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乾隆做過最後悔的事:為朝廷重犯破祖宗遺訓,為此清朝衰敗100年

作者:由 蕭哥歷史匯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2-04

八議的議賓是誰

清朝乾隆晚期,朝廷上下大小官吏,貪汙受賄現象屢見不鮮,其中最為橫行的就是和珅了。那麼除了和珅,還有一個人,其實是這個人開了先河,甚至可以說是他將和珅帶上了這條路。

乾隆做過最後悔的事:為朝廷重犯破祖宗遺訓,為此清朝衰敗100年

和珅初為官時,也是一個意氣風發的有志青年,乾隆讓和珅接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大案,就是雲貴總督李侍堯的貪汙案。經調查,李侍堯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以各種紅白喜事、壽宴、建房等作為藉口,大肆收刮民脂民膏,據統計收受賄銀總額超過35000兩,依照當時《大清律例》規定,凡官員貪汙超過1000兩者,應處死刑且無豁免權。

由於李侍堯是大學士兼總督,像這樣的大案子必須由九卿會審最終定案。李侍堯貪汙這麼多銀子本來就難逃此劫,但是乾隆有意留他,首先因為李侍堯雖是貪官,但對大清對皇帝還算忠心,在治國方面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況且乾隆心裡清楚,當時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吏,貪賄成風,對於李侍堯來講,因為這點銀子殺了他不值得。可誰知道,九卿會審的結果竟然意外地達到了一致,都認為李侍堯應該立即處斬。

乾隆做過最後悔的事:為朝廷重犯破祖宗遺訓,為此清朝衰敗100年

正當乾隆為這事發愁時,安徽巡撫閔鶚元提醒乾隆,可依據“八議”中的“議勤、議能”政策,考慮到李侍堯的功勞與能力,適當對其減刑。“八議”就是封建制度中對八種人犯罪必須交由皇帝裁決或依法減輕處罰的制度,其中包括: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那麼為什麼乾隆沒有想到這一制度呢?因為在乾隆之前的幾位皇帝一直追崇從嚴治國,雍正還曾說過:“我朝律例中雖載有八議制度,但並沒有實行過,這是有深意呀!”雍正是想提醒百官越是高官顯貴越應該率先守法,所以這一制度在乾隆之前從未用過,就漸漸被遺忘了。後來,乾隆重新拾起了這一制度,為李侍堯減刑。在李侍堯服勞役的第二年,乾隆便重新重用李侍堯,李侍堯的案子就這樣了結了。

乾隆做過最後悔的事:為朝廷重犯破祖宗遺訓,為此清朝衰敗100年

但另一個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這個人就是甘肅布政使王廷贊,此人與和珅私交甚好。王廷贊原本也是剛正不阿的清官,但在上任甘肅布政使後,他發現上一任布政使王亶望冒賑捐監、貪汙舞弊已經蔓延甚廣,自己貪汙的錢還分肥到總督至州縣官,所以整個甘肅大小官吏已成一個共同利益體,久而久之,王廷贊也被拉下了水。

但最終,此事還是敗露了,王廷贊前前後後共收受賄銀20000兩以上。然而乾隆並沒有放過他,乾隆46年(1781),凡冒賑2萬以上的官員22名一併被處以絞刑。

乾隆做過最後悔的事:為朝廷重犯破祖宗遺訓,為此清朝衰敗100年

這兩起案子的結局對和珅的影響巨大,兩個人都是朝廷重臣,王廷贊貪汙兩萬兩被處死,而李侍堯貪汙三萬五千兩卻被乾隆保下來了,這都是因為王廷贊不是“八議”的保護物件。和珅就此慢慢變壞,最後竟成為清朝最大的鉅貪,直至嘉慶執政後被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