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行走在田埂上的醫者,祁陽小村的唐武成在衛生室一住就是23年

作者: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31

別屯村衛生室老闆是誰

一家兩代,7位行走在田埂上的醫者

祁陽小村的唐武成在衛生室一住就是23年,女兒畢業後也將從醫

瀟湘晨報記者 王茶茶 實習生 嶽瑋 長沙報道

11月14日早上6時許,永州祁陽縣觀音灘鎮和平村衛生室的燈亮起。多年來,只要不出外診,唐武成醫生會早起開啟衛生室的大門,方便趕早來看病的村民。

唐武成一家兩代人總共有7位村醫,父母在聯合村擔任村醫已有50多年,自己紮根和平村服務農村醫療衛生事業20餘年,他的岳母、妻子、妹妹、妹夫也包攬了和平村附近4個村的村醫工作。

一輛摩托車成了“出診專車”

唐武成有一輛用來出外診的摩托車。在摩托車的後備箱以及後座下面,他特意安裝了一個貨架用來裝藥品。每當他出門問診時,裝備齊全的摩托車就成了移動的“藥房”。村民還親切地給這輛車起了名字,叫作“出診專車”。

“於黎(化名)有老慢支病,張浩(化名)有冠心病,蔣於(化名)有糖尿病……”唐武成說,20多年紮根和平村,使他對村裡人的身體情況都熟記於心。周邊村落的每一條道路,也都有他騎摩托車而過的身影。

有時候到一些邊遠地區出診,遇上交通不便,必須走路過去時,唐武成就拿出一個大的出診箱,帶著聽診器、體溫計、血壓儀等器材和藥品徒步走過去。

“因為出診的地方很多在山裡,出診箱又大又重,出診箱的提手帶已經換了10多條。有時,在路上出現提手帶斷裂的情況,就只能抱著出診箱走過去。”唐武成說,小時候他的父親也是這樣揹著藥箱穿梭在田野間,服務十里八鄉的村民。

農村人很少有看病的時間,特別是農忙時,一整天都“釘”在田裡,只有晚上才有空看病。唐武成覺得從家到診所來回不方便,於是住進村裡的衛生室,這一住,就是23年。

“像我們做醫生,本來就是要方便患者。”唐武成說,家裡的其他人也和他一樣,住在各自的衛生室,一年下來全家團圓的時刻屈指可數,只能在過年過節時簡單相聚。

拒絕外地醫院的高薪聘請

“您願意來我們這嗎?”10年前,一家外地的醫院聽說唐武成的故事,深受感動,向他拋來“橄欖枝”,準備高薪聘請他。

“唐醫生走了,那我們這些老年人看病可怎麼辦。”當地的村民聽說這件事後,憂心忡忡。唐武成和家人商量後,決心留下。“這裡地處偏遠,我走了,很難有醫生會願意過來(接替我)。”唐武成說,自己學醫是為了解決家鄉的村民看病難、缺醫少藥的問題。

“村裡有很多孤寡老人,還有一些五保戶,由於家庭貧困得了慢性病,我肯定不能收這些人的醫藥費用。”遇上一些付不起醫藥費的人,唐武成常常自掏腰包代付。

為進一步提升村民健康意識,杜絕慢性病和重型疾病發生,減輕村民醫藥開支,一般20天或者一個月左右,唐武成就會跑到村民家進行衛生健康宣講,普及衛生健康的知識。他還叮囑慢性病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問題。唐武成說:“現在村裡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只要自己給大家普及得好,村民就會自覺養成安全防範意識,有個好身體。”

讓唐武成開心的是,自己的女兒受家庭氛圍的薰陶,大學時選擇了護士專業,現正在醫院實習,畢業後將繼續奮戰在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一線。

【來源:瀟湘晨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