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雖然趙國十分強大,但究竟還是輸在了國力不足上,日漸衰敗!

作者:由 湘湘談故事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0-12

國力衰敗是什麼意思

戰國後期,在經過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力已經衰敗。但是此時的趙國崛起了另一個軍神——李牧。

李牧不但圍殲了十萬匈奴騎兵,而且接連打退秦國以及韓國魏國的多次進攻,力保趙國的穩定。但是因為秦國的反間計,最終李牧身死於趙國邯鄲。

那麼,李牧為什麼能打勝仗呢?

雖然趙國十分強大,但究竟還是輸在了國力不足上,日漸衰敗!

李牧組建了一支北方強軍。這支部隊有騎兵、步兵、弓箭兵、車兵組成,形成了退可守,進可攻的聯合軍團。包括後來他多次擊敗秦國侵略軍的戰鬥,都是以這支軍隊為主力的,

李牧本身軍事才能也很出色。戰鬥方式更加靈活,而他的手下將官們也非常擁護李牧。

李牧後期擊敗秦國軍隊的將領,沒有白起、王翦這麼難對付。比如秦國兩路大軍攻趙那次,李牧也是先鑄壁壘以守,消磨秦軍的銳氣,然後趁著秦軍分兵之後留守兵力的懶散而發動攻擊,然後再回軍以靜制動,消滅秦國回援部隊。

雖然趙國十分強大,但究竟還是輸在了國力不足上,日漸衰敗!

但是在這幾次戰爭中,李牧實際上並沒有對秦軍造成重大殺傷,只是擊潰而已。對於秦國國力的消耗不大。

如果李牧主持長平之戰,能不能勝利呢?

很多人覺得,趙國如果是李牧主持長平之戰,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其實在我看來,這個是未必的,而且即便是李牧,也很難取勝。

秦趙長平之戰,秦國有備而來,趙國並無準備。秦國先是去攻打韓國的,目標上黨郡。而上黨郡投降了趙國。趙國國君還在猶豫要和不要的問題的時候,秦國大軍已經在攻擊上黨的路上了。

雖然趙國十分強大,但究竟還是輸在了國力不足上,日漸衰敗!

長平之戰,最終是在比拼兩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秦國人口數倍於趙,糧食產量更是遠遠超過趙國。趙國唯一支撐下去的優勢就是後勤線路比較短。但是後來秦國發動百萬民眾開挖運河,運輸糧食的速度比趙國還快。

趙國總人口本來就比秦國少,四十五萬士兵已經相當於全國總動員,而秦國六十萬大軍出動,對於秦國還沒有達到支撐不下去的地步。後來趙國到了春耕,田地荒蕪無人耕種,國內十來歲的娃娃都要派來上戰場。因為趙國處於四衝之地,東南西北都有國家,趙國也不老實,老是去欺負這些國家。到了長平之戰後期,更是連糧食都借不到。

雖然趙國十分強大,但究竟還是輸在了國力不足上,日漸衰敗!

廉頗在對陣秦軍的時候,起初秦軍將領還不是白起,但是廉頗依然被秦軍挾勝韓之勢打敗兩次,不得不鑄造壁壘堅守,以消磨秦國銳氣。李牧此時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軍團,即便出戰也比廉頗強不到哪裡去。比較理想的局面,就是李牧不斷尋找機會消滅秦國有生力量。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秦國消滅趙國四十萬大軍,也付出了損失二十多萬大軍的代價。秦國可以不斷補充兵力,而趙國到後來連兵員都不能保證了。

雖然趙國十分強大,但究竟還是輸在了國力不足上,日漸衰敗!

綜上所述,趙國雖然曾經強大,而且誕生了趙國四大名將之二——廉頗和李牧。但是終究因為國力不如秦國,難逃失敗結局。而且趙國基本國策始終有問題,很少與周邊國家合作,多數是攻擊。最終在他需要幫助時無人伸出援手。

返回搜狐,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