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作者:由 智慧一粒沙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2-06

太清門在哪裡

在古代,桑麻絲綢是人類做衣服的主要原料。棉花只是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而且因沒絲綢質感好而不被重視。所以在古代絲綢生意興隆,各地都有錦貨鋪經營絲綢錦帛生意。張騫出使西域把絲綢介紹到了國外,隨著絲綢貿易的日益頻繁,需要大量的原料補充外貿,方城作為絲綢的重要產地,也伴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繁華起來。而博望古城作為絲綢交換的第一個聚散地而興起。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博望古城位置圖

重走“夏路”,領略方城古文化的深厚內涵。博望古城承載了二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需要挖掘。本人雖為土生土長的博望人,但對博望的歷史只是耳聞,看來只有深入到群眾中去才能瞭解更多。正逢國慶假期,回到老家的博望古城走了一圈。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博望三元宮

在博望古城東一公里處坐落著一座道觀——三元宮,俗稱張騫廟。記得我在博望鎮中求學時,這裡就是耕地,後來才建的廟,所以一直以為這就是一座“假道觀”。但今日之行改變了我的認知!進入大門口正好遇到一位道長,就攀談起來。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三元寶門前的張騫封侯處碑

我問道:我記得這地方原來沒有古廟吧?

他答道:這不是原址,三元宮的原址在現在博望鎮中。五三年博望鄉政府建在了三元宮,後來鄉政府搬到了新街,之後那裡就成了博望鎮中,建鄉政府和學校時把老廟全部扒了。這廟是九六年重新選址新建的。這裡收集了三元宮很多老石碑。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三元宮院內的古碑

我感慨道:記得九零年博望鎮中建教學樓,挖地基挖出來很多石條石礎!這三元宮應該很古老吧?

他接著道:是的,這院裡就有一個,就是那時挖地基挖出來的,後來搬到這裡了。三元宮初建在唐朝天寶年間,歷經一千多年了,傳說南宋時丘處機曾在這裡修練過。軋花廠那裡就是歷代道士的墳地,墳場很大,俗稱“道士墳”。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建博望鎮中教學樓挖出的石礎

這時道長的孫子放學了,只好告別道長到三元宮內參觀。進入院內的第一道正殿是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第二道正殿為三元殿,供奉天、地、水三官。第三道正殿為三清殿,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東偏殿為老母殿和文昌殿。西偏殿為關爺殿和張騫祠。這個佈局把三清殿置於後堂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因三清地位最高,一般的廟放在第一道正殿。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張騫祠及三元宮三座主殿

觀罷三元宮驅車西行至博望橋。博望橋坐落在白條河上,橋西頭立有“漢故博望候封邑”的石碑,碑的背面刻的是方城縣政府一九八八年重修博望橋紀念碑,碑文如下:博望西漢時置為縣,元朔六年封張騫為博望候,東漢末劉表使劉備拒夏侯淳于此,南朝宋縣廢。博望故城自西漢建縣,迄今兩千餘年遺存,古代文物猶多,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於公元一九六三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附屬文物博望橋因風雨剝蝕,年久失修,幾將頹圮。國家文物局、省、地、縣、鎮黨委政府暨主管部門對修復博望橋甚為重視,撥專款進行修葺。又承蒙南陽張仲景博物館學者熱誠指導,各界人士大力相助,於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動工復修,為弘揚博望侯張騫業績,鐫刻出使西域造像於橋欄板之上。一九八八年元月告竣,特立石以為紀。

方城縣人民政府

撰文:劉玉生

橋板造像:張一平

碑陽點丹:向天良

碑陰點丹:李華山

執筆:阮文廣

承修:南陽蒲山石雕藝術廠

公元一九八八年五月一日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重修博望橋碑

碑文概括地點述了博望古城的歷史,但對這座博望古橋的修建年代及修建歷史沒有作任何的記錄,真乃一大遺憾!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博望古橋橋面及橋身

但觀整座古橋,橋面的條石板已被磨得凸凹不平,歲跡班班,盡顯倉桑!橋體全部用青石砌築而成,三孔橋拱如三個城牆大門一般挺立。橋寬約五米,橋長約二十米,橋高約八米。橋側石墩刻有石雕畫像。其中間刻有一幅《鬥牛圖》的石雕,兩頭牛的牛角互相架在一起,各不相讓,用力頂向對方。這幅雕像惟妙惟肖,生動形象。橋基全部用大塊的石碑疊加而成。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橋體中間雕刻的鬥牛圖

我正在揣摩這幅鬥牛圖雕刻在橋上的含義,看到一位大叔也走到了橋下,於是向他打招呼問:這座橋是張騫建的嗎?

大叔搖頭道:不是張騫建的,是張騫走後才建的。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講述博望古城歷史的老人

我不解地問:我咋聽說這就叫“張騫橋”,說是張騫來這裡後發現河水暴漲,行人過河難,為了解決出行困難,張騫組織城裡的百姓修的。

大叔道:那是胡編亂造的。真實情況是張騫被封到博望後,準備材料修建侯府,侯府還沒修好,他這侯爺的官帽就掉了,所以帶著家眷回老家去了。他走後城裡的百姓就把建侯府用的材料修成了這座橋。漢朝修的沒錯,但不是張騫修的。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博望古橋遠景圖

大叔接著說:這橋原來是有碑文記載的,後來石碑被偷跑了。從西漢修建這座橋,直到唐朝時橋被大水沖壞了,在唐朝廣德年間又重修了這座橋。

我問道:那唐朝之後就沒被沖壞過嗎?我看那個碑上記載八七年不是重修了嗎?

大叔道:沒有,上面的橋欄板雖被毀壞過,但也是鐵車(牛馬車邊沿包有鐵皮)碰壞的。但現在的橋體就是唐朝時修建的。這條河平時水量不大,但有時一下暴雨水量就大了,五三年下暴雨水都漫到了橋面,從欄杆那裡往外流水,橋都沒事。八七年發大水是把橋西頭衝個大溝,但橋沒事,修的是橋西頭衝的那個決口。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博望橋的其中一孔

我指著橋墩上用的石滾道:我看這石滾有青石,紅石,材料咋不一樣?

大叔道:這些石滾是修方城縣城時留下的。修縣城時有高人出主意說是收石滾,方圓百十里都拉著石滾去賣,結果一個石滾賣不幾個錢,在路上人們聽說了這件事,氣得把石滾都扔在河裡了,這條路是官道,路兩邊的河裡扔的到處是石滾。唐朝廣德年間修橋就把這些石滾用上了。

原來如此!一切的疑惑煙銷雲散。看來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和傳承者,只有深入到群眾中去,才能得到第一手的資料!剛才我還望著那幅《鬥牛圖》疑惑不解,現在突然明白了這幅圖的含義。牛在古代是一種鎮水神獸。相傳大禹治水時,每治好一處,就鑄銅牛投入水中,以鎮水患。後來歷代治水者都效仿大禹,鑄牛鎮水。唐代為了治理黃河水患曾鑄四頭大鐵牛投於黃河之中。古人為何要用牛鎮水?這是因為古人認為牛不僅體型大,且與十二地支中的醜對應,而醜的五行屬性為土,土能克水,故常用牛鎮水。那麼不難理解,橋上那幅鬥牛圖正是鎮水之符!

我看這位大叔對博望古城歷史甚是瞭解,就問道:那一步三眼井又是何來歷?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博望古城內的一步三眼井

大叔道:這博望古城裡的井原來很多,後來都填平了。三囯時,這博望縣管轄四十五里博望屯,東至羅渠鋪,南至夏晌鋪。夏侯淳在這裡駐守。為啥叫夏晌鋪?那就是因為夏侯淳在那裡徵收過晌銀。後來劉備攻打博望,把夏侯淳趕走了,於是劉備就帶兵駐守博望。有一天,劉備出去巡查,發現有官兵民爭搶水吃,回去後尋問軍師諸葛亮該如何辦?諸葛亮命人取來一塊石板,在上面鑿了三個孔蓋在井口,官兵民各用一個孔打水,解決了這個問題。因在一步之內有三個井孔而叫“一步三眼井”。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現在的白馬寺

我又問道:博望白馬寺在哪裡?是座古寺嗎?火燒博望到底是咋回事?

大叔道:白馬寺在博望古城外西北角,現在的寺院不是原來的位置,原來的位置現在是個亂葬崗,埋了很多墳。這白馬寺比三元宮還要古老,也是唐朝建的,後來廢了。傳說火燒博望是諸葛亮用的計,頭一年讓人在博望城外用彈弓把摻有草仔的泥塊射入城內,等第二年秋天,城內草木枯黃時趁風一把火把城燒了,夏侯淳連夜北逃,差一點被燒死。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白馬雕像

我反問道:不是說燒過形成的硝土只分布在古城西邊嗎?

他答道:胡扯,這周圍都有,只是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東邊到博望鎮中,西邊到古樹都有硝土。但這硝土並不全是火燒博望形成的,有的是店鋪失火,古時燒鍋做飯留下的炭灰。只不過是西邊的硝土厚點。這古城牆就在這橋西岸,現在都被水涮沒了。原來這河道可沒這麼寬。

告別大叔,驅車趕往三眼井和白馬寺。三眼井就在路邊,旁邊立有關於此井的介紹,井沿被磨得光滑圓潤,但往井下觀看已經乾涸。成為一道景觀而無實用價值。白馬寺全部是現代建築,無任何古蹟古碑。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博望坡碑

最後驅車到達博望古城西的博望坡。現在的博望坡已成為平地,地勢略微凸起,已看不出是道坡。路邊立博望坡的石碑,碑文如下:曹公既破紹,自南擊先主,先主遣糜竺孫乾於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示之拒夏侯淳、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録自陳《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第二

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曹操遣夏侯淳、于禁等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等追之。裨將軍鉅鹿、李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窄狹草木深,不可追也。淳不聽,使李典留守而追之。果入伏裹兵,大敗。典往救之,備乃退。

録自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獻帝建安七年》

題額:陳伯信

書丹:陳文起

執筆:阮文廣

看這款石碑只是引史,而且沒有落款日期。和博望橋張騫封邑碑是同一個人執筆,看起來也是八十年代立的碑。從陳壽三國志記載上分析:博望坡之戰是劉備受到劉表的排斥,命令他從新野發兵去攻打駐守在博望城裡的夏侯淳。劉備久攻不下,就用火燒燬了自己的營帳,佯裝逃跑。夏侯淳不知是計,追了上去,被埋伏的軍隊打敗。而資治通鑑記載的好像和三國志記載的不是一回事,從資治通鑑記載分析:劉表使劉備向北打到了葉邑(今天的舊縣鎮),曹操派夏侯淳,于禁迎擊。這裡沒有提到博望,發生地在葉邑,所以覺得理不清頭緒。綜合比較,三國志的描述比較清晰。而且陳壽在蜀漢做過官,其記錄比較接近真實歷史!綜合分析,劉備、諸葛亮根本就沒駐紮過博望,博望一直是夏侯淳在駐守。也許一步三眼井的發明是夏侯淳而不是諸葛亮,後人為了彰顯諸葛亮的智慧,把夏侯淳換成了諸葛亮!

尋找方城道之“夏路”(十四):“官商”道交匯——博望古城

博望坡古柘刺樹

博望坡碑西20米有一棵三國古柘刺樹。傳說是火燒博望時留下的,現樹已枯萎。我記得九二年時參觀這棵樹時是一半活著,枝葉茂盛,另一半已經腐枯。這棵古樹也成為博望城古老的見證!

觀罷博望古城,不禁感嘆星雲之變化,古今之變遷。遂作詞一首《西江月·博望懷古》

古道穿城而過,

兩漢商賈雲座。

張騫封侯名定奪,

侯府石橋下落。

治理眼井榦涸,

難辨夏侯諸葛。

劉備火燒博望坡,

威名震驚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