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作者:由 bigfun畢方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07-14

尚書都令史是幹什麼的

文丨AshuraSJ@bigfun社群

·山海經

原型:《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山海經》

如果要說中國人最熟悉的

奇幻神話書目

,可能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

《山海經》

。這部

成書時間不詳

作者身份不詳、記載內容多不詳

的書僅有三萬餘字,卻構建起一個無比奇幻瑰異、玄之又玄的古代世界,以至於甚至年幼和成年後的魯迅都對此書念念不忘(《阿長與山海經》);書中記載的內容涵蓋動物、植物、河川、山脈、神祇、礦產、祭祀、農耕等方面,被視為

我國最早的博物志和地理志書目

,甚至還有將書中的各種奇珍異獸抽出來就能組建“山海宇宙”的說法,足見此書所載內容之廣博瑰異。

《山海經》

之名最早見於西漢司馬遷的

《史記·大宛傳》

,表明西漢建立以前《山海經》就已存在;根據傳承來看,《山海經》應該在西漢之前很久就已成書了。明代楊慎認為《山海經》可追溯到奴隸制社會興起的“

大禹之世

”,將禹鑄九鼎認為是《山海經》最早的配圖;而更廣泛的看法則認為此書成書於

春秋戰國時期

。先秦時代的諸多文人名士,如莊子、屈原、秦始皇等人,應該都讀過這部奇書——尤其是秦始皇,一般認為其晚年熱衷於尋仙求藥,就是對《山海經》等古代典籍的深信不疑;

但司馬遷之前的《山海經》內容、篇目、卷數皆模糊不清,之後可循的版本則是在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這個時期由經學家

劉向

(前77-前6)、

劉歆

(前50-23,後改名劉秀)父子共同編訂的。這一版本《山海經》見於東漢

班固

(32-92)

《漢書·藝文志》

記載,提到《山海經》共有

13

篇,但也僅僅只有如此,其他內容均無記載;另有同時代的配圖和圖文字,也大多失傳。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版本《山海經》,一般是指兩晉時期文學家

郭璞

根據劉氏父子校訂本整理、作注後編成的

《山海經傳》

郭本《山海經》特點是在

劉歆

作於卷首

《上<山海經>表》

後又寫了一篇

《注<山海經>敘》

。相較於班固所載版本,《山海經傳》包括了

5篇《山經》

13篇《海經》

共18篇內容,一般認為其中有14篇左右是先秦時代完成的作品,還有4篇是西漢初年續編加上的。後世各種版本《山海經》皆以郭璞版為祖。考慮到其兩晉時代仍能看到兩漢時代文獻,郭璞作注的《山海經傳》在內容上應該較為真實地反映了原本內容;而郭璞對書中各山川異獸的細緻註釋、配圖、《山海經圖贊》,無疑能讓讀者更加直觀地對書中內容形成深刻印象。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就曾讀過完整版的郭本《山海經》,並寫下一組13首的

《讀<山海經>》

——能讓五柳先生讀得如痴如醉、還專門寫讀後感,足見此書圖文並茂、精彩至極。

但遺憾的是,受兩晉南北朝戰亂影響,郭璞及之前的《山海經》古本插圖均已散佚、無緣得見;之後的插圖,則是南朝畫家張僧繇繪製的10卷《山海經圖》、以及北宋校理官舒雅重繪的十卷本,而這些插圖也已無法復原漢晉時代的原貌,後來更是徹底消失在漫長歲月中。如今能見到的插圖,大多來自明代

蔣應鎬《山海經》繪圖本

王崇慶《山海經釋義》

,清代

吳任臣《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

、清代

畢沅《山海經》圖注原本

、清代

郝懿行《山海經箋註》

等明清繪本;現代較重要的

袁珂《山海經校注》

,就大多引用吳任臣的插圖。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清代畢沅《山海經》圖注原本插圖

《山海經》在古代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瞭解三代(夏商周)及之前風土人情的重要書目;其中對各地山川的記載,更是被作為重要地理著作加以對待。據

《後漢書·王景傳》

,漢明帝因王景往昔治水有功,因此賜其錢財服飾,以及《山海經》、《河渠書》和《禹貢圖》三部地圖志,讓他主持興修水利(又以嘗修浚儀,功業有成,乃賜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及錢帛衣物”),可見當時人們將《山海經》作為一種具有指導作用的地理典籍加以運用;同時,書中近五百座高山、二百餘條河川,目前仍有不少能在現實中加以探明,側面佐證《山海經》在地理方面的翔實程度——北魏著名地理學家

酈道元

就是在《山海經》等著作的基礎上加以實地考察,最後完成了全面而系統的地理鉅著

《水經注》

除此之外,《山海經》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書中記錄的各種具有奇特體徵的物種。有人曾戲稱《山海經》為“

我國最早的野味食譜

”,就是因為吃了書中各種動植物後都能帶來不同功效(如出現即帶來豐收,肉味酸甜食之能治癲狂的

文鰩魚

、四翼獨眼,食之能治腹瀉腹痛的

囂鳥

等);而書中記載的許多動植物,在現實中也確實能找到對應存在(如“狀如葵、臭如蘼蕪”的

杜衡

、“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的

鸚鵡

等);不過,由於書中對生物、各地人種國家的記載過於魔幻,歷來也有對其秉持懷疑態度者,如司馬遷就在《史記》中說“

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明確將《山海經》踢出其主要參考書目來源。書中有不少異獸,如符合五德的

鳳凰

、能歌善舞的

帝江

、無首的

刑天

、填海的

精衛

,至今仍是大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但這些奇特存在到底是確有此物,還是僅為古代先民的想象,仍然有待研究者和史學家的不斷追尋和探索。

作者介紹:

誠如前文所言,《山海經》作者與成書時間皆不可考;其內容涵蓋領域、地域之廣,更不可能悉數出自一人之手。故本條目所介紹者為對《山海經》傳承作出重大貢獻的《山海經傳》作者——

郭璞

郭璞(276-324年),字景純,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聞喜)人,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

;不過他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身份倒不是以上兩個,而是其“

風水學之祖

”的身份。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清代任熊《列仙傳》中所繪郭璞像

郭璞為寒門庶族出身,其父郭瑗曾任尚書都令史,官至建平太守,以為人公正著稱。據說郭璞自幼博覽群書,喜好學方術卜筮,有淵博學識卻不善言語。據《晉書》記載,郭璞曾跟隨河東一個叫郭公的人學習卜筮,深得郭公真傳;後者授予郭璞九卷

《青囊中書》

,郭璞研讀之後,能通曉陰陽五行、天數易理,甚至連古代著名的卜者京房、管輅也比不上他。

憑藉著神乎其技的占卜算卦能力,郭璞得許多顯貴敬重。他在廬江郡曾為太守胡孟康占卜,結果是“敗”,勸說胡孟康渡江前往江南無果,於是自己離開,果不其然,不久之後廬江就被戰火所波及。到了江南,郭璞被宣城太守殷祐邀請出任參軍,當時宣城城垣外出現一頭水牛大小的異物,其遍體灰色,但胸前和尾巴皆拜,身材高大但有很小的象腳;殷祐請郭璞占卜,郭璞則說此物應捉拿,但神靈不會允許,即使傷了它也會迴歸本地。之後,殷祐佈下的軍士用戟刺向此物,刺進一尺多深後突然消失無蹤,再去問城中的巫師,得知此物乃是“共阝(fǔ)亭驢山君鼠”,是被派往荊山途經宣城,不予理會即可,完全印證郭璞的占卜結果。

後來,東晉重臣王導(276-339)聽說了郭璞的才能,十分敬仰,便拜請他擔任自己的參軍。有一次,王導請郭璞幫自己卜卦,郭璞告訴王導“

你有被雷擊的災厄,請起駕往西走數十里,找一棵柏樹擷取等身大小放置在就寢之處,則可消除此劫

”(公有震厄,可命駕西出數十里,得一柏樹,截斷如身長,置常寢處,災當可消矣);王導依照郭璞所言照做,幾天後果然發生雷擊,將柏樹打的粉碎。躲過一劫的王導因此更加信任郭璞,將他引薦給司馬睿(後來的晉元帝);郭璞為司馬睿占卜,認為他有聖王之命,加上本身學識淵博、文辭壯麗,因此十分得司馬睿重視,後者登臨大統後引其為著作佐郎。元帝年間,多出異事,郭璞多上疏進諫,對朝政有所匡益;後又與元帝太子司馬紹交好,與溫嶠、庾亮等名流顯貴同列,時人盛譽之。但郭璞為人放浪形骸,不修邊幅、嗜酒好色,友人加以規勸時,郭璞則說“

我壽命有限,縱情享受都還擔心達不到定數,您難道還擔心酒色會為我帶來災禍嗎

”而辭謝(吾所受有本限,用之恆恐不得盡,卿乃憂酒色之為患乎)。

後來,郭璞為王敦起徵為記室參軍,郭璞認為必有災禍;果不其然,王敦後來以討伐鎮北將軍劉隗的名義起兵作亂。起兵前,溫嶠、庾亮來請郭璞占卜戰事結果,郭璞說不能斷言;二人又親郭璞為他們占卜吉凶,郭璞言“大吉”。溫、庾商量認為,郭璞說“不能斷言”,實為其身處王敦幕府而不敢明言,對二人說“大吉”,乃是二人為國辦事,必定成功,於是回去勸說司馬紹即位討伐王敦。王敦又找郭璞占卜,郭璞說不會成功;王敦遂疑心郭璞將風聲走漏,又讓郭璞為她算一卦壽命長短。郭璞說“

君若起兵,則將有大災;若居武昌,則壽長難估

”(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禍不久。若住武昌,壽不可測),王敦聽罷大怒,反問郭璞“

那你知道自己的壽命嗎?

”(卿壽幾何),郭璞淡然答道“

我將死於今日中午

”(命盡今日日中),之後便被惱怒的王敦下令押往南岡處死,年49歲。

儘管只活了不到50年,但郭璞憑藉世不二出的才華和玄之又玄的占卜術,在歷史上留下了極高評價,被後世人評價為“

晉世第一流者

”(清代李慈銘語)。其生前所著詩賦眾多,文采斐然,被《晉書》稱作“

詞賦為中興之冠

”;其中又以14首《遊仙詩》為代表,借遊仙以詠懷,詞采絢麗,境界悠遠,郭璞因之被視為遊仙詩體鼻祖。除此之外,郭璞的才華更多體現在對古籍的補註釋疏上。他一生為

《周易》

《山海經》

《穆天子傳》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

(西漢揚雄著,通稱《方言》)、

《楚辭》

《水經》

等書目作注,為後人對古籍的解讀做出了重大貢獻,使其在後世因對訓詁、算學的貢獻而三次收到追封,世人稱其為“

郭弘農

”;其作注的

《葬經》

(一說為郭璞本人著作)為後世風水葬儀所沿用,郭璞也因此被尊為“

風水學之祖

”。

從兩個流傳已久的故事中,可以窺見郭璞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第一個故事與酈道元有關,傳說酈道元曾得到郭璞作注的《水經》,反覆研讀、手不釋卷,因過於沉迷而不慎睡去。在夢中,酈道元遇到一老者,後者自稱郭璞,告知酈道元自己當初作注時僅註釋南方河流,而北方河流礙於戰亂而難以前往,今若酈道元有意,自己當以筆墨相助,說完便消失了。酈道元醒後便下定決心註明天下河流,最後寫成鉅著《水經注》;

第二個故事則見於南梁

鍾嶸

詩品》

。據載,以文章才思聞名的南梁文學家

江淹

被罷官前往宣城郡時,到一個涼亭下休息,在夢中遇到一個自稱郭璞的人。郭璞對他說“

我有一支筆放在你這已有多年,現在是時候還給我了

”;江淹往懷裡一模,竟真找到一支五色筆,於是將其還給郭璞。結果在那之後,江淹的文采再不如從前,才氣盡失,是為“

江郎才盡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郭璞的傳奇人生和驚世文才,在後世幾乎被傳得有如神明;如同那本經其手重獲新生的《山海經》一樣,郭璞也成為了後人眼中的一個傳說。

設定要素:

-山海經

角色的名字是“

招搖

”,這個名字出自《山經》,是《山經》第一部分

《南山經》

提到的第一座山脈——

䧿山

中最重要的山峰“

招搖山

”。

《山海經》

在方位上有個很奇怪的處理,書中以地理方位對山川河流進行劃分時,並非採用慣用的“東、南、西、北”或“東、西、南、北”順序,而是

先從南方開始

,其次是

西

,因此一度有《山海經》為古代南方巴蜀或楚地人士所作的說法,但如今此說已基本被推翻。《南山經》卷首䧿山、招搖山部分原文如下(參照嶽麓書社本《山海經》):

《南山經》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差善走。麗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這段話中透露了一個重要資訊:

招搖山瀕臨西海上端,山上多桂樹和礦石,有名為“麗”

(也作“

”)

的河流從此發源,向西注入大海

。1986年由中國《山海經》學術研討會編輯、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的

《<山海經>新探》

中,收錄了已故

徐南洲先生

(1929-1999)的論文

《試論招搖山的地理位置》

;在這篇論文中,作者透過多方查證考據,認為名為“

”的河流就是

灕江

,“

䧿山

”即位於今天廣西境內的

海洋山

,“

西海

”可能是當時位於桂林一帶的大湖,而“

招搖山

”則是指“

華南第一高峰

貓兒山

(也稱

苗兒山

)。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試論招搖山的地理位置》部分內容

-

從兩張立繪可以看出,

山海經

的角色服飾帶有較強的

巫祭圖騰

色彩。角色的

赤色葉狀頭冠

帶有動物特徵的衣襬和裝飾

,都與《山海經》中多次提到的

祭祀傳統

有一定關聯。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類似於薩滿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種,是宗教信仰體系形成的一種崇拜的集合;其崇拜物件型別繁多,偶像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都是個中例子。行使巫術、傳授天意、占卜兇吉、予以醫療的原始宗教神職人員,男性稱“

巫師

”,女性稱“

巫女

”;在母系氏族特徵鮮明的早期氏族社會,大多數巫都是由女性擔任,這似乎也暗合了

山海經

角色的服飾特徵。

《山海經》

中記載了多處祭祀不同神祇(主要是各大山系的山神)的儀軌,各神祇的祭禮繁簡不一,所用祭品也大不相同。如

《南山經》

中,

䧿山山神

多為

龍首鳥身

,祭祀時將犧牲璋玉一同掘土深埋,以糯米、玉璧和稻米為貢,置於一塊茅草編成的草蓆上(

毛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璧,稻米,白菅為席

),而

《西山經》

記載第一列山脈中的

華山

羭次山

,祭祀流程就複雜繁瑣得多:華山以

太牢之禮

(牛、羊、豬各一頭)祭祀,羭次山則要先燃起火燭照亮廟堂、齋戒百日,以牲畜百頭、美玉百塊同葬,並陳設熱酒百杯,每杯各系玉圭、玉璧一塊(

華山冢也,其祠之禮:太牢。羭山神也,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犧,瘞用百瑜,湯其酒百樽,嬰以百珪百壁

)。一般來說,舉辦祭禮目的多為求豐穰、消災、祛病,也有一些祭禮僅僅是為防止山神影響人類社群的活動。

-山海經

立繪中,最顯眼的莫過於其身後

巨大的不明生物

。這個生物渾身滾圓,長著血盆大口和一對翼,身後還拖著魚尾;雖然從

滾圓

看不出眼睛

通身赤紅

來看有點像帝江,但如果結合兩張立繪中都出現的食物來看,其原型應該是傳說中暴食的兇獸——

饕餮

。有意思的是,民間流傳的饕餮形象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而在《山海經》中,它的屬性其實並沒有那麼豐富,甚至和人們熟知的形象大相徑庭。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饕餮

”一詞,最早並非見於現存版本的《山海經》,而是出自

《左傳》

。《左傳·文公十八年》提到“

八愷

”、“

八元

”和“

四凶

”,“

八愷

”是

高陽氏

(顓頊)的八個兒子——蒼舒、 隤豈、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

八元

”則是

高辛氏

(帝嚳)的八個兒子——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這十六人皆以德行而為人稱道;“

四凶

”則是帝鴻氏、少皞氏、顓頊氏和縉雲氏的四個不孝子,前三者分別為

混沌

(渾敦)、

窮奇

檮杌

,最後的縉雲氏之子,則因“

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

”,而被天下之人與前三者“三兇”相提並論,謂之“

饕餮

”,從而組成“

四凶

”。同樣說法在《史記》中也有記載;東方朔《神異經》則說,饕餮是西南之地一群恃強凌弱的貪婪匪徒,身上毛髮茂密,頭上戴著豬首形冠,專門搶人財物、搶來又不用——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饕餮”的原始面貌應該是一類

貪財貪食、德行不佳的不義之人

,這些人大多性情貪婪,任何東西到他們手中就無法再拿回,有如無底洞般貪得無厭;

而根據郭璞註疏,在他看來,《左傳》等古籍中提到的“

饕餮

”,實際上就是

《山海經·北山經》

中提到的

狍鴞

。《北山經》原文提到,“(敦頭山)

又北三五十里,曰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說在敦頭山以北三百五十里的地方有座鉤吾山,山中有一種身形似羊、長有人臉的怪獸,它的眼睛長在腋下,口中生虎牙、爪子像人手,叫聲像嬰兒啼哭聲,是一種能食人的兇猛之物。但到目前為止,《左傳》說這玩意兒“

貪於飲食

”,《山海經》則言此物“

是食人

”,和大眾認知裡的饕餮還是存在不小差距;

一般認為,有關現代大眾最熟知的饕餮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在成書於戰國末期的

《呂氏春秋》

。其中提到,“

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說周代青銅鼎尚刻有饕餮的圖案,這種東西只有腦殼冇得身子,吃人還沒嚥下去就危害到自己的身體,以此來言說報應的道理——這個版本就和大眾印象裡的饕餮較為接近了。之後的漫長演化中,饕餮原本“

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變成暴食貪吃、甚至吃掉自己的身體只剩個頭,其形象也不再那麼純粹的負面,如明代楊慎

《升庵外集》

就將其納為

龍生九子之一

、一種近似瑞獸的存在;但其貪食不知饜足的特徵仍然得到了保留,楊慎就稱其“

好食,立鼎蓋

”,說各種鼎器上都有饕餮的形象;文學領域則常以“

饕餮

”比喻

一個人貪慾或食慾得不到滿足

商周的許多青銅器上都有饕餮的形象,一是藉助猛獸之力

祈求風調雨順

,二是將其刻在食器上,希望

人們能吃得更多

——但這個說法並不怎麼準確。因為按照近現代研究,青銅器上的獸面紋並非只有一種;以饕餮這種兇獸為禮儀器紋樣,也不符合商周時期的社會禮儀體系。現在在器物學角度,“

饕餮紋

”這個名稱相對用得較少,但大眾還是習慣以“

饕餮

”相稱——你絕對見過這種紋路,因為在現行的

20元人民幣鈔票

正面,就印著這種源自青銅器的“

饕餮

”紋。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20元人民幣紙幣上的“饕餮”紋

-

最後再提一個有趣的立繪內容——在兩張立繪中都出現的

包子

。這部分和《山海經》並沒有太大聯絡;但考慮到

包子的起源

,說不定可能還真有那麼一點點的淵源。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根據古人記載,“

包子

”這個說法,是這種

有餡兒麵點

傳入北方後才出現的稱呼,南方一般稱其為“

饅頭

”——比如成書於元末明初的

《水滸傳》

中,武松來到大樹嶺十字坡孫二孃開的黑店,要了三二十個“

好大饅頭

”來做點心,之後拿一個饅頭“拍開看了”,叫道“

酒家,這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除情節需要以外,至少可以說明在出生於江蘇興化一帶的

施耐庵

的意識中,“

饅頭

”就是指

蒸出來的有餡兒麵點

;現在,仍然有部分南方地區將有餡兒的包子稱作“

饅頭

”,而北方俗稱“饅頭”則指

無餡兒的發麵饅頭

,古代稱“

”、“

蒸餅

”、“

籠餅

”,也有說法認為武大郎挑著叫賣的“

炊餅

”就是饅頭。宋人王栐

《燕翼詒謀錄》

曰“

今俗屑面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之者,都謂之饅頭

”,表明唐宋時已出現無餡兒饅頭,但有餡兒無餡兒尚無明顯區分——反正吃下去都沒區別,叫不叫饅頭問題不大;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包子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

饅頭

到民國時,徐珂編成的清代掌故遺聞集

《清稗類鈔》

就提到,“

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

”,說(清代)南方說的所謂“饅頭”,其實應該是有餡兒的包子,說明大概在清代,“饅頭”和“包子”才被

細緻區別為兩種完全不同的麵點

;清代以前,“饅頭”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據宋代說法,這種麵點與

諸葛亮南征

有關。宋代高承在他的

《事物紀原·酒醴飲食·饅頭》

裡,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稗官小說雲: 諸葛武侯之徵孟獲 ,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一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向之,為出兵也。’武侯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麵,象人頭,以祠。神亦向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

說諸葛亮南征孟獲之時,有人向他進言稱南蠻多用邪術,若想征伐則必須以其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按南蠻習俗,施法必用人頭祭神。諸葛亮不願多犯殺戒,為此

用麵粉製成麵皮,內裹羊肉或豬肉,捏成類似人頭的形狀

,以求偷天換日、魚目混珠;之後以此物假冒人頭祭神,不想神明亦相助,因而得以出兵。後人為表紀念,便將這種食物稱為“

饅頭

”;同一說法在明代

《三國演義》

和明人郎瑛

《七修類稿》

中也有記載。不過郎瑛還補充了一點,“

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說“饅頭”這個說法是一開始“蠻頭”的訛傳——大概是武侯出於人道主義的改良云云。

在我國古代,“

南蠻

”是對

中原文化區以南少數民族

的蔑稱——這個“

”,是一個相對方位,判斷基準在於“中原文化”位於哪個地方。從諸葛亮主政的季漢據於巴蜀一帶來看,他征伐的“南蠻”,應該是古代位於中國行政區劃之內、但始終與中原王朝聯絡不甚緊密的川渝南部、雲貴高原等區域區域,也即現在

西南地區

雲貴川一帶。本條目下第一條“招搖”提到,

招搖山

被認為位於今天廣西省境內,廣西一地在三國時大部歸吳、西部西北部歸蜀;再加之過去曾有《山海經》以南為首、出自巴蜀等南地人士之說,立繪中的包子,說不定和武侯徵南確實有如絲若縷的聯絡。

當然,就算沒有聯絡也無大礙。武侯徵南發明“饅頭”後,這種麵點很快作為一種宴會祭享的陳設菜品傳播開來。晉代

束晰《餅賦》

有云,“

三春之初,陰陽交至,於時宴享,則饅頭宜設

”,將“饅頭”描繪為

祈禱風調雨順的宴享祭品

;現在,尋常人家大多已不會有繁瑣細緻的祭祀習俗,但年關佳節吃一吃熱氣蒸騰的包子,或許也是對美好生活和未來的一種祈望。

「幻書啟世錄·考據向」角色設定原型介紹: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