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謀士春秋試比高,武將戰國各呈能

作者:由 吾悅吾曰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21

吳起和田文是同時代的嗎

春秋戰國時期,各式各樣的人物,層出不窮,各顯身手,揚名後世。

聶政刺殺韓相俠累,勇是很勇,但死不足惜,為百金而致人以死,而不問青紅皂白,為濫殺矣,雖孝於母,其行不足為後人榜也。

吳起和田文同為魏國大臣,論功論能力,吳起都在田文之上,魏王卻用田文為相,位在吳起之上,吳起不服,與田文相爭。田文只用一句“主少國疑,安敢用你”的話,就讓吳起啞口無言。

功高震主,歷來是大忌。吳起空負一身之智勇,但不識時勢;田文雖才淺,但知己知勢,身處亂世,其才足矣。吳起卻有殺身之禍。

國之將亡,必以內亂始。倘若不亡,是天意也,非人力可為。內治才能外立!

商鞅作為改革家,實為治亂世之能臣,開專制獨裁之先河。

商鞅變法,使民不敢開口議政,是埋禍患於將來,民意不可禁,只能洩。

商鞅深知人才難求,天下雖大,治才不多,經邦濟世之才就更少了。只有以才為寶,方能治國安邦。

論打仗,孫臏絕對算得上一個大軍事家,但為人不夠謹慎,險些為小人所害。龐涓與孫臏為同學,但是一個使詐之人,心知才學不如孫臏,不除掉他,難有出頭之日,於是設計陷害孫臏,孫臏過於天真,不諳世事,竟然被龐涓玩弄於股掌而不知,落得個兩腿殘廢的下場,實在令人痛心。

龐涓此舉,很快讓他落了個聲敗名裂的下場。馬陵之戰,孫臏用減灶之法,引龐涓冒進,身陷齊軍重圍,萬箭穿心而死。

戰國時期,士人爭名好勝,成時代風氣。

以孟軻的德才,尚求之於人,更何況別人呢!孟子重仁,但不忘利。仁可以得利,利可以是仁的結果。

象蘇秦、張儀這樣的,更是被成名所累,難以自拔。

蘇秦憑一嘴之功,合縱六國,其能後人未可追矣!結果還是死於非命。

戰國時期,士的權威不斷壯大,進可輔國,退可敵國。

戰國時期四大公子(齊孟嘗君、魏信陵君、趙平原君、楚春申君)皆養士成風,多達數千人之眾。

孟嘗君能以禮待士,從善如流,知錯就改,雖無治國之才,但足以揚名於天下,留名千古。

信陵君的才能和貢獻,四大公子中屬第一,但還是不被國君信任,鬱鬱而終。

秦國有個司馬錯,論名氣遠不如張儀,但貢獻卻比張儀大得多。

司馬錯力主伐蜀,張儀卻以道險為由反對。實踐的結果證明司馬錯的見解強於張儀遠矣。

張儀玩弄小的權謀,其才遊刃有餘,但其志不高,眼光尚淺,不足於論天下事。

張儀之能強蘇秦百倍,但其術不正,終不能為正人師。

張儀不論辯才還是謀略,都是當世奇才,其保身之術尤高於同輩,後世玩弄權術的人很少有人得其真傳,躲過此劫,實為後世許多怪傑之祖。

思想都是從實踐中來,戰國時期思想的活躍,得力於士人勇於開拓的實踐,各方面的正反經驗,豐富了思想的來源。

謀士春秋試比高,武將戰國各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