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第61篇:悲哉李密,隋末最強梟雄終落幕

作者:由 拾柒說歷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2-03

大丈夫生於亂世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儘管30萬人被打得只剩下了2萬多人,儘管無數人在最關鍵的時刻背叛了自己,儘管2年的努力,轉瞬之間就化為了灰燼。但是,李密並沒有灰心喪氣。

面對失落的部下,他很快就提出了一個可行性極高的戰略:南守黃河,北守太行,東連黎陽,再取東都。

但是,李密的部下們,卻不這樣認為。因為這一次李密輸的實在是太慘了,觸目驚心、慘不忍睹,一敗塗地。

手下最能打的大將,裴仁基、裴行儼、秦叔寶、程知節、羅士信、單雄信等人,要麼成了王世充的俘虜,要麼臨陣倒戈當了叛徒。

手下忠心耿耿的謀士要麼提前死了,要麼被俘給殺了,護軍柴孝和戰死、左長史房彥藻被殺、第一任左司馬楊德方戰死,右司馬鄭德韜戰死,第二任左司馬鄭頲被俘,隨後被殺、記室祖君彥被俘,隨後被殺(長史和司馬相當於李密的宰相)。

放眼望去,李密雖有2萬多的人馬,但是心腹只剩下了一個戰將王伯當。

另外,這2萬多將士,大部分都是翟讓舊部和投降過來的驍果軍。一早就跟著李密起家的內軍,經過宇文化及一戰和這一戰,早已寥寥無幾。

所以,看似2萬多人馬,大家卻各懷鬼胎。於是,那些將領們否定了李密的方案:“眾心危懼,人情不願,難以成功。在河陽待下去,士兵將四散而逃,望主公明鑑!”

第61篇:悲哉李密,隋末最強梟雄終落幕

李密驚呆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勝負乃兵家常事,當年瓦崗寨只有1萬多人,他用了不到兩年,就讓變成了30多萬。這一次他還有2萬多人,而且還有那麼多地方效忠自己,怎麼就難以成功了呢?

他用懇求的眼光看向了王伯當,王伯當卻看著他一言不發。他又掃視了一圈其他將領,那些將領卻用憤怒的眼神看著他,完全沒有了往日自己害怕的神情。

李密這才意識到,人心已經徹底的散了。

自己不吝錢財,每次戰利所得,都分給這些人,可是危難時刻,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力挺自己。看來,他們已經隨時準備投奔新老闆了,也許,還會有人拿自己的腦袋給新老闆當見面禮吧。

人心難測,人心難測啊,一股巨大的悲痛從李密的胸中噴薄而出。“孤所恃者眾也,從既不願,孤道窮矣!”說罷,他抽出了長劍,就朝自己的脖子抹了過去。

幸好,在最危機的時刻,王伯當一個箭步飛奔過去,奪下了李密手中的長劍,抱著他就嚎啕大哭。按道理講,這出嚎啕大哭的悲情戲上演之後,其他將領們應該也被感動,然後聽從李密的指揮,回頭再戰才對。

第61篇:悲哉李密,隋末最強梟雄終落幕

但是,那群剛歸附的驍果軍將領們完全無動於衷。此時此刻,他們只想去一個地方——老家關中。李密,沒人和你有什麼交情,你就盡情的哭吧,哭完之後西進關中就行,不然老子們宰了你。

看到除了王伯當之外,沒有一個人有回心轉意的跡象。李密終於明白了他們這群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白眼狼的用意。思考良久之後,他不得不做出了一生中最錯誤的決定——奔赴關中,投奔李淵。

這隻連戰連捷了2年的猛虎,就因為這一次大敗,就在突然之間,主動的鑽進了鐵籠之中。從此,他在江湖上的無數傳說,開始變成了一段又一段令人扼腕嘆息的悲劇故事。

公元618年10月初,李密、王伯當、魏徵等一行2萬多人,來到了長安。

可是,一到長安之後,李密就發現,自己完完全全的走錯了這一步。不是沒有人對他忠心,而是他投降大唐的太過著急了。

聽說他投降之後,他原來的手下大將李育德、劉德威、賈閨甫等人,隨後便率領部下也歸降了唐朝。

還有,他手下原有的大部分地盤,都沒有向王世充投降,而是歸附了徐世績。

後來,李淵派魏徵去招撫徐世績時,徐世績表示:這裡的百姓和土地都是魏公的,我如果上表獻百姓土地,則是利用主人的失敗,當作自己的功勞求得寶貴,我實在以為恥。

然後,徐世績便寫了封書信讓長史郭孝恪送往長安,交給了李密,再由李密將奉表呈給了李淵。

李淵對徐世績的忠心大加讚歎,當即下令賜予了徐世績李姓,從此,他變成了李世績。

李密看到還有這麼多人,對自己忠心耿耿之後,日日夜夜,輾轉難免,悔恨交加。

更可氣的是,李淵雖然賜給了他上柱國、邢國公的爵位,但是,只讓他做了一個從三品的光祿卿,相當於大管家,掌管皇宮的帳幕器物、百官朝會的膳食等等。

唐朝的大臣們也很會見風使舵,看到李密不受待見,有的也跟著歧視李密,有的乾脆直接向李密索要賄賂。搞的李密非常的鬱悶。

最讓他不能忍受的是,作為光祿卿,每次李淵大宴群臣時,他還要向李淵進奉食物。

曾經的梟雄,竟然成了看守器物的門崗;曾經的王者,竟然成了砍瓜切菜的大廚。

每次宴會之後,李密都仰天長嘆,悔不當初。王伯當看到主公如此被人欺侮,也是憤恨難當。一個多月之後,兩個人的心中,終於又一次燃起了熊熊的烈火。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第61篇:悲哉李密,隋末最強梟雄終落幕

於是,李密便開始向當年的劉備學習,去忽悠李淵。小弟我在大唐只吃飯不辦事,影響很不好。現在正好山東各地不願歸附王世充,老哥可以派我過去招撫他們,他們都是小弟的老部下,肯定會聽我的歸附大唐。

沒想到,李淵竟然和當年的曹操一樣,很爽快的就同意了。

而且,隨後的劇情還和《三國演義》一模一樣,李淵手下的一大批謀士,開始勸諫李淵,這是放虎歸山。但李淵卻認為,這是鷸蚌相爭,可以坐收漁利。

另外,李淵還讓李密的心腹賈閏甫,跟隨李密一起出徵。臨行之前,李淵還讓李密和賈閏甫同登御榻,喝酒盟誓:“大丈夫一言千金,有人執意不讓弟行,朕推赤心於弟,非他人所能問也。”

不過,李淵也留了一個後手,只讓李密帶走了1萬原部下,剩下的1萬人留在了華山。

儘管如此,李密還得意的笑了。1萬人已經足夠了,憑藉我的威望和才智,只要到了山東,必然一呼百應,所向披靡。

《三國演義》中描寫劉備逃脫曹操時的心情為:“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此時的李密,想必也是如此。

只是,此時李密的運氣遠不如劉玄德。他所帶走的1萬人裡,剛好就出現了一個叛徒——長史張寶德。

第61篇:悲哉李密,隋末最強梟雄終落幕

此人深知李密不會屈於人下,必然反唐。但他,已不願跟隨李密再受創業漂泊之苦。於是,他迅速的給李淵上了一封秘折,言辭懇切的表示:

李密好比劉備是天下英傑,王世充只是袁術,如跳樑小醜。讓劉備去打袁術也許可以坐收漁利,但也是放虎歸山,必將為自己製造一個強大的對手。

李淵和當年的曹操一年,放掉李密之後,本身就有點後悔了。看到這封密摺,頓時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搞不好,要成曹操第二啊。於是,他趕緊下詔,讓李密單騎入朝,另有他用。

收到詔書之後,李密大驚,意識到陰謀已經敗露,回去只能是死路一條。於是,他決定殺掉使者佔領桃林縣(今河南靈寶市),然後北渡黃河直奔黎陽。

但是,他的心腹賈閏甫卻提出了反對意見,勸說李密先順從李淵,再想辦法逃往山東。

聽到賈閏甫的這番言論,李密又想起了一個月多前,在河陽時那些將領,讓他投降唐朝的片斷。如此關鍵時刻,怎麼還有人讓他去投降。於是,他悲從中來,傷心不已:“君可是我的心腹啊,怎麼能夠說出這種話?”

但是賈閏甫明顯已經被李淵收買,不但不支援李密,還以“主上待明公甚厚”為由,據理力爭。最後惹得李密提起大刀,就向他砍了過去。

不過,王伯當又站了出來,替賈閏甫求請,李密這才放了他一命。隨後,賈閏甫連夜逃往了熊州(今宜陽),向唐朝熊州行軍總管盛彥師彙報了李密反叛之事。

賈閏甫走後,李密意識到事情緊急,立刻挑選了幾十位勇士,打扮成女人模樣,將兵器藏在裙子下面,火速趕往了桃林縣。

他們詐稱受皇帝之命,準備回京,要將妻妾安排進縣衙。縣令並沒有絲毫懷疑,便將李密等人放了進去。一通廝殺之後,李密順利佔領了縣城。搶奪了不少物資和人口,又一路向東狂奔而去。

因為賈閏甫已經告密,所以,李密不敢再逃往黎陽,只好聲東擊西,一面對外四散謠言,自己要去黎陽。一面偷偷的派人去襄陽,讓舊部張善相出兵接應。

可惜,這個把戲沒有逃出唐朝熊州行軍總管盛彥師的眼睛。他料定李密必然要逃往了襄陽,便在李密的必經之地,埋伏下了數千精兵。

第61篇:悲哉李密,隋末最強梟雄終落幕

619年1月20日,李密果然出現在了山谷之中,盛彥師一聲令下,萬箭齊發,李密、王伯當等人當場戰死。

李密死後,屍首被送回了長安。李淵又派使者將李密的屍首送到了黎陽。李世績率軍面朝北向,對著李密的屍體行君臣之禮叩頭三次,嚎啕大哭。一時間,三軍之內、聲淚俱下,感人至深。

隨後李世績便將李密安葬在了黎陽山南。1974年,李密墓被發現,墓碑之上,刻有魏徵為其撰寫的,評價極高的墓誌銘,其中有幾句為:

“公體質貞明,機神警悟……輕一夫之勇,學萬人之敵。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縱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幟擁沙之策,莫不動如神化,應變無窮……”

濮州刺史杜才幹,原是李密舊將,聽聞李密已死,痛心不已。於是率人到滑州,設計砍下了邴元真的頭顱,帶到李密的墳墓前祭奠之後,歸順了唐朝。

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等人,雖被王世充所俘,但因不恥王世充的奸詐,也於619年歸降了唐朝,被納入了李世民麾下。裴仁基、裴行儼父子,則想設計殺掉王世充,但事情敗露,最後被王世充所殺。

一代英豪,就這樣結束了他極其燦爛而短暫的一生,時年僅僅37歲。

他出身高貴,遼東李氏四世三公,曾祖為西魏八柱國之一,父親為隋朝上柱國。

他天資聰穎,從小牛角掛書,被當朝宰相,天下第一名將楊素格外賞識。

他雄心壯志,從不甘於人下,以拯救天下為已任,第一個舉起了反隋的大旗。

他堅強不屈,屢次死裡逃生,兩年時間,輾轉逃命3000裡,全家被殺,在最落魄的時候,也能寫下“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的霸氣詩句。

他有勇有謀,以一已之力,打敗了整個隋朝的幾十萬精銳。

但是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卻在突然之間,就失敗了,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感嘆創業的艱辛,命運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