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曾與華西村齊名,15年增長10倍!如今內控失衡,重組已成謎……

作者:由 新浪財經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0-18

新野紡織資產重組了嗎

三房巷集團是與華西村齊名的江陰市“明星”企業,其創始人卞興才白手起家打造了一家資產規模超百億的商業“王國”,業務涵蓋化工化纖、金融、地產、貿易、網路科技、教育等領域。但近幾年三房巷集團多元化發展並不順利,資產負債率逐年升高,銷售淨利率逐年降低,化工化纖主業的發展亦受拖累。

為扭轉頹勢,三房巷集團將旗下最核心的資產——海倫石化注入上市公司三房巷。為此,三房巷集團為收購海倫石化進行了一系列的資產重組和架構梳理,但該過程邏輯不清、操作複雜。重組的結果並未消除外界對其家族控制、關聯交易、資金佔用、刻意做高海倫石化估值等問題的質疑。

海倫石化作為曾經的細分行業龍頭,時至今日已落後於競爭對手。即便此次能注入上市公司,但其對研發投入的“漠視”,公司治理失衡等問題,讓其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

作者:符勝斌

原標題:《內控失衡下的三房巷重組迷局》

近兩年,我國化工化纖行業迎來了一段景氣期。為抓住這波“行情”,行業龍頭企業紛紛進行專案投資或收購,比如新鳳鳴(603225)投資70億元,建設總產能440萬噸/年的PTA專案;恆逸集團依託併購基金,收購紅劍、龍騰、明輝3家困難企業,並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復產等。

在行業龍頭紛紛起舞的時候,三房巷(600370)也發起了對關聯公司江蘇海倫石化有限公司(簡稱“海倫石化”)的收購。收購交易雙方共同的股東為三房巷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三房巷集團”)。與龍頭企業主動“出擊”相比,三房巷的此次重組寫滿了侷促與窘迫。

01

15年增長10倍:股權集中,業務多元

三房巷集團成立於1981年3月,以生產PTA、瓶級聚酯切片為主營業務,起初為江陰縣周莊的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2000-2006年,經過兩次改制和多次股權調整,三房巷村村委會退出三房巷集團,其控股股東變更為江陰興洲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江陰興洲投資”),持股27。04%。曾任三房巷村黨委書記的卞興才,持有江陰興洲投資50。99%的股權,間接控制三房巷集團。

現年86歲的卞興才,曾擔任村黨支部書記超過50年,是江蘇省在任時間最長的村支書,在三房巷村享有非常高的威望,類似華西村的吳協恩支書。卞興才在任期間,三房巷村成為全國第一個彩電村、第一個空調村,村民都能收穫工資、福利、股份分紅等收入。卞興才退休後,成為村委的“ 總顧問”,繼續“在崗一分鐘,盡職六十秒”。

除江陰興洲投資之外,三房巷集團還有8家公司名稱高度相似的股東,合計持股72。96%。這8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均是三房巷村卞氏家族成員、中小股東則以三房巷村普通村民為主。

雖然表面上三房巷集團股權比較分散,第一大股東江陰興洲投資僅持股27。04%,但實際上,9家股東公司以江陰興洲投資為核心,牢牢掌控著三房巷集團。

在卞興才的帶領下,三房巷集團從一家小小的集體所有制企業發展成為資產超百億的商業“王國”,並在2003年將集團的面料印染、工程塑膠、電力三大業務打包上市。

三房巷上市時,三房巷集團資產僅22。61 億元。截至2018年6月底,三房巷集團資產達236億元,15年時間增長10倍有餘,其業務範圍也從化工化纖擴充套件到金融、貿易、地產、教育、網路等領域。

三房巷集團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控制了相關運營主體全部股權,形成一個“密不透風”的龐大商業“王國”(圖1)。比如華怡聚合、海倫化纖等公司,三房巷集團直接持股75%,三房巷集團控制的三海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持有剩餘25%股權。民豐農村小貸、三倫化纖貿易、新天地置業等運營主體的股東出資情況類似。

曾與華西村齊名,15年增長10倍!如今內控失衡,重組已成謎……

資料來源:三房巷公告、工商資訊

02

矛盾突顯:資金充沛,投資收縮

三房巷無疑是這個緊密體系中的一顆“明珠”。但這顆“明珠”,忽明忽暗,令人琢磨不透。

三房巷自上市以來,每年均能實現盈利和金額不菲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盈利能力穩健。截至2019年底,三房巷資產17。91億元,負債2。1億元,資產負債率僅11。73%,負債主要是1。46億元應付賬款等經營性債務,無有息負債。在近18億元資產中,貨幣資金達11。76億元,佔比65。66%。一言以蔽之,三房巷經營穩健,財務風險低,資金充沛。

經營穩健的另一面是三房巷的發展速度過於緩慢。

縱向比較,2003-2019年,三房巷總資產由4。92億元增至12。04億元,營業收入由6。08億元增至11。82億元,15年時間增長2倍左右,與三房巷集團10餘倍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尤其是近5年,三房巷的收入呈下降趨勢, 2014-2019年由11。14億元降至10。41億元,下降6。55%,增長乏力。

橫向比較,三房巷的發展速度也落後於同行。根據Wind行業分類標準,三房巷所在的紡織品行業共有35家上市公司。2016-2018年,按營業收入排名,三房巷分別位居21位、23位、23位,處於中下游水平,與行業營業收入中位值的公司差距也在逐年擴大(表1)。

曾與華西村齊名,15年增長10倍!如今內控失衡,重組已成謎……

三房巷與行業平均水平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在兩方面。

一是主業專案投資熱情低。三房巷上市的15年間,除初期投資規模較大之外,其餘年度投資規模都偏小。投資“低迷”,使得三房巷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長期超過投資活動所需,積累下鉅額資金(圖2)。

曾與華西村齊名,15年增長10倍!如今內控失衡,重組已成謎……

資料來源:三房巷歷年年報

二是技術研發投入欠缺。2006年至今,三房巷研發總投入僅3。26億元,平均每年2500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僅1。94%,低於行業龍頭航民股份、魯泰A、新野紡織等4%左右的研發費用佔比。

一方面經營上持續盈利,賬戶上有大量超額資金,資金似乎無處可用;另一方面投資發展乏力,與行業龍頭差距越來越大。正常盈利的企業,應是積極加大主業專案投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擴大經營優勢、縮小行業差距。

三房巷出現與常規經營邏輯相悖的現象,可能是受三房巷集團影響。

03

多元化困境:關聯交易頻繁,盈利模式難以為繼

企業多元化發展的關鍵之一是要有充足的資金來源,三房巷集團也不例外。三房巷集團以其持有的三房巷54。72%股份和卞氏家族擁有的巨大影響力,展開了諸多運作,主要在於三方面。

首先是直接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014年,三房巷集團及其子公司13次,合計佔用三房巷3。78億元資金;2015年,三房巷集團及其子公司18次,合計佔用三房巷6。35億元資金。然而,三房巷的利息收益率大部分時候僅略微超過1%,2015年甚至只有0。38%,低於銀行大額存款利率,上市公司利益受到損失。對大股東的這種行為,三房巷採取的辦法是“三緘其口”。

三房巷集團之所以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可能與其在金融領域的擴張有關。2014年,三房巷集團相繼成立了三房巷財務公司、三海融資租賃公司、興業商業保理公司等金融企業。當時的資金量需求估計會比較大,由此瞄上了三房巷的“口袋”。

其次是利用上市公司擔保融資。從2007年開始,三房巷多次為三房巷集團及其關聯公司提供擔保。截至2020年3月底,三房巷提供的連帶責任擔保金額高達6億元,佔其13。43億元歸母淨資產的45%。

第三是利用關聯交易獲得收益。在日益強調上市公司獨立性、減少關聯交易的監管環境下,三房巷集團卻逆向而行。

二者的關聯交易主要是採購原材料和銷售電、蒸汽等。2009- 2019年,其關聯交易金額從1。28億元增加到3。3億元(圖3)。其中,2019年銷售電、蒸汽等產品的關聯交易額達到2。98億元,佔三房巷當年10。41億元營業收入的31。7%,佔此項業務當年3。13億元營業收入的95。2%,交聯交易幾乎成為該項業務營業收入的全部來源。這些關聯交易為何長期存在?關聯交易價格是否公允?三房巷集團所屬新源售電公司是否參與其中等?外人無從得知。

綜上所述,三房巷集團資產近10倍的增長部分得益於上市公司的“贊助”。相比對大股東的“慷慨”,三房巷對中小股東則顯得“吝嗇”。

除了2009年外,三房巷上市後一直保持分紅,但已分紅總額僅2。81億元,股息率一直在0。5%左右徘徊,處於較低水平。然而,三房巷上市之後共進行過2次募資,募資總額7。6億元。三房巷向股東分紅的資金額,還不到其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額的一半。

曾與華西村齊名,15年增長10倍!如今內控失衡,重組已成謎……

資料來源:三房巷公告

儘管有三房巷的 “強力”支援,但三房巷集團的多元化之路並不成功。

2010年,三房巷集團資產162。48億元,負債88。68億元,資產負債率54。58%;實現營業收入205。69億元,淨利潤7。75億元,銷售淨利潤率為3。77%。但到了2017年,三房巷集團的資產雖然上升至236。25億元,但資產負債率也提高到59。1%;營業收入雖然小幅提升至231。69億元,但銷售淨利率下降到2。39%(圖4)。資產負債率提升,銷售淨利率降低,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不是一個好訊息。

曾與華西村齊名,15年增長10倍!如今內控失衡,重組已成謎……

資料來源:三房巷集團、三房巷公告

進一步分析三房巷集團的利潤來源可以發現,三房巷集團可能採取諸多“手段”將下屬各子公司的利潤轉移至集團本部,但這種模式現在已難以為繼。

以2017年為例,三房巷集團當年實現營業收入231。69億元,淨利潤5。53億元。同期,三房巷集團本部實現營業收入15。45億元,淨利潤5。52億元。這樣的利潤構成表明,三房巷集團本部以較少的收入貢獻了集團絕大部分利潤,眾多旗下公司盈虧基本相抵。三房巷集團本部從事的是何種業務,才能達成這一效果?三房巷集團極有可能是採取關聯貸款、代購代銷等方式,將下屬子公司的利潤轉移至集團本部,以便向股東分紅。

這種利潤轉移模式似乎已經難以為繼。截至2019年6月,三房巷集團本部虧損0。43億元,這可能是其歷史上的首次虧損(表2)。

曾與華西村齊名,15年增長10倍!如今內控失衡,重組已成謎……

三房巷集團本部虧損的原因可能主要在於配合海倫石化重組,將原由海倫石化承擔的資金轉移到自身承擔,以及部分投資出現損失。比如三房巷集團將2014年成立的三海融資租賃公司、興業商業保理公司登出清算,基本退出金融領域。三房巷集團的多元化發展戰略走到了轉折關口。

或許為博取更大的資產證券化收益,助力擺脫困境,三房巷集團又將目光轉向了三房巷,準備將海倫石化裝入其中。

04

曲折重組:六步收購海倫石化,繁複操作邏輯不無疑問

海倫石化是以PTA、瓶級聚酯切片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是三房巷集團最核心的資產。2017年,海倫石化實現營業收入176。68億元,佔三房巷集團收入的76。26%。截至2019年8月底,海倫石化資產194。38億元,淨資產37。92億元,遠超三房巷不到20億元的資產規模和24億元左右的市值。

為將這頭“巨獸”裝入三房巷的“小籠子”裡,三房巷集團頗費了一番周折。

第一步:轉讓海倫石化股權。

海倫石化原本是三房巷集團的全資子公司。2019年4月,三房巷集團將其持有的海倫石化1%股權轉讓給其全資控制的三房巷國貿。海倫石化形成三房巷集團持股99%、三房巷國貿持股1%的股權架構。

第二步:分立海倫石化。

完成股權轉讓之後,2019年6月,三房巷集團將海倫石化一分為二,分立成新的海倫石化和江陰市三倫化纖貿易有限公司(簡稱“三倫化纖”)。三房巷集團分立海倫石化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削減海倫石化的資產規模,而是為了“抹平”其歷年積累的鉅額虧損。

分立前,海倫石化資產78。87億元,負債75。96億元,淨資產僅2。91億元。海倫石化淨資產如此之低的原因在於,其歷年積累了27。1億元虧損。如果這部分虧損不在上市前解決,上市後海倫石化經營形成的利潤,只能首先用於彌補虧損,之後才能向上市公司股東分紅。為滿足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有利於提高公司盈利和分紅能力的政策導向,以及便於獲得三房巷股東大會透過,三房巷集團不得已採取分立方式“抹平”虧損。

分立後,海倫石化資產78。77億元,負債保持75。96億元不變,淨資產2。81億元,其中實收資本3億元。對於實收資本和淨資產之間的0。19億元差額,根據會計準則,將會被計為未分配利潤(虧損0。19億元)。海倫石化其餘26。9億元虧損將由新成立的三倫化纖承接。

第三步:增資海倫石化。

分立完成後,海倫石化資產負債率達96。43%。這樣的財務狀況,顯然不符合上市要求。為此,海倫石化兩大股東對海倫石化增資28億元,其中三房巷集團以現金增資25。86億元,三房巷國貿以0。236億元現金和1。904億元土地房屋資產增資2。14億元。

增資完成後,三房巷集團持有海倫石化股權比例下降到93%,三房巷國貿的持有比例上升到7%。海倫石化資產增加至106。77億元,負債仍是75。96億元,淨資產增加至30。81億元,資產負債率下降至71。14%。

三房巷集團原計劃與三房巷國貿按99%:1%的股權比例,對海倫石化同比例增資,即三房巷集團現金增資26。73億元,三房巷國貿現金增資0。27億元。但實施的結果有所不同。主要原因在於,三房巷國貿將相關土地、房產作為增資資產注入海倫石化,三房巷集團沒有同比例跟進,使得二者的持股比例發生變化。用土地、房產增資,還體現在三房巷集團其他擬上市資產的重組中。

值得留意的是,海倫石化名下共有6宗土地,面積約1463畝,其中一宗面積112畝的土地尚未辦證,且已被原使用權人抵押給金融機構,尚未過戶;一宗土地在2019年7月取得,面積314畝。這些土地是否為三房巷國貿增資的資產,是否為海倫石化生產經營所必須,以及注入土地、房產是不是為了提高海倫石化的估值等問題,都需要三房巷集團做出進一步的解釋。

第四步:做大海倫石化,收回大部分增資款。

這是三房巷集團重組海倫石化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

三房巷集團及其關聯方先後分兩次將興業塑化、興宇新材料、三房巷儲運、三潤冷卻水工程等7家公司100%股權以11。03億元的對價轉讓給海倫石化,第一批轉讓了5家,第二批轉讓2家。第二批轉讓的2家公司,為三房巷集團臨時調入收購範圍(表3)。

曾與華西村齊名,15年增長10倍!如今內控失衡,重組已成謎……

這個過程需要追問之處在於以下幾點。

一,資產收購的邏輯不清晰。

這7家公司都被三房巷集團所控制,在其商業“王國”中如何擺佈,應是三房巷集團“隨心所欲”的事情。第一批註入海倫石化的興業塑化、興宇新材料、興泰新材料、興佳塑化4家公司,主要以生產瓶級聚酯切片為主,統一到海倫石化名下尚有合理性。但以減少關聯交易為由,收購其餘3家公司,尤其是第二批臨時調入收購範圍的2家公司,卻難以自圓其說。

如前所述,三房巷與三房巷集團之間的關聯交易金額每年都在增加,尤其是銷售電、蒸汽等交易增幅明顯。2019年,三房巷關聯交易中,銷售電、蒸汽業務的金額為2。98億元,涉及17家公司,其中交易金額較大的公司是海倫化纖、運倫化纖等。

如果三房巷集團要藉此次重組解決關聯交易問題,首先要考慮由三房巷收購當前關聯交易金額較大的公司。但海倫石化新收購的7家公司,只有興業塑化、興宇新材料、興泰新材料3家公司與三房巷發生關聯交易,且關聯交易金額僅0。62億元,佔比20。9%,份額不大。其餘4家公司則沒有出現在三房巷的關聯交易方名單中。

如果收購目的是減少未來海倫石化與第二批收購公司的關聯交易,恐怕三房巷還需要披露更多的資訊,比如這兩家公司經營狀況如何、海倫石化與這兩家公司每年發生多少關聯交易,交易的必要性、交易型別及金額等。否則,難免會引起外界對三房巷集團資產整合動機的猜疑,是不是為了“吹高”海倫石化估值,或是三房巷集團“甩包袱”,臨時起意將“不良資產”丟給上市公司。比如三潤冷卻水工程,這類公司的服務物件一般是三房巷集團內部公司,主要依靠關聯交易生存,自身的資產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可能並不理想。

二,透過多次增資、多次轉讓的繁雜操作,收回大部分增資款。

收購7家標的公司的過程中,興業塑化的收購是最繁雜的部分。三房巷集團透過3次增資、4次轉讓的複雜操作,才將興業塑化全部股權轉給海倫石化,並收回增資款18。51億元。

興業塑化注入海倫石化前,股東共有5家,三房巷集團持有69。6%,外資股東General Fiber(為卞氏家族成員控制)持有25%,剩餘5。4%股權由三房巷3家境內關聯公司持有。按照常理來講,由海倫石化直接收購這5家公司所持股權即可,但三房巷集團並不按常理出牌。

三房巷集團首先受讓了3家境內關聯公司持有的5。4%股權,同時,其全資子公司興業聚化以機器裝置對興業塑化增資,增資額7億元,成為興業塑化第一大股東,持股76。97%。

第一次增資完成後,海倫石化以8。6億元現金收購了三房巷集團和興業聚化所持股權,持股94。24%。海倫石化只要再收購General Fiber所持剩餘5。76%股權,即可將興業塑化變成自己的全資子公司。

但三房巷集團接下來的舉動,再一次出人意料。

三房巷集團牽頭,聯合興業聚化、新倫化纖2家關聯公司,再次以土地、房屋等資產對興業塑化再次增資,增資5。38億元。增資完成後,興業塑化的股東數由2家變成了5家。此後,三房巷集團再收購General Fiber股權。

此時,興業聚化第三次對興業塑化增資4億元,增資的資產仍是土地、房產。在第三次增資完成後,興業塑化其餘股東以9。91億元對價將所持股權轉讓給海倫石化,海倫石化得以全資控制興業塑化。

彙總起來,三房巷集團及其關聯方在短短3個月內,前後經過了4次股權轉讓和3次增資,將興業塑化100%股權歸置到海倫石化名下(圖5)。

曾與華西村齊名,15年增長10倍!如今內控失衡,重組已成謎……

三房巷集團之所以這樣操作,原因可能在於儘可能“盤活”旗下資產,並收回前期25。86億元增資資金。興業聚化的增資沒有一次到位,而是分三次到位,或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從之前注入關聯度比較高的資產,逐漸過渡到儘可能注入能夠處置的資產,不管這些資產是否為興業塑化所需。海倫石化為此付出了18。51億元現金收購代價,三房巷集團此前的25。86億元現金增資款,已回收多半。

在股權轉讓過程中,存在一個令人迷惑的操作。General Fiber在興業塑化、興宇新材料、興泰新材料、興佳塑化4家公司都持有25%股權。退出時,都先由三房巷集團收購,再轉讓給海倫石化。General Fiber的實際控制人卞平剛是卞興才之子,現任三房巷集團法定代表人。

按商業邏輯理解,由海倫石化直接收購General Fiber所持股權應是最簡便的操作。為何三房巷集團要如此大費周章?

經過這番操作,海倫石化旗下多了7家全資子公司,資產達194。38億元,負債156。45億元,淨資產37。9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0。5%,較收購前的71。14%有所上升。在股權架構上,三房巷集團持有93%,三房巷國貿持有7%。

第五步:三房巷集團再次轉讓4。5%股權。

2019年7月,三房巷集團分別以1。91億元、1。53億元對價向上海優常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簡稱“上海優常”)、上海休瑪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簡稱“上海休瑪”)兩家有限合夥企業轉讓海倫石化2。5%、2%股權,海倫石化全部股權估值76。5億元,是其淨資產的2倍,也與此次注入三房巷的估值一致。

上海優常、上海休瑪均於2018年底成立,或為受讓海倫石化少數股權而設立。

上海優常由4位出資人共同出資3。1億元,其中3位有限合夥人出資情況是,三房巷前十大股東的曹萬清、譚國平(上海虹葉酒店實際控制人),各出資1。1億元;與江蘇富仁集團實際控制人同名的袁仁偉,出資0。9億元。

上海休瑪由王源、張健侃分別出資201萬元、1。99億元成立。從公開資訊可知,二人應在振石集團任職,且張健侃為振石集團、巨石集團實際控制人張毓強之子。

張毓強位列胡潤百富榜排名第723位,財富值59億元。2019年11月,三房巷集團掌門人卞平剛和張毓強曾共同參加了“不忘創業初心、堅定發展信心”的座談會。

海倫石化的2位新股東,或許是三房巷集團實際控制人的“密友”。問題是,為何三房巷集團要在此時轉讓少數股份給這兩家股東呢?

第六步:裝入三房巷。

三房巷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海倫石化全部股權,海倫石化全部股權估值76。5億元。同時,募集配套資金8億元。

交易完成後,三房巷集團和三房巷國貿持有三房巷股權將由54。72%上升至86。81%。此時,也可以揭開三房巷集團向上海優常、上海休瑪提前轉讓海倫石化少數股份的謎底,如果不轉讓海倫石化4。5%的股權,該資產收購完成後,三房巷集團將持有三房巷90%以上股份,不符合上市公司社會公眾股不低於10%的要求。

05

數點疑問

三房巷集團對海倫石化的運作,可謂“粗糙”。尤其是在內部資產重組階段,短時間內多次增資、股權轉讓、調整整合物件等,徒增操作成本,並給後續的解釋留下不少破綻。

進一步分析該收購方案,還有若干疑問值得探討。

一是家族控制能否得到制衡?三房巷的家族控制廣受市場質疑,重組完成後,三房巷集團在三房巷的持股達到86。81%,持股比例進一步提高,家族控制的制衡問題將更加突出。

而三房巷集團在擔保、資金佔用和採購、銷售上,對海倫石化也影響頗深。

擔保方面,截至2019年底,海倫石化及其下屬的子公司,累計為三房巷集團等關聯方提供16。5億元擔保,佔其37。93億元淨資產的43%。

資金佔用方面,2017年至2019年8月底,海倫石化根據三房巷集團的統一資金劃撥指令向關聯單位分別拆借資金58。95億元、66。22億元、44。42億元,佔其資產總額的29。58%、32。68%、28。56%。

商品銷售上,2017年至2019年8月底,海倫石化向三房巷集團等關聯方的銷售金額分別為64。54億元、77。12億元、37。86億元,佔其營業收入的36。51%、34。14%、25。22%。同期,關聯方商品採購金額佔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3。87%、9。23%、12。45%。

三房巷集團將海倫石化注入三房巷,或將進一步放大上市公司與其之間關聯交易的規模。

二是收購完成後的業務如何整合?三房巷目前已有印染、工程塑膠、熱電三大業務,此次注入的海倫石化,與現有業務之間的關聯度並不高。如何對這些業務進行整合,是三房巷需要考慮的問題。

三是資金使用效率如何提高?截至2019年底,三房巷賬面資金11。7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0。41億元。三房巷的資金儲備已遠超其日常經營所需。但為何三房巷集團仍在方案中提出募資配套資金8億元。8億元中,4億元用於海倫石化PTA專案技改,約3億元用於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約1億元用於支付中介機構等費用。這樣的安排是否合理?

四是估值是否合理?海倫石化100%股權估值76。5億元。得出這個結果,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其一,三房巷集團對海倫石化注入前的重組,注入7家公司,並頻繁注入土地、房地產等資產。如前文所述,注入的資產權屬是否完整、注入的必要性、估值的公允性等,都需要三房巷進一步解釋。其二,海倫石化的產量。產量高意味著估值高。海倫石化有兩大產品PTA、聚酯切片,二者核定的產能分別為180 萬噸、164 萬噸,但實際年產量分別約為 290 萬噸、215 萬噸。儘管當地有關政府部門在現階段認為,不會對海倫石化進行超產處罰。但作評估時,是不是不受處罰,就可以按超產能進行高估值?如果未來進入行業週期性低谷,監管部門要求海倫石化必須按核定產能生產,對上市公司影響將會怎樣?

五是發展後勁有多大?三房巷集團為實施其多元化戰略,對化工化纖主業的關注度並不高,導致海倫石化與外部競爭對手的差距越來越大,已處於競爭劣勢。

海倫石化拳頭產品是瓶級聚酯切片,產能109萬噸,已落後於行業領先企業如華潤化學材料160萬噸/年、海南逸盛石化150萬噸/年、江陰澄高包裝120萬噸/年的規模。並且這些競爭對手紛紛上馬擴能專案,比如華潤化學材料擴能60萬噸/年、海南逸盛石化擴能50萬噸/年、浙江萬凱新材料擴能120萬噸/年等。

海倫石化180萬噸PTA產能由兩條線構成,一條產能60萬噸/年,另一條產能120萬噸/噸。就單線生產規模來講,這已經不是行業主流。當前的主流是單線200萬噸以上產能,以發揮規模效應,提升成本競爭力,比如恆力石化建設2*250萬噸/年PTA、新鳳鳴建設2*220萬噸/年PTA等。

這些大專案的陸續投產,將會促使行業盈虧成本線大幅下移,行業頭部企業可以依託成本優勢和龐大產能基礎依舊獲得不錯的收益,但成本高、產能小的企業或將面臨清算退出的命運。

根據三房巷集團的安排,海倫石化似乎並無擴能計劃,只是投入小額資金用於技改,並且2019-2024年間,海倫石化沒有研發投入計劃。面對外部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和內部科研創新的“漠視”,海倫石化的命運將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