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項羽有兩大“剋星”,即使過江東,還將以失敗告終

作者:由 小鯨魚遊一遊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27

項羽弟弟是誰

公元前202年,戰神項羽

烏江一刎

,悲情謝幕。潑皮

劉季

高唱大風歌,奠下大漢煌煌偉業。

這事已過兩千年,雖蓋棺卻無定論。

劉邦、項羽

到底孰強孰弱、孰高孰低,還在爭論不休中。

很多人覺得,項羽是堂堂正正偉丈夫,最後卻沒能過江東再圖天下實在可惜。

本人認為,縱然楚霸王東渡,也無濟於事,他的人生是有定數的。為什麼這麼講?

因為人一生能幹多大事完全由他的內心決定。內心是驅動力,也是制動力,偏執的內心會限制思維和行動。

項羽有兩大“剋星”,即使過江東,還將以失敗告終

項羽,什麼出身?根紅苗正的

楚國貴族

。《

史記

》記載,“項氏世世代代為楚將,其家族被封於項。”

項羽的爺爺

項燕

,大名鼎鼎,他是楚國的最後長城。帶著楚王的所有家當和希望,誓與王翦60萬虎狼秦兵做殊死一搏。可惜大秦國勢正強,王翦父子太牛。項燕以失敗告終,留下一句名言,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後來得到應證。

項羽的叔父,

項梁,

也是一位軍事強人,起義隊伍的建立者和領導者。項羽就出生在這麼一個上層

軍人家庭

,世代都以戰功來守護家族榮耀。

基於家庭影響和後來種種表現,我們基本可以判定項羽的

價值觀和人生目標

。這兩方面就決定項羽失敗的

必然性

項羽有兩大“剋星”,即使過江東,還將以失敗告終

1、從人生目標上看,項羽的追求就是要做軍事上的霸主。

家庭耳濡目染的影響下,項羽

今後的路

就是要憑藉自身的勇力和軍事才能,在戰場上擊敗群雄,恢復楚國家園,贏得軍功赫赫。稱霸即可,根本不想佔盡天下。

這跟

韓信

是一樣的。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韓信打仗是一種天分,完全在享受過程,戰場上的激烈對抗和瞬息萬變,讓他感覺倍刺激和過癮。雖

三分天下有其一

,也沒有被

蒯通

說動去做

“小三”

。韓信壓根兒就不想去爭什麼天下,他只對戰場上的勝利感覺興奮。

一代英才,項羽和韓信,純為軍事而生。

如果單從軍事成就講,項羽的目標早已達到。他不但證明了自己的軍事能力,也在短期內讓天下重回秦統一之前的狀態。眾多戰例中拿出一個,就足夠他青史留名。“力拔山兮氣蓋世”、“一人斬殺數百人”,描述的是他的單兵能力。“鉅鹿之戰”、“彭城之戰”、“垓下之戰”,說的是率隊衝殺的強悍無敵。

項羽,當之無愧的戰神。

“王不過霸”,乃是真言!

項羽有兩大“剋星”,即使過江東,還將以失敗告終

2、從價值觀看,項羽政治上也不是做天下共主的料。

軍事貴族,累世而成。作為家族後代,項羽懷有極強

家族榮譽感

,具備優良的

軍人素養和果斷的行事風格

。他崇尚理想的

英雄主義

,為了心中的“大義”,不畏生死。

骨子裡,項羽有貴族的傲氣

,以階層道德時刻約束自己。

他輕視下層小民,對於軟弱的,怯懦的,偷偷摸摸的,詭計多端的行徑,他表現出強烈的鄙視。鴻門宴上,殺掉如此弱小謙卑的劉邦,不是我項羽乾的事。如果做了,會影響我的聲名,天下英雄該怎麼看?

這就是項羽,強大之下

暴露了弱點

驕矜之氣

日盛,

虛榮心大於實際利益

,可以無情徹底地摧毀那些他認為可恨的敵對勢力,但對於似乎違背了道義的複雜關係卻猶豫不決下不得手。

項羽有兩大“剋星”,即使過江東,還將以失敗告終

踏雲烏騅馬

美人虞姬

是項羽的最愛,一個讓他對陣時如虎添翼,一個用柔情襯托出他的英雄氣。那個時代,項羽是天下最強的軍人,天下最強的男人。

對於想要的東西,他往往“直接拿來”,不會過多考慮別人想法,也用不著陽謀陰謀。項羽的手法很簡單,唯有暴力,殺殺殺。坑殺了20萬秦軍、燒掉了阿房宮、幹掉了主帥宋義、滅了楚懷王熊心。

可以從另一方面講,項羽就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戰爭機器,具有強大破壞力,他是一個單線思維的殺人“狂魔”,一腔怒氣不息,以暴制暴做絕到底。因此,做事欠缺考慮,不顧及政治後果。

所以說,項羽的人生目標,違背了歷史潮流,他妄圖憑藉一己之力,而且還僅僅是軍事力武力,來震懾群雄,安定天下,這個想法太簡單。他偏執的內心限制了他的思維和行動。而且因為自己太強,藉助外力上太欠缺,導致了滅亡。

3、下面對比一下項羽和劉邦,看看彼此有什麼不同。

跟劉邦比,項羽太年輕太單純,沒有豐富的閱歷,沒有充分的內心歷練。

項羽有兩大“剋星”,即使過江東,還將以失敗告終

劉邦老哥,比項羽弟弟大了24歲,差不多父親的年齡。社會閱歷自然比項羽豐富得多。

劉邦是農民,卻不種地,愛

混社會

,喜歡遊走於社會各階層各角落之間,他

善於交際,會處關係

,能夠接觸到社會上方方面面各色人物。不論是

蕭何、曹參、夏侯嬰,

還是

周勃、樊噲,

這些人都是他的兄弟,都是他的社會關係網,他對社會人心瞭如指掌。

但是,他也只是個小民,身處社會最底層,力量很小很小,為了生存,必須秉持一種

實用主義哲學

。所以,劉邦為人超靈活,應對能力強,重視人心人情,利益是個關鍵,所謂的信義要根據情況,嘴上說說也可以。

要做成什麼事,還得人與人互相幫助,外部力量的輸入是他的生命線,後來打天下過程中,他始終離不開蕭何、張良、韓信,因為他沒有很強的專業技能,

用人才是長項。

劉邦有一顆貪心,野心也在不斷膨脹,這是他不斷前進的

動力源

。比如,打下咸陽後,他也想享受享受,開一開心,那麼大的豪華宮殿,那麼多的長腿美女,誰不喜歡?可是可是地位不穩固啊,內部得依靠這幾個哥們,不能得罪,外部那幫王八蛋都看著我呢,想吃了我。

無奈之下,還得繼續奮鬥,就這麼的雪球越滾越大,事業成就了。劉邦這廝根本都想不到有一天可以

君臨天下

總結一下劉邦和項羽特點。

劉邦是複雜的,內心更強大,具有很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實用主義至上,做事很“曲”很圓,能屈能伸。

而項羽是單純的固執的,堅持理想的英雄主義。心理和行為上過分“直”,剛性有餘,韌性不足。存在可怕的“兩極”思維,要麼進攻要麼死,中間缺乏緩衝地帶。過分相信自己打仗強,忽視了政治和謀略的重要。自負得要命,斷絕別人的幫助。如此,必然死路一條。

項羽有兩大“剋星”,即使過江東,還將以失敗告終

《孫子》有云“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不論是軍事,政治,“奇正之說”都是成立的。簡單講,“正”是正面迎敵,“奇”是側面偷襲。項羽往往重視“正”,忽略“奇”。政治上,項羽遇到了劉邦這個不走套路的傢伙,軍事上又遇到了韓信這個謀戰派天才。所以,項羽的正面衝鋒再勇悍,陷於層層泥淖中也是無法自拔。

最後的“垓下之戰”,看看韓信的對陣部署,早已經把項羽觀察得明明白白。所以,項羽面對這兩位“剋星”,認倒黴吧!

因此,項羽過不過江東,命運都是一個,以失敗告終。

項羽有兩大“剋星”,即使過江東,還將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