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誰在用紅土壘就這曲東風韻 | 潘凱雄

作者:由 文匯報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1-06

彌勒特色特產是什麼

誰在用紅土壘就這曲東風韻 | 潘凱雄

前段時間去位於雲南紅河州之北的彌勒市採風,滿腦子裡好奇的就是這座全國惟一的以 “佛”命名的縣級市與那位大腹便便的 “彌勒先生”究竟有啥關係?不曾想,幾天的 “風”採下來,東走走西轉轉看了不少地方,除了在錦屏山經過攀登1999級階梯一瞻那尊高19。99米的彌勒佛像外,再也找不到這座紅土之城與彌勒佛間有任何聯絡,哪怕是一點點的蛛絲馬跡呢。雖然後來也知道了自宋代起這座城市的命名就或因當地彝族 “米羅”的發音而來,但腦子裡依然執拗於兩個“彌勒”間的關係,直到我們一行即將離開彌勒之際,驀然想起位於北京潭柘寺彌勒殿中的那副名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才彷彿若有所悟,當然也僅僅只是 “自以為”而已。

彌勒葡萄、紅河燈盞花、彌勒滷雞、彌勒椪柑、彌勒土雞、南瓜燜飯、彌勒毛驢、竹編竹插工藝、彌勒冬瓜蜜餞和彌勒黃金梨……這樣一份傳統的彌勒十大特產清單清晰地傳遞出兩個資訊:一是這裡曾經的產業結構就是典型的 “農耕+食品加工”;二是即使貴為此地十大特產,大部分還必須加上 “彌勒”二字為字首,意味著這些物品並非為其所獨佔,而只是有些許特色而已。然而,時過境遷,而今的彌勒人在介紹起自己的家鄉時已很少津津樂道於此,他們不是以自己現在擁有的紅酒、紅糖和紅雲 (煙)這 “三紅”為傲,就是以溫泉和種種特色小鎮為榮。如果說 “三紅”還只是傳統農耕產業的現代化升級版,那麼後者則無疑是一些以旅遊、休閒和健康為特色的現代產業新板塊之萌芽與成長。據當地友人介紹:雲南省為建設 “旅遊特色小鎮”,一開始就明確提出了 “特色、產業、生態、易達、宜居、智慧、成網”等七大要素。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態中,願望與現實間的巨大差距、 “掛羊頭賣狗肉”的案例也並不在少數。面對如此規模的 “特色小鎮”建設熱,會不會出現“有小鎮無特色、有物產無人氣”的尷尬呢?帶著這樣的疑慮,我們走進了東風韻文化特色小鎮。

誰在用紅土壘就這曲東風韻 | 潘凱雄

這座位於彌勒之南的小鎮有著滇中 “普羅旺斯”之譽,如果說它與法國的普羅旺斯有什麼相似的話,無疑也就是那大片的薰衣草花海了,在微風中搖曳著充滿著浪漫氣息的紫色薰衣草混搭著荷蘭範兒的風車,確有些許置身於異域的恍惚。不過說句掃興的話,這固然可以算作東風韻的特色之一,但又的確算不上什麼大特色。至少從目前看,如果沒有農墾展覽館和萬花筒藝術館這樣的地標性建築,東風韻的文化創意當會遜色不少。在這些建築的藝術之美和創意之奇面前,文字的描述只會見出蒼白與孱弱,但它背後所透出的觀念與思維或許則是文字表達可以勝任的。

如果用最簡潔的文字來概括,在東方韻這片神奇的紅土地上,我受到最強烈的震撼則莫過於在這裡不時可以感受到歷史與現實的連線、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在那座充滿現代藝術陳列技巧的農墾展覽館中,透過實物、文獻和人物訪談等材料,展示的卻是上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那些來歷不同的農墾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屯墾拓荒的奮鬥史,而更有意味的則是今日之東風韻恰就是建設在當年的彌勒東風國營農場的原址上,歷史與現實在這裡無聲地被連線在了一起。至於那座萬花筒藝術館,整個建築群的設計無疑是超現實加後現代的風格,但古樸的材質、彝族的火文化和共生向上的理念又不時依稀可見,傳統與現代在這裡進行著無聲的交流。

無論是歷史與現實的連線,還是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折射出來的都是一種合作、開放、包容的理念。綜觀東風韻小鎮的建設過程,實際上也是一次次敞開胸懷、以開放姿態不斷尋求合作的吸納之旅,透過與高校的溝通,促成藝術院校實訓基地來這裡落戶。截至目前,已有羅旭工作室、葉永青工作室,雲南紅土情等藝術機構入駐,雲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美術學院的實訓基地也落戶東風韻小鎮;而被譽為 “雲南兩大國寶級”之一的本土藝術家羅旭將自己的工作室建在東風韻小鎮後,又利用自己的 “名人朋友圈”,吸引到張國立、李亞鵬、葉永青、薩頂頂、楊麗萍等的關注。這種利用 “名人效應”,帶動更多的藝術家來東風韻小鎮落戶,從而擴大了東風韻的社會知名度,推動小鎮建設向更高品位延伸和發展。

這種持續的合作、開放、包容自然需要 “大肚能容”的胸襟,僅憑這一點兩個彌勒之間是否就不僅只是在文字發音上的巧合而是有了某種精神上的契合呢?當然,今日之彌勒儘管有了 “大肚能容”的胸襟,但淪為“世間可笑之人”的風險依然存在。小鎮建設不僅尚未竣工,而如此龐大的這份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任當更為艱鉅。

紅土地上的這曲東風韻如何壘就?還看今日彌勒人。

作者:潘凱雄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