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部落衝突:4000年前,夏朝和三苗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作者:由 北斗維斟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16

部落之前是什麼

大約在4000年前,中華大地上發生了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也就是華夏和三苗的戰爭。這場戰爭從堯舜時代,一直打到了大禹時代,最終是以華夏部族的勝利而告終。這場戰爭,是繼逐鹿之戰、阪泉之戰以來,中華大地發生的最大規模的戰爭。那麼這場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三苗部族,也就是苗蠻集團,是楚國人的祖先。根據分子人類學的研究,苗蠻集團的父系Y染色體也主要是O2,他們和古羌人同出一源。在10萬年前到6萬年前,O2系祖先從南亞、東南亞進入中國大陸,逐漸在雲南分化為了一支。其中一支沿著青藏高原邊緣北上,演變為了古羌人,也就是華夏民族的祖源。另外一支沿著長江流域向下遊推進,最終到達了長江中游,他們就是苗蠻部族。

部落衝突:4000年前,夏朝和三苗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東亞O系人種遷徙路線

苗蠻部族創造了輝煌的文化。1962年,江西文物管理委員會在上饒縣萬年仙人洞發現了距今1。2萬年前的野生稻植矽石以及1萬年前的栽培稻植矽石,這個證據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培育和種植水稻的國家。而江西一帶,正是苗蠻集團的活動範圍。

在湖北一帶,出現了彭頭山文化、皂市下層文化、湯家崗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等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從前3000年開始,中國開始向階級時代過渡,文明的曙光開始出現,而長江中游一帶也出現了許多早期城市遺址,目前考古發現的就有20多座,可見當時苗蠻的文明發展程度和華夏部族是相近的。

部落衝突:4000年前,夏朝和三苗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遺址

當時苗蠻的活動範圍很大。戰國時代的吳起說三苗“

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

”。上古時代的衡山,指伏牛山到大別山一帶的山脈,秦漢時期的衡山郡就位於江北。而文山則不可考。總之,三苗的活動範圍涉及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以及河南南陽、信陽一帶。

部落衝突:4000年前,夏朝和三苗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大約在5000年前,中原發生了逐鹿之戰和阪泉之戰,黃帝統一了以蚩尤為首的東夷部族,以炎帝為首的羌人集團(發展為農耕的古羌人),於是形成了炎黃—東夷部落聯盟,合稱華夏部族。此後,炎黃部族和東夷部族的首領輪流擔任華夏部族的軍事首領,後世將之美化為“禪讓制”。例如其中的堯是炎黃部族首領,而舜則是東夷首領。

在這個時代,由於華夏部族一統中原,實力強盛,於是開始向南方擴充套件土地。而三苗也越過伏牛山,向中原大地推進。根據考古發現證明,南陽盆地在很早的時期屬於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範圍,後來又被江漢來的大溪文化所取代。

此後,大溪文化不斷向向北推進,人們在鄭州、洛陽等地都發現了後起的石家河文化的某些因素,可見三苗文化的影響範圍在擴大。

部落衝突:4000年前,夏朝和三苗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南陽盆地

兩大部族在南陽一帶產生了衝突,必然發生戰爭。許多史料都記載了從堯這個時期就開始對三苗用兵。《六韜》說:“堯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呂氏春秋·召類》則說為“堯戰丹水以服南蠻”。《史記》載:“三苗在江漢、荊州數為亂……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可見,堯擊敗過三苗,阻止了三苗繼續北上。許多被俘虜的三苗被遷徙到了西北,後來融入到了西戎之中,而西戎實際上在上古時代和炎黃是一個支系的。

到舜的時期,華夏部族和三苗的戰爭進一步擴大。舜在採取南征的同時,還不斷改變被征服苗民的風俗,史稱“舜卻苗民,更易其俗”。舜對三苗的戰爭可謂曠日持久,最終舜也死於南征的途中,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淮南子·修務訓》記載舜“南征三苗,道死蒼梧”。這裡的蒼梧不是湖南,更不是廣西。湖南境內有許多上古地名,這是古代民族南遷造成的地名南移現象造成的,例如衡山從河南一帶南移到了湖南南部,而在上古時代也大概在南陽一帶。《山海經·海內南經》記載“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也就是舜和堯的兒子丹朱都被埋葬在蒼梧山。

部落衝突:4000年前,夏朝和三苗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討伐三苗的戰爭地圖(地圖過於誇張)

在夏朝初期,華夏族對三苗的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墨子·非攻下》說“

昔者三苗大亂, 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乎市,夏冰,地拆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徵有苗,四電誘袛,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

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就是當時三苗出現了大規模的內亂,天有異象,同時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於是禹趁機南征三苗,最終射殺了三苗的首領,擊敗了三苗,從此三苗就走向了衰落。

從地理位置來看,大禹時期的政治重心已經從堯時期的山西轉移到了洛陽一帶,甚至轉移到了淮北一帶。華夏部族的南移,必定會帶來大規模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三苗退出了南陽盆地,退守江漢地區。從考古上也可以證明,因為後來江漢地區的新石器文化退出了南陽盆地。

部落衝突:4000年前,夏朝和三苗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華夏部族對三苗的戰爭,持續了三代,真是曠日持久。這場戰爭,加速了華夏部族進入文明時代。在戰爭中,部落聯盟軍事首領——王的權力不斷擴張,於是禪讓制不斷遭到破壞。在堯舜時期,已經發生了嚴重的王位之爭,《竹書紀年》記載,“

堯之末年,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韓非子》則說“

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

”。可見,禪讓制發展到堯舜時代,已經無法維繫了。

最終到了夏後啟時期,王位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於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才真正得以建立起來。

苗蠻部族在這次戰爭中失敗後就長期沒有見於歷史記載。然而從考古發現來看,苗蠻部族的文明程度絲毫不能忽視。在商朝時期,江西、湖北、湖南都發現了大型的青銅器,尤其是江西的大洋洲遺址,這是商代僅次於殷墟的大型青銅遺址。不過,由於缺乏歷史的記載,人們無法考證這個哪個古國創造的輝煌文明。在商朝後期,曾經和荊蠻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這裡的荊蠻極有可能就是三苗的後裔,楚國的前身。

部落衝突:4000年前,夏朝和三苗的戰爭是怎麼回事?

苗瑤語族分佈

現在的貴州、湖南境內有大量的苗族,這些苗族實際上就是苗蠻的後裔。在上古時代,“苗”實際上就是“蠻”。在春秋戰爭時代,江漢一帶的苗蠻基本融入了華夏族,而只有湘西一帶的苗民還保持本民族的風俗。從秦朝到清朝,他們遭到中央王朝的驅逐,不斷向西遷移,形成了現在的苗族。因此,苗族的祖先並非蚩尤,而是三苗才對。

部落衝突:4000年前,夏朝和三苗的戰爭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