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誅完,今沉冤得雪

作者:由 醉夢話人間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0-24

方孝儒是怎麼樣的人

電視劇中每當大臣犯事,皇帝便會頒下旨意,“誅九族”。這也成為了我們熟知的最重的懲罰。

然而中國幾千年漫長的歷史上有一位儒士,他的諡號既是文官最光榮的“文正”,但也被皇帝下旨誅殺了十族。皇帝下令每一個被誅殺的親人都要從他的面前走過,但即便這位儒士心中如何痛苦,他也不曾求饒。這場殺戮直至七天七夜後才終於結束。

多年之後,歷史證明了這位儒士的清白,終於還了他一個公正。他便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臣:方孝孺。究竟發生了何事,使得方孝孺惹皇帝大怒?方孝孺臨終之前又在想些什麼呢?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誅完,今沉冤得雪

素有“小韓愈”之稱

方孝孺幼年時便熟讀四書五經,精通儒家教義,因而獲得了“小韓愈”之稱,周邊的人都對他稱讚不已。

而方孝孺自身除了才華橫溢、知識淵博之外,更具有一顆濟世報國之心。他宣稱治國一定要施行仁義之治,力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觀念。

因而,方孝孺乃是一名文雅儒士,他並不在乎功名利祿、榮華富貴,而是希望能夠以儒家理念來治理天下,將天下治理得“海清河晏”。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誅完,今沉冤得雪

朱元璋年間,方孝孺進士及第進入朝堂任職,由於他自身才華橫溢、盡職盡責、忠貞不二而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賞識。朱元璋在大肆整頓朝堂的時候並沒有動方孝孺,反而不斷提拔他,後來朱元璋去世前,任命方孝孺為朱允炆的輔政大臣。

朱允炆即位後,便開始著手準備削藩一事,方孝孺在旁輔佐。燕王朱棣當時兵力雄厚,不滿於朱允炆削藩一事,於是便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一路北上,直逼京都。

朱允炆倉促之中逃跑,而方孝孺等一行忠貞之臣並沒有逃離,而是繼續留在京都,最終被燕王朱棣擒獲。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誅完,今沉冤得雪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方孝孺一直以來都有美名,朱棣也對他極為敬佩。攻入京都後,謀臣對燕王朱棣說道:“方孝孺受盡天下儒士的敬仰,因而殿下最好能夠將他勸降,這樣子天下的諸多儒生定會向殿下俯首稱臣。”

然而燕王朱棣的心腹姚廣孝卻對此面露難色,他與方孝孺素有來往,他深知方孝孺乃是一個忠貞不二、性情剛烈的人士,想要去勸降方孝孺乃是一件難為登天的事件。

但是燕王朱棣還是希望能夠盡全力一試,於是他向方孝孺下令,讓他為自己起草“即位詔書”。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誅完,今沉冤得雪

方孝孺接到這一命令後,嘴角露出了不屑一顧的笑容,他將手中的諭旨扔到一邊,嘴裡義正言辭地以“周公輔成王”的典故來抨擊燕王朱棣。

方孝孺說道:“朱棣你乃是竊國者,奪侄子的皇位為天下所不齒,必然將會遭到報應的。”

他言辭激烈,神情激憤。燕王朱棣料想到了方孝孺定不會接受請求,但是仍舊好言相勸,希望能夠勸降這位人才,為自己以後出力。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誅完,今沉冤得雪

於是,燕王朱棣多次派人前去相勸,可是方孝孺一概不接受,並且每次必然言辭激烈地辱罵朱棣。已經大權在握的朱棣當然無法忍受方孝孺對他罪行的謾罵,於是他大怒道:“此人不識好歹,死不足惜,必然要誅他九族。”

誰知方孝孺聽到朱棣的威脅後,仍然不曾屈服,他輕蔑一笑,說道:“誅我十族又如何,我也不會改變我的決定。”朱棣聽後大怒,立刻下令要誅殺方孝孺的十族,給他點顏色瞧瞧。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誅完,今沉冤得雪

毅然決然地赴死

朱棣下了誅殺令後,也曾有心腹大臣勸道,認為方孝孺畢竟是天下儒士所敬仰之人,一旦誅殺他的十族必然會引起天下人的不滿,對於新生的政權極為不利。

可是“帝王之怒”可以毀天滅地,已經被憤怒佔據了整個頭腦的朱棣聽不進任何人的勸阻。除此之外,為了能夠磨掉方孝孺的志氣,朱棣下令讓方孝孺親眼看著自己的親人在他面前處死。

行刑那一天,烏雲漫天似乎也在為這位忠貞不屈的儒士之死而悲慼。方孝孺被押赴刑場,即便雙腿彎曲,他也挺直了腰桿。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誅完,今沉冤得雪

方孝孺的妻子也是一名貞烈的女子,在此之前她就已經帶領兩個兒子提前於家中自縊,與此同時方孝孺的兩個女兒也投河自盡,而方孝孺的親弟弟則同他一起被押赴刑場。

每一個被行刑的親人都要從方孝孺面前經過,讓人感到驕傲的是他的親人們沒有一個露出哀怨或是恐懼的表情,他們全部都毅然決然地赴死。

方孝孺雖然心中痛苦,但是在他的臉上仍然掛著不屈的表情,即便被押上斷頭臺的時候,他也不曾求饒。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誅完,今沉冤得雪

就這樣一代忠貞之臣慘死在斷頭臺上,並且十族俱滅,據史料記載此次行刑的人多達847人,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方孝孺死後,天下的名士皆為他感到惋惜。多年之後,後世終於為這位忠貞之士平反,後世追封他的諡號為“文正”,這一諡號乃是文人臣子中最為榮譽的一個諡號,這也代表了後世對方孝孺的認可。

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誅完,今沉冤得雪

小結:

究其根本,方孝孺之死的原因在於他過於忠貞,不肯輕易變通。他的身上有著強烈的儒家士人的堅貞,他堅守著“一臣不事二主”這一原則。對於謀朝篡位的朱棣,他寧死也不肯屈服。

當後人回望當時時局的時候,不免會發出感慨:方孝孺之死實在是令人感到惋惜。正如胡適對方孝孺的評價,他的行為乃是“有殺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

當然對於方孝孺的行為,後世也有一些負面評價,認為他過於迂腐,建文帝並不是一個值得效忠、有宏圖大略的皇帝,方孝孺卻寧死不願意背叛,這乃是儒士的迂腐。當然,負面評價也有中肯之地,但是需要肯定的是方孝孺身上忠貞品質值得後世之人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