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作者:由 雲談青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09-30

末路豪強是什麼意思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上了這麼一道奏疏:

茂陵初立,天下豪桀,併兼之家,亂眾之民,皆可徙茂陵;內實京師,外銷奸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主父偃建議武帝將地方豪強遷徙到茂陵(武帝為自己營造的陵墓)地區,此舉既可以充實京師,又能抑制地方豪族勢力,可謂一舉兩便。

漢武帝深以為然,聽從了主父偃的建議,下令“

徙郡國豪傑及訾三百萬以上於茂陵

”。這便是西漢時期著名的《遷茂陵令》。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這道軟性剝奪豪強權勢、財富的政令一出,果不其然遭到了舉國抵制,名動一方的大俠郭解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員。

郭解為了逃過漢政府的強制遷徙令,自稱家財不足三百萬,並透過關節請託,找到了皇后之弟、長平侯衛青代為說情。

衛青對武帝道:

郭解家貧,不中徙。

《遷茂陵令》對抑制豪強有重大意義,武帝怎麼可能自壞法令?他提點衛青道:

解,布衣,權至使將軍為言,此其家不貧。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一個平頭百姓手眼通天,能是一般人嗎?國家打擊的就是此類人。

於是郭解被強令遷徙茂陵,在郭解被遷當日,僅送行之人贈予的錢財就高達千餘萬,其勢力之強可見一斑。

大漢建國以來,除了劉邦曾“

徙齊、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

”外,並無大規模的遷豪政策。為何在經歷了文景治世之後,到了國力強盛的武帝時期,大漢的統治者反倒要打壓這些地方豪強?其中到底有怎樣的歷史緣由呢?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豪強的興起

豪強的興起與地主階級走上歷史舞臺是密不可分的。

戰國以前土地都歸分封制下的貴族所有,這些個封建領主世卿世祿,永世享有爵位與土地。《禮記 禮運》就明確道:

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是謂制度。

所以戰國以前,或者說西周與春秋時期,主流的社會階層就是這一級一級的貴族,稱他們為豪強當然不恰當,只能說他們是在宗法分封制下的貴勢。

從李俚、商鞅為代表的法家變法改制以來,以軍功地主為主體的新興地主階級開始崛起,舊有的分封制下世卿世祿特權被廢黜,貴族宗室也開始向宗法地主轉變。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等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中央集權制度形成,而六國舊貴族所代表的宗法地主勢力,也就成為了地方上的隱患,最早的豪強勢力便出現在朝廷的視野之內。

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秦始皇兼併天下後,

徙天下豪傑於咸陽十二萬戶。

這是我國正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遷徙豪強的記載,始皇帝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保障秦帝國統治穩定。六國貴族不論在政治上、經濟上都對地方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將他們遷徙到關中秦帝國的統治中心,便能極大削弱舊貴勢力的根基。

秦朝滅亡後,本就在亡秦過程中出過大力的六國舊族後裔們,又重新形成龐大的地方勢力。劉邦建漢稱帝后,婁敬便建議:

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民,東有六國之強族,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高枕而臥也。臣願陛下徙六國後及豪桀、名家居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強本弱末之術也。

婁敬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加強中央的實力,削弱地方,達到“強本弱末”的目的。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但西漢中期,尤其從武帝開始,漢政府著重打擊的豪強,卻並不是這些六國貴舊後裔,更不是軍功集團,而是大商賈。之所以如此,正是於漢初特殊的歷史環境有關。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的頭一年,為了恢復生產,當年五月,劉邦令

兵皆罷歸家。

並下詔:

民前或相聚保山澤,不書名數。今天下已定,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訓辨告,勿笞辱軍吏卒;爵及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已下,皆復其身及戶,勿事。

漢初人口凋敝,田園荒蕪,劉邦遣散兵員,以軍功授予相應爵位,賜予土地,而公大夫以上的還有封邑,佔有大量耕地,如此一來等級分明的軍功集團就成了漢初的地主階級主體。

但這些軍功集團的主體地位非常短暫,因為商人階層也在漢初施行的放任經濟政策下,得到空前的發展。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史記 貨殖列傳》中道:

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我們都知道,漢朝建立後,因連年戰亂,人口銳減,百業凋敝。物資匱乏到連皇帝的車駕都湊不齊毛色統一的馬匹,民間就更不用多說。

基於窮困的現實情況,漢朝政府也只能在政治、經濟上採取一系列的寬鬆政策,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儘管劉邦曾為了限制商人囤貨居奇,不僅對他們課以重稅,還剝奪了商人的政治權利,令“市井之子孫,不得仕官為吏”。但這顯然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商人在百廢待興的經濟環境下,依靠寬鬆的政策,必然能獲取高額的財富,如此經濟實力與政治地位的錯位,必然不能長久。而徵收商人重稅的結果,最終也只會將成本轉移到軍功階層、宗室貴族和普通百姓身上,顯然不是統治階級所願意看到的。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從惠帝和呂后執政時期,便開始“馳商賈之律”,文景之治時期,文帝和景帝兩代帝王都進一步放開了對商人經濟和政治權利限制。商民不僅有“冶鑄煮鹽”之利,漢政府還廢除了盜鑄錢令,允許民間鑄錢,此舉更是刺激了經濟的空前發展,大商賈們快速積累財富,富比王侯。

商賈的經濟地位空前提高,自然會交通諸侯權貴,謀求對等的政治地位。從文帝開始,漢政府推行“輸粟拜爵”政策,鼓勵百姓向朝廷上繳糧食獲得相應爵位,進而享受政治、經濟特權。當然,能拿出多餘且大批糧食的必然是大地主和富商大賈,因此商人不得為官的禁令名存實亡。景帝后二年,漢景帝正是鑑於當時實情,便正式取消了“市籍不得宦”的禁令。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漢初寬鬆的經濟政策,令商人階級迅猛發展,面對商品經濟的衝擊,在文景之後,軍功地主以及小民百姓所擁有的土地,在土地私有買賣之下,不可避免的被富商大賈兼併。這樣一來到了漢朝中期,大商賈地主們就成了在地方影響力巨大的“豪強”。

豪強的危害

司馬遷在《史記 平準書》中記載:網

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

豪強大行兼併,在地方作威作福,他們不僅“以強凌弱,以眾暴寡”,就連一郡長官都不敢輕易招惹,以至於有“

寧負二千石,無負豪大家

”的說法盛傳。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豪強們以他們所具有的經濟實力,囤積居奇,施行區域壟斷,“乘上之急,所賣必倍”,嚴重擾亂經濟秩序,造成漢政府的財政困難。

除此之外,豪強對土地的瘋狂兼併所帶來的危害更是劇烈。董仲舒就曾對此種現象做過深刻總結:“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豪強透過強取豪奪,逼迫自耕農“賣田宅,鬻子孫”,使得多數土地流轉到豪強手中。自耕農的破產,或賣身為奴,或成為流民。這樣不僅導致國家賦稅流失,徭役無人徵發,甚至尖銳的社會矛盾,還令失去土地農民們揭竿而起,嚴重危及漢朝的統治秩序。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而富商大賈或蹛財役貧,轉轂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給。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史記 平準書》

在武帝統治時期,隨著功臣集團和諸侯王國勢力的相繼消亡,地方豪強勢大已然成為帝國必須解決的主要社會問題。

漢武帝對豪強的打壓

為了打壓豪強,漢武帝主要採用三種手段對豪強進行削弱,首當其衝的便是文章開頭的遷豪政策。

遷豪政策畢竟具有侷限性,它能打壓的豪強非常有限,且手段溫和,對豪強並不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那些被遷到茂陵的豪強,依靠本身經濟實力又重新形成新的地方勢力,西漢中後期赫赫有名的“茂陵子弟”便是對此類豪富之家的專稱。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第二種就是任用酷吏,特置刺史官巡視地方,辦理豪強欺壓地方,橫行不法的案件,雖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豪強的氣焰,但效果並不明顯。豪強之家廣置莊園,擁有一定的護衛武裝,在武帝用酷吏、刺史打壓豪強的同時,這些豪強勢力便給予地方無業遊民武力支援,致使群盜蜂起。

第三種便是在經濟政策上進行根本遏制。

武帝廢止了漢初以來的寬鬆、放任的經濟制度,將鹽、鐵、鑄錢等關係國計民生的暴利行業收歸官營,並在商品流通領域實行平準、均輸政策,以平定物價,打破豪強的壟斷。

除此之外武帝釋出一些抑制豪強富商的法令,元狩四年(前119)頒佈了算緡令。這道法令規定,商人必須繳納高額的財產稅,大商賈凡二緡(一緡為一千錢)抽取一算(一百二十文),小商販四緡抽取一算。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這樣法令自然遭到舉國抵制,豪強隱匿財產成風。為此元鼎三年(前114),武帝又頒佈了告緡令,嚴厲打擊呈報不實及隱匿不報的豪強,一經發現戌邊一年,並罰沒財產,有敢於告發者獎勵沒收財產的一半。

效果顯而易見,《史記 平準書》上記載:

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餘頃,宅亦如之,於是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

漢武帝的鐵腕打擊,使得豪強勢力一度衰落,而國家財政因“鹽鐵緡錢之故,用益饒矣”,這就讓連年對外用兵、大興水利、土木工程造成的國庫空的財政危機得到緩解,並有效緩和了土地兼併的趨勢,維護了漢王朝的統治基礎。

從漢武帝打擊豪強說起,聊聊豪強如何演變成了龐然大物

但是大商賈們遭到致命打擊,便開始尋求階級立場的轉變,官僚、地主與大商賈所代表的豪強階層開始合流。

這種趨勢其實在武帝執政的早期就有苗頭,比如武帝的舅舅田蚡,依靠權勢強取豪奪,廣置莊園田土,極盡奢侈,官僚貴族已經開始向新的豪強勢力轉變。而大商賈所代表的豪民,也透過納錢、納粟等方式積極轉變為新官僚階層。

武帝末期的豪強之家出身的黃霸,就是靠捐官入仕,最終官居丞相。因而武帝后期那些豪民,不管是捐官,還是透過察舉制,很多都開始進入漢政府官僚階層,進而和原有的貴族官僚一道,形成了新的官僚豪強勢力。

他們享有政治、經濟雙重特權,漢朝政府也就不可能對他們做到有效打壓,所以武帝之後,抑制豪強的政策法令逐漸廢弛,豪強勢力反倒愈發強大。

而西漢滅亡後,東漢王朝本就是在豪強大族的支援下所建立,打擊豪強勢力更是淪為空談,豪族根深蒂固,不斷膨脹,最終在魏晉時期演變成了龐然大物的門閥世家。