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是“迴避”還是“真不愛”,別傻傻分不清

作者:由 斌小斌說文化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23

和迴避型結了婚能幸福嗎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適的時候,出現了能讓他展現才華的舞臺,他便會閃閃發光的。”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大多數都是他的親身經歷,

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透過小說中的故事,他向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

《晚熟的人》是“迴避”還是“真不愛”,別傻傻分不清,

一個迴避型的人處在迴避的狀態裡時,他就像是一灘渾水,那個時候甚至連他自己都看不懂自己。

那種感覺就像是“

瀰漫性疼痛

”,在沒查清根源之前,你就感覺哪都疼,哪都不舒服。

而回避型的人,又屬於那種因為過去的經驗,不能或者不會把這些疼痛拿出來表達和梳理的人,最後就會變成“他自己先處理,忍一忍”,就把你丟在一邊了。

這個時候,分辨他到底是“迴避”還是“不愛”,就走過頭了,已經走到了結果上,如果你想了解真相,就要

退回來兩步,看根源

是“迴避”還是“真不愛”,別傻傻分不清

01 該怎麼找到根源?

很多夫妻之間,

對方之所以會迴避,一定是因為前面關係裡有過很多的衝突

,沒有被處理,而當下有了新衝突。

情緒上頭的時候,人基本都是“啥傷人說啥”,所以,分辨之前,先處理根源的衝突,

兩個人之間是穩定的,沒有誤解的,答案才是真實的。

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先把衝突降下來。

你要先從這個衝突裡面緩下來,退下來,起碼

有一段時間的緩衝

,讓對方不再接受新的刺激源,他不需要再去持續的迴避你。這是第一步。

因為對於一個迴避型的人來說,他有很多情緒都在壓抑著,沒辦法拿出來表達,尤其是你們之間已經產生了衝突,彼此之間的氣氛很緊張,那種不安定感更強,更不容易交心。

你講的每一句話,都很有可能對他產生影響,比如說,你想去安撫一下他,他可能都會覺得“壓力好大”“你又來逼迫我了,又來控制我了”,這時候

他就會持續陷在自己那個麻木的狀態裡。

你要想不讓他這樣,讓他可以真正地面對自己的感覺,問問他自己的心到底還愛不愛,就要

先給他一個停下來的機會,讓兩個人之間不產生新的矛盾衝突

所以在這段時間裡,儘量和對方拉開一點距離,減少和他的接觸,

讓他可以有一個自己的空間去消化他的情緒,

本身他就已經夠亂了,咱就不把他攪得更渾了,讓他沉澱一下。

是“迴避”還是“真不愛”,別傻傻分不清

第二步,修復關係

當你感覺,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沒那麼僵硬了,氣氛緩和了,他那個沙子沉澱下來了,你就可以走第二步了:

把沉澱的衝突重新拿出來,好好聊一下

這個聊不是說要把那個衝突翻出來吵一遍,而是對沖突裡,你們的受傷和關係的損傷,做一些針對性的修復,比如我們最經常提到的「

關係覆盤和積怨化解

」。

什麼叫關係覆盤呢?簡單來說就是把你們之間發生的那些衝突,重新梳理一下。

“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麼迴避的?

那個階段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過去那些架是怎麼吵起來的?

發生了什麼?

情緒是不是非常激動的?

當時有沒有說過什麼很過分的話?”

這樣覆盤完之後,問題的卡點和一些過去對關係傷害比較大的場景,你都會比較清晰,也就可以更好地做下一步的處理和化解。

積怨化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把過去那些給關係帶來傷害,或者產生誤解的東西,重塑修正一下。

比如說,針對前面的問題,可以接著和對方溝通的是:

“你曾經說的那些“心口不一”或者“刺激性”的話背後,你的感覺是什麼?

你的本意是什麼?

你的需要和期待是什麼?

這些話可能給對方帶來的感受是什麼?”

重新修正那些話背後傳遞出來的「我對你的否定」

這樣修正完了,可以幫他從那個麻木的神經狀態裡松下去,從那個創傷裡活過來,也就

重新為你們的關係開了一條新的路,構建了一個新的溝通模式。

但話說回來,這樣化解過之後,不見得你馬上就會得到一個完美的、愛你的、不迴避的愛人,但最起碼

得到的是一個「真實的人」

對方可能在面對關係、面對你的時候,就如釋重負了,你們之間是可以釋然的,關係從負分走向正分了。

這個時候,你再想去分辨,去體會他心裡的感覺是什麼?向他詢問「你心裡對我還有沒有感覺?是不是還有一點點在乎?你對我們關係真正的決定到底是什麼?」,他給你的迴應才會是從心裡出來的,才會是真正的答案。

是“迴避”還是“真不愛”,別傻傻分不清

02 判斷不一定只是單一的標準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覺得“這個分辨步驟太麻煩了,還是要我不斷去付出,

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標準或者方式?

”。

說句實話,

沒有

先不說我們開頭提過,迴避型的人像一灘渾水,就算他清澈見底,

你想要的答案就只是這個問題的結果嗎?

假如說今天你看到的標準是“他對你冷暴力三天,就可以確定他不愛你了”,那之後你就可以放棄,不再執著於這段感情,心甘情願地走了嗎?

很顯然不會,很多人都是在標準裡“選擇性相信”:

「和自己想法一樣的就是“對,就是這樣”;

和自己想法不一樣的是“奧,可能情況不太一樣”。」

甚至於有很多人是,哪怕周圍人都在勸你“這人根本不愛你,根本不在乎你,趕緊放手吧”,你還是

會回到自己的情緒和問題裡:“為什麼他不愛我了?”

因為你心裡有自己想要的一個答案,和想走的一個方向,只是可能自己心裡有傷口,不知道怎麼療愈,所以也在努力地尋找抓手。

是“迴避”還是“真不愛”,別傻傻分不清

今天這

兩個步驟的梳理,其實也是在幫你療愈自己

,因為

關係裡的最佳療愈工具是伴侶

學會暫停和修復就是讓你有能力,可以看清真相,理清真相,看到關係怎麼了,也就可以真正看到對方怎麼了,把他拉過來變成可以療愈你的幫手,而不是把他推走,讓他變成關係對立面和創傷的來源。

很多時候,答案很簡單,你能不能得到它,要看的是,

你有沒有識別和處理的能力。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是“迴避”還是“真不愛”,別傻傻分不清

眾所周知,莫言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諾獎分量不小,莫言能夠獲得,足以說明實力。但實力是要靠作品說話的,我們普通人大可以買他的作品來見證一下。但在我看來,莫言確切是個大師,比如說,上面的文字,便是好的佐證。

是“迴避”還是“真不愛”,別傻傻分不清

大家信我的話,不妨讀讀他的新作《晚熟的人》,這比他之前的小說更經典,裡頭描寫的人性更深邃。因為這是一本他打磨了八年的小說,當中寫的又是他回到老家後的種種經歷,比如說表弟的妒忌打擊與迫害啦,在村裡大肆傳播他的謠言啦,莫言傷痛地接收這一切,卻以文學的形式表達在了新作《晚熟的人》中。

是“迴避”還是“真不愛”,別傻傻分不清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

《生死疲勞》:諾獎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蘊含著能讓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秘密的小說,這是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他用各種幽默風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透過轉世輪迴的方式,用動物的視角去寫了當時社會的風俗人情,和人們細緻入微的生活習慣跟社會風貌。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說過:“莫言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但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並不一定會的諾貝爾獎,當莫言用魔幻現實的手法,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地對人性的探索來講故事後,他就成為了世界級作家。

如果感興趣,點選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是“迴避”還是“真不愛”,別傻傻分不清

AX41正品 生死疲勞 晚熟的人 莫言諾貝爾獲獎者

¥

99

精選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