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天下黎氏來源-湖北荊楚黎氏

作者:由 天下黎氏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09-16

黎淳怎麼讀

天下黎氏來源-湖北荊楚黎氏

一、黎氏來源歌:

黎氏來源最複雜,伏羲九夷變九黎。蚩尤九黎亂紛紛,黎陽封國滅九黎。

儋耳之子牛黎國,叔均牛耕封犂國。渠犂尉犂連合黎,俱在甘肅黎水邊。

梁北有個黎丘氏,曹姓附庸小黎國。祁姓黎國在長治,黎侯豐舒居黎城。

秦國分封終黎氏,端木子貢黎陽侯。北魏素黎改單黎,成都還有草頭藜。

十五支黎出中土,外加西域黎軒國。誰能解盡箇中謎,上古全史瞭然明。

二、黎氏郡望——京兆郡、宋郡、九真郡

1、京兆郡

《辭源》註釋“郡望:郡中顯貴的姓氏。” “郡”是中國古代行政區域的名稱,遠在黃帝時期已有州縣之設,夏商朝時期郡比縣小。周朝時天子直轄地分為100個縣,每縣轄4郡。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郡縣制取代古老的姓氏宗法分封制,郡守縣令均有一定的任期,不再是世襲的領主,郡比縣大,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隋唐時期,州與郡同等。宋朝時撤郡設州府。元明清時期,均沿襲宋制。而清朝時,郡成為府的別稱。“郡望”即一郡之中,顯赫高貴的姓氏門族。用郡望來表示姓氏的顯貴尊赫,從東漢王朝開始實行,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最為興盛。清朝史學家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郡望自魏晉以門第取士,單寒之家,屏棄不齒,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南北朝時代,各姓氏宗族,按其郡望權勢又分為甲、乙、丙、丁四等貴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於494年遷都洛陽後,又按士大夫等級高低,立為郡姓:連續三代做過三公的稱為膏梁;岀任過令僕的稱華腴;任過尚書領護以上官職的為甲姓;任過九卿如方伯的為乙姓;任過散騎常侍大中大夫的為丙姓;任過吏部正員郎的為丁姓。

“京兆”即京都。“京兆尹”本是古代對首都最高地方長官的統稱,相當現代的北京市長。因此廣義上“京兆郡望”泛指任何朝代曾經做過首都最高地方長官的人及其後裔。姬姓黎國後代黎文魁公,曾在西周首都鎬京仼“天官”之職,而其後裔黎幹公曾任唐朝時的“京兆尹”、封“京兆侯”,故黎氏堪稱名正言順的京兆郡望族。“京兆郡”始設於三國時代。《百家姓•郡望註釋》“京兆郡:三國•魏以京兆尹改置,治所在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北魏移治霸城縣(今陝西西安市東北)。北周還治長安縣,復為京兆尹。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大業三年(607年)復置,改治長安縣及大興縣(今陝西西安市)。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置雍州。東晉孝武帝時僑置(按:東晉、南朝為了安置北方來的人,在其管轄的長江南北地區,用北方州郡縣名,設定了僑州、僑郡、僑縣,稱為僑置。因為當時北方人民與士族大量南遷,多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貫。統治集團所以設定僑州、僑郡、僑縣,是為安置北方士族,保護其封建特權,藉以緩和南北士族矛盾,以鞏固其政權)治所在鄧縣(今湖北省襄陽縣西北)。南朝•梁廢。”

“京兆郡”名門望族,共有三十三姓。依其權勢地位高貴低下排列為:韋、豐、史、康、米、計、宋、舒、杜、宗、羊、於、家、段、車、全、郜、黎(排十八位)、扶、雍、壽、扈、浦、別、夔、晁、冷、皇甫、申屠、歸、羊舌、譙、家。(見《百家姓郡•望註釋》)

一般來說,“京兆郡”多指唐朝首都長安,很少有人留意那些遷來遷去的其他京兆郡。翻遍現時收集於廣東省南雄市珠璣巷黎氏宗祠的各地黎氏族譜,發現曾經在唐都長安為官或任京兆尹,甚至封京兆侯的有如下幾位:

祁姓黎國亡國國君黎莊公後裔黎幹公、字型存、諡號“忠貞”,四川戎州(今南溪縣)人,生於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五年丁巳(717年),唐肅宗上元二年辛丑(761年)擢升為諫議大夫,因故告老終養歸戎州。唐代宗大曆元年丙午(766年)舉孝廉,二月釋奠國子監,授祭酒,旋復官諫議大夫。大曆十年乙卯(775年)拜任京兆府尹。大曆十二年丁巳(777年)晉升兵部侍郎,後蒙冤慘遭誅殺。唐德宗建中靖國元年庚申(780年)評反,追贈兵部侍郎、太傅、京兆郡侯,諡號“忠貞”,賜葬祭,命有司送柩回原籍葬,於戎州城西。因他是第一個官任京兆府尹、並被宮追封為京兆郡侯的黎氏名賢,故史書、族譜均載“黎氏望岀京兆,自黎幹公始”。妣唐氏夫人,誥封“渭陽郡君”,生一子:黎廣。

商王族子姓黎侯國祖伊後裔黎斡(民間族譜多誤作黎幹)諱垣夫,777年九月後接任京兆尹多年,後任兵部侍郎,與郭子儀、楊綰、崔寬為同朝密友,妣朱氏生二子黎炬、黎煟。

姬姓黎國後裔黎文魁,在西周穆王時代任天官之職。他的後代黎幹於唐武宗李炎會昌四年甲子(844年)舉孝廉、釋奠國子監祭酒,授京兆尹,升兵部侍郎,封京兆侯,葬蓮塘水口邊象形。生子黎度即江西省寧都縣黎氏始祖。黎度下傳六代為黎襯,生於北宋開寶元年(968年)戊辰,封京兆郡侯,為福建汀州府上杭縣黎氏始祖。

姬姓黎國亡國國君靖遠侯黎恭公的後裔黎玄勝,在唐玄宗李隆基時代(712年至756年在位四十五年)任御史大夫。玄勝公第三子黎致統公,在唐肅宗時代任翰林院侍講,晉封右僕射(右丞相)。黎致統公次子黎輝武公,為唐德宗時駙馬(皇帝女婿)。

2、宋郡

宋郡郡治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而商丘是子姓始祖閼伯的封地。其後代發展成商王朝子姓王族。到周朝時,又分支為宋國子姓王族,及山西黎侯國王族。黎侯豐舒後裔有一支以“宋郡”為堂號。

3、九真郡

九真郡在今越南中部清化、河靜、義安-帶,郡治愛州即今清化。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鎮壓徵則、徵義的反叛,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秦朝時,九真郡屬南越國王趙佗(首都在今廣東省廣州市)的領地。黎氏很早以前,就南遷越南,並在九真形成望族。越南黎氏為全國第二大姓,歷史上曾建立過前黎朝、後黎朝。越南前黎朝皇帝黎桓,本是京兆尹黎幹的後代。唐德宗時,廣西桂林總鎮黎朝,妣廖氏生子黎幹,公妣合葬東嶺龜形(據稱在廣西陽朔縣)。黎幹生於唐德宗貞元二十年甲申(804年)三月十三日申時,唐武宗會昌四年甲子(844年)舉孝廉,釋奠國子監祭酒,升授京兆府尹,晉封兵部侍郎,封京兆侯,妣李氏,繼妣吉氏、連氏,俱誥封夫人,與夫合葬蓮塘水口邊象形(據稱在廣西陽朔縣福利鎮秀泉村旁的老寨塘村,古名蓮塘村,旁為蓮塘底村),生二子:長子黎度,為江西省寧都縣東韶黎氏始祖;次子黎慶,留居廣西桂林陽朔。黎慶妣楊氏生子紅溪。紅溪生三子:長子黎覓、次子、三子名失記。兄弟三人隱居陽朔縣福利秀泉村。因造反失敗,黎覓與妻鄧氏攜黎桓逃出安南愛州(今越南清化),依附愛州觀察使黎某。不久黎覓與鄧氏相繼而卒,黎觀察使收留黎桓為養子。黎桓940年生於廣西陽朔,980年至1005年三月任越南前黎朝開國皇帝,在位廿五年,史稱“大行皇帝”,年號“天福”、“興統”、“應天”。前黎朝存世三十年,滅於曾被賜姓黎的大將李公蘊。至1400年,黎桓後裔黎季犛,篡奪大越國陳朝政權,改名胡季犛,建立胡朝,將大越國改名大虞國,讓位給兒子胡漢蒼。1407年,胡季犛、胡漢蒼父子,被明朝軍隊擒獲,剛剛建立七年的大虞國胡朝滅亡。1428年,愛州人、黎桓後裔黎利,建立大越帝國黎朝,史稱“後黎朝”,滅於1789年,存世三百六十-年。黎桓的侄子,隱籍供職福建省莆田縣,侄孫黎發祥生於北宋端拱二年戊子(988年),北宋仁宗寶元三年庚辰科(1040年)進士及第,任廣西鬱林州知州,三攝梧州府事,誥授朝議大夫,終於鬱林州官署。至孫黎智行,始由鬱林州(今玉林市),遷居廣東化州六王嶺西北黎村,再傳八代至黎惟嶽隱居黃竹村,為廣東化州黃竹黎氏始祖。前玉林地區行署專員黎允武、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七屆人代副主任黎濟武,兄弟倆都是黎惟嶽公後裔,原籍廣東化州縣甲隆鎮那浪村。

黎氏郡望堂號除京兆、宋郡、九真外,還有其他堂名:

4、黎陽堂:後周黎景熙曾任黎陽郡太守十二年、拜任史官著作佐郎,其著作史稱“黎陽信史”。

5、黎城堂:周朝黎侯國始祖祖伊,封地在今山西省黎城縣。

6、經術堂:黎錞,字希聲,北宋四川渠縣寶城區宋場鄉黎家山寨即狀元村人,慶曆三年癸未科即1403年狀元及第,精通經術。宋英宗曾問歐陽修:“蜀中有何名士?”對曰:“文學有蘇洵,經術有黎錞。”封之為“經術博士”。其後見載《荊楚黎氏族譜》,歷次重修,譜面均印“經術堂”。

7、巴郡堂:黎錞九代孫黎伯賢由四川渠縣遷居重慶府巴縣西鄉大教場,今屬重慶市渝中區教場口。

8、乾元堂:黎伯賢之孫黎命表,元朝皇慶二年癸丑即1313年探花及第,御賜名曰“命表”。其長子太銘公裔,以乾元為堂號。

9、載酒堂:“載酒堂”是北宋時代海南島儋縣文人黎子云的私宅。蘇東坡晩年被貶官到海南儋縣,聞當地人黎子云,家貧好學,躬耕農圃而侍母至孝,又聽說他家有《柳子厚文集》數卷,特往尋訪,成為至交好友,經常柱杖而至。某天,蘇東坡訪黎子云,遇雨,借路旁農家竹笠木屐穿戴。路人見此老頭,雖儒冠儒衣,卻打扮成農舍翁的怪模怪樣,皆笑,路旁籬犬群吠。後人據此描繪成種種“東坡笠屐圖”,流傳於世。蘇東坡苦心教學,當地士子王霄、符林、許鈺等,常聚集黎子云家,聆聽講學。當地民眾,包括黎族黎氏,爭相載酒攜肉相贈,表達對蘇東坡的尊敬。蘇東坡特書一匾“載酒堂”,給黎子云及當地百姓留念。“載酒堂”現為海南島著名人文景觀,建築宏偉,位於距儋縣縣城四十公里的地方。

三、荊楚黎氏本源考(中華黎氏來源第十支)

商朝王族子姓分支黎侯國,始祖祖伊,祖己的八代孫,封地在今山西省黎城。

《路史》“西伯戡黎,武王復以封湯後。黎侯豐舒之後,有黎氏,犂氏。”這條資料,考據不精,將姬姓黎國、祁姓黎國、子姓黎國、任姓犂國,都拼成了一個黎國。 廣西賓陽縣《黎氏族譜》(1996年黎志健主編)“黎姓由得姓始祖、周初黎國黎侯豐舒(祖伊)之後,一直到春秋戰國,奴隸社會開始瓦解,封建社會形成,黎氏王族聚居黎國,直到公元前514年(晉頃公十二年丁亥、次年即晉獻公元年)晉國改周王朝采邑製為郡縣制,黎國成為晉國的一個縣(黎侯縣,即今山西省黎城縣)為止,延續五百多年。”周武王在位十九年,滅殷前在位十二年,即公元前1141年庚申至公元前1130年辛未,建立周王朝後在位七年,即公元前1129年壬申至公元前1123年戊寅。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9年)壬申滅殷商,分封諸侯,黎侯祖伊為周武王所封,也是在這一年。黎侯國傳世約十九代,六百一十五年(公元前1129年壬申至公元前514年丁亥)。

山西黎侯國祖伊世系(原載本人書稿《中華黎氏通譜》第一卷)

祖伊先祖:

黃帝軒轅氏――玄囂――青陽――少昊帝金天氏(名贄)――燕子(玄鳥氏)――矯極――帝嚳高辛氏(名夋)――閼伯――高辛氏――廢帝摯――玄元――商侯子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亥――慎――上甲微――報丁――報丙――主壬――履癸――商帝子成湯――外丙――太甲――太庚――太戊――河亶甲――祖乙――祖辛――祖丁――祖己(任殷高宗武丁前期宰相)――2代――3代――4代――5代――6代――7代――8代祖伊(黎侯國始祖)。

黎侯國始祖祖伊,殷帝祖丁第九代,殷高宗武丁(公元前1332年己酉至公元前1274年丁未在位五十九年)前期宰相祖己第八代。祖伊在殷紂王時代擔任管理殷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太廟祭器的祭禮官。公元前1145年丙辰,岐周西伯侯姬昌(諡號周文王)舉兵攻滅當時擔任殷朝兵馬大元帥、助紂為虐的黎國靖遠侯黎恭公。黎國即《史記》中的耆國,古文獻中“耆”與“黎”為通假字,始祖黎陽(黃帝—昌意—亁荒—韓流—顓頊帝高陽氏—老童—高陽黎(即北正黎,任顓頊帝前期火正別稱北正之官,以祖父帝號為氏姓高陽氏)――太子長琴――黎陽)於堯帝元年(公元前2383年戊寅受封耆國,封地在今河南省浚縣東北黎陽鎮,傳至夏朝末年,耆侯助成湯滅夏桀建立商王朝有功,被商帝成湯武王改於山西。商朝時代的耆國包括今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黎城縣,西部與潞國為鄰,成為商王朝中心地區西部的主要屏藩。耆國被西伯侯姬昌攻滅後,祖伊恐殷紂王繼續昏淫無恥,招致亡國滅族,乃奔走入朝勸諫。紂王不聽,還大言不慚地說什麼“我生豈不有命在天? ” 祖伊知其不可勸,乃萌生棄暗投明之志(事見《史記•殷本紀》、《書經•西伯堪黎》)。

紂王廿七年乙丑(公元前1136年),祖伊攜帶朝歌太廟祭器禮器投奔周武王。紂王三十三年壬申(公元前1129年)商曆二月初四日甲子,周武王率諸侯聯軍在朝歌西南郊外牧野打敗殷商大軍,紂王自焚於鹿臺,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同年,周武王封祖伊為黎侯,封地在今山西省黎城縣(至今黎城縣東北十八里尚存古黎侯國遺址)。黎侯國公元前1129年壬申至公元前718年癸未存世四百一十一年,被西南毗鄰的潞國攻滅。黎侯國滅亡一百二十五年後,於公元前594年丁卯在晉景公的扶持下復國,又傳世八十年,於公元前514年丁亥被晉頃公改編為晉國的黎侯縣,以國相稱,前後共存世四百九十一年。公元前514年起,黎侯國雖然已降格為晉國的黎侯縣,但其世襲領土仍歸黎侯宗室擁有,直至公元前310年辛亥,黎定公管轄的黎侯縣被赤狄攻滅,黎侯國宗室世襲領土才徹底失去。同在公元前1129年壬申,在原耆(黎)國南部,周武王還分封有另一個黎國,開國君主是堯帝后裔祁氏的一支,仍稱黎國,下傳至黎莊公被西北毗鄰的潞國(赤狄別種)攻滅。亡國的黎莊公君臣投奔姻親衛獻公(公元前576年乙酉至公元前559年壬寅在位十八年),衛國不理不採。現存《詩經》中“式微”、“旄丘”二篇,即隨黎莊公岀逃的大臣所寫,充分表露了他們當時那種國破家亡又投親無著的絕望心情。今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西南三十里尚存祁氏黎國遺址。

姬姓黎國(北正黎)後裔見載浙江寧波、福建寧化、江西寧都、廣東新會待舉公、化州黃竹發祥公、廣西興業縣俊一公、橫縣百合雷震公等地黎氏族譜及越南前黎朝、後黎朝。子姓黎侯國後裔見載四川渠縣狀元村、湖南臨湘、華容,湖北仙桃沔城、監利、洪湖,江西新餘修水、廣西荔浦蒙山等地黎氏族譜。祁姓黎國後裔見載河北鄚州、廣東高明廉江等地黎氏族譜。

黎侯祖伊世系(黎開文據《荊楚黎氏族譜》推排)。

黎侯國前期存世四百一十一年(公元前1129年壬申至公元前718年癸亥)。

西周時代:

受姓始祖黎侯,字祖伊,殷高宗時代宰相祖己(殷帝祖丁之子)的八代孫。以國號為氏,為子姓分支黎氏始祖,公元前1129年壬申至公元前1124年丙子在位六年。娶辛國公主辛氏,生子:宗侯。

第二世黎宗侯,祖伊太子。周成王元年丁丑(公元前1123年)至周昭王十三年辛丑(公元前1040年)在位八十四年。娶庸國公主,生子:元。

第三世黎元侯,周昭王壬寅十四年,襲侯爵。妣魯侯幽公之女,生子:守。

第四世黎守侯,周穆王丙申十七年,襲侯爵。妣齊侯獻公之女,生子:明。

5代失記。

6代黎元侯,宗侯玄孫。周昭王十四年壬寅(公元前1039年)至周穆王十六年乙未(公元前986年)在位五十四年。娶魯國公主魯幽公姬宰(公元前988年癸巳至公元前975年丙午在位十四年)之女姬氏,生子失記。

7至8代失記。

9代黎守侯,元侯曾孫。公元前985年丙申(周穆王十七年)至公元前936年乙酉(周共王十二年)在位五十年。娶齊國齊獻公姜山(公元前859年壬寅至公元前851年庚戌在位九年)之女姜氏,生子失記。

10至11代失記。

12代黎明侯,守侯曾孫。公元前935年丙成(周共王十三年)至公元前841年庚申(共和元年)在位九十五年(? )。娶祭國祭公(周公姬旦後代)之女祭氏,生子失記。

13至15代失記。

16代黎文侯,明侯玄孫。公元前840年辛酉(共和二年)至公元前829年壬申(共和十三年)在位十二年。娶衛釐侯(公元前854年丁未至公元前813年戊子在位四十三年)之女姬氏。生子:巽侯;生一女,嫁給陳國陳釐公媯孝。

17代黎巽侯,文侯太子。公元前828年癸酉(共和十四年)至公元前786年乙卯(周宣王四十二年)在位四十三年。娶秦國秦仲(公元前844年丁巳至公元前822年己卯在位廿三年)之女嬴氏,生子:煌。

18代黎煌侯,巽侯太子。公元前785年丙辰(周宣王四十三年)至公元前773年戊辰(周幽王九年)在位十三年。娶魯國魯武公姬敖(公元前825年丙子至公元前816年乙酉在位九年)之女姬氏。生子:樸侯。

東周(春秋戰國)時代。

19代黎樸侯,煌侯太子。公元前772年己巳(周幽王十年)至公元前752年己丑(周平王十九年)在位廿一年。娶衛國衛武公姬和(公元前812年己丑至公元前758年癸未在位五十五年)之女姬氏。生子:宏侯。

20代黎宏侯,樸侯太子。公元前751年庚寅(周平王二十年)至公元前720年辛酉(周平王五十一年)在位三十二年。娶晉國晉文侯姬仇(公元前780年辛酉至公元前746年乙未在位三十五年)之女姬氏。生子:惠侯。

21代黎惠侯,宏侯太子。公元前719年壬戌(周桓王元年)襲封黎侯。次年被毗鄰的赤狄別種潞國(隗氏,子爵,封地在今山西省潞城市,東北與黎侯國接境,東南與祁氏黎國接境)驅趕而失國。

黎侯失國一百二十五年後在晉景公扶持下復國。

公元前718年黎惠侯失國。此後歷經一百多年,至晉景公姬據時代(公元前599年壬戌至公元前581年庚辰在位十九年),潞國國君潞子隗嬰兒娶晉景公之姐伯姬為夫人。潞子嬰兒勢力衰弱,潞國宰相豐舒專權用事。豐舒欲斬斷潞國與晉國的姻親之好,誣稱伯姬有罪,威迫潞子隗嬰兒用繩子縊殺夫人伯姬。公元前594年丁卯春,潞子嬰兒與宰相豐舒到郊外狩獵,君臣二人醉後以彈打飛鳥作賭取樂。豐舒射彈,誤傷潞子一眼,擲弓於地,一笑了之:“彈得不準,臣當罰罪一卮。”(彈得不準,尚傷潞子一目;彈得太準,潞子豈有命乎)。潞子不堪其虐,又力不能制,遂寫密書送晉國,求妻弟晉景公起兵討伐豐舒之罪。

晉景公亦怒姐夫潞子隗嬰兒不能保護伯姫,準備伐潞。大夫們都勸說:“不可!豐舒有三項顯著的才能,且等他的後任當潞國宰相時再去討伐吧。” 謀臣伯宗進言:“若戮豐舒,兼併潞國,恩及旁國(指潞國東北毗鄰的原黎侯國及東南毗鄰的黎國),盡有狄土,則西南之疆益拓,而晉之兵賦益充。此機不可失也。” 又指岀豐舒犯五大罪:“一、不祭祀;二、酗酒;三、廢仲章(黎惠侯嫡長曾孫)霸取黎氏世襲土地;四,迫死伯姬(晉景公之姐、潞國夫人);五、彈傷國君隗嬰兒的眼睛。豐舒倚仗自己才能岀眾而拋棄美德,更增其罪。將來繼任的潞國宰相如果敬奉神明,好德行義,鞏固潞國命運,那時怎麼對付潞國?現時不討伐有罪人,卻說等將來討伐其後繼人,以後就算有借囗去進攻,恐怕也攻不了吧? 倚仗才能和人多,這是亡國之道。以前商紂王自恃才能自恃人多,結果亡國。” 晉景公聽從了伯宗的建議,仼命荀林父為大將,魏雙之子魏顆為副將,岀兵車三百乘,討伐潞國。豐舒親率潞國兵馬拒於曲梁(廣平府永年縣)。

公元前594年丁卯六月十八日,荀林父在曲梁打敗豐舒。豐舒逃奔衛國。時衛穆公姬速(公元前599年壬戌至公元前589年壬申在位十年)與晉國結盟,囚綁豐舒獻給晉軍。荀林父令縛至晉國首都絳都,殺之。

公元前594年丁卯六月廿六日,晉軍長驅直入潞城,滅潞國。潞子隗嬰兒迎於馬首,荀林父數其誣殺伯姬之罪,並執以歸。託言曰:“黎人思其君久矣。” 乃訪黎侯之裔,割五百家,築城以居之。名為復黎,實則滅潞也。隗嬰兒痛亡潞國,自刎而死。潞國人哀悼他,為他立祠。今山西省黎城縣南十五里有潞祠山,即其地。

公元前594年丁卯七月廿七日,晉景公恐荀林父有失,親率大軍屯於稷山。荀林父至稷山獻捷。晉景公立了黎侯,然後才回國。(參見《左傳》、《東周列國志》)至此,商王族子姓分支岀來的黎侯國始祖祖伊,從公元前1129壬申受封為黎侯,傳至黎惠公在公元前718年癸亥滅於潞國,共歷四百一十一年。又至公元前594年丁卯七月廿七日,黎仲章在晉景公扶持下復國,中間巳失國一百廿五年,失記五代。

晉國附庸黎侯國存世八十年(公元前594年丁卯至公元前514年丁亥)。

21代黎惠侯,宏侯太子。公元前719年壬戌(周桓王元年)襲封黎侯,次年即公元前718年癸亥晉封黎公,被潞國攻滅。娶鄭莊公(公元前743年戊戌至公元前701年庚辰在位四十三年)之女姬氏。生子失記。

22至26代失記,失國一百廿五年。

27代黎仲章,黎惠公六代孫。被潞國宰相豐舒奪去世襲居住地。

28代黎侯,仲章之子,惠公七代孫。公元前594年丁卯七月廿七日,在晉景公扶持下復立黎國。公元前594年丁卯至公元前582年己卯在位十三年。生子:襄公。

29代黎襄公,黎侯太子。公元前581年庚辰(周簡王五年)至公元前552年己酉(周靈王二十年)在位三十年。娶鄭穆公(公元前627年甲午至公元前606年乙卯在位廿二年)之女姬氏。生子:礪公。

30代黎礪公,襄公太子。公元前551年庚戌(周靈王廿一年)至公元前497年甲辰(周敬王廿三年)在位五十五年。娶魯國魯昭公姬禂(公元前541年庚申至公元前510年辛卯在位)之女姬氏。生二子:撥、彌。

晉國黎侯縣存世一百四十五年(公元前514年丁亥至公元前310年辛亥)

公元前514年丁亥(晉頃公姬去疾十二年、黎礪公三十八年),晉國率先實行封建郡縣制,取代世世相沿的姓氏宗法分封制,黎侯國被改編成晉國的黎侯縣(即今山西省黎城縣)。黎侯縣的統治者仍然是黎侯國宗室的世襲公爵。又傳世一百四十五年,至約公元前370年,赤狄攻滅黎侯縣,黎侯國的世襲領土才徹底消失。

31代黎撥公,礪公太子。公元前496年乙巳(周敬王廿四年)至公元前468年癸酉(周貞定王元年)在位廿九年。娶蔡國蔡昭侯姬申(公元前518年癸未至公元前491年庚戌在位廿八年)之女姬氏。生子:莊公。

31代黎彌,字鈕,礪公次子(即《東周列國志》中數次向齊景公獻計欲陷害孔子的黎彌)。魯昭公廿四年癸未(公元前518年)五月,黎礪公攜次子黎彌岀訪齊國。齊莊公在齊國首都臨菑城北廓設宴款待黎礪公父子。宴終,齊莊公到崔府,被崔杼弒死。黎礪公與齊國新君齊景公訂立盟約後才回國。而黎彌從此留居齊國,開族于山東。公元前512年己丑(周敬王八年),齊景公封黎彌為齊國上大夫。妣張氏,生三子:黎亨、黎利、黎貞,皆受封為齊國上大夫,入齊國籍而居焉。

32代黎莊公,撥公太子。公元前467年甲戌(周貞定王二年)至公元前399年壬申(周安王三年)在位六十九年。娶晉岀公姫鑿(公元前474年丁卯至公元前457年甲申在位十八年)之女姬氏。生子失記。

33至34代失記。

35代黎項公,莊公曾孫。公元前398年癸未(周安王四年)至公元前323年戊戌(周顯王四十六年)在位七十六年。娶魏國始祖魏都(即魏文侯,公元前424年丁巳至公元前387年甲午在位卅八年)之女魏氏。生子失記。黎項公之妹嫁隕國國君隕子。公元前376年乙巳,韓、魏、趙瓜分晉國。

36至37代失記。

38代黎懷公,項公曾孫。公元前322年己亥(周顯王四十七年)至公元前311年庚戌(周赧王四年)在位十二年。娶韓國韓昭侯(公元前358年癸亥至公元前333年戊子在位廿六年)之女韓氏,生子:定公。

39代黎定公,懷公太子。公元前310年辛亥(周赧王五年)襲封,同年,赤狄攻滅黎侯縣,黎侯國宗室的世襲采邑封地徹底消失。娶趙國趙肅侯(公元前349年壬申至公元前326年乙未在位廿四年)之女趙氏,生子:論。

戰國末期、秦朝、西漢時代 (公元前310年至公元24年)。

40代黎論,字少卿,定公太子。飽讀經史,輕財好義,失國後隱居大名府界北(今河北省大名縣北)。娶妻蔡氏,子息不詳。自黎定公失國,以下計漏記六代一百七十多年。

41至46代失記。

47代黎爵,字汝敬,黎論八代孫。西漢文帝劉恆(公元前179年壬戌至公元前158年癸未在位)前元十五年丙子(公元前165年)親策賢良,拜黎爵為中大夫,由山西遷居陝西京兆府長安,為三秦望族,京兆始祖。娶潮氏,生子:召。

48代黎召,字翁甫,黎爵之子。西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56年乙酉至公元前141年庚子在位)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以黎召世家忠孝,詔封鄉飲大賓。娶宰相周亞夫之女周氏,生子:徹。

49代黎徹,黎召之子。恢廓大度,學貫五經。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0年辛丑至公元前87年甲午在位)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舉賢良方正。娶左內史倪寬公之女倪氏,生子:雲明。

50代雲明,字倫仲,黎徹之子。學問宏通,漢武帝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126年)拜任博士官。娶朱氏,生子:傳。

51代黎傳,字瑞卿,雲明之子。漢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親策賢良方正。娶左內史倪寬公孫女倪氏,生二子:清、美。

52代黎清,字伊,黎傳長子。名經節儉,諸儒稱之。娶太子洗馬杜陵公之女杜氏,生子:致。

52代黎美,字子思,黎傳次子。漢武帝元鼎三年丁未(公元前114年)任古楚太守,入籍居焉,為荊楚黎氏太始祖。娶劉氏,生子:能(譜系另載)。

53代黎致,字東魯,黎清之子。漢昭帝劉弗陵(公元前86年乙未至公元前74年丁未在位)始元六年庚子(公元前81年)詔授賢良文學。娶諫議大夫杜延年公之女杜氏,生子:統。

54代黎統,字長慶,黎致之子。漢宣帝劉詢(公元前73年戊申至公元前49年壬申在位)五鳳元年甲子(公元前57年)任中郎將。娶肖望公之女肖氏生一子一女。子:曲。

55代黎曲,字朗明,黎統之子。太學生,漢宣帝地節三年甲寅(公元前67年)親策賢良,撥任北海郡太守。娶京兆尹張敝公之女張氏,生子:應。

56代黎應字明鄉,黎曲之子。漢成帝建始三年辛卯(公元前30年)賜任永鎮將軍。娶諫議大夫劉輔公之女劉氏生子:誠。

57代黎誠,諱崇之,字子侯,黎應之子。繼述誠善,居家孝友。漢哀帝建平二年丙辰(公元前5年)以文章揚名於世。娶黃門侍郎楊雄公之女楊氏,生子:順。

東漢時代(25至22O年)。

58代順字允讓,黎誠之子。處士,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四年戊戌(38年)舉賢良方正。娶耿庵公之女耿氏生子失記。

59至61代失記。

62代黎暴,字燕然,黎順玄孫。處士,東漢順帝二年丁卯(127年)官拜中郎將,娶光祿大夫樊英公之女樊氏,生子:忠。

63代黎忠,字立堂,黎暴之子。處士,東漢桓帝延熹二年己亥(159年)任彭城郡太守。娶朗陵侯荀相淑公之女荀氏,生子:載甚。

64代載甚,字慶友,黎忠之子。處士,東漢平帝熹平五年丙辰(176年)舉孝廉,任永康郡太守。娶太子太傅胡廣公之女胡氏,生子:玟。

65代黎玟,字溫恭,載甚之子。太學生,為人多奇策,時董卓專權,亂漢獻帝(189年己巳至220年庚子在位),公隱居南陽。歲飢兵荒,鄉人甚恐,公善,解囊以安貧乏,悉以粟賙濟。娶侍御史樊典公之女樊氏,生子:仲。

三國蜀漢時代(220至265年)。

66代黎仲,字汝南,黎玟之子。處士,三國蜀漢後主劉禪建興十二年甲寅(234年)任蜀漢南陽郡太守。娶長史張裔公之女張氏,生子失記。

晉朝時代(265至420年):

67至68代失記。

69代黎進,字釋之,黎仲曾孫。處士,東晉成帝咸和二年丁亥(327年)博士。娶議郎段灼公之女段氏,生子:華。

70代黎華字榮高,黎進之子。學問深邃,東晉成帝時(326年丙戌至342年壬寅在位),天下紛爭,中原大亂,公隱居自善。娶阮孚公之女阮氏,生子:先。

71代黎先,字惟德,黎華之子。為人多奇策,膂力過人。晉安帝時(397年丁酉至418年戊午在位),兵撓晉室。晉室安友屢勸公岀仕,因親老不許。娶劉氏,生子:嶷男。

南北朝時代((420至589年):

72代嶷男字浩然,黎先之子。北魏鄭(今河南鄭州)人,魏太武帝時從破平涼有功,任燕郡太守。娶趙氏生子:鎮。

73代黎鎮,嶷男之子。官拜北魏散騎員外郎。娶王氏生子:瓊。

74代黎瓊,字寶珊,黎鎮之子。任北魏魏縣縣令、鹿城郡太守。娶叔孫氏,生子:景熙。

75代景熙,字季明,黎瓊之子。少好學,博聞強記,後授安西將軍。天和三年戊子(568年)受北周魏武帝宇文邕晉封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娶中郎將袁盎公之女袁氏,生子:源。

隋朝時代(581至618年)。

76代黎源字木本,季明之子。性嚴肅,教誨子弟不使少閒。隱居不仕誥,封茂才(秀才)。娶宰相楊素之女楊氏生子:經。

77代黎經,黎源之子。

唐朝時代((618至907年):

78代至84代失記。

85代黎幹,諱垣夫,黎經九代孫。公深沉有大略,博學宏詞。唐代宗十二年丁巳(777年)舉孝廉,任京兆尹多年(777年九月至?年),後任兵部侍郎。與郭子儀、楊綰、崔寬為同朝密友。本支黎氏以“京兆堂”為郡望堂號自此公始。娶朱泌公之女朱氏,生子:培。( 注: 此京兆尹黎乾的前任京兆尹黎幹乃祁姓黎國後裔(775年至777年任職,780年庚申被誣陷賜死,後平反,追封兵部尚書、太傅、京兆郡侯、賜葬於四川戎州城西。) 。

86代黎培,京兆尹黎幹之子。生子:瑞。

87代黎瑞,字瑞楷,黎培之子。唐文宗(828至840年在位)親策制舉人,任開江縣縣令。娶宰相李德裕公之女李氏,生子:政。

88代黎政,黎瑞之子。唐昭宗光化三年庚申(900年)舉孝廉,官拜散騎常侍,由四川避地來居江西新喻縣遞步村。至今常侍壇舊跡存焉。娶張策公之女張氏,生子:植。

五代十國時代(907至960年):

89代黎植,黎政之子。生子:嵩。

宋朝、元朝、明朝時代:

90代黎嵩,黎植之子。北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961年)由江西遷回四川戎州(今宜賓市),後遷居廣安府渠江縣。公從商興家,致鉅富,廣施捨,生性仁慈,賑濟鄉里。娶高氏,生子:文萬。

91代文萬,字學陶,處士,黎嵩之子。北宋太祖開寶二年己巳(969年)呂蒙正薦舉賢良方正。娶馮囗公之女馮氏,生子:明達。

92代明達,文萬之子。處士,遷居四川廣安府渠江郡寶城區宋場鄉黎家山寨(後改名狀元村),性至孝,自力耕樵營生,隱居不仕。娶妻黃氏,賢淑端莊,有孟母之風,嚴教有方,生子:錞。

93代黎錞,字希聲,明達公之子,四川廣安府渠江郡宋場鄉黎家山寨(即今四川省渠縣寶城區宋場鄉狀元村)人,精通理學,於北宋仁宗趙禎慶曆三年癸未科(1043年)狀元及第,官拜朝議大夫,旋告終養。北宋英宗趙曙治平三年丙午(1066年),歐陽修為中書令,皇上(英宗皇帝)向他詢問: “蜀中(四川)有何名士? ” 歐陽修對曰:“文學有蘇洵,經術有黎錞。二子皆名載一時也。”帝徵之“善”,溢眉宇曰:“如洵之文學,黎之經術,誠盛世之名也。”同年,下詔召黎錞入翰林院,以備顧問,闢為侍講學士,掌制誥兼太常禮院。世稱“黎錞以經術揚名於世”,即此。

北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戊申(1068年),王安石當國(擔任左丞相)。黎錞反對王安石變法,與之言論不合,力求外放為官,以“龍圖閣侍制”的身份岀任四川眉州太守(“眉州”:唐宋時代州名,轄境相當於今四川省樂山地區峨眉縣、夾江縣、洪雅縣、丹稜縣、青神縣、眉山縣、彭山縣等地)。公剛而仁明,正而不阿,政績卓著,惠洽民心,民皆信服。既滿將代,民相卒請,又留任三年,民益信服。黎錞公主持修建“遠景樓”於眉州州治北面的北塘,樓上刻有他所著的《遠景樓賦》流傳於世。蘇東坡為此而作《遠景登樓記》,並傳於世。公曾築雪於臺前,與民偕樂。

北宋熙寧九年丙辰(1076年),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辭職。黎錞公蒙詔擢升為“直寶謨閣學士、籤書樞密”。而公志在傳學,故逾歲即告老致仕(退休)。渠江郡是公之故鄉,元豐四年辛酉(1081年),黎錞以“金紫光祿大夫司空兼侍中觀文殿大學士”的身份歸隱渠江(即今四川省東部渠縣)講學,後轉錫州(今江蘇省無錫市),遂南遷於常州府(今江蘇常州市),建經術坊於常州市珠璣五巷。卒,賜葬祭。妣蘇氏夫人,封“廣安郡君”,乃知邑州軍事蘇靈公之女、兄蘇明公從妹(堂妹)也。公之墓,俱有隴西李忠定繕寫墓誌銘。妣韓氏生二子:建、沛。

附:希聲公遠景樓記(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著,黎開文加現代標點符號斷句):

吾州之俗,有遷古者三:其士大夫貴經術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農夫合耦而相助。蓋有三代(夏商周)漢唐之遺風,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始(宋)朝廷以聲律取士,而“天聖”(天聖:北宋仁宗皇帝趙禎1023至1032年所用年號)以前,學者循襲五代之弊。獨吾州之士,通經學古,以西漢文詞為宗師。方是時,四方指以為迂闊,至於郡縣胥吏,皆狹經載筆應對,進退有足觀者。而大家顯人,以門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謂之江鄉。非此族也,雖富且貴,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縣令,如古君臣;既去,輒畫像事之。而其賢者,則記錄其行事,以為口實,至四五十年不忘。商賈小民,常儲善物而別異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為非。雖薄刑小罪,終身有不敢犯者。

歲二月,農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壯,耘者必岀數十百人為農,立表下漏,鳴鼓以致,眾擇其徒,為眾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進退作止,惟二人之聽。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罰。量田計功,終事而會之,田多而丁少則岀錢以賞眾。七月既望(十五日),谷艾而草衰,則僕鼓決漏,取罰金與賞眾之錢,買羊豕(豬)酒,禮以祀田祖作樂,飲酒醉飽而去。歲以為常,其風俗蓋如此。蓋其民皆聰明才,知務本而力作。易治而難服。守令始至,視其言語動輒了其為人,其明且能者,不復以事試。終日寂然,苟不以其道,則陳義秉法以譏切之,故不知者以為難治。

今太守黎侯希聲公,軾先君子(蘇洵,蘇軾父親)之友人也。簡而文,剛而仁,明而不苟,眾以為易事。既滿將代,不忍其去,相卒而留之。上(皇上)不奪其請,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無事,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築之,作“遠景樓”,日與賓客僚吏遊處其上。軾方為(岀任)徐州,吾州(眉州)之人,以書相往來,未嘗不道黎侯之善,而求為文以為記。嗟夫!夫軾之去鄉久矣,所謂“遠景樓”者,雖嘗見其處而不道其詳矣。然州人之所以樂斯樓之成,而欲記之者,豈非上有易事之長,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 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是仁者於道,未有大損益也,然且錄之。”

今吾州近古之俗,獨能累世而不遷,蓋耆老昔人豈弟之澤,而賢守令撫循教諭不倦之力也,可不錄乎? 若夫登臨覽觀之樂,山川風物之美,軾將歸老於故鄉,布衣幅巾,從邦君子於其上,酒酣樂作,援筆而賦之,以頌黎侯之遺愛,尚未晚也。

大宋元豐歲君戊午(北宋神宗皇帝趙頊元豐元年戊午即1078年)七月望日(十五日)。

尚書禮部員外郎直史館權知徐州軍事(四川)眉山人蘇軾記。

94代黎建,黎錞長子,生子:梁。

94代黎沛,黎錞次子。

95代黎梁,黎建之子,生子:獻。

96代黎獻,黎梁之子,生子:物。

97代黎物,黎獻之子,由四川渠縣遷居江西。生子:東。

98代黎東,黎物之子,生子:志。

99代黎志,黎東之子,生子:勝。

100代黎勝,黎志之子,由江西返遷四川渠縣,生子:伯賢。

101代伯賢,黎勝之子,由四川渠縣遷居重慶府巴縣西鄉大教場(今屬重慶市渝中區教場口),生子:鵬。

102代黎鵬,伯賢之子。生二子:發祥、發揚。

元朝時代(1271至1368年):

103代發祥,黎鵬長子。生三子:命表、隆光、昭武。

103代發揚,黎鵬次子。生三子:華一、華二、華三。

104代命表,行大,發祥長子。遷沔始祖。元朝皇慶二年癸丑(1313年)探花及第,御賜名曰“命表”,由原籍四川巴縣始遷江西,繼遷湖南湘陰,再遷沔州入監邑閘門口。生二子:太銘、太舫。

104代隆光,行二,發祥次子。葬老沔城東。

104代昭武,行五,發祥第三子。遷沔始祖。元朝至正元年(1314年)以正千戶授職江南沔州、監利、江陵、潛江。生三子:安德、安秀、安義。

黎命表、黎昭武二公後裔,有的遷居越南、柬埔寨、泰國、朝鮮、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日本等諸國。

104代華一,發揚長子。由川始遷居江西,明朝永樂二年遷華容,子玉居華容三都望夫山。

104代華二,發揚次子。葬老沔城東。

104代華三,發揚第三子,與華二兄由川同遷湖南臨湘。二人裔孫散居湖南、雲南、貴州、廣東、廣西,另有自華容遷湖北潛江直路河、荊門州。

105代太銘,命表長子。原居監利閘門口。其裔孫至今已有二十五代。主要分佈湖北監利、潛江直路河、漢陽三里坡、襄陽、宜城小河及湖南安鄉白螺灣、澧州弼巷口南盤等地。

105代太舫,命表次子。(待考)

105代安德,昭武長子。生四子:興福、興壽、興宗、興祖。(宗、祖二公居四川)

安德公原遷湖北沔州漢廣門外營坊院,後代轉遷各地。其裔孫至今已有廿五代,主要遷徙分佈在湖南臨湘、華容、澧州、漢壽龍陽鎮五洋大連章,湖北嘉魚、監利、洪湖、仙桃、荊門、恩施蕉莊,四川眉州、巴縣、渠縣,重慶市,陝西西安、京兆、江西等十多個縣市。

105代安秀,昭武次子,原遷居湖南澧州桃花灘。後遷監利青泛湖黎家大灣,其裔孫至今已有二十五代,主要分佈在湖北監利龔場、朱河、柳關、沙河寺,谷城縣、漢川餘家場、潛江市、仙桃西流河、荊沙市、江陵紀南黎家窩,陝西白河,福建惠安等地。

105代安義,昭武第三子。原居湖北沔城上關,其裔孫已有二十五代,主要分佈在江西修水縣、銅鼓縣、新餘縣,湖南的岳陽、臨湘黎家山、澧州弼巷口、安鄉縣,湖北洪湖沙口、峰口、下新河、柴林河,仙桃西流河、沙湖、沙嘴笆簍灣、新里仁口,漢陽三里坡、安陸王家巷等地。

106代興福,安德長子,生四子:黎俊、黎傑、黎儉、黎倫。

106代興壽,安德次子,遷居湖南省華容縣,生四子:黎仁、黎敏、黎浚、黎淳。

湖南省華容縣黎興壽支系:

106代興壽,安德次子,遷居湖南省華容縣,生四子:仁、敏、浚、淳。

107代黎仁,興壽長子。

107代黎敏,興壽次子。明代宗景泰五年甲戌科(1454)進士。

107代黎浚,興壽第三子。明英宗天順六年壬午科(1463年)進士,後中武狀元。生子:民獻。

107代黎淳,興壽第四子,明英宗天順元年丁丑科(1457年)狀元,封左庶子。葬地在今廣西柳州。生二子:民牧、民表。今廣西荔浦縣福建黎氏宗祠奉黎淳為始祖,內有民國大總統黎元洪親筆題寫的“黎氏狀元碑”,2008年被人撬去(《廣西日報》曾登載)。

108代民獻,黎浚之子。明成化年間(1465至1487年)舉人,任河南省許州府知府。

108代民牧,狀元公黎淳長子。明景泰年間(1450至1456年)舉人,任江西南康府知府。

108代民表,狀元公黎淳次子。明代宗景泰年間(1450至1456年)舉人,任明朝廷北京戶部主事,著名文學家,著有《尋樂山房詩集》。 *** 同名同姓、廣東省從化縣黎氏第十三代黎民表,字惟敬、號瑤石山人,監察御史黎貫之子,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試第二名舉人,授翰林院孔目、吏部司務,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擢升南京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官至河南省布政司參議,著有《瑤石山人稿》、《梅花詩稿》、《諭後語錄》、《養生雜錄》等。

荊楚黎氏——黎峰俊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