年寫過三首《憶江南》,他“最憶是杭州”,“其次憶吳宮”,也就是蘇州,他想著“早晚復相逢”,但終究沒有再度相逢。

蘇州給白居易留下了深刻影響,白居易也給蘇州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他在任內主持開鑿了從閶門到虎丘的山塘河,山塘河在閶門與大運河相通,它的興建便利了蘇州的水陸交通。蘇州人將山塘堤稱為“白公堤”,以示對白居易的尊敬。白居易離任那天,全城百姓前來相送,盛況空前。白居易在蘇州寫了不少詩文,他晚年編訂自己的詩文集,將其中一個抄本獻給了蘇州南禪寺。

白居易有一篇《養竹記》,是談竹之品質的經典文章。他說竹有很多值得君子效仿的品質,“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白居易因此鼓勵庭院中多養竹。滄浪亭中種植最多的植物不是別的,正是竹子,五百名賢祠旁的翠玲瓏,種植二十多種竹子。君子不可一日無竹,箇中深意在於君子不可一日不以竹為自己的參照物,反求諸己,追求至善。

胡瑗:分齋教學 傳道解惑

對許多讀者來說,胡瑗是個陌生的名字。這位宋代思想家、教育家在當時得到范仲淹、歐陽修等許多我們熟悉的人物的一致讚賞。後人給胡瑗的讚語是“安定設教,士先立志,分齋授業,經義治事”,簡明扼要說清了胡瑗的教育方法。

胡瑗將畢生精力獻給了教育事業,范仲淹到蘇州擔任知州,創辦蘇州州學,延請胡瑗為教授,並將自己的兒子範純祐送去學校,請其指導,之後胡瑗又受邀擔任湖州州學教授,他在兩地的教育實踐被稱為“蘇湖教法”,成為宋代太學參考的辦學模式。倘若簡要介紹蘇湖教法的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八個字——明體達用、分齋教學。

胡瑗將聖人之道分為體、文、用三個部分,仁義禮樂等永恆不變的道理為體,先賢製作與解釋的經典為文,而將道理與經典用於實際尤其是用於為百姓解決問題則為用。胡瑗主張“明體達用”,落腳在一個用字,反對空言,這也是對當時科舉考試崇尚詩賦、學者雕飾文字的情況的迴應。

胡瑗因材施教,將學生分成經義、治事兩齋進行教育,入經義齋的學生要“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他們的學習科目主要是儒家經典;入治事齋的學生或“治民以安其生,講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其田,算曆以明其數”,在這些科目中主修一科,兼修一科,成為今天我們所說的一專多能人才。

胡瑗制定的學規很嚴格,但他在約束學生前,首先約束自己,為他們做出一個榜樣。這樣一位嚴肅的老師,也會帶著學生走出書齋走向田野,因為他認為學者“必遊四方,盡見人情物態,南北風俗,山川氣象,以廣其聞見”,如此才對學者有益。

五百名賢祠內懸一匾額,上書“作之師”,不僅胡瑗是老師,五百名賢皆為老師,可傳道授業解惑,可激勵今人砥礪成賢。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