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作者:由 紅色史令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30

孔子是什麼時期的人物啊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左右,我國還處於百廢待興時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高。而位於我國北部的內蒙古地區,由於工業建設發展緩慢,加之交通不便,經濟遠遠落後於內陸地區。因此大多數的年輕人都選擇了外出打工,這也造成了許多的老人留守在當地,只能靠拾荒撿垃圾為生,生活十分的艱苦,而老王就是其中一員,為了能夠多撿些廢品賣錢,這天老王像往常一樣早上六點就出門了。冬季的內蒙古地區十分的寒冷,老王的身上穿著打滿補丁的衣服,行走在農村的街道旁,不時用手中的木棍挑起地上的垃圾,希望能翻撿到一些有用的物品。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但是接連走了幾公里之後,老王卻是一無所獲,地上除了一些沒有用的廢紙以外,就是各種垃圾和果皮。就在老王失望之時,他遠遠的看到了有一堆垃圾堆放在不遠處,老王顧不得自己已經破爛的鞋子,像是看到寶藏一般加快了腳步向那堆垃圾處走去。

老王用木棍挑了挑垃圾堆的上方,依舊是一些沒有用的果皮紙屑。但是這時老王的木棍卻碰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老王趕緊將上方的果皮和紙屑扒拉開,這時他才看到下方有一根又粗又黑的金屬物件,看上去分量十足。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此時的老王十分開心,雖然不知道這是個什麼玩意,但是對於拾荒者來說,金屬是最值錢的東西,即便是沒什麼用的廢鐵,拿到收購站也能賣個好價錢。而如果是黃金一類的貴金屬,則價格更加高昂。由於這個鐵棍上沾滿了各種垃圾和液體,因此老王只能先用一個廢棄塑膠袋將其裝起來,準備拿回家清洗。

當老王將這根鐵棍從垃圾堆裡撿起時,才發現其重量十分的重,老王也是沒有想到,這樣一根小小的鐵棍居然拎起來如此的沉重。很快老王便將鐵棍帶回了自己的家中,而在水池中清洗時,隨著水流的沖刷,老王發現這個鐵棍上刻有許多密密麻麻的文字。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這可讓老王感到有些奇怪,老王從房間內拿出了自己的老花鏡,這才勉強看清了鐵棍上的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看起來並不是現代文字,老王是一個也不認得。但這一看也讓老王有了新的發現,這根鐵棍經過沖洗之後,通體呈現暗淡的金黃色,老王十分欣喜,撿到的這跟鐵棍莫不是一根黃金製成的棍子?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老王趕緊將棍子擦乾淨,帶到了廢品收購站,而廢品收購站的大爺看到這個棍子後,也是有些驚奇,這根棍子上的金黃色看起來就是黃金製成,但是由於顏色太過暗淡,不像是純金打造。同時由於磨損,這根鐵棍上許多的地方都有些破損,不過鐵棍上依然刻有一些看上去像是古代銘文的文字。

而廢品收購站的大爺也和老王如實說道,盡然這根棍子確實含有黃金,不如你就在我這把鐵棍熔解了,我根據其中黃金的含量,來支付費用。老王一想也是,這根鐵棍在他手上也沒用,不如賣給廢品站的老闆,還能多換幾頓吃的。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於是兩人合夥將這根暗金色的鐵棍準備熔解,在熔解之前,兩人秤了一下這根鐵棍足足有七斤重。很快,鐵棍就被熔解成了一堆廢水和黃金,而廢品收購站的大爺也是根據當時黃金的市場價格,向老王支付了一萬兩千元的回收費用。

一萬兩千元對於一個拾荒老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金錢,而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窮困潦倒的內蒙古地區,一萬多元的現金可以說是一筆鉅款。很快老王便搖身一變,從一個撿廢品的老頭變成了一個小土豪。而他也是炫耀起了自己撿廢品起家的故事,很快周圍的鄉里鄉親們都知道,當地一個拾荒老頭撿到廢棄鐵棍暴富的事情了。

很快當地的考古專家也是聽說了老王撿廢品的事情,而他們也從人們的傳言中得知,這根鐵棍裡含有數量不少的黃金,上面還刻有古代的銘文。專家們推斷,這個鐵棍很有可能是一件古代的文物。雖然鐵棍已經被老王熔解,但是專家們依然想弄清楚這根鐵棍的由來,於是便在村民們的幫助之下找到了這個拾荒老王。

而當專家們與老王溝通之後,透過鐵棍內熔解出的黃金含量,以及老王回憶鐵棍上銘文的形象後,專家們斷定,這根鐵棍是一根匈奴時期的金器物件,十分的罕見,具有相當之高的文物價值,其價值至少在3億元人民幣以上。

一根小小的鐵棍,居然價值高達3億元人民幣,專家們是如何僅僅透過老王的複述,就判斷出了這根鐵棍的來源以及價值的呢?

其實很早以前,專家們就在內蒙古的這個小村落附近發現了震驚考古界的“阿魯柴登墓”遺蹟。“阿魯柴登墓”是古代匈奴人的一個墓葬,其中出土了大量年代久遠,製作精美的文物,其中尤其以一件名為“鷹頂金冠飾”的文物最為珍貴。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由於年代久遠以及戰亂的影響,先秦時期我國少數民族的歷史一直處於空白之中,長期以來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以及文物出土,導致我國的專家一直對匈奴等少數民族的歷史缺乏瞭解。而這件“鷹頂金冠飾”是當時少數民族一件十分珍貴的珍寶,在少數民族內是家族和地位的象徵。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這件“鷹頂金冠飾”由純金打造,上方雕刻有一隻栩栩如生的老鷹,為少數民族領袖在重要的場合佩戴。透過這頂閃著金光的精美裝飾品,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幾千年前的少數民族的智慧以及精巧的手工藝。也正因為如此,這件“鷹頂金冠飾”的價值十分的高昂。

而老王賣了一萬兩千元的這根鐵棍,很有可能就是匈奴時期的一件金飾文物,對於我們研究匈奴時期的歷史具有很高的價值,同時由於匈奴時期留下來的文字十分少,這些文物可以說是我們研究少數民族唯一的渠道。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公元前兩百到四百年之間的戰國時代,有一個民族生活於中華大地之上,他們就是匈奴族。匈奴族生活於塞北草原,依靠著綠草和河水,天性熱愛自由的匈奴族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天空中盤旋的雄鷹是他們的象徵,不善於用文字表達情感的匈奴族,更多的是飛奔於馬背之上,透過高亢的歌喉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因為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匈奴族起源於何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戰國時期開始,匈奴族就一直生活於塞北草原之上。在戰國時期,華夏民族發展迅速,生產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生產工具由青銅器替代了鐵器。在當時由於生產力的變革也推動了生產關係的改變,人們開始由奴隸和奴隸主的關係,轉變為地主和農民的關係。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而社會性質的解放,也極大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自由與精神發展,在加之戰國七雄大小諸侯國之間不斷吞併和戰鬥,整個華夏大地處於一種百花齊放的狀態。儒家、道家、墨家不斷興起,而他們的代表人物孔子、老子以及莊子、墨子等,在華夏大地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並顯著影響了後人。

而在這樣一個戰亂於年代,生活於馬背上的匈奴族,由於自幼便吃牛羊肉,因此身體十分強壯,再加上民族傳統,匈奴族是一個十分驍勇善戰的民族。

在秦漢時期,由於當時華夏民族軍隊的強大,匈奴族曾經被擊退至陰山以北地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就是對這一時期最好的歷史寫照。而在此之後,匈奴族擊敗了周邊的其他少數民族,建立了東至遼河,北至貝加爾湖,南至長城的政權,統一了整個北方草原。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大漢王朝的漢武帝,攜帶大將霍去病,與匈奴族曾經展開了激烈的戰鬥,而在漢朝將領們的進攻之下,成功的收復了祁連山一帶的土地,凱旋而歸。而對於匈奴族來說,他們覺得是大漢王朝搶奪了他們曾經生活的土地,“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首《匈奴歌》中所描述的情形,也能讓我們感知到戰爭對於匈奴民族的傷害。

在西漢王朝的強力打擊之下,曾經稱霸整個塞北草原的匈奴族,日漸衰落,最終消失。但是透過在這一地區出土的文物,我們依舊能夠了解當時匈奴族的繁華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況。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左右,我國的內蒙古地區出土了大量匈奴時期的文物,這些配飾和文物,無不以老鷹、狼、馬等草原上的動物為裝飾圖案,造型奇特,製作精美。透過這些文物上的圖案,我們也能瞭解到以這些飛禽和猛獸作為他們民族象徵的匈奴族,是多麼兇猛的一個民族。

匈奴人也曾有過十分精美的青銅器以及金銀器件等相關文物出土,證明當時的匈奴族生產力也是十分發達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曾經的遊牧民族,在時代變遷中最終被更為智慧和強大的華夏民族給淘汰,最終塵封於歷史之中。

在2012年中國曾經在所有出土的文物之中展開評選,想要評選出九件最精美的文物作為鎮國之寶,最終太陽神鳥金飾、西漢時期的金獸等成功入圍,而太陽神鳥也是打敗了其他文物,成為其中最受專家們歡迎的一件文物。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而在這些候選文物當中,匈奴族的代表文物“鷹頂金冠飾”,就是一件可以與太陽神鳥齊名的珍貴文物。距今超過2500年的匈奴族留給我們的文物並不多,而“鷹頂金冠飾”出土的阿魯柴登墓中,同時還出土了200多件金銀器飾,也證明了這一地區的確是匈奴族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根據一些野史的記載,據傳匈奴族在很久以前曾經是華夏民族的一個分支,是逃亡的夏朝後裔,為了生存,最終選擇在人煙稀少、氣候惡劣的北方生活。而在此後的幾百年間,匈奴族不斷髮展壯大,想要透過戰爭重返中原。

從鷹頂金冠上的裝飾我們也能看到匈奴族在當時的彪悍與威猛,整個金冠高7釐米左右,冠帶長約30釐米,由純金製作而成。除了最上方引人注目的老鷹鵰像以外,金冠上還雕刻有四狼獵殺四羊的浮雕,讓這座金冠看上去十分的莊嚴和霸氣。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金冠是匈奴族的王者才能佩戴的配飾,不僅是匈奴族最珍貴的文物,也是整個華夏大地上出土的唯一“胡冠”,而收廢品老王所撿的那根鐵棍,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價值和歷史意義,據專家們判斷,老王賣掉的鐵棍與昭君出塞這段歷史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絡。

雖然漢武帝時期華夏民族的軍事實力十分強大,但在其中有一段時間,中原地區的軍隊與匈奴族展開戰鬥時並沒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為了老百姓免受戰亂的侵襲,漢王朝選擇了和親的策略。一面與匈奴族保持和平的關係,一面不斷髮展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等到時機成熟的那一天,再將匈奴族給消滅。

拾荒老王撿7斤“鐵棍”,熔鍊後賣12000元,專家:國家損失3個億

而昭君出嫁匈奴,就發生在漢元帝這一時期,由於當時漢王朝實力衰弱,因此將貌美的公主王昭君出使西域地區,與匈奴族通婚才換來了短暫的和平。而當時的匈奴族也逐漸遷徙到了現今的內蒙古地區一帶,留下了許多冶金的痕跡,專家們判斷,老王賣掉的那根鐵棍,應該就是匈奴族在此地冶煉的一根黃金器件。

由於老王的無知和一時的貪婪,將這黃金打造的鐵棍直接當廢鐵賣掉,也使得這件價值3億元的珍貴文物從此消失,給我國的考古和文物界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在1982年,為了加強對於文物的保護,我國頒佈了《文物保護法》,任何破壞和導致文物損害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格制裁。

如今的我國已經建立了大大小小無數的博物館,每間博物館中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藏品,這些藏品中很多都來源於老百姓的捐贈和收藏,他們為中國文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今,依然有許多的珍貴文物流落在祖國的各地,也許是尚未出土,也許是流傳於坊間,無論這些文物流落在何處,保護文物,人人有責,這樣我們的子孫後代才能夠在幾百年之後,依然能透過這些文物瞭解到華夏大地曾經光輝和燦爛的那些歷史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