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雖然北魏極力做漢化,但鮮卑與漢族貴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作者:由 騰哥劇能說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23

鮮卑對漢族怎麼樣

雖然北魏極力做漢化,但鮮卑與漢族貴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喬治·屈維廉(英)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779字,閱讀約4分鐘

雖然北魏極力做漢化,但鮮卑與漢族貴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南北朝時期,天下分裂動盪,政權更迭頻繁。公元386年,鮮卑族拓跋部首領拓跋貴建立政權,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朝代。

雖然北魏極力做漢化,但鮮卑與漢族貴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公元471年,北魏第七任皇帝拓跋宏繼位為孝文帝。

因此,他要改變整個民族的本質,將鮮卑族與文化底蘊深厚的漢族融為一體。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他主張穿漢服,說漢語。他改鮮卑姓為韓姓,改名為“袁弘”。

此外,還鼓勵鮮卑上層人物與漢族通婚,並參照南朝的法律和制度進行官制改革

可以說,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對北方各民族的融合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意義重大。499年,曾有豐功偉績的一代帝王病逝。他們當時只有33歲。它們是高祖廟宇和孝文帝的諡號。

雖然北魏極力做漢化,但鮮卑與漢族貴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眾所周知,鮮卑族拓跋部原是北方遊牧民族。

統治者建立北魏進入華北之地後,為了穩固政權,在漢人聚居的地方利用漢人士子統治漢人,漢人士子也透過鮮卑統治者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但鮮卑貴族與漢族士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北魏大武年間,實行王,公,侯,子四等爵制。

但崔顥極力主張恢復封建五等爵制

。要知道,崔浩曾被封為吳承子,後來又攻白馬公。由此可見,他的想法不僅是將四等改為五等,而且要讓姓氏按照割據勢力的大小,由五等接受,歷代世襲,北魏皇帝認可。就像西周時期,諸侯治理自己的諸侯,只與周王室保持朝貢關係。

雖然北魏極力做漢化,但鮮卑與漢族貴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雖然北魏極力做漢化,但鮮卑與漢族貴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因為,崔顥在北魏政權的漢化過程中逐漸得到了重要的地位,這使他誤以為北魏可以完全漢化。甚至,他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實現鮮卑與漢士族共同執政的局面。

然而,這無疑觸碰了鮮卑皇權的底線。

自古以來,帝王們思考的都是如何加強皇權,而不是如何與他人分權

。公元439年,魏太武帝命崔浩編修《國書》,請他根據真實資料編撰一部魏國史,供皇室後代閱讀。漢人士族講究禮制,鮮卑人則相對落後。而且鮮卑拓跋布人喜歡編辮子,穿便於騎馬的衣服。這當然是不習慣一向喜歡穿衣打扮的漢人士族。

此外,拓跋布人同姓通婚為漢族士族所不齒。最終,這樣的不雅之事被郝翠毫不忌諱地寫進了書中,還刻在了石碑上,公之於眾。這種做法徹底激怒了鮮卑貴族。

最後,在公元450年,崔浩被殺,牽連了九族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國史監獄”。

雖然北魏極力做漢化,但鮮卑與漢族貴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而何翠分享北魏皇權的理想恰恰反映了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之間的尖銳矛盾,而何翠正是這種矛盾的犧牲品。想到“國史之獄”,不過是一個藉口。

接著,南朝就成了它最大的威脅。此外,南朝北伐,北魏治下的漢人大多響應。

如果北朝士紳響應南朝北伐,北魏政權將陷入危機

。公元489年,魏孝文帝向群臣求賢若渴。大臣李彪建議:“對接近南朝七州的漢族學者,應給予與鮮卑貴族同等的待遇,以爭取人心,穩定政權。”。

之後,孝文帝採納了李彪的建議,開始重用漢人士子,盡力調和漢人士子與鮮卑貴族的關係。

鮮卑入主中原後,面對眾多的漢族士族和漢人,鮮卑統治者想要撫慰人心,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公元494年,孝文帝力主萬民遷都,實行漢化政策。除了仰慕漢文化,想改變鮮卑習俗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在更深層次上維護鮮卑政權,穩定拓跋在中原的統治地位。”。

雖然北魏極力做漢化,但鮮卑與漢族貴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參考資料:

“《魏書帝紀·七高祖紀上》,《資治通鑑136卷》,《魏書太祖紀》,《魏書崔顥傳》”

報告/反饋

這裡是《若芹站起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氾濫。

雖然北魏極力做漢化,但鮮卑與漢族貴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