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作者:由 錦春家庭教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29

曹原的家長是做什麼的

一談到科學家,相信這是很多人年少無知的夢想。小時候不懂科學家是什麼,就覺得很牛,感覺科學傢什麼都懂,還可能飛到外太空。但是等我們長大成人以後,才發現科學家這條道路非常窄,站在上面的人都是頂尖的人才。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我們兒時的夢想自然是無法實現,但是未來我們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科學家的話,就要從小開始努力了。於是作為一位老母親,我開始關注科學家的成長史,關注科學家所說的話,其中有一位

1957年的物理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楊振寧先生的一段話,給我很大的啟發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楊振寧先生說:“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期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後,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在於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富有創造力、動手能力強”。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科學家身上應該

具有的素質,思維、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科學不同於其他學科,死記硬背是不行的,要擁有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這讓我想到了很多孩子只會死學,結果只會學習,

連自理能力都上不去,怎麼可能做得好科學實驗呢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那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成為科學家,就要從這三方面開始培養!

一、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的培養

所謂科學思維,是在一定的經驗積累上,遇到問題能夠主動探索和思考。而這種思維能力對於孩子能贏在未來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呢?最初我們可以用啟蒙的方式,

分5個步驟,觀察、提問、實驗、思考、尋找答案。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要知道兒童對於“科學”是天生有興趣的,尤其到了3歲左右,好奇心特別濃厚。孩子開始不停地問為什麼的時候,就已經經歷了觀察和提問兩個部分,接下來

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實驗,然後引導孩子思考,再去尋找答案。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在這裡我拿

雨後彩虹

出現舉例,孩子會問:“為什麼有彩虹?”家長就可以陪孩子做一個關於彩虹的實驗,準備透明

玻璃杯、鏡子、水。

然後將杯子中裝滿水,將鏡子放到杯子中,然後調整鏡子的角度,角度要讓陽光能夠照射在鏡子上,然後將光反射到暗面的牆上,

就會出現彩虹。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當孩子看到這個實驗以後,一定會非常驚奇,此時你讓孩子去思考,

彩虹形成有哪些主要元素

。他可能會說

太陽、水、鏡子

,此時家長可以拿出孩子的

《幼兒科普繪本》

把原理給孩子講一遍

。這就是整個

科學思維的探索過程

。一定要準備一些科普書籍,作為孩子尋找答案的依據。我家孩子常看的《幼兒科普啟蒙繪本》就能滿足5歲前孩子的大部分需求。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3-6歲幼兒科普啟蒙 共6冊 物理認知早教親子讀物

¥

56。8

精選

購買

當然如果你覺得陪著孩子

做實驗的方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很費時間

。建議你可以選擇給孩子看一些

科普紀錄片或者是科學課程

,比如我沒事兒就給孩子看得

《像烏鴉一樣思考》

,這種以動畫形式教會孩子思考。每一集的內容都包

括觀察、假設、實驗

,之後就需要孩子自己去

思考去評估。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除此之外,我還會給孩子看

《第一次遇見科學》

這套專為學齡前兒童設計的科普書籍,1

2冊書包含了96節配套的科學影片課程

,基於

STEM理念

,全面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數學素養和科學思維。裡面包括的科學知識也很豐富,有

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科學、社會科學。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第一次遇見科學12冊創造力、好奇心、溝通能力、數學素養探索精神

¥

108

精選

購買

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力除了可以透過前面講的書籍來提升,家長要做到這幾點,首先是

鼓勵孩子提問

,並且不在孩子提問的時候潑冷水,好奇心是創造力的基礎。如果好奇心沒了,自然缺乏創造力。建議孩子在3歲左右這個想象力爆發的階段,

讓孩子多玩些想象力遊戲。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比如看

圖編故事、塗鴉、捏橡皮泥、搭積木

……這些富有創造性的遊戲,家長要鼓勵,不要阻止。不要因為心疼家裡的強,就破壞了孩子創作的慾望。同時家長要

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

,允許孩子

觀察螞蟻搬家、讓孩子去看見因為季節變化植物產生的變化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我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聽

李亞鵬

說,他一年會

帶李嫣爬山24次

,每一次都是趕在節氣的時候,這樣便於李嫣去

觀察節氣的變化

。不得不說,跟李亞鵬相比,我們這些父母汗顏。

三、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

一說到動手能力,我就想到了在

2018年登上《自然》年度科學家人物榜首的中國少年曹原

。這個出生於

1996年的天才少年

就是動手能力中的“高人”。他

不到10歲的時候,為了提取硝酸銀的實驗材料

,就把

媽媽的銀飾拿來試驗,在家裡還佈置了一間實驗室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曹原的

媽媽並沒有心疼自己的首飾,反而鼓勵孩子的探索

,得到這樣支援的孩子,動手能力怎麼能不強呢?試想一下,我們生活中有多少次破壞了孩子本來能夠提升動手能力的時機。孩子想要自己穿鞋,你嫌棄他總穿反,孩子想幫你做家務你嫌他搞得一團糟,孩子想在家中做點兒小實驗,你嫌他是敗家子。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聽聽諾獎獲得者楊振寧怎麼說

所以作為父母想要提升孩子動手能力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

允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

,從1歲開始。之後家長可以讓孩子

做手工、拼積木、做實驗、玩魔方

……總之要讓孩子的手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