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清詩四首,最後一首筆力深刻,痛郁樸遠,是一首好詩

作者:由 百樹梅花主人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1-10

百家姓朱姓排多少位

清詩四首,最後一首筆力深刻,

痛郁樸遠

是一首好詩。

詩人吳嘉紀從家鄉東陶乘船前往揚州,見到眼前的一幕幕,於是有感而發,用民歌的形式寫下了十一首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新樂府,這是其中三首。

船中曲

吳嘉紀

其四

儂是

中生

郎是船中長

同心苦亦甘,弄蒿復蕩槳。

這首情歌是詩人吳嘉紀經過邵伯湖

,聽到擬舟人唱的船歌所唱的新樂府。詩中的這名女子出

率真,兩人都在船上長大,雖然船伕的生活十分艱苦,但兩人惺惺相惜,朝夕相處,同舟共濟,所以日子過得很幸福。此詩語言質樸,清新自然,生動地展現了清朝時期船伕們的生活。

清詩四首,最後一首筆力深刻,痛郁樸遠,是一首好詩

其七

旗子插船頭,客人坐安穩

儂聽提督差,官兵敢來近!

這一首描寫船家黯鈍客人,只要有旗子插在船頭,客人們就不要慌張,也不要害怕,船伕們都是

提督軍務總兵官

的差遣,只要有旗子,

“官兵”們就不敢靠近找麻煩。這首詩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官兵的憎恨,這是因為在清朝初年,為了防止大陸和海上的抗清勢力相聯絡,於是採取禁海的措施,直到康熙二十年才解禁。所以這長達三十年的時間,朝廷的查禁、緝私會給老百姓帶來諸多不便,所以才會對他們憎恨。

清詩四首,最後一首筆力深刻,痛郁樸遠,是一首好詩

其九

斷梗不

風,浮萍不思土。

鄉園拚棄絕,粗吏餓殺汝

這是一首對清王朝發出憤怒吶喊的小詩,在清朝初年,由於朝廷大肆徵收

人丁稅

也就是攤丁入畝,讓老百姓苦不堪言,他們就像

和浮萍一樣,為了逃避清朝廷的賦稅制,不得不採取

隱匿人丁

或者背井離鄉的辦法進行反抗。

”二字力透紙背,是哪個

時代

有力

呼聲。

這三首詩自然流露,

所謂不求工而自工

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值得一讀。

清詩四首,最後一首筆力深刻,痛郁樸遠,是一首好詩

絕句

吳嘉紀

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

走出門前炎日裡,偷閒一刻是乘涼。

這是一首言淺意深的七言絕句,鹽民們辛勞了一生,如今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但他們依舊過著貧寒的日子,居住在低矮的茅草屋中,而且始終沒有閒下來。到了炎熱的六月,他們依然要在烈火旁

煎鹽

納涼本該找個樹蔭濃密的地方,或者是小溪畔,但他們只能走出房門來到

炎日

即使忙裡偷閒,稍留片刻就已經算是乘涼了,由此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環境是多麼的惡劣。

中國最美傳世詩詞

《書立方》編委會

文學藝術

免費閱讀

都說

詩貴真切

吳嘉紀

出身鹽民家庭,生活在明末清初之際,明朝滅亡後,不願意出仕清王朝,他不是煮鹽為業的人戶,但一直生活在鹽民中間,住在一間周圍雜草重生、蓬蒿遍地的茅草屋中,過著衣食不周、朝不保夕的

潦倒

生活。這自然也讓他對鹽民們的生活十分了解,同時也對他們產生深深的同情。所以能寫出很多反映鹽民生活的詩,詩人吳嘉紀也因此以

“鹽場今樂府”聞名於世,此詩

即事寫情

筆力深刻,

痛郁樸遠

是一首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