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明朝時期廢除宰相,設立內閣制度,內閣首輔和宰相哪個權力大?

作者:由 老張聊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1-28

古代縣令由誰任命

內閣首輔不是宰相,內閣首輔至於實際上權力多大,就要看皇帝是否放權了。宰相從來就不是一個正式的官職,隋唐以來,以三省為外朝之長,三省長官號稱宰相而已,正式官職只是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等而已。宰相作外朝之長,歷代稱號不一,周為三公,秦漢為丞相,隋唐宋為三省長官,明之內閣、清之軍機處不過顧問機構。周代三公都有封國,秦漢丞相有官署,隋唐宋之後宰相或有開府之虛名,但只在外朝處理政事沒有自己的官署。明朝內閣,不過皇帝一言而已,哪裡還是什麼宰相,不過群臣逢迎罷了。

明朝時期廢除宰相,設立內閣制度,內閣首輔和宰相哪個權力大?

有人說明朝把宰相之權分為內閣與司禮監,其實這根本不對,難道以前的宰相有批紅權嗎?顯然司禮監的職責任何朝代都是屬於皇權的。明朝的相權應該是分散於內閣和吏部,古時候宰相總百官,平章庶務。按照明朝自己人說的就是內閣是古代三公坐而論道,平章政事,而吏部尚書就是總領百官,如果以內閣首輔掌吏部事就是妥妥的丞相了。張居正自稱攝政不算,整個明朝就焦芳與高拱做到了。

明朝時期廢除宰相,設立內閣制度,內閣首輔和宰相哪個權力大?

張居正雖然有吏部尚書的銜,但他作為閣臣是不能管吏部的,他的“實”來自馮保和太后的支援,而不是正常的政治秩序與規則。也就是說張居正能管吏部和他吏部尚書的頭銜無關,他這個人就是權力大就是能干涉吏部事務。他的權力不是虛名但這個吏部尚書的頭銜是虛的,他就是沒有這個頭銜照樣能管吏部。內閣掌權是因為宦官權力一步步增強,官員推舉出來制衡的,因為內閣作為秘書班子離權力中心更近,宦官權力增強是因為勳貴集團在土木堡元氣大傷,而且六部文官的權力增強,當初六部文官的權力增強又是因為勳貴集團的權力太大。

明朝時期廢除宰相,設立內閣制度,內閣首輔和宰相哪個權力大?

明朝最有名的就是三楊內閣,他們有功有過,他們確實恢復了經濟,整頓吏治。另一方面,他們縱容自己家族兼併土地,橫行無忌,關閉了大寧都司,還有遼東的進取戰略,使大明北方防線萎縮至長城一代,為黃金家族統一蒙古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也使女真的野心逐漸膨脹,為就九邊,遼東防線,這兩個大窟窿埋了雷。

明朝時期廢除宰相,設立內閣制度,內閣首輔和宰相哪個權力大?

最狠的就是撤省安南,安南受大明教化20年,即將完成同化,三楊卻讓宣宗撤省,使帝國在南洋影響力大打折扣。三楊雖然是很有能力的大臣,但是他們自己不管家族的貪汙,甚至還放任他們與邊境防線的守將去吃空額賣馬,以及對北方國防局勢的不重視,讓瓦剌坐大,為土木堡之變埋下隱患。

明朝時期廢除宰相,設立內閣制度,內閣首輔和宰相哪個權力大?

明朝的內閣首輔,必須要百官支援。因為明朝制度,是內閣可以封駁聖旨,而內閣指令發給各部,六科可以封駁部議。而且一步一步走,積累人望。清朝的軍機處,不同全憑皇帝一句話,年初還在皇宮當一等侍衛,年末已經是軍機大臣了。軍機處更聽皇帝話,以皇帝的意志為準。明朝的內閣還相對強勢些,有人望的大臣不多,有時候沒得選。萬曆就面臨多次廷推,沒有自己鐘意的輔臣。

明朝時期廢除宰相,設立內閣制度,內閣首輔和宰相哪個權力大?

明朝內閣從未達到宰相的權力,因為審議批准封駁之權始終握在司禮監或者說皇帝手裡,司禮監首席人稱內相,沒有他點頭,內閣的議案就過不了披紅這一關。如果內閣閣員不兼任六部尚書,那就更沒有實權了。而在宰相制時代,宰相有一整套行政班子,六部尚書只是他們的下屬,是執行人員,宰相有五品以下官員的直接人事任免權和自行處理政務的權力,這點是內閣無論如何也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