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三年不問朝政,楚莊王的“一鳴驚人”,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

作者:由 東林博士說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2-02

楚莊王是怎樣一個人

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尚不足20歲的楚莊王繼位,而這位年輕的君王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地度過了三年。當世人以為楚莊王只是一個縱情聲色、胸無大志的昏君時,他卻實現了華麗的轉身,成為了問鼎中原的霸主。那麼為何這樣雄才大略的君主卻要三年不問朝政?

三年不問朝政,楚莊王的“一鳴驚人”,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

楚莊王繼位時,楚國早已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王朝,可以說楚莊王從楚穆王手中接過的楚國早已是一個爛得不能再爛的攤子了,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楚穆王的王位其實是有汙點的,由於楚莊王的爺爺,就是楚成王對於自己早年立下的太子越來越不滿意想要另立太子,受到威脅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楚穆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將楚成王逼得上吊自盡後繼位。

三年不問朝政,楚莊王的“一鳴驚人”,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

但是自古弒父篡位始終難以得民心,當時楚國內部很多高層貴族對楚穆王也只是表面上俯首稱臣,這就為後期楚國內部分裂埋下了伏筆。楚穆王尚且是個有能力的人,在位期間帶著楚國進一步擴張尚且能夠滿足高層貴族的慾望,使得他在位期間局勢尚且穩定,但這種穩定也只是建立在楚穆王可以掌控朝局基礎之上的。

到了後期楚穆王身體越來越差,同時他的核心支持者令尹成大心去世,其弟成嘉接管成大心的位置,恰逢這時楚國邊境叛亂,成嘉被派往前去平叛,楚穆王卻在此時去世。資歷尚輕的楚莊王壓不住場,唯一能依靠的令尹成嘉卻又要外出平叛,以公子燮和鬥克為首的小團體便趁此機會作亂,史稱“公子燮之亂”。最終成嘉手握重兵,佔據上風殺入京城,公子燮等人挾持楚莊王準備逃離京城另立門戶,在途中被地方官員發現,後公子燮等人被誅殺,楚莊王這才被救回。

在繼位之初便經歷了一場浩劫,沒有能鎮住大臣的資歷和威望,身邊沒有可靠的人手,加上令尹成嘉權力過大威脅王位,楚莊王可以說的孤立無援,在這種局面下楚莊王又該怎麼辦呢?若是一上來就展現自己的雄韜武略很容易被奸佞抓住把柄。所以此時楚莊王選擇了徹底躺平,作壁上觀,任由大臣們鬥來鬥去,只有在這個過程當中,楚莊王才能看出來,誰忠誰佞,找到自己能用的人。

三年不問朝政,楚莊王的“一鳴驚人”,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

於是接下來三年,楚莊王明面上吃喝玩樂不理朝政,任由大臣貴族爭權奪利,把楚國搞得烏煙瘴氣,和楚國對峙的晉國打到了家門口,被楚國收服的蠻族趁機反叛,大臣貴族利益開始受損,終於意識到楚國需要楚莊王出來主持局面,越來越多的人主動站到楚莊王這邊。為什麼不是擁立其他公子上位換掉楚莊王?很顯然,有雄韜武略的楚莊王不可能真的在三年中毫無作為,在這段時期暗地中培養自己的勢力。

三年不問朝政,楚莊王的“一鳴驚人”,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

三年之後,大部分貴族都快受不了了,終於出現了伍舉、蘇從這樣的人冒死進諫,希望楚莊王“一鳴驚人”,而此時的楚莊王一看火候差不多了,順利掌權的時機已到。另一邊大臣貴族看到楚莊王終於積極參與朝政,紛紛依附楚莊王來幫助他控制國家,因為這樣也符合了他們自身的利益。之後幾年,楚國上下團結一心,楚莊王自然迅速地扭轉楚國衰退趨勢,帶領楚國再次崛起問鼎中原了,成為一代霸主。

三年不問朝政,楚莊王的“一鳴驚人”,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

在後世很多人都只看到了“一鳴驚人”故事本身,然而真正的一飛沖天,是需要在沖天之前做好長時間準備的,就像是楚莊王那三年的蟄伏,就是他為一飛沖天而準備的蓄力時間。那麼現在,你怎麼看待“一鳴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