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作者:由 浩然文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2-18

鄭成功收復臺灣是明朝嗎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影視劇中的施琅

是非功過,皆由後人評說。

施琅,一位三百多年來譭譽參半的人物,有人認為施琅收復臺灣、守衛臺灣,是功在千秋的英雄;也有人認為施琅兩度降清、三叛故主,是反覆無常的小人。忠奸隨時勢,此時非彼時。讓我們走進泉州惠安施琅將軍墓,撥開雲霧,再現施琅將軍的傳奇人生……

一、探尋施琅將軍墓

施琅(1621-1696年),泉州人,字尊候,號琢公,明末清初軍事家。施琅原為鄭成功部將,因擅殺曾德觸怒鄭成功,導致其父及弟被殺,因此降清。降清後歷任清軍同安副將、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率軍渡海,採取“因剿寓撫”的方略,使鄭氏向清朝求和歸順。次年,施琅以《恭陳臺灣棄留疏》說服康熙帝設臺灣府,臺灣從此和平納入清朝版圖。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施琅逝世,諡曰襄壯。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施琅陵園位於泉州惠安黃塘虎窟村,陵園佔地約6800平方米。自南向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皇清敕建”的龜趺碑亭,碑文中“

排群帥以密陳,乘南風而破浪。六月於邁,一鼓而平。四十餘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島之殘黎皆悅。戢兵而惟宣德意,受降而不復私仇

”,是康熙皇帝對施琅收復臺灣的崇高評價。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在龜趺碑亭之後赫然矗立著康熙皇帝“皇清諭祭”的三座碑亭,石碑上記載了康熙皇帝於1698年九月十一、九月十四、九月十六連下三道聖旨諭祭施琅的祭文,足見靖海侯施琅在康熙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碑文中“

掃數十年不庭之巨寇,擴數千裡未闢之遐封

”、“

遵適准以揚威域外,拓土開疆

”、“

上將權隆,控大洋而膺節鉞;南邦寄重,間炎徼以作屏垣

”,無不是康熙對施琅開疆拓土的高度讚賞。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三座碑亭之後,屹立著一座典型閩南建築風格的石牌坊,“欽賜祭葬”四個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顯眼,彷彿在向世人訴說著施琅將軍傳奇的一生。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穿過石牌坊是一塊寬闊的平地,墓園兩側分別安放著石馬、石虎、石羊和石獅各一對,石獸造型古樸、形態靈動。再往上一個平臺還安放著文武官員的石翁仲各一對。依清制,二、三品官員準立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四、五品官員準立石馬、石虎各一對,六品以下則一律禁立石獸。由此可見,施琅陵園四對石獸、兩對石翁仲的墓葬規格等級之高。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最後一個平臺便是施琅與夫人的合葬墓。施琅的墳墓呈半圓狀,墓前設石雕祭臺,墓碑為方形,正中間刻有“

皇清光祿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將軍侯襄壯施公賜塋

”,兩旁刻的是“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黃氏”。作為一名清初的降臣,死後不僅能夠魂歸故里,還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耀,這便是文臣武將一生最好的歸宿吧。

二、兩度降清,與鄭成功交惡

從《清史稿•施琅傳》以及康熙三祭施琅的祭文,就可明顯看出清廷對施琅的評價是極其正面的,出於維護國家統一的考慮,目前官方也將施琅視為民族英雄加以宣傳,然而民間輿論卻有不一樣的聲音,尤其是臺灣民眾對施琅的評價也以負面居多。主要爭議的焦點在於:一是施琅兩度降清,三叛故主,政治上反覆無常,背離民族大義,難以獲得史學家的認可;二是施琅攻佔臺灣後大肆侵佔土地,斂財自肥,缺乏氣節操守,民眾口碑不佳。

施琅的第一次叛明降清。

施琅原是鄭成功父親鄭芝龍部下,1646年在清兵南下之時,身為副總兵的施琅隨鄭芝龍一起投降了清朝,是為施琅第一次叛明降清。與此同時,鄭成功卻恥於父親的行徑,與父親決裂,率兵繼續抗清。

施琅第一次叛明降清是在1646年,崇禎皇帝已於1644年自縊,明朝滅亡,南明作為漢族統治政權的延續,繼續反清復明的活動。明朝遺臣在復興明朝的旗幟下進行抗清運動,盡顯忠臣死節,再加上清朝作為異族統治者,反清復明更顯民族大義。

然而,南明政權各自為政、內鬥不斷,並未形成較為穩定的領導核心,作為清初多股割據勢力存在,明清交替之際南明的覆亡也是必然的結果。從歷史程序看,施琅作為鄭芝龍的部下隨同鄭芝龍降清本身並無太大的批判意義,站在民族大義前,鄭成功無疑更符合國人的價值觀。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施琅降清後撥歸攻打南明政權的李成棟部下,1648年,李成棟反正後由粵入閩,而施琅卻因李成棟的排擠轉投鄭成功麾下。這是施琅再一次反叛故主。一個人能夠兩叛故主,可見其更看重個人功利,在群雄割據的時代背景下,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筆者認為對施琅的降清不應過分解讀。

施琅的第二次叛明降清。

施琅改投鄭成功麾下後,在與清朝的交戰過程中驍勇善戰,立下不少戰功,尤其是在1650年協助鄭成功取得廈門一帶具有戰略意義的島嶼, 使鄭氏實力大大增強。然而在廈門初定後,鄭成功未聽取施琅留守廈門的建議,執意帶領主力遠征清軍兵力較強的潮、惠,並下令解除施琅的左先鋒印,最終導致廈門失守。此為鄭成功與施琅交惡的開端。

在清軍攻克廈門時,施琅曾率軍數十人奮勇抗擊,最終廈門失而復得,而鄭成功在論功行賞時,僅賞施琅花紅銀200兩,未肯歸還他的兵權。施琅心中大為不滿,與鄭成功的矛盾日益激化。

1652年4月,施琅擅殺鄭成功舊將曾德,最終導致二人分道揚鑣。曾德原是鄭氏舊將,後歸施琅節制,施琅被削去兵權後,曾德見施琅失利便重投鄭成功營中,施琅聽到訊息後不顧鄭成功阻攔,執意將其斬殺。鄭成功盛怒之下下令處死了施琅的父親和弟弟,而施琅也決意投靠清朝。這是施琅第二次叛明降清。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如果說第一次叛明降清並非出於施琅個人意願,那第二次降清完全就是施琅與鄭成功個人衝突所致,在曾德事件中,究竟孰是孰非並無決斷,應該說各有其因,各有其失。曾德雖一度隸屬施琅部下,無論犯法與否,也無論施琅是否已經解除兵權,施琅都無權擅自將他處斬,這也體現了施琅恃才傲物的性格弱點。然而正是由於鄭成功處置失當,導致施琅這樣一位傑出的海軍將領重投清方懷抱,這對後來鄭氏在臺割據勢力的覆滅可謂關係匪淺。

施琅的降清主要在於與鄭成功的政見不合,施琅雖氣節有虧,但也無關乎民族大義,鄭氏政權在鄭成功死後陷入內訌,鄭經即位期間甚至背離了鄭成功堅持以臺灣為中國領土的主張,“臺灣遠在海外,非中國版圖”,割據一方的意圖逐漸顯露。其實施琅與鄭成功在收復和治理臺灣方面先後都做出了重大貢獻,一個驅逐外虜,一個平定內亂,雖然立場有別,但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民族英雄,應給予充分的肯定。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施琅投降清朝後,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率水軍攻下澎湖,並迫使鄭氏集團歸降,臺灣至此迴歸中國版圖。臺灣收復後,康熙認為臺灣“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而施琅卻主張留守臺灣,並上了一封《陳臺灣棄留利害疏》,詳述臺灣的重要戰略地位,“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城永固邊圉”的決論,成功說服清廷在臺灣設府管理,屯兵戍守。

至於施琅攻下臺灣後,佔有大量田園,掌控海上貿易,收取規費,的確是施琅一生中不光彩的另一面。“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施琅平臺復臺的功績推動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施琅個人的過失或許早已被歷史的車輪碾壓成塵。施琅降清後協助清廷收復臺灣,就維護國家統一來說,施琅作為鄭成功未竟事業的接班人,更應充分加以肯定。

同樣收復臺灣,為何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卻被背罵名數百年?

鄭成功

文史君說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施琅也是一樣,他在清初統一臺灣的過程中立下不世之功,儘管在絢麗光環的背後,也伴有一些不光彩的汙點,但這絲毫不影響對其歷史功績的肯定。“粗魯武夫,未嘗學問,度量偏淺,恃功驕縱”,康熙深知施琅性格上的缺陷,卻仍然重用施琅收復臺灣,“將軍施琅,諳熟海島,凡事必與之共議”,這是康熙深諳御下之道,任人唯才。

施琅由於站在了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對立面,因此難以獲得正面評價,鄭成功驅除外虜將臺灣作為抗清根據地,施琅駐清平定鄭氏割據勢力,維護國家統一,他們兩人雖然立場有別,但在收復臺灣、維護國家統一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都應該予以充分肯定。施琅小處有虧、大節無損,其歷史功績是不應該、也不能夠被抹殺的。在泉州晉江施琅紀念館中,有這樣一副對聯:“

平臺千古,復臺千古;鄭氏一人,施氏一人。

”這是對鄭成功和施琅平臺復臺功績的肯定。

參考文獻

顧城:《南明史》,北京日報出版社,2022年。

林其泉:《施琅投清簡析》,《臺灣研究》1999年第1期。

王鐸全:《關於鄭成功和施琅的評價》,《學術月刊》1982年第8期。

李細珠:《中國大陸學界關於康熙統一臺灣研究述評》,《軍事歷史研究》2015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木愚)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