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在一線城市賺錢、回家鄉買房,可以比老家同學平均“少奮鬥”8年?這是個粗暴的定義

作者: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2-01

老家的定義是什麼

北上廣深打拼、返鄉置業,這是目前多數在一線城市打拼人的現狀。

日前,貝殼研究院釋出一份返鄉置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

在一線城市賺錢、回家鄉買房,可以比老家同學平均“少奮鬥”8年。

在一線城市賺錢、回家鄉買房,可以比老家同學平均“少奮鬥”8年?這是個粗暴的定義

大城市掙錢、返鄉置業,真的能少奮鬥幾年嗎?記者與多位北上廣深打工的年輕人溝通後,得出以下結論:

儘管返鄉置業是現實,但年輕人的“奮鬥”用購房來定義過於片面;

在城市比拼完全因人而異,城市也有無法選擇的時候,如果從經濟的角度來談,考慮行業,發展,資源及生活消費等因素,或許能看出年輕人“奮鬥”的本質。

01

把人當成知識技能型資產

“正常,很多人就是這麼做的。”董傑(化名)指的是這份返鄉置業報告內容。他身邊不少朋友,包括他發小,在北京工作,然後攢錢到天津、青島去買房。

董傑於2014年從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碩士畢業,隨後進入當地一家網際網路IT企業,成為一名程式設計師,月收入在2W左右,屬於中等薪資。2019年董傑辭職,專注做創業專案,目前正忙著找投資人融資。

一畢業就留京,董傑說吸引他的不僅是北京的網際網路環境,與大學所學專業相關,同時他也想在該行業裡深耕,“至少就要在這裡(北京)待一段時間,對個人成長比較有力。”

雖然這些年工作上積攢了不少錢,但董傑並沒有將它投入房產,反而全放在創業上了。而他身邊買了房的朋友,也順勢換了就業城市。

是不是真的就“少奮鬥”了?董傑是存疑的,年輕人選擇一個城市奮鬥,往往出於多方面因素考慮。就拿他所在的網際網路行業說,他在北京見了多家投資方,由於投資方都在北上廣一線城市設立機構,也會定期去別的城市找投資物件,但頻率比較低,故在地方上就很難碰上這樣的資源。做網際網路創業,在地方上做大沒問題,但在投融資上,還是以北上廣為準。

行業環境、發展勢頭及薪資消費等,都成為影響年輕人選擇城市立足的關鍵。籠統地說,老家可能存個10年能攢夠首付,在大城市工作興許6年就可以攢夠。但從經濟效益的角度講,大城市工作節奏快壓力大,老家壓力小但奮鬥時間也會拉長,短時間高強度,長時間低強度,同樣為打工人區別並不是很大。

“如果只是把人定義成勞動力,年輕時確實勞動力更強。反過來講,把人當成一個知識,技能型資產,在大城市鍛鍊成長更快,其實到了地方是升值,反過來說,更有利於在中小城市的發展。”董傑認為。

02

更多年輕人願回新一線城市

“去大城市見世面,小城市也可以,完全是看企業,交通又方便。”陳早(化名)在深圳做電子產品銷售經理,在深圳工作8年後,他在老家(西寧)買了一套房。

相比之下,他所理解的“奮鬥”,完全因人而異。不是說收入高,買了房,對比下來就能“少奮鬥”,該承受的生活壓力,積累知識的狀態是不會變的。

“畢業後定位和找工作目標是什麼,而且有的時候崗位也沒得選,也沒有選擇城市的機會,只能選擇去或者不去。”他建議畢業生可以去大城市實習,待上一兩個月,體驗一下工作壓力和節奏,再瞭解下房價和收入綜合判斷。同時,網路交通發達的當下,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去大膽嘗試。

在陳早看來,有些企業也有輪崗及培養制度,充分利用資源,增強站得住腳的能力,不管在什麼城市,“成長是目的,收入是結果。”

吳小風贊成陳早的觀點。對於剛畢業的打工人來說,首先是明確自身的定位,“很多人在大城市存不下錢,比如大城市消費高、誘惑多、基數大。如果省著點,透過買房約束自身,能退而求其次回老家買房,也是不錯的選擇。”

《2021年網際網路產業求職指南》報告對網際網路產業技術人才需求的地域差異進行了探究,指出77%人才需求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城市。

不少城市透過有效控制房價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和北上廣深的房價相比,年輕人返鄉置業難度普遍大幅下降。報告顯示,成都、杭州、武漢、長沙、鄭州,這些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新一線城市,成了多數人返鄉安家置業的優先選擇物件。

在一線城市賺錢、回家鄉買房,可以比老家同學平均“少奮鬥”8年?這是個粗暴的定義

對此,董傑認為,當下北上廣的吸引力在下降。結合人口出生率來看,未來的30年,新型中型城市發展或成為引入人口質量及購置房產相對適宜的地方。

在湖南省級職業指導專家團成員邱智軍看來,將年輕人的“奮鬥”用購房來定義確實有些片面。他認為,成功並不只有經濟上的,經歷和奮鬥過程都是財富。每個人選擇的歷程與生活方式也不一樣。如何界定,建議年輕人根據職業發展目標,結合自身與家庭實際來做選擇,一線城市有更多的機會與優勢,家鄉(小城市)有家鄉的味道。

“人生並不能完全從某一階段來下結論,前期的積累與經歷,後期會有不同的發展,適合自己、對成長有利、對社會、對家庭有用,可以作為我們的一個衡量標準。”

【來源:瀟湘晨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