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清政府簽過的割地條約裡,有一個地方很重要,曾打算用香港換它

作者:由 近代歷史文化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2-27

穿鼻草約中的穿鼻是個地名嗎

晚清政府最後的那幾年,可以說幹盡了喪權辱國的事,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提起晚清統治者慈禧太后,很多人都恨之入骨,但是在清政府簽訂的割地條約中,有一個地方特別重要,不惜用香港來換取它,這就是著名的舟山群島,而提出這個想法的人,則是被誤解百年的大臣琦善,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清政府簽過的割地條約裡,有一個地方很重要,曾打算用香港換它

舟山群島一直是中原王朝海上貿易的重要一站,在唐宋時,就有“海中巨擎”的說法,除了港口還有漁場、鹽場等資源,當年閉關鎖國舟山就是核心之一,早在鴉片戰爭之前,英國人就把舟山視作自由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英國人對舟山群島喜愛不已,在鴉片戰爭爆發後,更是悍然用武力佔據了舟山,現在還有鄭國鴻總兵的紀念館。清政府對於舟山群島是不想放棄的,所以琦善提出了用香港來換取舟山,也就是《穿鼻草約》和《退還舟山草約》。

清政府簽過的割地條約裡,有一個地方很重要,曾打算用香港換它

不過這個條約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在於均不受到中英兩國的承認,當年道光皇帝派琦善前去談判,可是清政府內部也是打打停停爭個不休,所以琦善就在條約上籤了字,但是沒有蓋官印,想著回京請示以後再做決定,可是沒想到道光皇帝對英國的態度由軟變硬,大罵琦善賣國賊,然後把琦善抄家,流放黑龍江了,這個條約自然不作數,而且從後面來看,清政府早期對於列強確實很硬氣,很多地方還是沒有輕易就割讓的。

清政府簽過的割地條約裡,有一個地方很重要,曾打算用香港換它

而英國人一方面在談判,另一方面則出兵佔據了香港,這樣一來,穿鼻草約對當時的英國人來說,可有可無了。不過從當時來說,《穿鼻草約》的危害要遠遠小於後來的《南京條約》,畢竟舟山離長江口很近,香港在那時候離清政府還是挺遠的,如果能用香港保住長江周邊這些地方,還是很划算的,而且《穿鼻草約》還保證了清政府的關稅權,畢竟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應該也是琦善這些主和派的想法。

清政府簽過的割地條約裡,有一個地方很重要,曾打算用香港換它

但是錯就錯在,琦善沒等到清政府戰敗就弄出了這個條約,這一點後來的李鴻章做的就很出色,同樣是喪權辱國的條約,琦善成千夫所指的賣國賊,而李鴻章則成了再造玄黃之人,真是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