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秦始皇修過的鄭國渠,為何後世稱它為白渠呢?

作者:由 關中客SH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07-03

鄭國渠是誰修建的

我的家鄉東北二公里的地方,有一條水渠,人們稱它白渠。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叫白渠。直到上學後才從歷史課本中知道,它就是赫赫有名的鄭國渠。那後世為什麼稱它為白渠呢?查了資料才知道這條惠及關中上千年的灌溉渠的前世今生。

【歷史上的今天】秦始皇修過的鄭國渠,為何後世稱它為白渠呢?

鄭國渠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其餘兩個是廣西的靈渠和四川的都江堰。戰國末年,韓國為了緩解秦國的軍事威脅,派遣水利專家鄭國出使秦國遊說“興工引涇”,以分散秦國的精力而暫緩攻打韓國。當時關中渭北基本都是鹽鹼地,秦國當時全國人口不到

600

萬,而關中地區就

100

多萬人,農耕社會就是這麼簡單,土地就是命,糧食就是天。足夠的糧食就可以保證人口的大量繁衍。他的建議於秦國急於興修水利,增田擴產,統一六國的策略相契合。工程於公元前

246

年開始修建,歷時

10

年完工。完工前夕,韓國的“疲秦之計”被秦國識破,鄭國臨危而言,“渠成亦秦之利”,引涇工程才得以繼續,竣工後秦國遂以“鄭國”命名該渠。韓國以“飲鴆止渴”的方式,雖然贏得數年的殘喘,沒成想卻成就了秦帝國的統一大業。

鄭國渠西起今天陝西省涇陽縣西部的張家山

瓠口

,涇河從

瓠口

流出。當時充分利用了

瓠口

北岸西北高南岸東南低的地形特點,渠道自西向東分佈於涇河二級臺地北沿,乾渠長

126

公里,最終注入洛河。渠道沿途還有幾條小河的水流入,增加了渠水流量。當時灌溉面積達

4

萬餘傾,約合今

280

萬畝,便利的灌溉條件使渭北的鹽鹼地變為重要的糧倉,關中也成了當時的“天府之國”。為秦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歷史上的今天】秦始皇修過的鄭國渠,為何後世稱它為白渠呢?

鄭國渠工程採取“彎道取水”技術,以合理比降處理了北方渠道泥沙淤積問題,以“橫絕”方式解決了渠道跨流域建設的難題,並以“淤灌”的方式改造了沼澤遍佈,鹽鹼化的渭北平原,大大提高糧食產量。鄭國渠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鄭國精神”對於後世引涇工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現遺存鄭國渠首分水壩、引水渠、退水渠及部分渠道遺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遺址保護單位,並於

2017

年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到了

100

多年後的漢武帝時期,由於涇河流出

瓠口

水流湍急,急速下切河床,加上涇水泥沙量大,鄭國渠道淤堵升高,已經很難從涇河引水,灌溉面積減少。“涇水一石,其泥數鬥”,早期的鄭國渠含泥量高,可以壓鹼肥田,改善土質,提高產量。然而年長月久後,容易淤高渠道和農田,導致田高於渠,渠高於涇河,勢必破壞了灌溉系統。

【歷史上的今天】秦始皇修過的鄭國渠,為何後世稱它為白渠呢?

漢武帝太史二年

公元前

95

,趙中大夫白公建議,在鄭國渠的基礎上再修一條水渠,改善關中的灌溉系統。該渠在鄭國渠之南,兩渠大致走向相同,白渠經涇陽、三原、高陵等縣至下圭(今陝西渭南下圭鎮)注入渭河,而鄭國渠的下游注入洛河。由於是白公建議修建,因人而名,故稱白渠。白渠的建成,使關中渭北一帶的大片土地,改善了土肥條件,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廣大群眾對白公也深為愛戴。《漢書

溝恤志》有記載:田於何所,池陽穀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臿為雲

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白渠的灌溉面積雖遠比鄭國渠小,但是由於它的比降比較大,遠比鄭國渠合理,因而不像鄭國渠那樣易被泥沙堵塞,在歷史上白渠長期發揮作用。

【歷史上的今天】秦始皇修過的鄭國渠,為何後世稱它為白渠呢?

東漢遷都洛陽後,白渠一度廢棄,直至十六國時,前秦以關中為根據地,苻堅方組織農工對白渠加整修。西魏定都關中後,也對白渠加以重修。到唐朝時,鄭國渠已經完全廢棄。白渠遂成為關中的主要灌溉河渠。唐高宗時期,白渠灌溉面積達一萬多頃,成為關中農業命脈。唐中期之後,由於白渠上大量設立水車、水磨等水力機械,且涇河上游用水增加,導致白渠水量急劇減少,雖然幾乎每二十年疏浚一次,灌溉面積還是減少至原有的五分之一。

北宋、金、元均設立專員對白渠進行管理,直屬中央政府。明朝時白渠縮小,改由陝西省設專員管理。清雍正年間,白渠進一步縮小,改由西安府管理。乾隆之後,白渠縮小為今天的龍洞渠,散歸各縣管理。此後白渠不再見諸史書。

民國十七年(

1928

年)年至民國二十二年(

1933

年),關中持續六年大旱,在關中的史料記載中亙古未有。而這其中的民國十八年,

關中發生大饑荒,史稱“民國十八年年饉”,這樣的大饑荒,關中地區還是極少發生。據有關史料記載,民國十八年年饉北方八省的大饑荒,導致一千三百多萬人死亡,其中以陝西關中旱災最為嚴重,餓殍及死於病疫的有三百多萬,逃亡六百多萬,約佔當時陝西總人口一千三百多萬的70%。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對這場災難也有記載:“在赤日炎炎下,久旱無雨的黃土高原一片死寂,沒有綠色,路上橫著骷髏似的死屍,沒有肌肉,骨頭脆如蛋殼。飽受饑荒、缺衣無食的少女,半裸著身姿被裝上運牲口的貨車運往上海的妓院。路邊的屍體骨瘦如柴,稍有一點肉的立即被吞噬點了,這是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零年的大饑荒的一角。”

【歷史上的今天】秦始皇修過的鄭國渠,為何後世稱它為白渠呢?

白渠已經廢棄百年,曾經的天府之地,秋收不到二成,種麥不及十分之一。在這一場大災難下,引涇工程呼聲再次高漲,此時,一個叫李儀祉的人在於右任、楊虎城將軍的鼎力支援下,決心建設引涇工程。在國窮民困,軍閥混戰的年代,要幹成一件這樣的大事非常艱難,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楊虎城將軍從軍費中擠出40萬元予以支援,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引涇工程順利開工。老百姓為之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大災之後,李儀祉採取以工代賑的方法,徵集民工5000人,較好的解決了賑災和勞工的問題。

【歷史上的今天】秦始皇修過的鄭國渠,為何後世稱它為白渠呢?

一年半之後,一期工程通水,灌溉農田59萬畝。經李儀祉提議,引涇工程命名“涇惠渠”。老百姓感念李儀祉的恩德,傳頌先生是“水神降生,龍王轉世”。流落他鄉的百姓告別了顛沛流離的生活,紛紛歸來,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正如楊虎城將軍在《涇惠渠頌並序》所記:“民享樂利,實涇之惠,肇事嘉銘,流芳百世。洛渭繼起,八惠待興,關中膏沃,資始於涇。秦人望雲,而今始遂,年書大有,麥結兩穗。憶昔秦人,謀食四方。今各歸裡,邑為流亡,憶昔士女,飢寒交迫,今漸富庶,有布有麥……”。

【歷史上的今天】秦始皇修過的鄭國渠,為何後世稱它為白渠呢?

涇惠渠工程建設於1930年——-1935年。

從先秦時的鄭國修渠改土肥田,到西漢白公修渠增地擴產,再到民國李儀祉修渠抗旱救人。兩千多年來,涇水依然東流。渠道幾多變遷,但依然滋養著關中渭北的土地,養活著土地上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