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太后想為國家培養一仁君,不讓近女色,結果把皇帝逼得趕盡殺絕了

作者:由 煙雨探秘歷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2-01

宋哲宗下一個皇帝是誰

從古至今,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名門望族,都會面臨同樣的家庭問題,總結來說就是夫妻感情、父子關係、婆媳問題以及孩子教育觀念,直到今天,這些問題也在困擾著成千上萬的家庭,當然也有人,完美的解決了這些難題,還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供後人借鑑。

所謂的大家族也逃不過這些陷阱,即便是帝王家,這些問題也十分嚴重,尤其是皇室子弟的教育問題,直接影響到整個王朝的氣運,到頭來倒黴的還是天下蒼生。

歷史已經證明了,一個帝王如果沒有處理好自己的家務事,勢必會造成極大政治風波,宋神宗就是如此,宋神宗趙頊自幼“好學請問,至日晏忘食”,登基之後,北宋面臨著十分危急的政治危機,官僚機構冗雜,效率極低,加上外交不利,每年需要向各國進貢大量歲幣,導致財政問題嚴峻。

下層百姓生活疾苦,土地兼併現象嚴重,為了活下去,屢屢爆發起義鬥爭,宋神宗就是在這種內憂外患中接手權力,宋神宗第一次對太祖皇帝留下來的制度產生了質疑,為了挽救危機,宋神宗堅信變法可以改變著一切,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宋神宗不顧老臣反對,冷落後宮,專心研究變法圖強,起用王安石等人,展開了宋朝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對王朝各個方面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太后想為國家培養一仁君,不讓近女色,結果把皇帝逼得趕盡殺絕了

公元1068年,宋神宗與王安石會面以後,深感王安石是個人才,君臣兩人有了共同的理想,展開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神宗雖然對變法活動鼎力支援,但是推行以後使特權階級、地主階級利益受到威脅,遭到極力反對,為了保住皇位,宋神宗決心妥協,王安石兩次被罷黜,重新啟用老舊派官員,雖說如此,宋神宗變法圖強的目標從未改變。

宋神宗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侷限於當時的歷史環境,沒有徹底的改革機構,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公元1085年,北宋與西夏對戰失敗,宋神宗精神遭到打擊,隨後一病不起,就在皇帝病危的時候,“忠心耿耿”的大臣沒有想到為皇帝治病,反而考慮其身後事了,勸說神宗早立儲君,神宗無奈只能點頭答應。

各方勢力輪番登場,誓死要把江山爭到自己的支持者手中,同年3月,神宗帶著遺憾離開了世界,耗盡畢生精力打造的變法運動,終究沒有實現,神宗臨死前將皇位傳給8歲的兒子趙煦,國家大事對他來說顯然是個難題,因此手握大權的太后就成了實際統治者。

太后想為國家培養一仁君,不讓近女色,結果把皇帝逼得趕盡殺絕了

高太后垂簾聽政,後世贊其為“女中堯舜”,執政的幾年時間內,高太后恢復祖制,全面否定王安石變法內容,任用司馬光為相,積極處理與西夏的關係,加強中央集權,注重培養儒家思想,高太后挽救了危機的局勢,不過政治能力出色的高太后,卻在處理後代教育問題上犯了許多錯。

高太后與宋哲宗之間有巨大的年齡差距,同時高太后把持權力,最終威脅到了孫子的成長,熟悉封建歷史的都知道,一般情況下,女人不能參與政事,皇帝才是國家的主人,大臣只會對皇帝效忠。

高太后掌權以後,為了培養孫子的執政思想,太后聽政時都會與孫子坐在一起,便於觀察孫子的表現,雖說此舉能讓小皇帝感受到權力的威嚴,不過小皇帝沒有任何的參與感,只能看到大臣們戰戰兢兢的彙報問題,退朝之後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陣失落與淒涼感。

太后想為國家培養一仁君,不讓近女色,結果把皇帝逼得趕盡殺絕了

高太后“望孫成龍”的願望十分迫切,希望自己的孫子能早日成長為一代明君,因此不顧年齡問題,找來許多賢臣悉心教導,硬生生的灌輸治國思想,雖然這些人都是當世大儒,在孩子面前,卻是一座座大山,每天都要正襟危坐的聽他們教導,實在是一場折磨。

高太后遵從孔孟之道,禁止皇帝與任何女性來往,為此將身邊服侍的丫鬟統統趕走,換來一批老媽子,對此小皇帝敢怒不敢言,按理說18歲的時候,皇帝有了足夠的能力,

太后卻依據把持權力,大臣有事都要先向太后稟報,趙煦這個皇帝就像一個擺設。

太后想為國家培養一仁君,不讓近女色,結果把皇帝逼得趕盡殺絕了

不過時間能打敗一切,高太后最終還是抵不過時間,執政幾年以後,高太后撒手人寰,臨終之前,最捨不得的就是這個孫子,高太后本想為國家培養一位名君,現實卻如此殘酷,兩人之間有太多隔閡。

趙煦獨立處理政事以後,著手清洗太后一黨,將自己多年的壓抑都發洩到這些大臣身上,蘇軾等人曾是皇帝的老師,結果皇帝不念舊情,一貶再貶,這還不算完,趙煦命人建造“黨人碑”,上面刻上蘇軾、司馬光等300多位大臣的名字,這些人被稱為“元祐奸黨”,趙煦為了報復,不分是非,打壓忠臣良將,任用小人,導致民不聊生,原本出現轉機的大宋王朝徹底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太后想為國家培養一仁君,不讓近女色,結果把皇帝逼得趕盡殺絕了

南宋年間,有人拜訪宋朝皇陵,只見到趙煦陵墓受損嚴重,屍骨都露了出來,眾人驚歎只好脫下衣服,包裹起來以後重新安葬。

參考資料: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