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人生一直在告別》:人生苦短,活好當下

作者:由 司馬憶月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1-10

有什麼神獸姓汪

01

最近刷了一部美劇《如果還有明天》(別名《癌莫能助》),感觸頗多。

女主凱西在一次身體檢查中發現自己患上了癌症,而且還是癌症晚期。留給她的時間大概還有一年。

一年的時間可以做什麼?

凱西並沒有去環遊世界,也沒有大肆消費。她做得最讓人感動的事,恰恰是做回了那個真正的自己:那個弟弟口中古古怪怪的自己,那個不再被家庭所困,給老公、兒子收拾爛攤子的自己。

《人生一直在告別》:人生苦短,活好當下

她積極接受各種可能有效的治療,她努力想要活下去。

是的,僅僅是活下去。普通人眼中庸庸碌碌的一天,就是她生命的倒數。

向死而生,絢爛美麗,凱西最後的時光平淡又感人。

凱西用自己的方式,漸漸和這個世界告別,那麼我們普通人呢?

02

生而為人,每一天,我們都在不斷地告別。

告別昨天,告別那些已經不屬於我們的人事物。

人體內的細胞更新週期大概是120~200天(除神經組織細胞外),大概每6~7年即可換成新的細胞。所以,我們每天,都在告別過去的自己。

每個人自出生後,就在不斷向死亡趨近。既然死亡是一個必然的結局,那我們要如何活著呢?

答案就是

好好活著,活出人生的精彩

不能因為人終有一死,而選擇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樣,來人世走一遭,都白來了。

最近讀到的《人生一直在告別》,讓我這種感觸尤其深了。

《人生一直在告別》:人生苦短,活好當下

《人生一直在告別》是一部略帶傷感又很有深度的

中外人物勵志傳記合集

。作者王臣選取了李叔同、瑪麗蓮·夢露、莎士比亞、奧黛麗·赫本等15位在文藝領域頗有影響力的才子佳人,以藝術的筆法,續寫了15段悲欣交集的人生故事。

03

《人生一直在告別》作者王臣是專業作家、編劇,被譽為“最具漢語文字美感”的作家,也曾寫過《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傳》《喜歡你是寂靜的:林徽因傳》《認真地年輕,優雅地老去:楊絳傳》等傳記作品。

本書的創作,延續了他的人物傳記作品的特點,

既有溫度,又有深度

(1)讀人物傳記,可能會打破我們對名人的那些“刻板印象”

讀人物傳記,頗有一點解密的性質。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就像一部電影一樣,看過了一個人的一生,從生到死。

我們看到瑪麗蓮·夢露被當做“性感花瓶”在好萊塢創出一片天,也看到她對於演技不斷精進的自我要求,人家可不滿足於當個花瓶。也是,在美女如雲的好萊塢,最不缺的大概就是美貌了。

《人生一直在告別》:人生苦短,活好當下

世人都說瑪麗蓮·夢露是靠性感美貌成名,我卻覺得這姑娘不簡單——她一直都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即使36歲就香消玉殞,她也比大部分人成功。

而且,即使去世多年,人們還總是各種懷念她,她留在人們心中的,總是年輕時候的樣子。

我總覺得你很年輕

我總覺得你依然年輕

我總覺得你應該永遠年輕

(2)讀人物傳記,我們看到他臺前的風光,也看到他人後的滄桑

名人在成為名人之前,也是普通人。

他們也要穿衣吃飯,也會傷感失意。

比如莫奈,我們都知道他的《睡蓮》,知道他的印象派,卻不知道他在畫出《睡蓮》前,也曾窮困潦倒,也要靠賣畫支撐生活開支。靠著一副寒冬的《浮冰》,才讓他的生活起死回生。

比如奧黛麗·赫本,我們只看到她臺前的優雅美麗,說她是“遺落人間的天使”,卻不知道戰爭的殘酷在她的內心投下巨大的陰影,也讓她錯過了練習芭蕾舞最好的年紀。前三段婚姻,也稱不上非常美好。總之,對於奧黛麗·赫本來說,有榮耀的時刻,也有灰暗的日子。

《人生一直在告別》:人生苦短,活好當下

但最讓我佩服的是,不管是莫奈還是奧黛麗·赫本,他們都沒有被生活打倒。莫奈在患了白內障後視力一度非常模糊,他的很多《睡蓮》作品就是在這種“朦朦朧朧”的狀態下完成的。他是生活的勇士,即使作為畫家最需要光線和色彩,他依然堅持畫畫,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而奧黛麗·赫本,在生活的磨鍊中,越發沉靜。奧黛麗·赫本復出後,屬於她的時代已經遠去。但她沒有氣餒,演藝事業沒有進展,她就把自己的愛更多地奉獻給那些可憐的孩子。老去的她,即使滿臉皺紋,卻還是像天使一樣美麗。

(3)讀人物傳記,也會看到名人所謂“陰暗面”

她當了別人一輩子情人,終身未嫁。

這個她,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熟悉的雙C的創始人:可可·香奈兒女士。

有人說,香奈兒的成功是靠了男人的幫助。無可否認,那些男人在金錢上給予了她一定幫助,可是,如果沒有香奈兒,誰會記得那些男人呢?

富二代們揮霍老爸錢財的不少,成功的有幾個呢?

《人生一直在告別》:人生苦短,活好當下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不管你能不能看懂《哈姆雷特》,至少你知道莎士比亞寫的上面這句話。

在藝術創作上,莎士比亞被後世的很多文人雅士敬仰,還有人專門研究他和他的作品。

可是在為人處世上,他又常常被人詬病:小氣吝嗇、偷稅漏稅還放高利貸。

只能說,人無完人吧,即使香奈兒和莎士比亞有不那麼“完美”的地方,依然不能否認他們在藝術上的成就。

他拿起那支筆,面前是一條浩瀚星河。他放下那支筆,面前是世間無盡齷齪。你不能因為他是一個天才,便不容忍他可能是一個自私、功利甚至貪財好色的人。

04

英國的弗蘭西斯·培根在《培根隨筆》中說,讀史使人明智。

那讀人物傳記,就能獲得很多人生啟迪。

我很欣賞網上的一個觀點:

如果說經典是古人留給我們的言教,那麼傳記給我們留下的就是身教了。讀一本名人的傳記,就是在學習一個人的人生經驗和智慧。

王臣的《人生一直在告別》,用15個名人的一生,為我們傳遞了一份厚重的人生智慧:人生苦短,活好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