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漢文帝劉恆,為何要對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劉長?

作者:由 唐唐品歷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08

項羽弟弟是誰

劉恆可不止劉長這一個兄弟,之所以要對付他,不過是其他兄弟都死了而已;不然,劉恆會把他們拉過來“挨個放血”!

漢文帝劉恆,為何要對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劉長?

漢高帝劉邦一生共育有八子一女:曹夫人生長子劉肥,呂后生魯元公主及惠帝劉盈,戚夫人生三子劉如意,薄姬生四子劉恆,“諸姬”生五子劉恢、六子劉友、七子劉建,趙姬生八子劉長。

如此一看,大家便知,劉恆上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還有4個弟弟,並非劉長一個弟弟。

三哥劉如意死得最早!在母親戚姬的攛掇下,劉如意與呂后之子劉盈展開了儲君之爭,怎奈實力不濟而敗北,終被呂后下毒毒死。是年為前194年。

其次是大哥劉肥。劉肥算是劉恆諸兄弟中死得較好的一位,其於前189年病薨於齊國。

接下來是二哥劉盈,其於前188年駕崩於長安未央宮。轉過年來(前187年),姐姐魯元公主也病薨於趙國。

至此,劉恆的哥哥姐姐們死絕。我們再來看劉恆弟弟們的情況。

時間來到了前181年——這一年,應該說是劉恆弟弟們的“大災”之年,除八弟劉長外,五弟劉恢、六弟劉友、七弟劉建均死於是年,而且這仨兄弟的死因也比較相似,與呂后脫不了關係。

漢文帝劉恆,為何要對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劉長?

劉盈死後,呂后當權。為拉攏劉氏宗親,呂后特意安排劉氏宗親迎娶“諸呂女”為“後”。當然了,表面上是把“諸呂女”送給你們享用,實則是“硬性攤派”,你不娶不行,娶了不以之為“後”也不行。

但不知道為什麼,劉恆的這些弟弟們卻十分地不識“抬舉”:趙幽王劉友娶了“諸呂女”為“王后”,但卻“弗愛,愛她姬”。此舉惹怒了這個“野蠻女友”,竟跑到呂后那裡說劉友的壞話:“

劉友說咱們老呂家怎麼能稱王呢?等太后您百歲之後,他就把我們一網打盡。

呂后一聽,火冒三丈,尋思:劉友這小子也太不給臉了,便將其“詔”至長安,活活餓死在官邸之內。

趙王至,置邸,不得見,令衛圍守之,弗與食。其群臣或竊饋,轍捕論之。丁丑,趙王餓死,以民禮葬之長安民冢次——《資治通鑑漢紀五》

梁王劉恢的情況也差不多。他也有一個“愛姬”,但卻被“王后(諸呂女)”給活活毒死了。劉恢精神上受了巨大刺激,受不了,遂“不勝悲憤,自殺。太后聞之,以為王用婦人棄宗廟禮,廢其嗣”。

漢文帝劉恆,為何要對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劉長?

相比兩個哥哥,燕靈王劉建就更加可憐,他當年就病死了,都沒來得及娶“諸呂女”過門。可大家不要以為,人死了就啥事都沒有了。呂后聽說他還有一個兒子(“美人子”),遂“使人殺之。國除。”

——至於呂后為何對劉建如此殘忍,連孩子都不放過,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難道僅僅因為其母身份卑微嗎?

至此,劉邦諸子中也僅餘四子劉恆和八子劉長健在。換句話說,劉恆在這世上,也就僅餘了弟弟劉長一人,而且兩人均活到了文帝年間。

01

說到這裡,或有朋友好奇:劉邦諸子都死了,怎麼四子劉恆和八子劉長卻什麼事都沒有呢?

這就說來話長了。

劉恆比較幸運,他和母親薄姬一樣,自始至終都處在一個不受人待見的境遇裡,也因此而躲過了重重劫難:

一者劉邦不待見她娘倆。

據史料,薄姬自得劉邦寵幸生下劉恆以後,便“希得進御”了。你平時都見不到皇帝,還能有什麼寵幸呢?自然不會像受寵的戚姬那樣,成為呂后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漢文帝劉恆,為何要對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劉長?

二則是劉恆早早地封為了“代王”。

前196年,劉邦封時年八歲的劉恆為代王,“都晉陽”,於是薄姬母子便於彼時起身北上了。在漢的各個諸侯國裡,“齊”最大而“代”最小。如此一看,你就知道劉恆是多不受人待見了;

代國實力弱小也就罷了,更糟糕的是,其北與強敵匈奴毗鄰。說得難聽點,那天匈奴大舉進犯,你薄姬母子都有可能被人家虜了去

——或因為此,呂后在策劃“諸呂女”的婚配事宜時,竟然把劉恆給忘了。可能“諸呂女”也不願嫁去代國吧?

最後,薄姬母子能夠安然存活,除了遠離政治中心外,還緣於母子二人的高情商。

就在是年(前181年),趙幽王劉友死後,呂后便“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趙”。趙國可比代國強大得多,將劉恆改命為“趙王”,這不是抬舉他嗎?當然不是,這只是呂后為了拜侄子呂為“趙王”而

假意

謙讓罷了。你要是信以為真,真接了,那就真地得罪呂后了。就此,薄姬母子心知肚明,遂“謝之,願守代邊”。這才保下命來。

相比劉恆,劉長就可憐多了,他連媽都沒有!

02

公元前200年12月,夜靜更深,高帝劉邦剛至帳內安歇,卻見一個豐饒嫵媚的陌生女子近前:“

陛下,奴婢來服侍您更衣……

”劉邦心下樂開了花,暗思:“張敖這小子可真回來事啊……”

漢文帝劉恆,為何要對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劉長?

是年,剛從“平城之圍”脫困的漢高帝劉邦班師回朝,途經趙王張敖封地時做短暫停留。

張敖是漢初開國功臣張耳之子,後來迎娶魯元公主為妻,但性格卻十分老實懦弱

——張敖這門婚事能成,大約是看在其父趙王張耳的面子上。

劉邦生性不喜老實木訥之人,因此見了這個女婿便心下不爽,時常謾罵。這次也不例外:劉邦“箕據慢罵之”。

此時已身為趙王的張敖也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內心盤算:“

你罵吧?你好好罵吧?看我晚上怎麼搞定你!

”於是當天夜裡,張敖便安排美女趙姬給劉邦侍寢(迴應鳳頭)。張敖這“算盤”確實打得好,自以為劉邦一高興,便能給他些好臉色了。

另一邊,或許是劉邦的“謾罵”過了火,竟惹地趙國丞相貫高、趙午等人“狂怒”:“

我的王呀,您也太孱弱了

”。

不僅如此,這幾個人還添油加醋道:“

劉邦對您如此無禮,咱們乾脆殺了他自立得了!

張敖一聽嚇壞了,把手指都咬出了血(“齧其指出血”),說你們胡說什麼呢?若不是高祖皇帝,我那來的這份家業……張敖是不敢造反呀!

貫高等人一合計,得,這事還得咱自己幹,成功了算趙王的;失敗了,責任算咱自己頭上,跟趙王沒關!於是,這幫人便迅速行動,安排人刺殺劉邦。只可惜,東窗事發,這幫人——連同趙王張敖,都被抓進了大牢。

還記得上面提到的趙姬嗎?也該她倒黴,她也受連累被抓進了大牢

——“及貫高事發,美人亦坐系河內。”

若無意外,這個女人必死無疑。

或許是機緣巧合,過了些時日,趙姬的肚子竟慢慢大了起來,顯然,她懷了劉邦的子嗣,“得幸,有娠”。

既然懷了龍種,這個女人便不好殺了;與此同時,趙姬的弟弟趙兼找到丞相審食其,希望他能在呂皇面前給姐姐趙姬說幾句好話。審食其是呂后的寵臣,深獲其寵幸——民間傳聞二人有染,有這個能力。至少,趙兼“以為然”。

然而,呂后在收到審食其的求情後,卻因嫉妒吃醋而沒跟劉邦講,“呂后妒,弗肯白”。這個也好理解,呂后必竟是個女人,那裡見得自家男人與別的女人有染呢?只是,如此一來,便只能難為趙姬在牢中生下孩子了。孩子一出生,出於對呂后劉邦的憤怒,趙姬走了絕路:“

恚,即自殺

”。

那這個孩子怎麼辦呢?你總不能隨便處理掉吧……於是這件事最終傳到了劉邦耳朵裡。劉邦“悔,名之曰長,令呂后母之,而葬其母真定。後封長為準南王。”

這就是淮南王劉長的由來。由於母親過逝較早,劉長一出生便交由呂后撫養;也正是這個原因,劉長自小便“常附呂后”,並因此而活下命來

——“孝惠、呂后時以故幸無患”。

簡單來說,呂后將劉長視作養子,有了感情,便捨不得對他下手了。

03

公元前180年,“誅呂之變”後,劉恆嗣位,是為“漢文帝”。考慮到自己目下也就餘劉長這一個“弟弟”在世,劉恆便對他十分之好了,“常寬假之”。

人,特別是男孩,若是自小沒了父母的教誨,很容易走形而飛揚跋扈,劉長也不例外。眼見劉恆“寵信”自己,劉長便“自以最親,驕騫,數不奉法”起來,比如他有時候竟然直呼劉恆作“大兄”,全沒有君臣之禮,以致於“自薄太后及太子、諸大臣皆憚厲王。”你說說,你這麼個樣子,文帝劉恆能不治你麼?

可治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

還記得上文提到的那個審食其嗎?就因為他沒能勸服呂后救下自己的母親,劉長竟對他憤恨起來。公元前177年,劉長直接去到審食其府上,從袖中取出鐵椎將其給椎死了。

厲王有材力,力扛鼎,乃往請闢陽候(審食其)。闢陽候出見之,即自褒金椎椎之……《漢書淮南王劉長傳》

漢文帝劉恆,為何要對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劉長?

光天化日之下,劉長竟然刺殺了當朝大臣,不管你有何種理由都說不過去,都應該接受國法的審判吧?可匪夷所思的是,劉恆竟然沒有治罪,“傷其志為親,故不治,赦之”。

那你說,劉恆為什麼不治他的罪?真的是因為“傷其志為親”?真的是因為二人間的“兄弟情誼”?

或許是,但更有可能不是。一者審食其確實該死。由於和呂后的特別關係,審食其原本是“諸呂”成員之一,深獲“諸呂”信任”,而且呂后死前還特地認命其為“帝太傅”。但奇怪的是,誅呂之變時,他卻沒有受到“誅連”。這說明了什麼?只能是他在是變中倒戈,背叛了“諸呂”。有誰會喜歡一個叛變的人呢?因此朝中看審食其不順眼的,大有人在。

再從皇家的立場看,其與呂后的特別關係,也是令到皇家顏面盡失,劉恆可能也希望他早點死

——之前惠帝劉盈尚在時,就曾以此為恥並想將審食其“誅殺”,但礙於呂后臉面而未能成行。

現在,審食其死於劉長之手,不正好遂了很多人的願嗎?若是以此治劉長之罪,恐怕朝中會有大臣不服。

漢文帝劉恆,為何要對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劉長?

二者劉恆嗣位這幾年,“誅呂”的功臣們接連死去,比如丞相陳平、齊王劉肥三子(劉襄、劉章、劉興居),這不能不使人懷疑劉恆沒有容人之量。是不是動了什麼手腳?現在,如果自己再把劉長給殺了,這天下人還怎麼看他呢?

是以,劉恆選擇“放水”,便是情有可原的了。

不過,為令劉長有敬畏之心,劉恆還是讓舅舅薄昭給他寫了一封書信,大意是讓他“

改操易行,上書謝罪……上下得宜,海內常安。

你說你寫一封信給劉長是不是就可以了?不!這之後,劉恆又讓薄昭寫了很多封,“數諫之”。

俗話說:“好鼓不用重錘!”你寫一封,人家還不明白你的意思嗎?你還連續不停地寫?這究竟是何時居心?如果你是劉長,你也起疑啊?這皇帝為何老勸我?這是要對我動手嗎?

……於是,劉長“胡思亂想”之下便起了“反心”,“

令男子但等七十人與棘蒲候柴武太子奇謀,以輦車四十乘反谷口

”,

準備刺殺劉恆。

這本來就是劉恆做得一個局,你想你的謀反能成功麼?肯定不能!於是“事覺,治之,乃使使召淮南王”。

劉長謀反並要刺殺劉恆,證據確鑿,這個事沒什麼好說的。按理,劉恆要治劉長之罪,可是劉恆又起了善心,竟又免了劉長死罪

——“其赦長死罪,廢,勿王;徙處蜀郡嚴道鞏郵”

最終,劉長在流放鞏郵的途中“

憤恚不食死

”。

漢文帝劉恆,為何要對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劉長?

劉長真的是絕食而死麼?

這就要看你怎麼理解了!試想,如果你是負責押運劉長前往鞏郵的公差。劉長,皇帝之弟,竟然在路上活活餓死了,你覺得皇帝會不會追究你的瀆職之罪?你還想不想活?

如此一想,你便知道無論如何都要讓劉長吃飯;就算他不吃,硬塞也得塞進去。你一定會保證,在你押送時,劉長是活著的。

這麼一尋思,大家就發現,劉長的絕食而死好像是有點問題,不可信。那麼,這種情況的出現,就只餘一種可能,即,

押送的“公差”得到了“上峰”的指令,令其不給劉長飯吃,最好是將他活活餓死在流放途中!

這個“上峰”是誰?大家就自行腦補吧。

漢文帝劉恆,為何要對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劉長?

事實上,自劉恆嗣位起,劉長的存在就已經是個威脅。如果劉長聰明,就應該“夾起尾巴做人”,甚至於離長安遠點。可他卻囂張跋扈不自知,不把皇帝當回事,以致於殺害審食其,刺殺文帝,也真是的沒誰了。可你本就不高明的策略,又如何是文帝的對手呢?是以,這生死大禍,便是難以免除的了。

或許,有朋友不服,說劉恆怎麼可能是如此有謀略的帝王呢?

大家想想,那些開創了盛世偉業的帝王,哪一個是等閒之輩?比如開創了“光武中興”的劉秀,“貞觀之冶”的李世民,“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康乾盛世”的康熙乾隆……

又為什麼要懷疑這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文帝劉恆呢?

大家覺得是不是這個理?

參考:《資治通鑑》、《漢書》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