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乘風破浪整十載 獨秀峰下展新姿

作者:由 精選熱點資訊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02

乘風破浪為什麼踹臉

乘風破浪整十載,獨秀峰下展新姿。展開十年波瀾壯闊、日新月異的獨山畫卷,每個節點都讓人印象深刻,36萬獨山兒女用汗水澆灌希望,以實幹篤定前行,書寫下濃墨重彩的大美獨山新篇章。

這十年,是一場意義非凡的新時代新徵程——獨山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以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嶄新的精神風貌,穩步前進、後發趕超,為全面建設生態綠色、宜業宜居、創新活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獨山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十年,是一次逐夢未來的重要里程碑——綜合經濟實力大幅躍升、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突破、改革開放蹄疾步穩、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社會民生事業保障有力、社會大局和諧穩定,36萬人民群眾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轉型聚力高質量發展 奮力書寫“獨山答卷”

十年來,獨山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轉型升級中積蓄“蝶變”力量,聚力高質量發展強音,全縣各項事業呈現欣欣向榮的前進態勢。

翻開過去十年的成績單,獨山經濟發展的“含金量”更足:202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2。63億元,是2012年36。62億元的3。89倍;三次產業比重由2012年的22。9:36。6:40。5調整為2021年的17。7:39。9:42。4。

一串串爭先進位的亮眼資料背後,來源於獨山“質”的蛻變,聚勢而強的工業經濟是經濟新質地的主要來源之一。

十年來,獨山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積極擴總量提質量,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穩中有進。

位於獨山縣經開區的貴州法拉第磁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備料、成型、燒結、研磨拋光……一條條加工線正“嗡嗡”作響,工人們正緊張忙碌生產,有的進行機器除錯、有的進行充磁包裝,一派繁忙景象。

貴州獨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產業辦主任莫有良介紹,該公司是一家擁有自主發明專利、科技研發的高新科技企業,以電感磁瓦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其產品廣泛用於微型電機、磁敏感測器、音視聽裝置、辦公自動化裝置、醫療器材等領域。“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對企業的服務和培育的力度,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公司的產值突破5個億,把它培育成我們磁性材料的龍頭企業,引導獨山地區企業不斷向產業化方向發展。”莫有良說。

目前,該公司建成生產線6條,已投產2條,產品主要銷往廣東、江蘇等地區。2021年年產磁瓦3000噸,實現工業產值6000萬元、繳納稅金200萬元,解決就業150餘人。

企業建設是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陣地”。一直以來,獨山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專案為王、大抓專案”決策部署,聚焦專案建設不動搖,狠抓產業培育不鬆勁,全面開展半年攻堅行動,“走出去”步伐和“引進來”力度持續加大。

如今,獨山工業發展匯聚新動能,“高新輕優”產業發展方向日趨成熟,“1+2+N”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37萬千瓦。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4家,規模工業企業達96家。經濟開發區和麻尾工業園區最佳化整合,園區改革穩步推進,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貴州香港(獨山)合作園區。

乘風破浪整十載 獨秀峰下展新姿

麻尾工業園區恆鑫年產10萬噸中低碳錳鐵專案投入生產。

踐行農業現代化征程 全力啟用“獨山引擎”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才能在希望的田野上譜寫發展新篇章。

時值採收季節,從獨山縣城往各鎮出發,沿路是個大飽滿的紫秋葡萄、清香四溢的八月瓜、粒粒金黃的稻穀、黃中透紅的吊瓜、翠綠圓潤的羅漢果……一幅幅生動的豐收圖景,一項項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一個個涉農專案的加速推進,讓獨山的希望田野展現出勃勃生機。

十年來,獨山圍繞農業高產、高效、優質、綠色的發展方向,在廣闊的獨山大地上,書寫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

在麻尾鎮南門村的羅漢果種植基地,成片的棚架下掛滿了一個個翠綠的果子,在陽光的照耀下羅漢果閃閃發光,隨著微風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飄滿了整個山野。

“我們南門村的羅漢果種植示範基地,由群眾自發種植發展的,目前,基地群眾已與公司達成長期穩定合作關係,形成以群眾自主種植為中心,統一訂苗、統一育苗、統一培訓、統一銷售的‘一中心四統一’訂單產業發展模式……”南門村羅漢果種植戶何與開介紹道,經過多年發展,羅漢果產業已經成為南門村群眾增收致富的“甜蜜”事業。

2022年,在鎮村黨組織積極引導下,群眾種植熱情高漲,全鎮羅漢果種植規模擴大至7200餘畝,覆蓋全鎮1500戶農戶,預計產值7920萬元,種植戶戶均收入5。2萬元,有效帶動農戶增收。

近年來,獨山依託各鎮區位優勢,培育做強特色優勢產業,透過“黨建+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有效助推農民增收,同時,積極按照省、州要求,在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基礎上,以生豬、蔬菜產業為主導,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產業鏈不斷完善,農業發展效益不斷凸顯,農業現代化逐步實現。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從理念昇華到產業規劃、再到實地檢驗,獨山走出了一條以農業現代化發展引領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農業現代化發展邁上了新臺階:農業增加值從2012年8。38億元增長到2021年26。16億元,年均增長6。8%。糧食產量穩定在9萬噸以上。引進牧原集團、日泉農牧等龍頭企業,生豬產能突破90萬頭,入列全省生豬產業聚集突破區。發展蔬菜種植34萬畝次,累計認定5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獲批省級食用菌生產重點縣、海花草出口重點縣、板藍根種苗調出大縣;培育州級以上龍頭企業34家。

一系列資料,蘊含著獨山行穩致遠的調結構、興產業發展新思路,也見證了獨山行進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強勁勢頭。

下一步,獨山縣將全面貫徹落實省、州、縣黨代會精神,以農業現代化助推農業大發展,同時,搶抓國發〔2022〕2號檔案政策機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州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持續深入實施“六大產業、五大工程、五大行動”,推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建強“125”農業產業體系,全力以赴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推動全縣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乘風破浪整十載 獨秀峰下展新姿

貴州獨山經濟開發區一角。

改革開放的穩步前進 有效展現“獨山胸懷”

開啟地圖,地處貴州最南端的獨山,素有“貴州南大門”之稱,是貴州進入兩廣的必經之地,也是西部地區連線中、東部地區的開放前沿,佔據著重要通道和物流樞紐的作用。近年來,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重大機遇下,獨山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平臺作用越來越明顯。

在位於獨山軸承產業園的貴州元誠實業有限公司,一條條生產線高速運轉,工人往來忙碌,一箱箱產品乘著快車發往世界各地;在位於貴州獨山經濟開發區科技園的貴州星海製造有限公司,樓下的加工機器運轉不停,樓上的工人則在各自工位上忙碌著,大家各司其職,趕製來自海外的玩具訂單……一座座設施完善的廠房在獨山拔地而起,不斷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帶動當地經濟蓬勃發展。

在開放發展的探索中,一項項改革措施相繼落實,一家家企業獲得收益,讓越來越多的外向型企業落戶獨山,獨山改革開放的“朋友圈”穩步擴容,為獨山走向世界鼓足了底氣。“十三五”期間,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62977萬美元,進出口資質的企業從2016年的32家增長到2020年的122家,境外投資不斷拓寬,規模不斷壯大。

開放是一條永不停歇的進取之路,而改革是一場繼往開來的深刻革命。

十年來,獨山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深化,國有企業加快轉型。多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不動產首次登記壓縮至3個工作日,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100%;紓困惠企政策精準落實;持續擴大對外開放,2015年來,新引進產業專案344個,其中,投產專案288個,累計到位資金406。43億元,引進優強企業115家,其中,500強企業7家,央企7家。

同時,獨山還在不斷髮展外向型經濟,積極開啟山門讓獨山經濟融入外界,重點招引外向型、高新型企業到獨山發展,奮力打造貴州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和貴州南部產業轉移示範區,並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縣內11家企業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出口額突破1億美元。

乘風破浪整十載 獨秀峰下展新姿

法拉第磁電科技有限公司成型生產車間。

夯實民生的幸福之基 有力提升“獨山指數”

人民至上,造福人民。擺脫貧困、走向全面小康,是千千萬萬貧困群眾的追求與夢想,也是獨山縣委、縣政府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最大的民生工程。

獨山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深度貧困持續精準發力,根據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4541”決策部署,按照“五步工作法”,落實州“七個一”機制、“精準打法十條”,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脫貧成果持續鞏固拓展。

走進獨山望城社群的就業幫扶車間,“噠噠”的機械聲是社群群眾正在編織屬於自己的就業增收好日子。車間裡,婦女們穩坐在一臺臺縫紉機工位上,穿針換線、對齊材料、縫合收邊,操作熟練而又連貫,抬頭談笑間,眼底不時地閃爍出幸福喜悅的光芒。

“我們車間的工人大多數都是留守婦女,需要在家照顧老人孩子,現在大家實現家門口就業,有收入能顧家,都很高興。”車間負責人楊蓮說,目前,該車間共100餘人,月均工資在3000元到4000元不等,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望城社群就業幫扶車間只是實現獨山貧困群眾再就業的其中一家,在獨山,像這樣的就業“搖籃”就有20多家,已累計吸納就業群眾1781人。近年來,獨山充分發揮就業幫扶車間促就業作用,延續最佳化扶持政策,拓展豐富服務功能,提升就業幫扶能力,努力把就業幫扶車間打造成促就業促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為廣大貧困群眾創造再就業“搖籃”。

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理念,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加民生投入,強化民生保障,並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舉全縣之力、盡銳出戰,向最後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歷史性完成了決戰貧困決勝小康的偉大使命。

經過脫貧攻堅戰的淬鍊,廣大脫貧群眾不僅富了“口袋”,也富了“腦袋”,物質條件和精神世界都得到充實和昇華。與過去相比,群眾“揣著手等”“揹著手看”已全部轉變成“擼起衣袖比”“甩開膀子幹”,大家自立自強、奮發向上,迸發出了精氣神,讓獨山的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乘風破浪整十載 獨秀峰下展新姿

三中老師帶領學生開展戶外學習。

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勞有所得、老有所養、弱有所扶……補齊民生之短,夯實民生之要,迴應民生之需,築牢民生之基,多解民生之憂,這是百姓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的十年——23135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15。1%降為零;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7749元、14072元,同比增長8。2%和10。6%;4706戶19951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過上新生活;截至2022年9月30日,全縣城鄉居民參保315876人,佔州下達任務314079人的100。57%;組織就業培訓5。9046萬人次,發放創業貸款1。64035億元,新增公益性崗位14295個,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新建、改擴建農村中小學校64所,新建成初中3所、小學3所、幼兒園9所,完成建設面積約82萬平方米;成功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國家衛生縣城、全省雙擁模範縣。

沉甸甸的民生數字清單背後,是獨山縣委、縣政府始終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盡銳出戰、精準施策,為獨山人民美好生活而矢志奮鬥的生動實踐。

非凡十年,千家萬戶的“小幸福”開花結果,民生富足也成為了獨山最溫暖的底色。

未來,獨山上下將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搶抓新國發2號檔案出臺實施、省州支援獨山建設貴州南部產業轉移示範區和獨山-荔波黔邊城市帶等重大機遇,圍繞“四新”主攻“四化” ,用苦幹實幹的精神奮力建設“五個新獨山”,用“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在大美獨山這片熱土上賡續前行,奮楫爭先。(圖/文 柏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